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和孫傳庭聯手做局,李自成帶數千人進去後只帶出來十七人

2020-12-10 讀歷見聞

資深投降人士張獻忠在又一次接受招撫後,得償所願地過上了悶聲發大財的愜意生活。相比之下,他的老哥們李自成、羅汝才還在明軍的十面羅網中艱苦奮鬥。

整個崇禎十一年(1638年)的上半年,李自成都沒能從洪承疇給予他的重創中恢復元氣,他為此不得不從四川梓潼到塞外西羌搞了一場千裡大轉移,但折騰了一個來回也沒能擺脫明軍的追堵和圍毆,反倒是身邊跟著的小兄弟們一個接一個地溜號投降。

四月初的時候,從塞外西羌折返的李自成等部剛走到臨洮府境內的洮河,就被迫在河邊與追上來的曹變蛟大打一仗,結果農民軍大敗潰散,爭相渡河向川陝腹地逃命。

此役中,匆忙搶渡洮河而逃過一劫的李自成幾乎成為光杆司令,只帶著三百餘人(其中含家眷婦幼五六十人)向漢中方向轉移。雖然暫時脫離了曹變蛟的追擊,但他的這支逃亡小部隊並未能安全上路,他們剛走臨洮府城西南的景古城,就被明軍總兵左光先盯上了。

左光先率領一支三千五百人的精兵隊伍,緊追在後;李自成則發揮他慣走山路、善鑽山溝的特長,奔逃在前。雙方之間雖然一直保持著親密的距離,但並沒有發生真正的接觸。

這種緊張的追逐在四月初十的深夜迎來轉折,李自成和他的小部隊在當夜來到了鞏昌府寧遠縣(今甘肅武山縣)一個叫馬塢堡的地方。而在此之前,他們離開漳縣奔往馬塢的動向已經被明軍探知,左光先遂與副將馬科挑選精騎連夜向馬塢疾行。可惜的是,當他們於十一日黎明趕到馬塢時,李自成已在幾個小時前的四更時分從山徑荒路遁走。

此後左光先的行動就失去了準頭,他們在馬塢堡盤桓了一整天錯失繼續追擊的時機,接著又搞錯方向跑去了寧遠縣城。到了五月,左光先的注意力又被亂世王、混天王、四天王等部農民軍吸引到禮縣,他率部從秦州(今甘肅天水市)追過去收拾了這些小魚小蝦,並招降了混天王、四天王等頭目。

但是這麼一圈耽擱下來,李自成已經安然到達漢中境內,並且沿途聚攏了一些失散的部眾,雖然不復先前號令千軍萬馬的威風,但好歹也算有了三千餘人的隊伍。憑藉這些人馬,李自成在六七月間往來川陝,試圖尋找發展空間,但效果非常不理想。

在此期間,他周圍的大小頭目過天星、九梁星、飛天龍、爭管王、草上飛等人非死即降,他本人也同樣在洪承疇布置的大封鎖線內到處碰壁,曹變蛟、賀人龍、左光先等明軍悍將都在他的四周像獵人一樣遊蕩。

到了八月,李自成手下已經僅剩一千餘人,事實證明川陝這一帶作為剿賊狂魔洪承疇的地盤,壓根就不存在從事造反運動的發展空間,再這麼轉悠下去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挪窩另尋他處是唯一可能的活路。

為此,李自成謀劃了一個從城固縣過漢江,然後取道石泉、興安伺機下湖廣或入河南的計劃。但這個計劃也很快成為泡影,先是在出川途中於八月初五在南江縣被明軍重創,接著又在南鄭縣遭到左光先等部的截擊,三百餘部眾被斬殺,老管隊、黃鸚兒、陳虎山等頭目被擒獲,接連選擇的幾個渡江地點都被明軍封鎖。

面對殘酷的現實,李自成只得率殘部逃回附近山中躲避,但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頭。

目光如炬的洪承疇從農民軍這一連串不成功的行動中,看出了李自成急於渡漢江北上的真正意圖,他於是聯絡駐守商洛一帶的孫傳庭,聯合制定了一個誘敵出山、設伏圍殲的計劃。所以不久後李自成再次從山區出來的時候,周邊的環境就鬆緩了許多,諸路明軍不再緊追猛打。

這樣的情況當然很反常,但李自成即使有所察覺也來不及多想了,就像當初選擇投身農民軍幹起義一樣,明知道那是殺頭的勾當也要提著腦袋搏一搏。出山之後的李自成迅速將目標指向潼關,那是由陝西入河南的必經之地,他相信只要從那裡闖過去,自己就能渡劫重生。

但表象背後的真相是,前路上的孫傳庭已經調集數萬兵力在潼關布下密集的伏擊網,而隸屬洪承疇的曹變蛟等部明軍也靜靜地尾隨在後,等待著致命時刻到來時上前替他叔父曹文詔送上復仇的一刀。

最終,李自成在潼關遭到洪承疇、孫傳庭所部明軍的前後夾擊,他所體會到的絕望感一定跟當年最後時刻的曹文詔一樣強烈。孫傳庭不留死角、星羅密布的伏擊點布設,幾乎在農民軍敗逃的一切可能藏身去向都安排了人手。

這是一場處在明軍絕對控制之下的殲滅戰,唯一的遺憾是李自成的暫時逃脫。他拋妻棄女,身邊只跟著劉宗敏、田見秀、高一功等寥寥十七人,倉皇地躲入到商洛一帶的山中。

在當時的情形看來,只要洪承疇、孫傳庭保持軍事高壓的態勢,即使捉不到李自成這夥漏網之魚,也保準能讓他們終老在山林之中。

但事情並沒有按這樣去發展,主持陝西剿賊戰局的洪承疇、孫傳庭在取得徹底勝利的前夜,雙雙被遠調北上去拱衛陷入清軍威脅下的大明京城。所以,不僅俘殺高迎祥的故事未能在這位闖王二世身上重演,就連軍事高壓的態勢也沒有維持多久。

陝西戰場上能用得上的精兵強將幾乎都被調走了,領頭的洪承疇、孫傳庭分別向他們的接任者鄭崇儉和丁啟睿辦理了交接,曹變蛟、白廣恩、左光先、賀人龍、馬科等等戰將也都隨同而去,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從此徹底告別了徵剿農民軍的戰場。

據說洪、孫二人入京勤王的大軍足足有十五萬人,他們浩浩蕩蕩的隊伍從陝西出發取道河南北上入衛京師,在路上為明朝徵剿農民軍的平叛大業做出了最後一份貢獻。當時仍在河南堅持奮鬥的羅汝才等部受到了極大驚嚇,以為這兩位猛人的大軍是衝他們去的。

在此前後的羅汝才早已成了驚弓之鳥,九月份的時候他和馬守應、李萬慶、惠登相等部在湖北襄陽躲躥,這哥幾個竟然連和平愛好者熊文燦也打不過了,在襄陽東北的雙溝鎮被熊文燦率領的官軍斬殺兩千多人,各部農民軍損失慘重,分路潰逃。

回民農民軍首領馬守應率眾向東跑去了棗陽,他隨後又繼續向東跑到大別山區的英山、霍山地區,與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等五家農民軍在那裡搞了一個組合,以「革左五營」的名號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山裡打遊擊。

相關焦點

  • 孫傳庭
    此時洪承疇正與李自成戰於陝北,盧象升調任宣大總督後,民軍首領闖王高迎祥自湖廣復出,來到陝西,欲自漢中進攻西安。傳庭領秦軍鎮守,高迎祥無法攻克,遂意圖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傳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勞,激戰四天後,高迎祥潰敗,後被俘,送往北京處死,而其外甥李自成繼任闖王。擊李自成崇禎十年初,馬進忠等部再渡西折入陝,進襲商州、洛南、藍田等地。
  • 孫傳庭手握十萬大軍,為何還會打不過手下敗將李自成?
    崇禎十年,孫傳庭與各路的明軍共同協助作戰,給農民軍打的是路路崩潰,路路完蛋,打的基本上是潰不成軍,基本上把關中以南的地區都給打完了。崇禎十一年,孫傳庭聯合洪承疇,在潼關南原地區,直接將李自成擊敗,後來的李自成就開始東躲西藏,不敢再出來惹事了。也是消停了好一段時間。
  • 與李自成的汝州之戰,孫傳庭戰死,大明江山的窮途末路?
    在這場戰爭中,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並投降滿清,成為日後殲滅明政權的先鋒。兩年的戰爭最終以明軍慘敗告終,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三萬殘兵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其他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1644年初,吳三桂在崇禎自縊後進行投機活動。並最終投降清朝。明清在此後徹底入關,而最後的希望李自成在此後因大敗而隕落民間。
  • 闖王李自成與白水的故事
    後與張獻忠攻打山西寧鄉、稷山、聞喜、河津等地。五年(1632),李自成率起義軍攻破河津後西渡黃河。韓城知縣左懋弟沿河布兵固守,義軍受阻折回,只有六百餘人進入韓城西北部山區。左懋弟領兵圍剿,義軍失利,便東渡黃河進入山西境內。六年(1633)冬,義軍一千餘人再次由山西踏冰西渡黃河,進人韓城縣任家嶺一帶,與韓城守將李英激戰後失利,退人山西。
  • 曾經戰無不勝的孫傳庭,卻敗給了李自成,他一死明朝其實就亡了
    我倒希望,歷史能重來,孫傳庭不聽崇禎的,堅決不出關,走左良玉的路線。如果孫傳庭當皇帝,可以挽救大明,如果皇帝完全信任鼎力支持孫傳庭,可以挽救大明,大明朝內外交困,崇禎並不能從善如流、亦不能非常時期行非常之舉、其夙夜勤政只不過是個守成之君,當此亂局危局,一不能革新、二不能去弊,孫傳庭一個缺兵缺餉缺支持的人如何扭轉乾坤?大明朝積弊已久,傾覆只是早個幾年或晚個幾年的問題。
  • 孫傳庭:「我今不死非英雄」!明朝末年的最悲劇將軍
    明朝末年,政府和軍隊都已經失靈。朝廷的官員欺上瞞下,對皇帝只有虛假的阿諛奉承,不會辦一點實事,他們對於黨同伐異的興趣遠大於對治國的興趣。除了極個別人外,袞袞諸公幾乎都是猶如看戲。而明朝的軍隊幾乎只有紙面上的數字,由於持續了兩百年的喝兵血制度,朝廷甚至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兵餉只按六成或四成發放。
  • 李自成能推翻明王朝卻擋不住清軍南下,只因不重視根據地建設
    然而一個月之後的山海關大戰,卻被多爾袞和吳三桂的聯合部隊打敗,從此一蹶不振。李自成從18騎兵被迫潛入深山,到推翻明王朝用了6年。為何失敗卻只用了短短數月?毛主席一語道破:只因其不重視根據地建設!後來又得知妻子韓金兒與村上名叫蓋虎的人通姦又將妻子給殺了。兩條人命在身走投無路,不得已加入了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隊伍當中。跟所有農民起義民兵一樣「活不下去了」,起義只為有口飯吃。
  • 他是明朝最後的救命稻草,農民軍的剋星,差一點活捉李自成
    萬曆四十七年,孫傳庭中了進士,兩年後進京準備大展宏圖。不過,點背的是,當朝皇帝朱由校也是個投錯胎的人,當木匠是把好手,對朝廷大事一點興趣也沒有。大明管事的是大名鼎鼎的宦官魏忠賢,魏忠賢獨攬朝政,打擊各種反對派,把洪承疇、楊嗣昌那幫東林黨整的苦不堪言。孫傳庭年紀輕輕、血氣方剛的,不甘受閹黨的氣,在京城當了兩年公務員就撂挑子不幹了。
  • 戰無不勝的孫傳庭,為什麼不能力挽狂瀾於既倒,拯救大明王朝?
    《明史》對孫傳庭的評價還是很高的,有「傳庭死,而明亡矣」的說法,從這裡就給予了孫傳庭能力上的肯定。孫傳庭其人也確實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作戰的時候幾乎是戰無不勝的。那麼,就是這樣一個戰無不勝的孫傳庭,為什麼最終不能力挽狂瀾於既倒,拯救明王朝呢?
  • 擁兵百萬的李自成為何打不贏十幾萬清兵
    尤其在崇禎四年,洪承疇任三邊總督時,這些起義軍被官軍殺的雞飛狗跳,逼得他們不得不東渡黃河,跑到山西躲避。結果到了山西之後,又被猛將曹文詔僅僅率千人的正規軍殺的慘敗。於是起義軍只得逃到河南,然而曹文詔、左良玉等多路明軍在河南將義軍包圍,幾乎剿滅之。正當明軍準備包餃子時,後金軍第二次殺入關內,曹文詔被調到大同抗金,起義軍第一次中了彩票,撿了一條生路。自此之後,義軍改變了作戰方法。
  • 代州名將孫傳庭家世
    孫岐至於孫峒一系,宗淮、宗漠後繼無人,宗泗則生子枝秀。根據孫氏家乘記載,孫宗派後來未曾做官,孫汾秀則官至絳州學正。孫汾秀即孫傳庭的曾祖父。但不幸的是,僅僅嫁給孫傳庭三年後,十七歲時的馮氏即遠赴黃泉。孫傳庭曾一度為此十分傷心。繼室張氏馮氏死後,孫傳庭又再行續娶張氏。根據記載,在其第一次隱居歸鄉(天啟五年,即1625年)時,便與張氏一起陪母親遊晏玩賞。張氏為當時的通政使張公之女。除正室外,孫傳庭還有多名姬妾。
  • 崇禎的福無雙至與禍不單行:洪承疇平定陝甘,祖大壽引火遼東
    這個以一身才能為準備的人也是一個幸運的人,他得到了比盧象升、鄭崇儉、孫傳庭等人更好的機會,在民變初起時便以乾脆利落的攻殺而嶄露頭角。崇禎二年(1629年)四月,洪承疇跟王左掛的農民軍打了他的人生第一仗。
  • 【歷史人物孫傳庭】斬殺害國鄉賊,怒滅十五路土匪——孫傳庭的首徵...
    滎陽黃河南岸的絕美殘荷 1636年五月份上任後,七月份孫傳庭與於高迎祥部爆發黑水峪之戰。 卓越的才能使得孫傳庭順利在此戰獲勝。 於是,在短短兩個月內孫傳庭便名聲大噪。 他完成了盧象升與洪承疇都未完成的壯舉,引得天下農民軍人人懼怕!
  • 崇禎朝的良將甚多,為什麼打不過幾萬清軍和農民軍起義?
    像松錦大戰硬逼洪承疇進兵,導致明軍大敗。洪承疇氣節有問題,最終投降清軍。崇禎帝繼位就戰爭頻繁,但是打來打擊始終沒有產生嶽飛、吳玠、曾國藩那樣帶兵的人及軍事作戰集團,這跟當時明朝的政策有關。
  • 洪承疇能把李自成打得吐血,為啥在松錦大戰中慘敗給了清軍?
    事實上洪承疇的策略是非常正確的,當時明廷兩線作戰,被關外的滿人和西北的農民軍搞得非常疲憊,於是朝廷內部就有很多大臣主張安撫農民軍。 再加之明末官軍腐敗,軍官士兵畏死者甚多,前線許多將領都不想跟農民軍死磕,因而也主張對農民軍以安撫為主。
  • 李自成抗清最激烈的1645年,張獻忠為什麼攻打大順政權漢中
    崇禎八年1635年農民軍在滎陽會議後為打破明軍的包圍,闖王髙迎祥以張獻忠部為主力,帶領張獻忠和李自成東徵明朝的中都鳳陽。張獻忠的部隊到了鳳陽後用半天時間就全殲2萬守軍,繳獲大量金銀財寶、糧食物資。由於在戰利品分配上張獻忠和李自成勾心鬥角,最後不歡而散,從此兩人心存芥蒂,成見益深。
  • 李自成為什麼只當了42天的皇帝?這42天中他都在幹什麼?
    確切的說是李自成只在北京做了42天的皇帝,這42天是指李自成佔領明王朝首都北京的日子,因為在此之前李自成已經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並稱帝建國,所以李自成42天皇帝是指的他在佔領北京之後在北京做了42天皇帝。李自成在北京做了42天皇帝,但卻為此歷經了15年的奮戰別看李自成只在北京做了42天皇帝,但他卻為此付出了15年時間艱苦卓絕的與明朝政府戰鬥。
  • 李自成和項羽均為失勢的英雄,但為何世人重項羽而輕李自成?
    將李自成和項羽並列,許多人肯定會不以為然,但事實上二人確有相似之處。
  • 文史 | 陝西巡撫孫傳庭:一個「救火隊員」的悽慘結局
    孫傳庭就任後不久,先按照崇禎密令,誅殺了總兵賀人龍。原來,賀人龍是李自成、張獻忠的老鄉,此前在與農民軍的作戰中幾次都未戰先逃,崇禎懷疑他暗中通敵。賀人龍開始警惕性極高,每次見孫傳庭都帶40名壯漢隨行。孫傳庭對他百般安撫,設法取得他的信任,並收買了他的部下高傑,防止發生譁變。一切安排妥當,孫傳庭於5月在西安召集眾將開會,現場逮捕賀人龍,立即將其處死。
  • 李自成被清軍打敗,他有一虎將侄子,其結局與闖王相似!
    明末農民起義軍中,許多人用虎來命名,或者綽號當中帶有「虎」字,比如「雙翅虎」、「闖山虎」、「玉老虎」、「摧山虎」、「猛如虎」等等。其中有一個一隻虎,名為李過,據信與後來的李錦、李赤心是同一個人。《綏冠紀略》中說,李過是李自成的侄子,從小經常和李自成一起遊蕩,「左目眇,年少,驍敢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