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兩岸商匯 」去關注
可以看到很多的好文章
建議大家點擊右上角將【兩岸商匯】設為星標
(安卓用戶可設置為[置頂])
臺灣的貧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2018年,臺灣地區的吉尼係數是0.338。
而臺灣地區前五分之一家庭的收入,是後五分之一家庭的6.09倍。
乍聽之下似乎不錯?
然而,這個數據等於是把年薪百萬的中產階級與郭臺銘身價數十億美金的超級富豪,算作同一等級來計算的結果。
也就是說,六倍的差距,是基於主計處將大量中等偏上收入的中產階級,拉低了貧富差距的倍數。
事實上,如果以前5%家庭的收入對比後5%家庭的收入,原本乍看之下不錯的數據,瞬間會來到109倍!
(這還是2015年的數據,自從這數據引發轟動後,後來就很難查到了,只能看到「國際主流的」五等分收入差距)。
還不夠轟動?沒關係,那我們來看看前1%與後1%的平均家庭所得差距是多少,來猜猜看吧?
答案是超過一千倍。
感謝某位寫了21世紀資本論的經濟學家,在他的著作引發轟動後,
世界各大經濟體的頂尖收入群體的收入資訊才會開始被暴露在世界收入不平等這個網站上。
一般群眾也才有那麼一絲機會去窺探,統治階級財富的冰山一角。
根據該網站資料記載,臺灣2300萬人(也就是包括老人、小孩、失業人士)裡,進入前1%收入的門檻是年收入329萬,進入前0.01%收入的門檻是年收入3722萬。
全臺灣2300萬人的平均收入是34萬臺幣,與前1%門檻的差距是將近10倍,而前1%的門檻與前0.01%門檻的差距是超過10倍。
臺灣前5%的人,收入佔了全臺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平均的五倍。
而臺灣前1%的人,佔了臺灣的十分之一的收入,也就是他們的收入是平均的十倍。
以上還是統計得到的數據,臺灣的海外資產按照瑞銀集團的統計,
可是有整整五千億美金,世界各大經濟體排名第三,而這些數據,可是不會被臺灣當局統計到的。
前面說的是收入,這張圖說的是資產,一樣都是按照世界收入不平等網站統計方式得出的數據。
按照中研院朱敬一院士的研究,越是富裕的群體,其收入中源自資本所得的比例越多。
《臺商總匯》一個大家值得推薦的平臺.
你關注了嗎?
我們己經等你很久了!
趕快按下面二維碼去加入我們吧!
特供大陸地區的平臺
讓你在大陸
也能享用臺灣美食
體驗臺商優質商品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進入特供大陸地區的商城
去品味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