一個看不到未來的國企,月薪到手五六千該不該辭職?

2020-12-23 估價大佬

這裡裡面有幾種情況需要搞清楚:

1)什麼叫「看不到未來的國企」?

2)在什麼地區工作?

3)工作多少年?是剛剛工作的應屆畢業生,還是工作多年了?

張志華在一家做塑膠產品的國有企業工作,崗位是品管員。幹了五年,月薪從起初2500元一直到現在有5500元。但是張志華總感覺這份工作幹的沒勁。一是國有企業工作環境和氛圍好像總是讓人提不起勁,準時上班準時下班,天天如此就像混日子。二是張志華已經有兩年沒有加工資了。他最氣不過的就是周邊的有些同事只要圍著領導轉,拍拍馬屁,給領導送送禮工資就一個個蹭蹭上漲,自己的工資還是「原地踏步」。但他就是個「倔脾氣」,從來不會溜須拍馬這種事情。於是張志華找準機會跳槽到了另外一家私營企業工作。老闆面試時答應月薪6000塊錢。但是正式到崗後老闆說試用期起薪3500元,其它的收入還有績效考核,說正常情況也可以有2000塊錢左右。張志華雖然有些不爽,但是想想有試用期也很正常,就罷了。但是過了試用期後工作了大約半年左右,他的總收入還是在4000-4500左右。這個時候張志華似乎有些後悔跳出國企了。

上面這個案例讓我們思索一個問題:什麼叫做「一個看不到未來的國企」?其實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也有不同時期、不同狀態的理解。至少這裡題主沒有更詳細的說清楚。我們先根據題主的二方面展開:

1) 「一個看不到未來的國企」可能有多種場景。這家國企快要倒閉了?公司經營越來越差了?還是員工主觀感受公司沒有發展前途?或者是員工自身感到再待在公司沒有前途?這必須要釐清主要問題是什麼。其實眾所周知,在十幾年前我國的國有企業確實存在著內部管理死板、市場經營能力較差、工廠和工人消極怠工或者死氣沉沉等等體制方面的弊端。但是經過十多年的體制改革,大部分國有企業都參與了市場經濟的洗禮,對外經營能力大大提升,對內嚴格績效考核,企業經濟效益也顯著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個人的績效直接掛鈎,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增強。即使有少數的國企跟不上市場競爭,也只能是「優勝劣汰」被市場淘汰的。就目前來看,現在的國企應該大部分都是能夠跟得上這個時代節奏的。如果你說的正好是這一種國企,那你是「中獎」了。所有不同性質的企業都有好有差,國企也一樣。遇到這種比較差的國企應該可以考慮辭職了。反之,如果並不是企業本身有什麼,而是你自我感覺待在這家公司「太沒勁了」,認為是待在這家公司看不到「你自己的」未來,那就另當別論了。因為即使你跳槽了,不正確認識自己,不解決自己的問題,辭職換哪家公司都沒有意義。

2) 月薪五六千該不該辭職?這也要具體分析了。就目前職場行情看,國企月薪能夠達到五六千元的主要有這幾種:

①名校出身、專業好,剛剛畢業到國企工作一二年的碩士畢業生。

②在國企工作四五年的本科畢業生或者具有一定專業技能水平的中級或者以上的技工。

③行業好、效益好、知名的國企新招聘進的留學生。這類人才在部分國企可能起薪就是五六千甚至更高。

當然還有其它情況也是考量薪水水平的重要因素。如你工作所在的地區是一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你所工作的公司是什麼行業?這些都對求職者薪水水平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因為不同地區、行業的薪水差別本身就很大。

所以總結二點:

①一般正常情況下,待在國企還是相對穩定的。除非少數的、比較差的國企覺得沒有發展前途當然可以考慮辭職。但是如果是個人感覺「外面的世界更美好」而厭倦了待在國企,那就要慎重了。前面張志華的故事就是一個啟示。

②而五六千的工資收入是多了還是少了,還要根據市場行情的各種因素綜合考量。

綜上所述,是不是可以辭職需要上面二個方面具體情況綜合判斷。

我是估價大佬,專注「人才價值評估」與薪酬評估。歡迎網友諮詢交流相關問題。也歡迎同行指正評論。

相關焦點

  • 「我在北京某國企,工資到手只有五六千,但不會離職」
    國企,在很多職場人士眼裡,代表著安穩。不會裁員,不會辭退,只要願意,可以在一個崗位上安安靜靜幹到退休。以北京為例,大部分國企基層員工的收入並不多,工資到手可能只有五六千。也許有人會問,真的會有這樣的收入嗎?這樣的收入,如果是老員工還好,對於年輕人怕是沒有任何吸引力。有職場網友爆料了自己所知道的國企收入真實現狀。
  • 為什麼有人寧願在國企裡拿著幾千工資混飯吃,也不願辭職創業?
    朋友老張,今年35歲,是一家傳統製造業國企的老員工。從畢業到公司,一幹就是十幾年,崗位是普通的辦公室人員,月薪到手也就五六千左右。照理來說,老張平時也是個挺有想法的人,總說著國企外面有許多很好的機會。可是那麼多年過去,老張寧願在國企拿著幾千的工資混飯吃,也沒有行動起來辭職創業。
  • 本人38歲,月薪2.5萬。我每天都很累。該不該辭職?談談我的看法
    最近在頭條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38歲,月薪兩萬五,每天很累,該辭職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忍不住想要回答一個,因為我也曾經面臨這樣的問題,或者說,也是大部分職場人,或多或少都會面臨過的問題。對於那些,有些多種收入,其中包含有很多被動收入的人而言,這並不算什麼,所以他們可以在這個月薪的前提下,自由支出,不用擔心錢不夠的問題,但這只是小部分人。對於我們這些,沒有額外收入的人而言,每個月的工資,就是我們所有的收入,收入到手,我們很快就必須把它花出去,所以,我們無法留下太多的存款。
  • 19歲拿著5000月薪,卻看不到未來!很焦慮該怎麼辦?誰沒年輕過!
    19歲就拿著5000元月薪,筆者20歲時第一份工作月薪才400餘元!所以說誰沒年輕過!哈哈……言歸正傳,現在這個社會月薪5000元到手,在一線城市確實不算高。所以讓人難能可貴的是提出問題的這個年輕人沒有隨波逐流,因為他的大部分同齡人可能對目前這份收入是暫時能夠接受的,但是他感到很焦慮!
  • 我在私企月薪三萬,老婆非讓我跳槽月薪三千的國企,我該聽她的嗎
    前幾天看到一個網貼,有個26歲的小夥尋求網友的建議,說:  自己現在在某中型網際網路公司當程式設計師,做到了中層管理,稅前月薪三萬。  公司前景也不錯,行業排名一直在上升,自己感覺這是一份挺有前途的工作。  唯一的缺點就是比較忙,單休,經常出差。
  • 國企10年員工,晉升無望,該不該辭職
    國企文化,論資排輩。入職10年,還屬於「年青期」,工資收入和晉升空間還處在破冰前。但此時要辭職,很是可惜,除非有了比現在更好的發展單位跳槽,否則不建議辭職。國企有論資排輩文化我在國有企業工作二十多年,對國企文化還是有些了解。不論哪種類型的國企,在職務晉升上,論資排輩比較明顯,國企中人情大於天,大家都在一個單位幹,老員工在人際關係方面,還是要比新員工多些渠道。人家與各級領導的交情還是要比新員工感情深。
  • 有些人在國企一個月工資只有兩三千,他們為什麼不辭職?
    有位網友問,有些人在國企上班,一個月工資只有兩三千,多的也就四五千,根本不夠花,他們為什麼不辭職呢?這樣的工作你願意做嗎?我現在就在深圳一家半國企工作,有很多年長同事,大學一畢業就進入了這家公司,然後打算做到退休。
  • 月薪上萬的國企員工辭職做直播,嗓子啞了不下播,現有杭州六套房
    01 我:985畢業,辭職前月薪上萬,如今靠當主播在杭州買了六套房做主播賣貨,已經成為風口。但凡做得好的,無疑都成了人生贏家,比如荔枝。荔枝是名校畢業,學的是法語專業,畢業後進入一家國企。她曾說過只要能賺錢,什麼苦都能吃,所以為了能賺到12000的月薪,她被派往非洲做法語翻譯。12000元的月薪在當時也算是高薪了,家中親友無不為她感到驕傲。然而,荔枝在國企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開始反思,在這裡工作何時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房呢?答案是否定的。從當時的工作來看,她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因為她想要的東西,靠拿固定工資是得不到的。
  • 工資低於3000塊,生活都成問題,該不該跳槽?
    相信對於職場當中的人來說,月薪的多少便特別重要。畢竟,如果說年輕的時候追求學所謂的經驗的話,那當到了一定年齡之後,我們所追求的或許便是薪水了,因為,經驗永遠是學不完的,到手多少錢才是最重要的。換句話說,如果自身沒有一定實力的話,那工資將有可能非常低,一切,正如某位朋友近日在社區的提問那般:目前月薪低於3000塊錢,連生活都困難,到底該不該跳槽?那麼,當月薪低於3000塊的時候,要不要跳槽呢?如今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跳槽又真的能夠保證找到工作嗎?對於普通人來說,如何才能突破工資方面的限制,讓自己收入更高呢?
  • 沒文化,選擇了餐飲業,月薪4500,覺得看不到未來,該怎麼辦?
    沒文化,一天工作10小時,月薪4500,覺得看不到未來,從題主的話中聽出了些許的無奈與頹廢。當今社會,沒有文化,除了付出辛勤的勞動,靠體力賺錢外,確實沒有什麼別的方法,想要改變,要麼加倍付出勞動,要麼學習文化,提高自己的能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 今年35歲了國企上班,年收入8萬左右,想辭職,又不知道幹什麼?
    今年35歲了國企上班,年收入8萬左右,想辭職,又不知道幹什麼?有什麼好的建議嗎?如果你不知道辭職後幹什麼,建議是先不辭職。35歲年薪8萬,也就是月薪6000元左右,加上年終獎等共計80000元的年薪,只要你不胡亂花錢,已經完全足夠養活自己了。
  • 有社保月薪3500的工作,和沒有社保月薪6000的工作,你會選哪個?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則提問,問題是:小王現在在一家公司上班,交五險一金但是月薪只有3500,現在有家公司「挖」她過去上班,不交五險一金,但是到手有6000,在考慮要不要辭職?網友迅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雙方爭執不下,如果要你來做選擇,你會選擇哪一份工作呢?
  • 幹著一份清閒工資不高的工作,每天坐等下班,該不該現在辭職?
    經常聽到有人問:幹著一份清閒工資不高的工作,每天坐等下班,該不該現在辭職?我只有一個疑問,辭職了幹什麼去?如果辭職之後,能有一份充實又收入高的工作,那我舉雙手雙腳贊成。如果辭職之後沒工作,那豈不是變成什麼工作都不幹而且沒有收入了?
  • 38歲,月薪兩萬五,每天很累,該辭職嗎?
    那麼這種情況下,38歲,月薪兩萬五的收入應該還算是不錯的,對比全國打工者平均薪酬水平你也應該算是踏入了「高薪階層」了。所以如何珍惜和保持住自己目前的薪酬收入水平上呢考慮的重點。如果確實覺得太累了很難堅持下去,有兩種思考方法進行調整:(1)先以保住目前的工作方式嘗試找公司領導談談心,看看是不是有可能適當調整一下工作量。
  • 現在好多打工的人都說月薪有八九千甚至過萬,真有那麼高工資嗎?
    現在打工月薪八九千甚至過萬的有,但是只限於個別行業,且需要付出極大努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三四千比較多見,五六千往上就比較少了。我所知道的月薪在七八千甚至上萬的人有以下幾類:1、我舅舅和我表哥,他們都是在住建築工地搞專業技術的,日薪能達到六百到八百元。
  • 你身邊月薪過萬的人多嗎?西部三線城市公務員:身邊不會超過20%
    坐標西部三線城市,17年體制工作經歷,實話實說身邊月薪過萬的人真不多。在本地月薪過萬,如果是體制內人員,至少是正處級以上幹部才勉強有這個水平。一般的科員,每月扣除五險兩金後實際到手也就是三千多,副科接近四千,正科四千六左右,副處五千出頭,老資格的正處工齡超過30年的,才能拿到七千以上,算上十三薪、年終考核績效及物業、通訊等補貼一年另外可以拿到四萬上下,平均下來每月三千多,加上每月到手的工資合計算起來才能月薪過萬。其他正處級以下的幹部,加上年終考核績效等收入平均算下來,一般都是在月薪五六千的水平,至多副處可以到七八千。
  • 公司拖欠工資,該不該辭職?
    我一個好朋友小H,在上海的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了2年,發展一直還不錯,前段時間聽說她公司今年年末會啟動合規上市計劃。小H工作非常努力,聽到這個消息後還開始學習相關上市管理制度。可好景不長,昨晚小H就微信語音電話過來,並失去了一貫的冷靜與樂觀。她說,遇到一個難題,讓我給點建議。我追問怎麼了。
  • 解析:對於一個不能給我做依靠,看不到未來的男人,我該放棄嗎
    看不到未來的男人,我該放棄嗎小編您好:我有一個看似姐妹都很羨慕我的男友,因為他很喜歡陪在我身邊,做什麼事情都以我為主,也會徵詢我的意見,脾氣好,真心待我。可是其實內心的苦只有我知道,因為我覺得他在待人處世上不夠成熟,對自己的未來目標可有可無,也沒有積極向上的心,覺得反正只要有做就好,目前他還在念書,但念書的態度我也很不欣賞,有一搭沒一搭,甚至說出以後沒有工作他就在家當家庭主夫好好照顧我。我聽了簡直快暈倒,一個男生沒有目標只要有我在身邊??
  • 該不該為了年終獎,延後辭職?
    首先覺得公司年終獎不小,所以想年後走,但是覺得年前崗位競爭小,所以又想立馬辭職。你覺得該為了年終獎延後辭職嗎?網友們熱議紛紛,看看留言就知道: 年關將至,又快到了發年終獎的時候,到底要不要為了年終獎,延後辭職?辭職,該不該拿年終獎?當然應該!
  • 在國企當普工,一個月多少工資比較正常?國企員工透露收入
    現如今,相信很多年輕人都非常羨慕那些在國企或者事業單位工作的從業人員,因為他們能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不用擔心被辭退,而且在公司裡也能夠有非常穩定的收入,那麼在國企裡當普通的員工一個月能夠拿多少工資呢?對此筆者在調查中,也是發現有位國企員工透露了他的真實收入,下面聽聽他是怎麼說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