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喝多後隨口給一小國賜名,一直沿用至今,現發展成世界強國

2020-12-23 騰訊網

在古代歷史上中國一直都是世界強國之一,哪怕當時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跟波斯帝國也不敢說在繁榮跟富裕程度上就能比過中國,並且中國還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國當中唯一沒有文化斷層的國家。

當時華夏既然如此強大富庶,自然周圍的其他小國抓緊機會抱緊這條「大腿」,我們看東亞包括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歷史就會發現,他們其實受古代中國影響頗多。其中被影響最多的就是日本。

日本這個國家從誕生開始,一直到明治維新這段時間,基本上一直都被中國的文化制度所影響,我們都知道「倭寇」這個詞吧?這是源於日本古代的稱呼,「倭奴國」。日本之所以被稱之為倭奴國,還是中國賜的名。

早先時候日本人身材矮小,發展又慢於同時期的中國,可以說如果不是當初中國戰亂有一部分人前去日本躲避災禍,日本的歷史可能還要再晚上個幾百年,因此他們對中國文化很是尊崇,在諸國割據的時候就跑到中國來希望得到認可。

那個時候正值漢朝,據《後漢書·光武帝本紀》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這個金印是啥呢?就是 「漢倭奴國王」。這可是真實存在的事,這枚印章現在還存放在福岡市中。

中國發展的同時日本也終於統一了,進入到大和國,之後又開啟了日本天皇時代(菊花王朝),而日本天皇第一系末期正好處於飛鳥時代,那個時候日本跟中國聯繫加深,屢次派遣唐使出使中國。當時國內正值隋唐時期,屬於高度繁華統一的時期,聖德太子正是通過學習隋唐的制度才使得日本當時發展空前繁榮。

日本有了天皇,有了統一的國家,自然開始嫌棄起「倭國」這個名號,他們派出遣唐使除了學習隋唐最為先進的技術外,還有一點就是想改國名。當時隋朝跟唐朝都是日本的宗主國,日本想要改名必須得到認可。

日本想改什麼名呢?就是日本,代表著「日出天子之處」。一開始日本是找上了隋煬帝,隋煬帝可是個有名的暴君,他一看到日本這麼大膽,竟然想要跟自己平起平坐,怎麼可能同意?果斷駁回了。

但是日本不死心,每次來都要提一下,然後屢戰屢敗,直到第七任遣唐使粟田真人這發生了變化。粟田真人訪問中國時期正值武則天當政,我們都知道武則天自己也是一個喜歡變革的人,不僅獨創了文字給自己取了個名為「曌」,還改了國號,因此對日本想改名之事還真沒多大意見。

粟田真人也是個機智的,很懂得討武則天歡心,在一次宴會上趁著武則天喝多了,又提出了想改名一事,武則天醉酒後本就隨心所欲,沒有多加思索就同意了。《舊唐書》記載:「日本國者,倭國之別種也。以其國在日,故以日本為名。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或云:『日本舊小國,並倭國之地。』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實對。故中國疑焉。」

日本改名欣喜異常,終於搞定國名這事了,從此後日本之名沿用至今。並且雖然日本曾是我國的附屬國,但隨著明治維新,日本國內發生重大變革,而當時中國由於閉關鎖國沒有跟上世界的發展,日本一躍而起成為了亞洲強國,至今都是發達國家,在世界強國之列。

相關焦點

  • 武則天醉酒給一小國賜名,國名沿用至今,如今竟成為世界強國
    武則天醉酒給一小國賜名,國名沿用至今,如今竟成為世界強國!
  • 武則天醉酒後給一小國賜名,國名沿用至今未改,如今已是世界強國
    而當時還有一個國家,請求我國賜名,而這個國家的名字,也是沿用至今都未曾改過。 其實這個國家原本的國號,也是我國賜名的,叫「倭國」,是漢朝劉秀根據該國使臣的形象賜名的。那個時候「倭」的寓意是美好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該字的含義越來愈明顯,所以此國就想要更改國號。
  • 武則天喝醉後,隨口給一小國賜名,一直被沿用至今,是哪個國家?
    唐朝開國於公元617年,唐國公李淵稱帝後,將大唐的首都定在了長安(也就是如今的西安),它同時也成為了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最為宏偉壯觀的都城。到了626年的時候,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了。他登基後便開啟了「貞觀之治」,唐朝也是越來越民富國強,如此有實力的大國,也是引得周邊的小國的敬仰和臣服,更是有萬國來朝的盛大景象。
  • 武則天醉酒時,隨口給一國賜名,沿用至今,曾被中國人視為笑話
    當時女皇武則天因醉酒時,還隨口給該國賜名,被中國人視為笑話,後來卻沿用至今!這個國家就是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而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日本和琉球並不是一個國家。早在東漢初年,日本列島上的較大的部落國王就想藉助強盛的漢帝國的權威,取得凌駕於其他部落王國之上的地位,於是就遣使朝覲漢朝皇帝。
  • 武則天酒醉後給一小國賜名,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已成為世界強國
    在《後漢書》曾記載:光武帝劉秀時期,國力強盛,倭國派使臣前來朝拜,劉秀就賜他們一枚金銀,上面刻著「漢倭奴國王」,這就是當時倭國的由來。 這個時候,正是武則天執政時期,他們帶來了很多禮物,武則天看後,非常的高興,於是還設酒宴款待了朝賀的使團。
  • 小國使者請求更改國名,武則天隨口應允,國號沿用至今已成強國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之後當了20多年的皇帝,但是這卻並不是她掌權的時間,細細算來,她掌權有40多年。 在她沒稱帝之前,就有以小國使者請求更改國名,武則天隨口應允,每相待,其國號沿用至今,已成為了東亞強國。 這個國家便是日本,我們一起來看。
  • 武則天酒醉後隨口為一小國改名,不料卻沿用至今,已成為世界強國
    在古代,由於最先進的文化圈出現在中國,東亞諸多國家的文化深受影響,比如越南的國名便與嘉慶皇帝賜名有關。 《後漢書》記載:「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凡百餘國。自武帝滅朝鮮,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當時漢朝皇帝稱呼日本人為倭人,可能是因為發音問題,也可能因為他們見到的日本人身材矮小。
  • 武則天醉賜小國名 沿用至今已成強國
    請點擊上方「人生茶館」↑↑↑,立即「關注」航億葦公眾號歷世界歷史上中國曾經經常站在世界頂端
  • 武則天醉酒時,隨口給一國賜名,沿用至今,被中國人視為笑話
    這顆金印現陳列在福岡市博物館。倭奴國,這是中國對日本最早的稱呼,當初日本為了能夠向中國老大哥拜師學藝,縱使這樣屈辱的名字也能夠接受。過了數百年,日本學的也差不多了,懂得了些禮儀廉恥,便想要向宗主國徵求一下意見,給他們換個好聽的名字。為此,日本特意召集諸多學者,四處翻閱古籍要整出個好名字。
  • 這國國名是武則天醉酒後改的,一直沿用至今,如今是中國死對頭
    由於這次賜封是光武帝興致,所為並沒有和大臣們商量,於是國名是啥就成了大問題。不過機智的光武帝看到日本人矮小,好像自己見過的人從來沒有這麼矮小的,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特徵。可後來中國文化漸漸傳入日本後。日本人才發現「倭」的意思原來是形容醜陋矮小的,因此多次請求改名,但中國統治者都表示:你們叫那個特徵明顯,挺好的不用改。
  • 武則天發明了一種制度,之後的朝代一直沿用,至今依舊有很大影響!
    一提到古代的皇帝,我們都會想到千古一帝秦始皇,吊打匈奴的漢武帝,以及開創貞觀盛世的唐太宗,但有一位皇帝則非常特殊,她就是女皇武則天。眾所周知,武則天原本是唐太宗的妃子,被賜號「武媚」,後來被唐高宗納入後宮,逐步被冊立為皇后,最後自立為武周皇帝。
  • 朱元璋的愛將奉命出使,卻獨自建立一小國,現為亞洲最富裕國家
    到了明清時期,由於航海技術的發展和地緣上的毗鄰關係,古人又開始向東南亞地區遷徙,這種遷徙歷史上稱為「下南洋」。而他們經過數百年的經營,在當地落葉生根,繁衍生息。部分佼佼者,甚至還在南洋建立了國家。其中,明太祖朱元璋的愛將就曾奉命出使南洋,後來還獨自建立一小國,現如今已成為亞洲最富裕國家之一!這個傳奇的人物,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愛將黃元壽。
  • 世界發展至今,公認的世界5大強國
    世界發展至今,公認的世界5大強國第1、美國第2、中國第3、俄羅斯第4、英國第5、日本二戰之後,美國創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強制歐洲各國加入,發布「馬歇爾計劃」,借著幫助歐洲恢復經濟的名義,實際掌握歐洲經濟命脈,在發展歐洲的同時,更讓美國經濟也以更大力發展。後來,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於1973年解體,但是美元已經在世界上擁有著重要地位,成為了世界貨幣。所以,美元的價值不言而喻,美國已經是世界不折不扣的經濟第一大國,美元的漲跌,都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展。
  • 秦始皇為我國取了1個名字,歷經千年歷史演變,至今一直被沿用!
    秦始皇為我國取了1個名字,歷經千年歷史演變,至今一直被沿用!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曾出現過無數個國家和朝代,其中國王和皇帝的數量也是數不勝數。提起皇帝這個詞,我們也都熟悉,這是秦始皇最早開始使用,因此也是被稱為始皇帝。
  • 唯一用白旗當國旗的國家,沿用上百年,如今已發展成世界強國
    截止到如今,世界上每個國家,甚至小到地區,都有著專門代表自己的旗幟,作為一種象徵和標誌,而世界上最古老的國旗,可以追溯到13世紀的丹麥,相傳在公元1219年,丹麥國王率軍對愛沙尼亞進行徵戰,戰事焦灼的時候,一面帶有白色紅字的旗幟從天而降,極大的鼓舞了人們的士氣,從而獲得了戰爭的勝利,這也就是如今丹麥國旗的由來。
  • 武則天一輩子造了多少個新漢字?又為何只有這個字沿用至今?
    中國的漢字真的是世界文化的一大瑰寶,古有倉頡造字,甲骨文,草書,楷書到現在都很多種字體,不得不佩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據說,武則天也曾造過十八個漢字,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在這十八個漢字中,只有一個流傳到了今天。
  • 秀才喝完井水隨口出一上聯,武則天懸賞千金求下聯,卻無人對出
    在那個還沒有這麼多娛樂方式的古代,吟詩作對是當時文人墨客非常喜歡的一個遊戲,也是一種教有方是,吟詩作對裡的「作對」,就是對對聯的意思,現今流傳下來的很多佳作,就是從他們切磋時留下的,很多時候甚至都是無意之舉,有很多千古絕對都是這麼流傳下來的,很多時候靈感來了,隨口出的上聯往往精妙無比,下聯都不知道從何下手。
  • 秦始皇完成統一後,給帝國取了個響亮的名字,一直沿用到至今!
    秦始皇完成統一後,給帝國取了個響亮的名字,一直沿用到至今! 眾所周知,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而開創此千秋基業的,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秦朝的建立,結束了華夏大地上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的分裂局面,使得當時的中國真正統一。
  • 古代中國太霸氣,連周邊國家名字都要中國「賜予」,很多沿用至今
    那時的唐朝,就是氣宇軒昂立於東方,在武則天主抓政權之時,日本就遣使節過來了,希望能改個叫法:「日本」。武則天起初是不允的,在中國歷史上,這些「偏僻」地方就是荒蠻之國,骨子裡從沒正視過它們。 一次,武則天酒喝高了,這位使節不知怎麼又來提了這事,說的很是可憐,武則天大概有些嫌煩了,就點了下頭表示恩準了。這在《史記正義》中有記載:「武后曰日本。」
  • 秦始皇給「中國」取了個響亮名字,威風霸氣,一直沿用至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並非無所事事,一味只知道享受,而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鞏固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山,所以秦始皇才有了「千古一帝」的名號。 據傳,秦始皇在滅六國後,曾給「中國」取了個響亮名字,威風霸氣,並且一直沿用至今。在談國名之前,先來說說嬴政為什麼給自己取名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