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人,一個自稱多爾袞十世孫鬧火車站,一個在香港滿城塗鴉稱帝

2021-02-07 歷史先森

那種皇帝封建社會早已經雲離我們的生活,但是在我們這個社會卻還有很多自稱是皇族的人士。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兩位一個自稱是多爾袞第十孫,還曾大鬧過火車站;另外一個在香港滿城塗鴉,為的就是給自己稱帝,圈下自己的封地。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兩位吧!

第一位:自稱是滿清後裔,多爾袞第十世孫,溥儀堂弟的愛新覺羅.州迪

他自稱是大清皇室後裔、多爾袞的10世孫,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堂弟。在他的記憶中自己的父親是大清忠臣,為了不透露自己的身份,為此自己的名字都是起的是漢族的名字。但儘管這樣,在他的生活中還是會保持著一些皇室的傳統。大家都應該知道,古代皇帝都是以黃色為皇家的標準,為此在州迪家的衣物全部都是黃色的。

進入他家裡你就會發現,他將自己的家裝飾成了一個王府,客廳是"王府"中心所在,供奉著太祖高帝努爾哈赤、高祖多爾袞的畫像。最特別的是,客廳屋頂處鑲嵌了滿清的八旗,分別是正黃旗、正白旗、正藍旗、正紅旗、鑲黃旗、鑲白旗、鑲藍旗、鑲紅旗,相當惹眼。

但是他的身份遭到質疑,原因有二點:1.多爾袞無兒子何來後世孫;2.姓氏輩分家族歷史全部有悖宗族傳統。看到這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是真是假吧!說道這就不得不提一件和他有關的事了,有一次他在沒有買到票的情況之下,還曾大鬧過火車站,逼得工作人員沒辦法,為他找來一張票。

第二位:滿城塗鴉稱帝的香港人曾灶財

他是香港一名街頭塗鴉者,塗鴉創作均為用毛筆書寫之漢字。行文講述自己以及家族的過往事跡,以及"宣示"對九龍的"主權",因此得"九龍皇帝"一稱號。他雖然不良於行,然而九龍各區包括觀塘、尖沙咀天星碼頭等,以至九龍以外的香港島中環和西環等地都可見他的筆跡。

為他為什麼會到處塗鴉呢?原來曾灶財整理祖先遺物時,發現九龍部份土地被割讓給英國之前,曾獲御賜為他祖先的食邑。香港成為英國屬地後,他們卻不再是九龍的地主。曾氏不滿政府"霸佔"其土地,故開始四出稟狀,經常在家附近塗鴉"宣示主權"。

相關焦點

  • 多爾袞十世孫在廣州現世,留髮辮穿黃袍,為血脈純正選擇近親結婚
    州棠出生於廣州,幼年時期與其他孩子差不多,州棠也並沒有對清朝歷史充滿很大的興趣,直至21世紀初,州棠身穿黃大褂、留著清朝時期的髮型高調亮相,自稱是「多爾袞十世孫」,因此引起了眾議
  • 清亡了108年後,多爾袞10世孫現世,大鬧火車站,要求享皇室特權
    畢竟清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因此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從1636年,皇太極改後金為大清開始算起,到1912年溥儀下詔退位,清朝一共延續了276年,迄今已經滅亡108年了。但是最近卻又鬧出了一個新聞,在清朝滅亡108年之後,一名叫愛新覺羅·州迪的男子,自稱是多爾袞的十世孫,甚至還要求享受皇室特權,這是怎麼回事呢?愛新覺羅·州迪,別名叫周佑錢,出生於廣州,州迪的家中一共有兄弟姐妹十人,而他便父親的第七個兒子。從小起,州迪便稱呼自己的父親為「阿瑪」,不過在外面的時候,父親還是會讓他叫阿叔。
  • 多爾袞十世孫至今留辮子,穿皇家服飾,為保血統純正選擇近親通婚
    影視劇中的多爾袞常常以深情男配角的形象出現,賺盡觀眾眼淚。但歷史上真實的多爾袞不太可能愛美人不愛江山,他一生戎馬享盡權勢卻子孫凋零,只留下1個親女兒1個嗣子。 他的嗣子叫愛新覺羅·多爾博,多爾博原本是多爾袞侄子(豫親王多鐸之子),後來過繼給多爾袞,襲封多爾袞的睿親王爵位。通俗點講就是多爾袞絕後了,他這一脈的子孫跟他血緣關係比較淡,但這並不影響有人自稱他的十世孫。
  • 多爾袞的十世孫,留辮子穿龍袍,為保血統純正,禁止與漢人通婚
    然而有意思的是,大清都亡了那麼多年,此人卻還號稱多爾袞十世孫想要突出特殊身份,至今都還留著辮子,穿龍袍,為了保證血統純正,還選擇近親通婚! 這名自稱清皇室之後的人名叫愛新覺羅 州棠,他號稱自己是多爾袞的第十世孫,是純純正正的皇室血脈,他也因此一直以大清皇室後人自居,沿用了很多皇家的禮儀和生活。
  • 一男子自稱「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謂大同」
    大同社會是古代儒家的重要理想,建立這樣一個大同社會並不容易,它重要的一環就是「人人平等」。實現這個理想並不容易,因為在中國古代是一個長期的特權社會,等級思想在人們腦海中已經根深蒂固了,所以人們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特權思想。中國古老的特權觀念體現在各個方面。
  • 愛新覺羅後裔因沒買到火車票,在火車站怒斥眾人:你們都是奴才
    提到末代皇帝,就不得不說愛新覺羅一脈,他們也算是從輝煌過渡到沒落,最後一個皇帝不甘於平凡就算了,就連他們的後代也幻想自己還是高貴的愛新覺羅家族,竟然還有自稱是愛新覺羅後裔的人因沒買到火車票,在火車站怒斥眾人:你們都是奴才。做出這等荒唐事的愛新覺羅後裔全名叫愛新覺羅·州迪,出生在廣州。
  • 多爾袞一生多情,卻只留下一個女兒,此女究竟去了哪裡?
    可見,當年多爾袞率領八旗入關,的確為後來滿清統一全國奠定了強有力的根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梟雄人物,卻也有不如意之處,除了死後被順治清算之外,他的子嗣也十分稀薄,只留下一個女兒,那麼,此女結局究竟如何呢?
  • 多爾袞死前終說出為何不肯篡位:大清此魔咒一旦打破,立刻滅亡!
    順治七年,多爾袞死在了塞北狩獵的路上,順治猶如重生一般頓時意氣風發,拿到了從未擁有過的皇權,順便將多爾袞風光大葬了事。但僅僅過了兩個月後,順治帝終於明白,多爾袞死了,不會再出現在他面前指著鼻子教訓他了!順治剝奪了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墳墓對白骨大加鞭笞。順治如此痛恨多爾袞,可見在多爾袞當政期間,他被壓榨有多慘。
  • 多爾袞下剃髮令,孔子62代孫說:聖人後裔可否蓄髮?多爾袞:該殺
    但是有一個問題遲遲無法解決,那就是滿漢之間的矛盾。一個在當時被漢人看做蠻夷之族的滿族用武力統治了比它文化經濟水平高的多的漢族,這引起了眾多漢族的內心的不滿。面對這種情況,以武力統一中原滿清王朝的統治者,也想妄圖在文化上戰勝漢族。「剃髮易服」的制度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實行。早在進關之前,滿清的軍隊對漢人的投降者就進行「削髮留辮」,用此來測試投降者的忠心。努爾哈赤薩爾滸之役後,遷都瀋陽。
  • 辨別輩分:幾世孫的算法
    即對泰山之神自稱為有文功武德的唐朝後裔。宋·朱熹說:「曾,重也,自曾孫以至無窮,皆得稱之也。」意指後裔。孝孫——同上,在內事(喪葬、婚嫁、求嗣)時主祭人的自稱。不等於「孝順您的『子之子』」,只表示「您的後裔」之意。
  • 愛新覺羅後裔因買不到火車票,大鬧火車站怒斥群眾:你們全是奴才
    01愛新覺羅·州迪,此人自稱是愛新覺羅後裔,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周佑錢。周佑錢出生於廣州,不僅宣稱自己是多爾袞十世孫,還是溥儀的堂弟。在州迪心中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他宣稱他的父親是大清忠臣,那麼自己的地位也是隨之很高的。
  • 世祖、世孫與數詞的正確定論
    世祖、世孫與數詞的正確定論 縱觀天下姓氏族譜
  • 多爾袞後代,常以皇族身份自我介紹,為延續血脈,只娶皇族後人
    封建時期,皇家人都是比人高一等的,尤其是滿清時期,認為滿人比漢人地位尊貴,因此非常注重血脈的延續,在他們看來血脈是一個象徵。有這樣一個人,他自稱是滿清正統的皇室血脈,而且自稱是多爾袞第十世孫,他叫做周佑錢,但是他並不認同自己的名字,而是依舊使用愛新覺羅這個姓氏,稱自家叫做州迪,而且稱自己是溥儀的堂弟。
  • 都是多爾袞的兄弟,為何一個獲封叔王,一個卻被賜死
    可是,同樣作為多爾袞的一母同胞,多鐸於順治四年獲封「叔王」;而作為兄長的阿濟格求封「叔王」時,卻得到了多爾袞「斥其妄,令勿預部務及交接漢官」的嚴厲懲治。順治六年,多鐸身染天花,不治身亡,起身後葬禮極盡奢侈;而阿濟格卻得到了一個和其勞親一同賜死的悲慘下場。那麼,同樣是大清一把手——多爾袞的一母同胞,阿濟格和多鐸所得到的的待遇和下場,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
  • 多爾袞擁立順治繼位,除掉豪格、建立大清,死後為何被挖墳鞭屍?
    雖然說多爾袞很優秀,但是兄弟眾多,他並不是最受喜愛的哪一個。皇位最終被皇太極繼承,公元1643年的8月9日的晚上,皇太極好好端端的突發腦溢血駕崩了,只活到50多歲就去世了,也沒有看到清朝統一的盛世。 皇太極的死很倉促,在他死後,並沒有留下任何的遺囑,指定下一位繼承人。
  • 愛新覺羅後代放言要住回紫禁城,乾隆的7世孫還敢穿龍袍祭祖
    多爾袞是清朝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不過他再怎麼厲害,也已經成為了歷史,畢竟自1912年溥儀宣布退位後,清朝就已經滅亡了。
  • 五代十國——中國最後一個大分裂時代
    起初朱溫是想一統全國後再行稱帝,但徵淮南失利朱溫大怒之下於907年逼迫李祝禪讓不久後又殺之,李祝死後李曄一脈盡皆被殺傳承289年的大唐宣告滅亡但同時也宣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分裂時代——五代十國登場。五代十國的五代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十國是指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
  • 孝莊曾下嫁多爾袞?真實歷史上,一萬個多爾袞也鬥不過一個孝莊!
    康熙八歲時登基,兩年後他的生母撒手人寰,所以他這一生都離不開一個女人,就是一手將他養大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說起孝莊,相信不少人一定會想起多爾袞,這個曾被福臨成為「父皇攝政王」的男人。許多人認為,電視劇當中孝莊與多爾袞的愛情真是轟轟烈烈,甚至還認為多爾袞和孝莊真的青梅竹馬,即便不是青梅竹馬,也是電視劇當中的一見鍾情。
  • 多爾袞和孝莊真的是情侶關係嗎?歷史上他們倆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清朝歷史中太后下嫁之謎一直是很多人關注的一個焦點。很多人相信兩個人感情深厚,是在很多清宮劇中,多爾袞和孝莊一直是一對少年情侶,只是因為陰錯陽差才沒有在一起。孝莊依靠著姑姑的關係在後宮排位比較靠前,一直到皇太極稱帝,她被封為永福宮莊妃,排在後宮第五位。在崇德三年,孝莊生下了期盼已久的兒子,正是皇九子福臨。孝莊先後生育四次,數量雖然多,但是只得福臨這一個兒子。當皇太極去世後,福臨繼位成為第二任皇帝,孝莊就自然而然以聖母皇太后的身份成為後宮第二人。至於第一人,自然是母后皇太后孝端文太后,也就是孝莊的姑姑哲哲。
  • 多爾袞若想稱帝,有大把機會可以實現,可為何他不爭奪皇位呢?
    皇太極死後,並沒有明確繼承人是誰,此時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與多爾袞之間的爭奪戰最為激烈,不過礙於皇太極忠心臣臣的極力反對,他們都是受過皇太極培養的,無論怎麼說皇太極如果要繼承多爾袞的皇位,都會被推到那個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