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持續200萬年暴雨,把恐龍送上地球之王寶座,形成原因或再現

2020-12-15 科學黑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有人喜歡豔陽高照,因為可以驅趕心中的陰霾,有人喜歡細雨連綿,因為可以讓心沉靜下來。但如果說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之久,這樣的天氣你還會喜歡嗎?其實不僅僅是喜不喜歡的問題,200萬年連續不斷的降雨,會導致生物衰敗滅絕,當然也會有物種藉此機會蓬勃發展起來。

此前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雅各布·科索、宋海軍,以及布裡斯託大學的邁克·本頓等17名科學家聯合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他們認為發生在2.33億年前那場持續了200萬年的降雨,被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

那是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連續的降雨導致地球上很多物種消失滅絕,但也給恐龍的後續發展埋下了伏筆,簡單來說就是那場持續200萬年的降雨把恐龍送上地球之王的寶座。

目前已知地球上共發生過五次較大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每次滅絕事件都會導致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消失,但生命是頑強的,只要有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空出來,就會有某些物種趁著東風發展起來。例如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就讓給了哺乳動物的發展時機,而哺乳動物也沒有令人失望,快速的崛起,在1000萬年左右的時間內迅速地佔據了海陸空。

殊不知恐龍的崛起也是類似的過程,一場持續200萬年的暴雨,讓當時統治地球的生物大部分消失,而生活在南部大陸角落裡的恐龍,在暴雨之後迅速的發展,快速地佔據了主要的生態位。而恐龍也開始了它長達1.6億年的統治時期。

進入三疊紀以來,地球上的板塊移動,各個大陸開始聚集成為最後一個超級大陸:盤古大陸(Pangaa),因為板塊的移動科學家預計下一次超級大陸的出現可能要在2.5億年之後。超級大陸有一點不太好,會影響地球的氣候環境。全球性的降雨也是水循環的重要過程,但是超級大陸讓周圍海洋中蒸發的水汽難以達到大陸中心,只能在邊緣位置。

在炎熱高溫的環境下,主要是一些低矮的蕨類植物,而在二疊紀時期統治地球的獸孔類早都已經日落西山,偽鱷類統治者當時的陸地,而這個時候恐龍剛剛出現,只生活在盤古大陸南部很小的區域內,苟延殘喘的生活著。當時陸地生物的排位第一就是偽鱷類、第二是獸孔類,剛出現的恐龍勉強可以排在第三位。

而隨著板塊的繼續移動,到了卡尼期盤古大陸不再是一個完整的大陸,而有部分分離導致海水進入,盤古大陸上的超級季風不再是乾旱的,而是變成了潮溼,這也導致降雨量增多,但這並不足以形成持續200萬年的暴雨。重要的原因是板塊移動導致大量火山爆發,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是蘭格利亞火山(wrangellia eruption)爆發了,火山爆發導致的大量的二氧化碳被噴發出來。

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多地球上溫室效應嚴重,在卡尼期地球上就像是桑拿房一樣溫熱潮溼,全球水循環速度變快,持續200萬年的極端氣候開始了。大雨導致盤古大陸紅色泥土被衝擊,最後進入海洋,科學家從地質構造上的研究可以找出「卡尼期洪積事件」的證據。

因為持續性的降雨導致很多陸地植物消失滅絕,而為了爭奪更多的陽光,植物趨向於向更高更大生長,成為一片片的森林,而隨著雨量的增多,地球上也迎來了琥珀爆發期,因為植物需要分泌出更多的樹脂。很多草食性動物因為植物的變化也變得沒有優勢,例如二齒獸等相繼沒落。

恐龍的快速發展非常顯著,種群數量已經佔據了陸地生物的50%以上,雖然沒有完全的統治地球,但已經從盤古大陸南方的小區域內走了出來,就像是人類第一次走出非洲一樣。要知道「卡尼期洪積事件」之前,恐龍僅僅佔據陸地生物的1-2%左右,屬於夾縫中求生存那種地位。但是在200萬年的大暴雨之後,恐龍崛起了,為以後統治地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歷史上這場大暴雨的成因跟地球溫度的升高有著直接的關係,而目前人類面對的也是這個問題,二氧化碳的增多也導致溫室效應日漸嚴重,地球平均溫度逐步的升高。例如最近兩年的森林大火:亞馬遜雨林大火、澳洲大火以及西伯利亞森林大火,這些都跟全球氣溫的升高有著直接關係。

未來人類的活動如果不受到限制,地球溫度會一種升高,也許未來也會迎來持續性的大暴雨,屆時誰將消失滅絕?誰又將崛起?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2.年前的史前地球,一場持續年的暴雨,造就了恐龍時代
    ,其原因尚不清楚,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考古學家似乎發現這次大滅絕可能是由暴雨引起的,為什麼是暴雨?盤古的大陸想像考古學家發現,2.5億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塊大陸,叫做「盤古大陸」,因為盤古大陸非常巨大,雨水無法在內陸地區形成,所以大陸內部非常乾燥,正是因為乾旱,才在內陸地區大陸上形成了一種紅砂巖地層,在乾燥的環境中,所有巖層都應該位於內陸地區,但考古學家在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區都發現了紅砂巖地層,為什麼沿海地區有這麼厚的紅砂巖層?
  • 2.3億年前,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是什麼?
    而在7億和23億年前,整個地球更是被完全冰凍,成為雪球地球。而在另一些時候,地球變得非常熱。在5500萬年前的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全球平均溫度達到了23 ℃,這要比現在的溫度高出8 ℃。這次變熱與火山活動大量釋放出二氧化碳有關,持續時間至少為2萬年。
  • 2.3億年前的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之久,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在春天裡,下一場雨是多麼喜慶的事,一場及時雨下完,就是到了萬物復甦的季節。但是你可知道在地球歷史上,因為一場雨引發了一場生物大危機呢?這場雨甚至在未來還會再次出現!這場生物大危機就是地球上的第三次的生物大滅絕。
  • 2億多年前那場持續200萬年的降雨,形成原因再次出現,人類要警惕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上降雨持續最久的時期是在2.34億年前,那一次的持續降雨不僅引發了第三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同時也促成了恐龍的誕生,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
  • 那場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原因被確認,地球有可能重蹈覆轍!
    那場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原因被確認,地球有可能重蹈覆轍!近幾年,我們能感受到地球的平均氣溫有所上升,歐洲地區正飽受炎熱之苦,或許很多人長期呆在空調房中,不以為然,對一些條件不好的人來說,無時無刻都會面臨熱死的危險。
  • 2.3億年前,地球上下了一場持續200萬年的雨,以後還會再下嗎?
    那我們再來看看這場2.3億年前持續下個不停的大雨,持續了200萬年,相當於貫穿了整個人類發展起源至今的時間,現在才大概能夠理解這個時間有多長了吧?介紹完了這場暴雨持續時間到底有多長後,我們再來具體講講這場暴雨發生的原因,以及之後是否還會再出現這種情況。
  • 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多長時間?下了200萬年,恐龍就此誕生!
    200萬年這麼長時間的雨估計很多人都不相信吧。據科學家研究地質發現,在地球演變歲月中,這場200萬年的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這場雨,才有了後來的恐龍,才有了人類。這是發生在地球第二次大滅絕之後,這次大滅絕導致地球上的動植物幾乎全部死去,原因可能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或者是地球自身的版塊運動等,不管是哪種,最終都導致了地球在接下來的歲月中成為「火球」,巖漿、火山的出現都導致海水被蒸發殆盡
  • 地球上曾經下過一場幾百萬年的雨,這是不是真的?
    而且這場雨把恐龍送上了地球霸主的寶座。暴雨形成原因大約在2.35億年前,在現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的一個名叫蘭格利亞的地區,發生了一場火山爆發,史稱「蘭格利亞火山爆發」。這次火山活動持續了近500年,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地球上的氣溫上升了約4-7℃,地球上的水大量蒸發。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大量的水蒸氣聚集在大氣中。經過了漫長的時間,地球的狀況慢慢穩定了下來,大氣溫度慢慢下降,於是漫長的雨季就到來了,持續時間應該在100萬到200萬年之間。
  • 2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被發現,劉慈欣:要警惕
    2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被發現,劉慈欣:要警惕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有著非常多的自然現象,降雨就是其中的一個,這一自然現象,是地球水循環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雖然降雨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但如果某個時期突然連續降雨,那麼無疑會變成地球的「噩夢」。根據一項科學研究發現,地球在2億年前,曾經出現過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這場暴雨直接導致了地球第三次物種大滅絕,如今我們稱它為「卡尼期洪積事件」。
  • 一場下了一百多萬年的雨,將恐龍推向霸主,這雨還會再出現嗎?
    在三疊紀晚期,「恐龍」出現在地球上,但是當恐龍「稱霸」地球8000萬年之後突然從地球上滅亡,如今人類能夠找尋到的也僅僅是恐龍的化石。恐龍的滅絕至今依舊是一個未解之謎,科學家對恐龍的消失也有過多種的猜測——大洪水、地震、火山噴發、隕石撞擊等等,但是這些單個天災的危害不足以將整個地球的恐龍全部消滅,而且根據科學家對挖掘出來的恐龍化石進行研究發現,這些恐龍的死和地震以及大洪水沒有太大的關聯,相反和火山爆發有很大的關係。最好的解釋就是將火山爆發和隕石撞擊結合在一起!
  • 地球曾下過持續200萬年的雨,如今又出現當時徵兆,這說明什麼?
    地球曾下過持續200萬年的雨,如今又出現當時的徵兆,這說明什麼?在2.34億年前,地球上充滿著各種災難,當時地球上,下雨時間達到了最長的一個時期,這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物種滅絕,不過同時恐龍也由此誕生,這就是著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
  • 地球誕生初期,曾經歷過兩次持續百萬年的暴雨,什麼原因引起的?
    地球歷史上,曾記錄兩次持續一百萬年的降雨,大量生物因此消失!進入8月份之後,相信全國的小夥伴們體驗到了強降雨的厲害,強降雨的來襲讓很多人比較惆悵,即使有傘也難以遮擋住大暴雨,不過暴雨的來襲可以降低整體氣溫,偶爾下一場雨還是比較舒適的,如果連續幾個月都在暴雨中度過,勢必會對生物造成嚴重傷害。根據歷史記載,地球上曾經出現過兩次長達100萬年的強降雨,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 地球曾下過一場超級暴雨,雨過天晴,地球已經被另一種動物佔領!
    其實地球上下過至少兩場暴雨,一場是沒有生命的時代,和地球水的來歷有關;另一場是生命爆發之後,大雨還促成了大量生物的滅絕!地球上的水是從天上落下來的!這不是小時候媽媽給的答案嗎?地球的水還真是從天上落下來的,其一當然是彗星帶來的,這個髒雪球帶來了大量的水!其二則是形成地球時的水以及巖石中的大量水合物以及在地球形成之初的大轟炸時期,地球高溫高熱中大量水汽蒸發到了大氣層中!過了大轟炸時期後,地球表面漸漸冷卻,大氣層中的水汽凝結變成了雨水落到了地面上,在低洼地區形成了河流、湖泊和海洋,而生命則在陸地和海洋交接的某處誕生了!
  • 霸王龍VS雷龍,《方舟生存進化》再現6500萬年前的恐龍之戰
    霸王龍VS雷龍,《方舟生存進化》再現6500萬年前的恐龍之戰 我們在很多關於恐龍的電影時都會看到這樣一幕場景
  • 恐龍滅絕之謎:恐龍為何在6500萬年前絕跡?
    恐龍最早出現在2.4億年前的三疊紀,是地球上的第一代霸主,支配地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物種從誕生到消失,是生物演化的自然規律,不足為奇。連鎖的自然災害,就這樣將恐龍等生物徹底掩埋。氣溫驟降說約爾格·法爾教授提出,地球在6000萬年前曾陷入一次強烈的宇宙粒子流「風暴」中。地球大氣中的粒子數量暴增上百倍,導致雲層增厚,降雨頻繁,氣溫驟降。科學家人物,恐龍缺少抵禦嚴寒的皮毛,身軀又大都比較龐大,難以尋找到避寒的洞穴。
  • 生物史上的謎案:恐龍滅絕的原因,為何如此匪夷所思
    如果說人類是現在地球的霸主,那2.3億年前的中生代,地球的霸主一定是恐龍家族。6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正式告別歷史舞臺,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生物史上最大的謎團:恐龍到底是怎麼滅絕的? 想了解恐龍的滅絕,先要了解一個是:恐龍是怎麼誕生的。
  • 2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發生原因被找到,劉慈欣:要警惕
    雖然降雨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但如果某個時期突然連續降雨,那麼無疑會變成地球的"噩夢"。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地球上早在2億年前就出現過雨水泛濫成災的情況,這一場暴雨更是下了百萬年之久,直接導致了地球上一半物種因此滅絕。這就是著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
  • 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過了多長時間恐龍才滅絕?
    遠古時期的生物想要稱霸全球,依靠的都是自身強大的身體力量,所以霸主級生物都是巨無霸,而在昆蟲稱霸時代結束之後,又一類更為龐大的生物出現了,它們就是恐龍。對於恐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是人類目前在地球上通過考古發現數量最多的一類化石。
  • 恐龍在地球上1.6億年都沒有進化出智慧,憑什麼幾百萬年的人可以
    如果論地球上出現過的生命,那就是不得不提統治地球長達1.6億的恐龍了,如果不是6500萬年前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人類了,但是不僅讓人聯想一個疑問,人類出現至今也不過幾百萬年的時光,就進化出獨立的思維意識,但是恐龍再地球上生存了1.6億年也沒有進化出智慧呢?
  • 6500萬年前,會不會是外星人殺了恐龍,然後留在地球演化成人類?
    但是仍舊有許多人們對這個答案感到不滿,而是認為人類有可能是外星人的後代,甚至認為在6500萬年前,外星人打敗了恐龍之後佔領了地球,那這個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的確,在如今的我們看來,人與動物之間有太多的不同之處,比如:人類懂得思考,而動物不會;人類擁有文明,而動物卻沒有。所以人們認為人類是外星人的後代,但科學家並不承認這個說法,原因是如果我們把人類的起源問題推給外星人,那就會帶來一個新的問題,外星人是哪個星球上的人,它們又是怎麼從宇宙中誕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