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先生仲景先生師承門派或有不同

2021-02-12 水邊公子

華佗先生仲景先生師承門派或有不

 

緣起:

前幾日觀書,見《華佗遺書》中記載一首華佗五勝散神方:

東漢·華佗先生華佗神方·卷三·三○一八·華佗五勝散神方

治四時傷寒冒風,身熱頭痛,昏倦寒痰,咳嗽及中滿,傷寒三日以前,服無不效。

甘草 石膏 白朮 五味子各一兩 乾薑三分(炮)

上同為細末,每服以藥二錢加水一盞,入生薑兩片,棗子一個,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中滿以鹽煎,傷風頭痛加荊芥煎。

觀華佗先生此方所用藥味,與後世仲景先生所傳《傷寒論》體系大不相同,然尋思其組方大意,深感玄妙,頗切醫理,遂筆記於紙上,以待施用,恰巧隔日即有試手機會。

 

病案:2020年10月25日16時。

男,中年富貴之體態,素體痰熱重,常酒肉飲宴。

自訴,前日因受寒,今日即感身體不適,咽中疼痛,咳嗽,口渴,小便黃,與往昔受寒發熱之徵兆頗同,恐病情進展,遂來尋方治療。

餘前治此證,用溫膽湯,加荊芥、防風、生地、麥冬、茯苓之屬,隨手而瘥。

今處以華佗五勝散神方:

炙甘草15 生石膏15 生白朮15 五味子9

乾薑6 生薑12 大棗3枚

飯後溫服。

25日,當晚九點服用一劑,自述,此藥大熱,服下之後,即覺全身發燙髮熱,兩小時之後,大約夜間十一點左右,一身汗出,即覺渾身無比松泰,神清體安,感冒之兆全消。

26日,晨起再服用一劑,亦微汗出,即痊癒。然,覺稍有疲軟,稍累。

27日,疲乏感消失,還晨起慢跑一小時。

 

反思一:為何病情雖愈,而出現疲乏?

當是,初用華佗五勝散神方,受以往所學局限,外感傷寒,不敢大用五味子收斂,故將華佗五勝散神方中五味子量減半,姜棗之量亦不足,致使養津液收固之藥力未逮。

反思二:外感發熱病治法,華佗先生與仲景先生大不相同。

現今理論體系,治療傷寒外感發熱,大多遵循仲景先生所傳《傷寒論》之法,而華佗先生所傳之法,與仲景先生旨趣迥異,後之學者,當融會貫通。

 

附:計量考證

「乾薑三分」中的「分」,是一兩之四分之一,還是一錢之十分之一?

華佗先生為漢代名醫,所用當是四分為一兩,非是後世的十分為一錢。

佐證:

南宋·許叔微《普濟本事方·卷第九·傷寒時疫(下)·五勝散》

治傷寒頭痛壯熱,骨節疼痛,昏沉睏倦,咳嗽鼻塞,不思飲食。兼治傷寒夾冷氣並慢陰毒神效方。

白朮 甘草(炙) 五味子(揀) 石膏(各四兩) 乾薑(三兩半,炮)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八分盞,入鹽少許,同煎至六分,通口服。如冷氣相夾入姜棗煎。或治陰毒病,入艾少許同煎。

此方石膏四兩、乾薑三兩半,比例大體合乎華佗先生原方。

 

附:後世誤注

·汪琥《中寒論辯證廣注·卷下·附後賢治中寒方論變法·五勝散方》

治傷寒頭痛壯熱。骨節疼痛。昏沉睏倦。咳嗽鼻息不思飲食。兼治傷寒夾冷。氣慢陰毒。

甘草 五味子 石膏(各一兩) 乾薑(三兩半) 白朮(一兩半)

上五味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煎至七分。通口服。如冷氣相夾。入姜棗煎。若治陰毒。入艾葉同煎。脈浮而緊者。陽證也。沉而緊者。陰證也。

琥按上論。頭痛壯熱。骨節疼痛。全是陽證。又且不思飲食。緣何用乾薑白朮。又如五味子。亦收斂不可用也。若傷寒夾冷。氣慢陰毒。則石膏又大相背謬。此等方皆宜刪之。恐誤後之學者。

此為清代醫生汪琥所注,以為此方證治有謬誤,不足傳後世。

餘以為,是汪琥醫生囿於所學,且未曾用過此方,故出此言。

 

  

申明:文章內容為作者業餘創作,不代表任何組織、團體、單位的立場觀點,一切毀譽皆由本人一力承當,無關其他。

相關焦點

  • 華佗脈法,你需要知道的幾點
    目前能見到的華佗著作有《中藏經》、《華佗神醫秘傳》(兩書內容大致相同)、《內照法》,一般認為,這些書非華佗親筆所著,皆出自其他人或後人之手。儘管如此,華佗的醫學成就與經驗仍可有部分賴之得以保留與傳播。從現存的文獻中可以看出,華佗主要是師承扁鵲脈法。如《脈經·扁鵲診緒反逆死脈要訣》篇末附有「華佗效此」四個小字,以及在《華佗神醫秘傳。論脾臟虛實寒熱生死道順脈證之法》中大段引用扁鵲脈法等,都是明證。
  • 閻子龍老師簡介及師承
    自十四歲習武修道,先後拜隱士安慰、老拳師任德、原閻錫山侍從長、抗日英雄許有德三位先生為師系統學習了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三皇炮捶等拳械功法,及龍門派丹法,並對儒釋道三家義理有深入研究。二十年如一日習拳練功,未敢絲毫懈怠。同時整理了數十萬字的武術理論及丹道內功功法資料。多年來從事教育工作,並積極在學校推廣傳統武術和傳統文化教學,卓有成效,培養了大批人才。
  • 華佗醫案17則
    《三國志·華佗傳》記載有華佗醫案17則,今統計制表如下:序號病者疾病病症表現藥方愈後情況1甘陵相夫人胎死腹痛不安為湯下之即愈2縣吏尹世藏絕口中幹,不欲聞人聲,小便不利五日卒11一人嗜食而不得下蒜齏大酢吐蛇,而愈12郡守留書罵之吐黑血數升而愈13一士大夫當破腹取十年竟死14廣陵太守陳登胃中有蟲數升
  • 聽華佗怎麼解說脈法!
    儘管如此,華佗的醫學成就與經驗仍可有部分賴之得以保留與傳播。從現存的文獻中可以看出,華佗主要是師承扁鵲脈法。如《脈經·扁鵲診緒反逆死脈要訣》篇末附有「華佗效此」四個小字,以及在《華佗神醫秘傳。論脾臟虛實寒熱生死道順脈證之法》中大段引用扁鵲脈法等,都是明證。因此,其診法亦為獨取寸口法。
  • 著名畫家崔真碩先生應邀參加吉林衛視聚星匯
    吉林衛視《聚星匯》欄目,是由北京聚星匯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與吉林衛視共同打造一檔大型書畫類綜藝節目,有在商界及文化藝術品界縱橫二十多年的黃文從先生擔任總製片人,邀請了導演臧玉龍擔任欄目總導演,欄目以獨特的視角解讀當今書畫作品的文化傳承及市場價值,將明星嘉賓與文化大咖融在一起,每期就不同的話題展開對話。崔真碩,號源真山人,三壽堂主,室名《真碩齋》。一九四八年生於煙臺市。
  • 春龍武術聯盟、北京精宇武術文化中心成立暨肖春龍先生收徒儀式
    春龍武術聯盟暨肖春龍先生收徒儀式在香山西營「春龍武道堂」隆重舉行。為了今後能把傳武工作做得更好,聘請了中國武協原副主席張山先生等做名譽顧問及名譽主席。並由春龍武術聯盟、北京精宇武術文化中心肖春龍先生與王百利先生分別向張山先生、侯振山先生、秦秦新權先生、王三華先生、李勇先生、陳瑜先生,馬何先生、王三華先生頒發了名譽主席、文化顧問等聘書。
  • 吳清源先生到底有多強?
    >
  • 中醫古籍完整版整理《華佗神方》華佗論病理神方、華佗臨症神方、華佗神方秘方
    從未有以熱水漬之者,即用熱水亦不知更易,是以無效。今觀先生之法,簡而易,且奏效速,可二○一六·華佗治急症要訣不堪望,奚以方。軍吏梅平,因得疾除名,還家。家居廣陵,未至二百裡,止親人舍,其曰先生適至主人許,主人令先生視之。先生一望見,即謂平曰∶「君早見我,可不至此,今疾已結,不可為,趣按∶凡人內有病,必先後於外,故醫以望為第一要義。
  • 華佗夾脊穴
    《太素·繆刺論》楊註:「脊有廿一椎,以兩手挾脊當椎,按痛處即是足太陽之絡,其輸兩旁各刺三痏也」。最早明確提出位置的是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卷二》曰:「華佗治霍亂已死,上屋喚魂,又以諸治皆至,而猶不瘥者,捧病人腹臥之,伸臂對以繩度兩頭,肘尖頭依繩下夾背脊大骨穴中,去脊各一寸,灸之百壯;不治者,可灸肘椎,已試數百人,皆灸畢而起坐,佗以此術傳子孫,代代皆秘之。」目前華佗此術掌握在華佗傳人魏靈女士手中。
  • 華佗與曹操(一)
    一次,廣陵太守陳登得了一種怪病,心煩、面紅、吃不下飯,華佗號脈後告訴他,你的腹中有蟲,並為其準備了兩劑藥,陳登喝下後約莫一頓飯的工夫,竟然吐出好多蟲,病很快就好了。病好後華佗告訴他,此病三年後還會復發,如果發作時遇到良醫,還能救活;若遇不到良醫,性命就不保了。三年後果然復發,無奈當時華佗已不在世,無人可治,陳登很快就病死了。
  • 馬季作為已故侯寶林先生的徒弟,他和侯耀文是師兄弟關係嗎?
    準確說,已故馬季先生與已故侯耀文先生並沒有師承上的關係。馬季先生是已故侯寶林先生的徒弟不假,但他和侯寶林先生的公子侯耀文先生扯不上師兄弟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這還要從中國傳統曲藝界的一項不成文規定說起。
  • 嵊縣民間傳說丨華佗求醫
    圖片來源於網絡有一天,酒店裡有兩個壯士對飲。華佗留神一看,對其 中一個勸道:「壯士,你已患了重病,可不要再飲酒傷身了。快回家去吧。」那人聽了很生氣,冷笑了一聲:「哼!我和你素不相識,開什麼玩笑?華佗不由得搖頭嘆了口氣。幾個月後的一天,華佗行醫歸家。剛跨進自家的院門,忽然有位大漢向他納頭便拜,弄的華佗像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厚來這位大漢就是華佗斷為不治之症的那個壯士。虧得華佗提醒,他及時求醫,總算保牢了—條命,他是特來道謝的。華佗一聽,吃驚不小,忙問:「是誰治好了你的病?」 壯士告訴他,是雲渺山丹鶴道人用秘方藥丸,才使他起死回生的。
  • 遊醫聖祠 感恩張仲景開創中醫新紀元 濟世利民 輝耀千古
    重遊醫聖祠 感恩張仲景開創中醫輝煌業績 弘揚中醫藥文化任重而道遠曾祥裕 曾海亮歷史長河大浪淘沙, 只有那些 濟世利民作過傑出貢獻的人才輝耀千古 , 永遠值得被銘記!歷史文獻浩如煙海,只有那些具備真才實學的經典著作,才會愈加,至今指導人們實踐。
  •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21華佗真正的死因
    我覺得如果華佗的《青囊書》能夠留下來,那裡面應該有詳細的說明,可惜這部書跟著華佗一起去了。說到《青囊書》的消失,就不得不說華佗被曹操殺掉的事,關於這件事,咱們先說說《三國志》當中的記載。在我的小時候,因為缺少網絡等發表意見的渠道,所以講述歷史的的角度比較單一,主要是出自官方,對這件事的評價很一致,就是華佗被曹操殺害,曹操是百分之百的兇手。
  • 曹操該不該殺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的是誰?麻沸散為何失傳?
    「夫華佗之為歷史上真實人物,自不容不信。然斷腸破腹,數日即差(通瘥,意為病癒),揆以學術進化之史跡,當時恐難臻此。其有神話色彩,似無可疑。」1930年,陳寅恪先生在《三國志曹衝華佗傳與佛教故事》中,首次對名醫華佗提出質疑。
  • 「南嗣北律"全真嗣龍門派之奉行全真派單之沿革考
    《南嗣北律》中的南嗣就是指全真嗣龍門派,全真嗣龍門派雖然派屬全真,但又有自己明顯的傳承特色。
  • 高鳴先生作品欣賞集
    羅韜先生曾為高鳴老師的畫集作序言 :六年前初識高鳴先生於高閣華筵,時俯林面海,羊羔美酒,雄談傾蓋,真有春郊試馬之快。當時所及,多不復憶。唯說疊石導泉之法,頗簡要清通。餘知其有李笠翁造園之長,形下之事俱見形上之識。然終席無一語及於書畫者,猶與張宗子同舟,劇談竟日,率皆文章外事。
  •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此次全國師承工作北京市共有56位指導老師入選,能入圍的老師均是各流派、各專業的大師級人物,拜師會始終洋溢著熱情喜悅的曲調,老師們端坐檯上,學術繼承人向老師敬獻鮮花,再行鞠躬禮,老師們回贈中醫書籍以示鼓勵。拜師之時大家都在心底暗暗想著,這三年一定刻苦用功,不辜負老師的一番苦心,一定學到真本事,而不是空有虛名。
  • 華佗方考之二:晉唐文獻中的華佗方(傷寒篇)
    但論人有強弱,病有難易,攻效相倍耳,病者過日,不以時下之,熱不得洩,亦胃爛斑出矣。若得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採言語與人不相主當者,勿以火迫之,但以五苓散一方寸匕,水和服之[五苓散,仲景雲豬苓散是也,在第二卷傷寒中風部中,千金翼方五味者是也],當以新汲井水,強飲一升許,若一升半可至二升益佳,令以指刺喉中,吐之,病隨手愈。
  • 威猛先生——大黃
    在中藥家族裡,與小鮮肉不沾邊的大黃,冷言慍色,猶如鐵面都統,所以,有個威猛名字:「將軍」。威猛的大黃其實帥氣,冷峭的那種帥。莖青紫,形如竹,根塊有黃棕或紅棕的豔麗紋飾,像蜀錦,古人愛美,戲稱「錦紋」。大黃是蓼科植物,葉如網狀,渾厚開闊。範成大寫《大黃花》:大芋高荷半畝陰,玉英危綴碧瑤簪。誰知一葉蓮花面,中有將軍劍戟心。首先說它的葉子,如芋如荷,鋪張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