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殼公寓:到底是龐氏騙局,只是資本算錯了帳?

2020-12-14 適道

【出品】適道商業(ID:survivalbiz)#蛋殼公寓#

2018年8月,時任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說,自如、蛋殼等長租公寓運營商推漲房租,「資本大幅進入長租公寓」是主因之一。他還放出危言,「長租公寓爆倉的危害性不亞於P2P,2018年是長租公寓的死亡之年。」

房租全線上漲背後,長租公寓面臨的資金壓力與日俱增。胡景暉還表示,「若長租公寓資金鍊斷裂,收不到房租的業主將會驅趕承租人,成百上千萬租客終將露宿街頭。」

如今回過頭看,一語成讖。不知道被離職的胡景暉心裡會怎麼想?

高進低租,長收短付,靠資金鍊續命

「長租公寓」最早的商業模式是公司將業主的房屋租賃過來,在裝修改造、配齊家私家電之後,再以單間的形式出租給房客。

在2015年時最早出現,2016年開始在國內迅速流行,在2016到2018年間,比較知名的「長租公寓」增加了超過300家。

和美國不同。美國的長租公寓發展時間長,有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和運營體系。

舉個例子,單色公寓運營而言,比較典型的是EQR(美國公寓運營商),其主要有四大板塊,第一是居住服務體系板塊;第二是居住便利化板塊;第三是社區建設;第四是適應性服務。

而居住服務一定是重中之重,便利化主要是指搬家服務,美國70%的出租房是沒有家具的。

此外,在資金端這方面,美國的REITs非常成熟。REITs是房地產證券化的重要手段,它明確界定為專門持有房地產、抵押貸款相關的資產或同時持有兩種資產的封閉型投資基金。意在使中小投資者能以較低門檻參與不動產市場,獲得不動產市場交易、租金與增值所帶來的收益。

從美國近15年的公寓REITS發展來看,其有效租金基本保持了每年3%的上升趨勢,空置率基本維持在5%左右,只有金融危機時期(2008~2010)出現了空置率高和有效租金下降的情況。

但是在國內,蛋殼等長租公寓們在本質上是結合了房地產與金融的模式在營運,實則是中介公司,就是二房東。

而且,在資金營運方面採取的是「高進低租,長收短付」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用高於市場價拿房,給房東的付款方式是一個月租金或一季度租金,再以低租金出房。

這看起來虧錢了對不對?但從租客手中收取的是半年,甚至一年的租金。那租客沒那麼多錢怎麼辦?於是把金融機構也拉到這場遊戲中,租客通過與蛋殼的合作金融機構(比如微眾銀行)辦理貸款,就可以一次性預付一年房租及押金。

說白了,這個鏈條是:蛋殼們高價從房東手裡拿房源,月付給房東;再低價租給房客,但是房客一次性付全年的款(從銀行貸款);所以蛋殼從金融機構(也就是房客)手裡拿到這筆錢後,可以利用這筆資金擴大規模或進行再投資。

是不是龐氏騙局,要看資本入不入局

聽起來這個鏈條是不是很熟悉?

說實話,如果這個過程中沒有投資機構參與的話,可能還就真的是龐氏騙局了。因為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模式,總有一天會讓騙局泡沫破裂,讓大量投資者和租客蒙受損失。

但是蛋殼們又撬動了「第四方」,也就是投資機構:投資機構燒錢玩補貼的方式也不是第一天了,前有O2O,後有社區團購,這一套「以資金換市場」的玩法已經很熟練了。

但是投資機構也不是傻子啊,他們補貼給房客是圖個啥呢,難道真的是做慈善嗎?當然不是,他們寄希望於蛋殼在IPO之後可以從二級市場上融資,

目前來看這個邏輯是成立的,你看,這一邊是房客在微博上搖旗吶喊,一邊是蛋殼的股價大漲9%。

本來如果在二級市場上融(割)到錢(韭)(菜)了,是可以慢慢把租金提高到市場水平,樂觀的想,一旦實現了壟斷,就可以在市場上有議價權,把房租提高,實現「低進高租」。

目前來看,滴滴就是這麼玩的。先通過補貼的方式搶人頭,跑馬圈地,然後一方面券越來越少,打車越來越貴;一方面找司機抽傭,不僅是網約車司機,計程車司機現在都要收服務費了。

這就是為什麼長租公寓長期虧錢,但是,一點都不慌。

從目前唯二兩家在美國上市的青客公寓(NASDAQ:QK)和蛋殼公寓(NYSE:DNK)所發布的財報來看,規模都是越做越大,虧損越來越多。

比如在2017年到2019年的三年中,蛋殼公寓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57億、26.75億和71.29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分別為-2.72億、-13.7億和-34.37億元人民幣。

青客公寓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23億、8.89億和12.34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則分別為-2.45億,-4.99億和-4.98億元人民幣。

可是貝殼們的算盤打錯了,因為今年遇到了疫情。

疫情導致市場規模沒有按照計劃來進行,說白了,就是帳算不過來了,隨著資金的差額逐漸擴大,如今資金鍊斷裂,各地陸續破產倒閉。

據說,還有人趁機來了波騷操作,薅了把資本的羊毛:

有對小情侶去年剛買了房,但是毛坯房,因為買房的原因積蓄基本上都掏空了,還貸壓力又大又沒錢裝修。就在兩人愁眉不展之時,正好趕上蛋殼高價收房低價出租,兩人就想到了個空手套白狼的騷操作,把自己的房子租給蛋殼,然後跟女朋友兩個人再租回來住。想著既不用自己花錢裝修還能住自家的房子。住了差不多剛好一年,蛋殼倒閉了,結果白嫖了個裝修,還賺了個差價,為了薅資本主義羊毛。有時候精打細算沒什麼不好,說不定因禍得福。

最後,適道想說,只有當資本化率高於融資成本時,以公司化運營的長租公寓模式才能夠真正成立。

一家公司賺不到錢,可能是公司自己的問題。所有的公司都賺不到錢,這個行業可能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問題。進一步來看,如果一個行業從誕生開始,所有的企業都在虧損,這個行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

你對長租公寓的未來怎麼看?歡迎留下你的評論,和我一起探索商業帝國適者生存之道!

相關焦點

  • 蛋殼公寓:到底是龐氏騙局,只是資本算錯了帳
    【出品】適道商業(ID:survivalbiz)2018年8月,時任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說,自如、蛋殼等長租公寓運營商推漲房租,「資本大幅進入長租公寓」是主因之一。他還放出危言,「長租公寓爆倉的危害性不亞於P2P,2018年是長租公寓的死亡之年。」房租全線上漲背後,長租公寓面臨的資金壓力與日俱增。
  • 蛋殼公寓年初上市年底跑路,又一行業龐氏騙局,再次證明資本就是...
    「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統稱,指用後來的「投資者」的錢,給前面的「投資者」以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是金字塔騙局的始祖,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
  • 潘石屹談長租公寓爆雷:一場兩類人參與的房地產行業龐氏騙局
    潘石屹說自己曾經在5年前就調研過長租公寓行業,他當時得出了不碰長租公寓的結論。而且當時還有個結論是: 要做長租公寓這類人啊,有兩類人,一類是騙子,一類是傻子。騙子呢,就是沒有想到長遠的發展,騙到一筆錢就行了。傻子呢,就是帳沒算明白,就進去了。
  • 姜兆華:長租公寓爆雷,是模式之殤還是龐氏騙局?
    近期,蛋殼公寓爆雷事件引發媒體的廣泛關注。12月3日,網傳廣州蛋殼公寓一租客墜樓,再一次將風雨飄搖中的「蛋殼」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蛋殼融資合作方微眾銀行,也因14億租金貸深陷信用危機。長租公寓行業性爆雷事件在全國各地越演越烈。數以萬計的租客居無定所,租客房東維權糾紛競相對簿公堂。人們不禁試問:長租公寓頻繁爆雷,究竟是模式之殤還是龐氏騙局?
  • 蛋殼公寓、民宿黑卡,表面上是為大眾謀福利,卻已經掉入旁氏騙局
    蛋殼公寓是什麼蛋殼公寓,是中國長租公寓平臺。在房東手中按照高於市場價租入,再低於市場價租給租客。這一「高進低處」立即引發了廣大受眾特別是年輕人的歡迎。對於他們來說,在大城市奮鬥的他們,就需要找到一個便宜的落腳處,而此時蛋殼公寓提供的這一「優惠政策」,大大符合了他們的要求。在眾多年輕人的推崇之下,蛋殼公寓大大流行。
  • 蛋殼公寓,金融創新版的韭菜聯合收割機|超級學爸
    大量掃貨,導致房源的緊缺,反過來又刺激了房租的上漲…… 就這樣,蛋殼公寓經過瘋狂擴張,2019年底拿到了44萬套房源。假如每套每年租金6萬元的話,蛋殼公寓每年可以收取264億元的現金。 但是這現金(除了差價)並不是蛋殼公寓的,而是替房東預收的房租和押金,只是雁過拔毛,現金平均可以在蛋殼帳上免費停留半年。
  • 潘石屹:做長租公寓的有兩類人 騙子和傻子
    從去年開始,已有多家長租公寓相繼暴雷,其中已經在美國資本市場成功上市的國內長租公寓頭部企業——蛋殼公寓最為典型。在經歷了「CEO被調查、資金鍊斷裂、高管出走、退租風暴」等風波後,蛋殼公寓相繼被爆出資金鍊斷裂、跑路等負面消息,並引發租客、房東、供應商等大規模維權,導致蛋殼公寓危機進一步升級。
  • 蛋殼暴雷的背後,是資本的血盆大口!你覺得呢?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蛋殼CEO被限制消費#,蛋殼關聯的公司都成了老賴。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蛋殼公寓背後的故事。一場關乎年輕世代的信任危機,因為蛋殼公寓一系列的「神操作」造成的影響,遠遠不止於租客和房東。在進入正題之前,讓我們先看一份報告。
  • 潘石屹:長租公寓是龐氏騙局在房地產裡的一個體現
    關於之前頻頻雷暴的長租公寓,潘石屹認為現在的金融環境、稅收環境中做長租公寓的主要有兩類人:一類是「騙子」,一類是「傻子」。「騙子」是沒想著長遠發展,騙上一筆錢就可以了。「傻子」是沒算明白帳,辦公樓的出租回報率超過3%,公寓的回報率大概1%,銀行的貸款利率至少是4%-5%。因此,長租公寓是龐氏騙局在房地產市場裡的一個體現。
  • 長租公寓爆雷不斷,深陷泥淖的蛋殼該如何收場?
    而近段時間牽動千萬人的熱門話題,當屬持續曝出負面信息的蛋殼。從傳聞蛋殼資金鍊斷裂到發布聲明,再到多個辦公地點人去樓空,只經歷了極短的時間。看起來,蛋殼已經回天乏力,即將迎來自己的終局。蛋殼這一巨頭的轟然倒下,也讓長租公寓這一商業模式備受質疑。深陷泥淖的長租公寓,正站在懸崖邊上。過山車!
  • 如何破解1對1在線教育的龐氏騙局 | 芥末堆
    剛需、高客單價的1對1在線教育看上去是一個挺好的生意,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大叔今天就來帶大家重新認識下1對1在線教育的生意本質。血一直流,但卻不能停下來平臺在一開始體量比較小的時候,其實看上去是個好生意,因為每一單都賺錢。於是就有很多資本開始找到這類平臺投資。資本進來後自然要的是規模,平臺拿到錢後也是想大幹一場,做大規模,於是兩方一拍即合。
  • 蛋殼的背後,是資本的血盆大口
    只是,好景不長。 兩年後的2017年。 長租公寓突然成為風口。 當美團、滴滴、拼多多等獨角獸以京東為藍本,拼命「挖坑」燒錢搶佔市場大獲成功時,長租公寓也用上了網際網路思維。
  • 蛋殼爆雷,沒監管的創新註定風險過大
    一旦擴張的速度超過租客租金的承載量,則會立即崩盤,這也是蛋殼爆雷如此迅速的原因。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給房東季東房租,而向房客收取租金為一年,如向房東收房每個月4000元,向租客出租每個月5000元,則向房東支付1.2萬的房費,向租客收取6萬的租金,這中間就會有4.8萬元的資金沉澱下來,蛋殼再用這4.8萬元擴張收房,按理說可以收4套房子,這實際非常像龐氏騙局。
  • 揭秘傳銷「祖宗」—龐氏騙局
    近年,非法集資屢禁不止,傳銷騙局千變萬化,其實這些都是以龐氏騙局為基礎的,那麼龐氏騙局到底是什麼呢?傳銷與它,又有什麼關係。一、龐氏騙局相信大家在好多地方都聽過這個詞,但是具體是什麼,還搞不清楚。龐氏騙局是最原始最古老的投資詐騙,它源自於一個義大利人,叫查爾斯-龐茲,1903年移民美國,並做過各種工作。1919年,開始設計金融投資的陰謀,龐氏騙局也就開始了。本質很簡單,就是讓投資者給子虛烏有的東西投資,並許諾90天可以拿到40%的高額回報。
  • 蛋殼公寓暴雷調查:一場冒險遊戲,全社會埋單
    來源:新財富雜誌從共享單車到長租公寓,網際網路公司綁定了更多社會資源。當它們過度冒險、危機爆發,承擔最大損失的不再只是創業者和風險投資方,而是整個社會。對於投資人來說,這只是諸多投資項目中的一個,投資款打水漂了,下一個還能再賺回來;對於蛋殼的高管來說,離開,再換一份工作,人生並未受到影響;銀行可以催款,房東可以趕人,但住在蛋殼裡的年輕人流離失所,曹崛這樣的供應商背負巨額債務,甚至捲鋪蓋睡大街。他們才是這場資本鬧劇中最無辜,也最弱勢的一方。
  • P2P與龐氏騙局是一回事嗎
    那麼P2P到底是什麼?它是如何運行的?為什麼會連續倒閉?P2P是不是龐氏騙局呢?P2P未來還能投嗎?1、P2P到底是什麼?P2P又稱點對點網絡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比如你有借50萬的需求,願意付10%的利息 。
  • 蛋殼公寓最新消息 蛋殼公寓暴雷事件回顧
    一言蔽之,微眾銀行從追究租戶貸款、再到自身承擔蛋殼公寓爆雷的風險,讓租戶得以抽身,減少損失,但自身勢必承擔蛋殼公寓金額巨大的壞帳風險。  2020年,對於長租公寓行業而言,是一個水逆之年。
  • 走路就能賺錢,趣步的龐氏騙局倒塌
    來源:鈦媒體摘要: 趣步就是一個披著「區塊鏈」外衣的龐氏騙局,這種騙局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圖片來源@全景網只要開著軟體走幾千步,1個月保底能賺200塊,還上不封頂,聽起來是不是很有誘惑力。2018年下半年起,一款叫「趣步」的App突然火了起來,還曾登上App Store市場生活類第一的位置。
  • 長租公寓行業「大浪淘沙」迎來陣痛期 利好蛋殼公寓等頭部企業
    優勝劣汰行業洗牌加劇近日,頭部企業之一的蛋殼公寓在與知名房產平臺房天下聯合直播中指出,高收低租或成長租公寓爆倉最大風險。對於長租公寓這個站在風口上的產業來說,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甚至劣幣驅逐良幣,這是無法否認的現狀。
  • 青客(QK.US)蛋殼公寓(DNK.US)之後,自如公寓也要降房租了?
    但實際上,並不止今年,從2015年開始加速進場、積極擴張的幾大長租公寓一直面臨巨額虧損的尷尬境遇:赴美上市的蛋殼公寓連續虧損,2019年淨虧損額高達34.37億元,同上市的青客公寓(QK.US)也是連續三年虧損,2019年淨虧損達4.98億元。到底是公共衛生事件拖垮了長租公寓?還是商業模式本就有問題?長租公寓到底還能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