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在中國大地上馳騁的野生原牛第一次被人類馴化為家畜,從此,牛便漸漸成為人類主要的畜力來源,並為人類源源不斷的提供肉食、奶品和皮革等生活資源。
從飲食發展的角度來講,在人類日常喜食的三大肉類中,相對於豬肉與禽肉,牛肉似乎是一種更高級的存在。
不管是古時俠客們路過酒樓飯肆的那一句「來兩斤牛肉」,還是當今國家培養運動員時將牛肉作為膳食中的主角,仿佛都在彰顯著它的非凡地位。
事實上,在歷史中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由於農耕社會生產力低下,食用牛這樣的重要畜力一直被明令禁止。
或許是被「禁忌」過久,牛肉格外具有誘惑力,自清末民初時,養牛技術日臻成熟,吃牛肉不再被官方禁止,中國各地的人們,開始把對生活的熱愛全情投入到牛肉上,探索出了千變萬化的牛肉風味。
老鎮源與牛肉的緣分,起源於世界名廚李蔭桐大師多年前來吳江的一次授課。在大師親手教授的三道菜餚中,老鎮源掌門人波波哥獨獨鍾情於一道「罐燜牛肉」。
並非因為它曾經出現在人民大會堂的餐桌上,招待過來自各國的貴賓。對於清新淡雅的江南味道來說,醇厚濃鬱的罐燜牛肉仿佛填上了一塊擱置許久的空白,讓老鎮源的風味世界瞬間豐滿了起來。
大師的親手教授不過是引路,而找到正確的方向最終需要自己反覆摸索。從一隻炊具的選擇,到烹飪技藝上的反覆琢磨和進化,其中歷盡萬般艱難與嘗試才終於烹製出一塊令老饕們稱讚的罐燜牛肉。
四個小時的小火慢燜,加上特殊材質的烹具,足夠讓凝聚了大師秘方的牛肉風味完美升華。單單在出鍋的那一瞬間,就能想像到瑩潤油亮的外表之下是怎樣一番乾坤世界。
在如何突破完美尋找風味巔峰這件事情上,老鎮源從未停下過探索的腳步。除了緊抓經典的精髓,還得賦予菜餚獨有的老鎮源氣質。於是紅酒的加入,就成了波波哥與老饕們一拍即合的「錦囊妙計」。
老鎮源獨家定製的樂吉隆紅酒,從大洋彼岸的波爾多翻山越嶺而來,與牛肉一起入陶罐中接受「涅槃之旅」。在高溫與時間共同造就的一方制味聖地中,酒窖裡沉澱的特殊清香濃縮為絲絲精華,與每一寸牛肉肌理緊密相融。
出鍋的瞬間,似有酒香撲鼻,細嗅之下,卻難以覓見清晰的酒味,那種一閃而過的誘惑更叫人心癢。
看似完整的牛肉,實際上已經「不堪一擊」,只消用筷子輕輕撩撥,滿腔「寶藏」便立刻一覽無餘。極致的酥爛中,柔和悠長的酒香似有若無,將牛肉本身的醇香襯託得淋漓盡致。
紅酒與牛肉的相逢,是一場穿過了漫長歲月的古今之遇,也是一次跨越了漫漫遠洋的中西合璧。不管何種解讀,品嘗之下都會被這極致的風味所打動,食罷放筷後細細回味,大多要嘆上一句「果真牛氣沖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