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召開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召開。 王鵬威 攝

中新網西安12月11日電 (記者 阿琳娜)西北大學承辦的「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11日召開,旨在聚焦絲綢之路文明傳承及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的保護、開發與利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館和企業資源,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研討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研究、保護與管理重大議題,協同開展合作研究、人才培養和技術應用。

此次研討會深刻闡釋了絲綢之路促進不同人群、不同文化和諧共處、共贏發展的歷史作用,系統揭示了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將幫助與會人員全面了解古代東西方文明通過絲綢之路交往與互動的歷史過程,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職人員的職業培訓工作增加動力,為開展絲綢之路考古與遺產研究工作奠定基礎。

該研討會是「2020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下設的五大領域國際研討會之一。「2020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期間,由西北大學發起成立的「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揭牌。該「聯盟」將闡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蘊含的豐富歷史信息,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推動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供決策支撐。目前已有17個國家共54家單位加入「聯盟」,聯盟秘書處設在西北大學。

該聯盟由長期從事絲綢之路沿線文化遺產考古、保護、傳承與展示的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學者自願自發組成,目標是共同開展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價值認知、保護與傳承領域的合作研究;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聯合培養文化遺產研究領域高水平專門人才;建設高水平、開放共享的科學技術平臺,為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和聯合培養人才提供技術支撐。

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表示,西北大學將以聯盟成立和此次研討會為契機,立足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和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戰略,為促進區域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和經濟社會綜合發展貢獻力量。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賈強表示,陝西省在開展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良好的工作基礎,希望能同各與會單位一道,融合智慧,釋放合作活力,共同致力於推進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守護傳承人類優秀文化遺產。(完)

相關焦點

  • 西北大學發起成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
    近日,由教育部和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陝西省教育廳、西北大學承辦的「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在西安舉辦。會上,由西北大學發起成立的「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揭牌。該「聯盟」將闡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蘊含的豐富歷史信息,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推動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供決策支撐。目前已有17個國家共54家單位加入「聯盟」,聯盟秘書處設在西北大學。
  • 設在西北大學 「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成立
    原標題:「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成立  「2020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10日在陝西西安舉行。會上,由西北大學發起成立的「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揭牌。目前已有17個國家共54家單位加入聯盟,聯盟秘書處設在西北大學。
  • 聚焦丨2020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開幕
    聚焦丨2020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開幕 2020-12-11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西安)隆重開幕
    來自中國、俄羅斯、德國、新加坡、日本、塞爾維亞、義大利等國家的850餘名院士、專家、企業家,齊聚絲綢之路起點古都西安,共同聚焦能源化工、航空航天、新材料、高原生態環保、傳統文化保護等核心關鍵領域,加強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教育部副部長孫堯、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方光華、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等出席開幕式現場,烏茲別克斯坦教育部部長伊諾姆•馬吉多夫等以在線方式出席開幕式。
  • 西安石油大學領導出席2020年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
    12月10日,由教育部、陝西省人民政府指導,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辦,陝西省教育廳和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承辦的2020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在西安開幕。西安石油大學副校長陳軍斌出席會議,石油工程學院周德勝院長作為被教育部批准的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導師代表參加會議。
  • 西北工業大學成功舉辦2020絲綢之路航空航天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
    中國教育在線陝西站訊 12月11-12日,2020絲綢之路航空航天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在西安舉行。本次大會作為教育部「2020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的重要分論壇之一,吸引了來自中國、俄羅斯、烏克蘭等19個國家,56所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的科學院院士、頂級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參會,聚焦航空航天國際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與合作。  11日上午,研討會舉行開幕式。
  • 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成立 首批17個國家54家單位
    央廣網西安12月11日消息(記者雷愷)「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12月11日在西安舉辦,會上由西北大學發起成立了「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目前已有17個國家共54家單位加入首批「聯盟」。
  • 從絲綢之路到茶馬古道 | 文化線路在中國
    「文化線路」作為一種新的文化遺產類型寫入國際文件。正如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先生所說:「對歷史文化遺產的關注早些時候還是集中在物質性的遺存,因為能看得見,摸得著,通過保護和合理的開發利用,有的能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進而又注意到那些口口相傳的看不見摸不著的非物質遺產與保護,這種非物質類型的遺存,在保護和研究上和物質性的東西就大不相同,在保護的方法和內容等方面要困難和複雜得多,這是人類在認識上又一次的深入和提高。
  •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泉州順利召開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在泉州召開。該項目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牽頭組織,福建省文旅廳協調推進落實申報工作,申報文本包括福建泉州、廈門、漳州三地的多個代表性社區及群體。以此為契機,「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於12月21—23日在福建泉州隆重召開。
  •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在福建泉州召開
    中新社泉州12月22日電 (孫虹 吳冠標)「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22日在位於福建泉州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召開,50餘名專家學者深入調查和研究「王爺」信俗及「送王船」儀式這一重要的海洋文化遺產。
  • 河流與生態保護國際研討會在鄭州舉行
    文丨李銀鴿 龔真文字編輯丨郭旭帆 徐倩美術編輯丨毛金晶10月22日,黃委與「大河的未來倡議」協會共同舉辦的河流與生態保護國際研討會在鄭州舉行,總結分享黃河流域水資源管理和生態保護的成功經驗,推動世界大河之間的對話與交流。
  • 興安盟畜牧工作站參加蒙古牛基因保護與開發利用
    11月20日,蒙古牛基因保護與開發利用技術研討會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召開。會議由自治區畜牧學會主辦。來自全區蒙古牛主要分布區畜牧工作站、專業合作社、家庭牧場,農牧科學院及大學院校等相關單位100餘人參加了會議。興安盟畜牧工作站選派技術人員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 青海省生物醫藥產業與民族醫藥品牌藍迪國際智庫研討會在西寧召開
    9月19日,由青海省科技廳會同省衛生健康委、藍迪國際智庫共同舉辦的生物醫藥產業與民族醫藥品牌藍迪國際智庫研討會在西寧召開,研討會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召開
    早報訊 (記者張素萍 文/圖)為深入調查和研究王爺信仰及其送王船儀式,保護這一極其重要的海洋文化遺產,昨日,「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泉州舉行,省內外宗教民俗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縱論「送王船」儀式及其背後王爺信俗的文化內涵。
  • ...傳統村落田野作業、價值評估與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在山西大學召開
    12月4日-6日,首屆太行山論壇暨太行山傳統村落田野作業、價值評估與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在山西大學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該校歷史文化學院和山西省歷史學會主辦,長治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管理系和《地方文化研究》雜誌社協辦。
  • 鄭和文化與環印度洋地區開放合作研討會於「中國航海日」召開
    研討會現場為弘揚鄭和精神、傳承航海文化、提升全民航海與海洋意識、促進睦鄰友好,國務院於2005年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日前夕,決定將每年的7月11日確定為「中國航海日」。2020年7月11日是第16個「中國航海日」,鄭和文化與環印度洋地區開放合作研討會在昆明南亞東南亞國際物流研究院(以下簡稱SSILR)召開。多名專家學者就鄭和下西洋的重要歷史作用以及現實意義進行了現場的交流研討。民革雲南省委秘書長金昊發言民革雲南省委秘書長金昊簡要介紹了鄭和的生平,他說,在「中國海航日」這一特殊日子召開鄭和文化研討會,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 東北地區民族文化與設計藝術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召開
    中新網遼寧新聞11月17日電 (楊毅 王雪菲 曾慧)11月14日,「東北地區民族文化與設計藝術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大連召開。研討會由中國民族學學會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會和大連工業大學聯合主辦,由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南安普頓國際學院承辦。大連工業大學副校長任文東教授、國家民委原研究室副主任李紅傑、國家民委國際交流司副司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吳金光、中國民族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學學會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色音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義烏市朱一新文化研討會在赤岸鎮召開
    在義烏市赤岸鎮朱店村,有一處朱宅建築群,其已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建築群由明代薦敘堂、清代六房廳、清光緒年間的大夫第及民國年間增建的重廂等部分組成。 昨天(12月18日),由義烏市社科聯主辦的朱一新文化研討會在義烏市赤岸鎮召開。復旦大學教授、義烏市相關部門負責人、義烏市社科聯文史專家,朱店村代表、毛毛文化園負責人等參加研討會。
  • 中俄合作辦學發展研討會在江蘇師範大學召開
    10月16日-18日,中俄合作辦學發展研討會暨中俄合作辦學高校聯盟第二次會議在江蘇師範大學召開,來自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江蘇省教育廳以及省內外25家高校的80餘位領導和專家齊聚一堂,共同謀劃中俄合作辦學事業發展。
  • 吉首大學召開首屆傳統技藝傳承與發展研討會
    紅網時刻湘西11月27日訊 11月25日上午,吉首大學「守藝·聯動·再設計」首屆傳統技藝傳承與發展研討會在吉首召開。羅金銘對與會者表示歡迎,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加強學校與非遺傳承人及文創行業的對話與對接,引導廣大師生堅定文化自信,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用高校力量助力非遺的傳承與發展,通過非遺項目與傳承人的參與推動學校人才培養和課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