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是我國《左傳》中的一句記載,但是這句話用在當時對我國發動入侵的日本人身上卻是十分合適的。
當時的日本打算佔領我國整個疆土,我國的四大古都中,北京、南京、洛陽都是被日軍攻陷了,為何只有最後一個古都,也就是西安能免受入侵呢?有的人說是因為西安資源匱乏,所以沒有被入侵,但是事實到底是什麼呢?專家說:日本根本沒有實力也沒那個膽子敢打陝西。
陝西
一、陝西
在我們的認知當中,日本在發動侵華戰爭的時候,首先都是搶佔省會城市,或者軍事重工城市,這樣的城市能夠讓日軍就地休息,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也方便日軍入侵下一個城市。所以在多數人心中會主觀的認為,糧食產量不足的陝西理當不會成為日本人侵略的首選。
▲八路軍
但是實際上,陝西才是日本人最想入侵的一個城市。陝西的延安是我黨的發起地,也是八路軍當時的根據地。並且在陝西還有著當時八路軍的軍校,還有國民黨的黃埔軍校分校。如果入侵陝西是不單單能夠摧毀我國八路軍的根據地還能夠打擊當地的知識學子。
那麼如此重要的位置,為什麼日本人遲遲無法入侵呢?
▲陝西軍校圖
二、外在優勢
日軍在發動了侵華戰爭後,很快便佔領了整個東北。隨後南下佔領了華北,自此後,日軍心中最急切佔領下來的便是延安和重慶,這兩座中國的最重要的軍事陣地。
日軍遲遲打不下陝西的主要原因其實是自身的實力不足以攻打陝西。首先,日本部隊的資源極其匱乏,所以對於部隊的補給也是不足的。日本的人口數量和中國的部隊數量相比也是相差甚遠。其能進攻東北和華北如此順利其實主要原因,是我國內部的政治鬥爭對日本部隊的不抵抗導致的。
日軍侵華
儘管日本部隊的武器裝備可能會好於我國,但是在佔領了東北和華北兩大地區後,很多重要的城市需要派兵駐守,因此部隊力量也被大大減弱。並且很多東北軍和華北部隊都已經進入陝西,這樣的兵力讓日本望而生畏。
除此之外,陝西的天然優勢也是十分大的,那麼陝西有哪些天然的優勢,讓日軍不敢輕易進攻呢?
▲抗日戰爭局勢圖
三、天然優勢
我們從地圖上就能夠知道,與陝西相鄰的就是山西。而日軍早已佔領了山西,這對陝西來說可謂是城門大開,儘管日軍已經佔領了當時的山西,但是日軍越對山西進行全面掃蕩,山西的民眾抵抗熱情就越高。
▲我軍作戰圖
再加上晉綏軍和八路軍聯合了起來一致對外,一股力量與日軍正面作戰,另一股力量靠遊擊打法偷襲敵人後方防線。百團大戰等優秀的戰役,讓日軍節節敗退甚是頭疼。當時參軍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在山西境內就有十萬之多。
▲百團大戰
從地形上來說,陝西作為我國首個帝王秦始皇的王朝建立地,定是易守難攻的。陝西境內高山很多,當時的日軍主要靠著重武器進行大規模侵略。所以平原地帶也成為了其進攻速度最快的地方。在高山層出的陝西重武器卻沒這麼好用,不僅發揮不出效果,甚至無法攜帶。儘管陝西遭受多次飛機轟炸,但是其造成的效果卻收效甚微。陝西也成為了日本人永遠打不進的一個地方。
綜述:
陝西當時已經成為我國作戰的大後方了,就算日軍全面進攻,我軍也勢必拼盡全力反撲。日本共發動了二十餘次對陝西的入侵試探,但都被我國的英勇將士打敗。
如今的和平生活是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我們在進步,在享受先進富裕的生活的時候,也要牢記國恥,勿忘振興中華。
【參考資料】:《新中華報》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