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塞蒂,《但丁之夢》,1871,英國利物浦沃克美術館
這是羅塞蒂又一幅以但丁的故事為主題的作品。這幅寬逾三米的作品,也是我所見過的羅塞蒂最大的作品。
畫面中,黑袍黑帽的但丁被天使帶到了戀人貝雅特麗齊面前。
畫面兩側是通向外面的通道,畫面最頂端是一方小小的「窗口」,露出一角天空,這便是在提示故事發生的場景,其實是在地底。
是的,此時貝雅特麗齊已經離世,但丁此刻正進入她的墓穴裡,來與她最後作別。
再看畫面一左一右兩位綠裙的女子,她們拉開的那一面鋪滿鮮花的巨大幔布,其實是屍布,下方的床榻上的那位金髮白裙的女子便是女主角貝雅特麗齊。
仔細看來,天空中那一團紅,其實是一群哀悼的天使們
她緊閉著雙眼,雙手交疊在胸前,這正是基督教裡死者躺在墳墓中的姿勢。
正中間身著一身黑袍的正是但丁,他從頭到腳包裹嚴實的袍子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也是當時義大利男子的典型裝束。
此時的但丁被那個一身通紅的天使牽著手,這正是愛神無疑,他的左手執著一支金箭,那枝盛放的桃金孃顯現出這裡的愛意濃鬱而澎湃。
貝雅特麗齊是但丁一生苦苦愛戀的完美女神,也是他後來創作神曲的動力和靈感繆斯,但說來可憐,他的一生,僅僅見過她三面。
不但如此,他對她從未顯露過愛意,只把這座翻騰噴湧的愛情火山深埋心底,直到貝雅特麗齊24歲早夭,她都不知道世上還有一個人,這樣深愛著自己。
但丁最後一次得到貝雅特麗齊的消息,正是她的死訊,生已無望再見,所以也只有在夢裡,他還能再來她一眼。
生前無法送出的花,只好在身後奉上,只可惜,此刻的你雙眼已經緊閉,我再也看不到你眸子裡的星光。
悲傷徹入骨骼,但他臉上卻那樣寧靜。
因為他在她面前還是像以前那樣小心翼翼,此刻更不忍打攪她的長眠。
仔細看來,但丁的右腳還沒有落地,這一步是向前還是後撤,我並沒有答案,或許他自己,也沒有答案。
不過,專注於「工作」的愛神,替但丁作了決定。
他一手拉著但丁,一面親吻著貝雅特麗齊,一生都不曾說出口的摯愛,此刻濃縮成了一吻,由愛神代他獻上。
有趣的是愛神手中所拿的箭,箭尖直指身後的但丁,顯然昭示出這一吻真正的主人,正是箭尖所指的那一位。
在但丁的苦戀裡,他也正是被金箭射中的那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
但丁在橋上偶遇貝雅特麗齊,這是他一生當中第二次見到她
不過,他和她之間終究還是隔著這一步的距離,即使在夢裡,貝雅特麗齊仍然無法觸碰,咫尺天涯。
這樣或許是最好的結局。這樣的精神戀愛,不能更憂傷,卻也不能更美好。
或許在夢裡,還有那遊絲一般的溫暖,而醒來卻只剩無助的徹骨悲涼。但丁於是把對她的所有思念,把夢寫進詩裡。
他創作了《新生》,句句全是淚光。
她還支撐著他創作出文學史上的巨著《神曲》。
她成了他永恆的夢中情人、繆斯和完美女神。
滿地的血色罌粟
墓穴兩側通道裡,各有一隻血紅色的鴿子
所以,和她相伴的一切,都那樣美,連死亡本身,也帶有了這樣的詩意。
她的墓穴中全是與死亡相伴的罌粟,血色的花朵開得熾烈決絕,墓道兩邊通報死訊的鳥兒是兩隻血色的鴿子,它們也同樣通報愛情!
愛情,最終超越了死亡。
畫家羅塞蒂之所以這樣不惜筆墨地描繪但丁的夢境,其實是借但丁表達自己的夢境。
羅塞蒂是出生在英國的義大利裔,他的家族視義大利的偉大詩人但丁為家族圖騰,受家族傳統的影響,羅塞蒂自青少年時代便深深迷戀但丁。
羅塞蒂1857年遇到了簡·莫裡斯,她常常給他當模特兒,但此時羅塞蒂已訂婚,妻子是希達爾,也是羅塞蒂的至愛和繆斯。
簡則嫁給了藝術家圈子裡的另一位著名人物威廉·莫裡斯。
1862年,羅塞蒂的妻子離世後,他和簡陷入了苦戀。這終究是不名譽的愛戀,他們最終也沒能結合。
縱然如此,簡在羅塞蒂生命的後30年裡,幾乎「霸佔」了他的畫面,他的畫中人,大多有著與她相似的面容。
這位便是簡
以簡為模特兒的作品
原來,但丁愛而不得的貝雅特麗齊,正是羅塞蒂愛而不得的簡!
女主角貝雅特麗齊瀑布般閃耀的濃密金髮和輪廓分明的紅唇明豔照人,這正是簡的臉。
連同那兩側綠裙的女子,她們毫無表情的臉和簡的也幾乎無二。
這是以希達爾為模特兒的《貝雅特麗齊》
不過,讓人有點詫異的倒是羅塞蒂所繪的一幅《貝雅特麗齊》,畫中人竟然意外不是簡,而是他的亡妻希達爾。
再來看《但丁之夢》的畫中人,似乎和希達爾也很相似。或許這兩位此刻都無緣與他一起終老,於是他夢裡的貝雅特麗齊,便重疊了她們二人的影子。
這一左一右兩位女子,都是一個模樣
在倫敦的泰特美術館,還存有一幅尺寸較小的《但丁之夢》水彩畫,畫面內容幾乎一模一樣,但畫中的女子形象,卻和這幅油畫大相逕庭。
這幅水彩畫中,三位女性面容並不一致,而且絲毫不像簡,因為此畫作於1856年,羅塞蒂還沒有認識她。
羅塞蒂所繪的水彩《但丁之夢》
羅米,北京大學文學碩士、藝術學博士,希望與你一起走到博物館裡,走進藝術史裡,體味藝術的妙處!
點閱讀原文,看更多相關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