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電機系孫凱副教授課題組在應用電力電子會議上獲傑出報告獎

2021-01-09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電機系孫凱副教授課題組在應用電力電子會議上獲傑出報告獎

清華新聞網3月27日電 近日,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應用電力電子會議(IEEE APEC 2018)在美國聖安東尼奧召開。清華大學電機系孫凱副教授課題組的論文報告在本次大會上獲得了傑出報告獎(Outstanding Presentation Award)。

該論文報告題為「基於微小相移的CLLC諧振變換器同步整流策略」(A phase-shift-based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scheme for bi-directional high-step-down CLLC resonant converters),報導了該課題組在諧振型電力電子變換器同步整流技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高宇澄碩士代表課題組做大會報告並領取傑出報告獎

CLLC(電容-電感-電感-電容)諧振變換器(圖1)是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的一種直流-直流電力電子變換器,其利用電感與電容之間的諧振現象,實現電力電子開關器件的零電壓開通和關斷,從而顯著提高電力電子變換器的效率。同時,通過調整諧振變換器中高頻變壓器的匝數比,它可以實現較高的輸入/輸出電壓變比。

然而,現時在大多數諧振變換器的設計中,功率輸出側電路仍依靠傳統二極體(或電力場效應管寄生的反並聯二極體)實現整流,而二極體導通時存在一定的管壓降,故在二極體內部會產生較大的損耗,影響變換器效率的進一步提升。此外,當需要從變換器輸出側向輸入側反饋能量時,二極體無法主動控制變換器中高頻變壓器勵磁電流的來源,這不僅會影響變換器的電壓輸出特性,而且當勵磁電流來源於低電壓側時,由於電流較大,勢必會增加導通損耗和電流應力。 

 

圖1: CLLC諧振變換器拓撲結構

針對上述問題,課題組為CLLC諧振變換器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同步整流策略,即通過主動控制場效應管的開關,取代二極體在電路中的功能。使用場效應管是因為在電力電子變換器中,傳輸相同的電流,場效應管的損耗顯著低於同等級的二極體。採用新型同步整流策略後,變換器的效率可以得到明顯的提升。不同於傳統的簡易同步整流策略,新型同步整流策略創造性地在低電壓側的電力電子開關控制信號中設置了一個微小的相移角(圖2所示)。其結果是,在電力電子開關的導通和關斷瞬態中,低電壓側電流被強制置零,保證勵磁電流的主要分量來源於高電壓側。這一方法不僅降低了低電壓側的電流應力和導通損耗,同時保證了功率雙向流動時變換器能具有相同的特性。  

(a) 傳統簡易同步整流策略示意圖           (b) 新型同步整流策略示意圖

圖2: 傳統簡易同步整流策略與新型同步整流策略的對比示意圖

課題組通過實驗驗證發現,採用新型同步整流策略可以為變換器帶來4~6%的效率提升(圖3所示),意味著電力電子開關器件損耗產生的總發熱量可減少50%。相比於傳統的簡易同步整流策略,新型同步整流策略不僅進一步將效率提升了一個百分點(總發熱量進一步減少25%),並且擁有更大的電壓調節範圍,實現了功率雙向流動的對稱性。此外,課題組的這一研究成果,對於電路更簡單、應用更廣泛的LLC(電感-電感-電容)諧振變換器同樣適用。 

圖3: CLLC諧振變換器效率測試曲線

上述研究成果可廣泛應用於各類需要功率雙向傳輸的工業與民用領域,如電池儲能系統、電動汽車充放電、燃料電池發電與電解制氫裝置等。

該項研究工作由清華大學電機系孫凱副教授課題組完成,科研助理高宇澄為第一作者,孫凱副教授為通訊作者。

應用電力電子會議(IEEE APEC)是電力電子學科最高級別的國際會議暨展覽,每年3月在美國召開。2018年與會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超過了3000人,來自全世界電力電子行業的280餘家企業參加了會議期間的工業展覽。

供稿:電機系 編輯:華山

相關焦點

  • 電機系五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結題項目獲評優秀
    清華新聞網12月2日電 11月26至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電氣學科基金項目交流與研討會(電力系統和電力電子相關領域)在重慶召開。在本次會議上,共有53個結題項目獲評優秀,清華大學電機系有5項結題項目獲評優秀。清華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並列獲得優秀結題項目數量最多的高校。
  • 清華電機系李琦、何金良在高溫電容器介質薄膜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電機系李琦、何金良在高溫電容器介質薄膜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10月12日電 10月3日,清華大學電機系李琦副教授、何金良教授及合作者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發表了題為《一種顯著提高聚合物電介質高溫儲能特性的通用化、高通量、環境友好的製備方法》(A Scalable, High-Throughput
  • 電機系師生獲2020年IEEE電力與能源學會最佳論文獎
    清華新聞網8月13日電 8月3-6日,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年會(IEEE Power &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在線上召開。會上,清華大學電機系師生的論文「需求側智慧能量樞紐綜合靈活性研究」(Exploiting Integrated Flexibility from a Local Smart Energy Hub)獲最佳論文獎(Best-of-the-Best)。
  • 清華電機繫於歆傑教授獲代表國際電磁發射領域最高技術貢獻的皮特...
    清華電機繫於歆傑教授獲代表國際電磁發射領域最高技術貢獻的皮特·馬克獎章清華新聞網6月26日電 6月21日,在由法德聖路易斯聯合實驗室(French-Germ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aint-Louis)承辦的第19屆國際電磁發射大會(19th Electromagnetic Launch Technology Symposium
  • 「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院士做客清華電機系「景德講壇」首講
    「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院士做客清華電機系「景德講壇」首講清華新聞網4月1日電 3月28日上午,清華大學電機系「景德講壇」第一講在西主樓217報告廳舉行。電機系校友、「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院士受邀作了題為「搶抓電磁能時代發展先機」的專題報告。
  • 電機系成功舉辦第七屆IEEE高電壓工程及應用國際會議
    清華新聞網9月16日電 9月7-10日,清華大學線上舉辦了第七屆高電壓工程及應用國際會議(ICHVE2020)。會議協辦方包括IEEE電介質與絕緣委員會、電力系統及發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密西西比州立大學、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
  • 電機系舉行線上科研討論會
    清華新聞網6月24日電 6月23日下午,清華大學電機系及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以下簡稱「四川院」)、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院」)在騰訊會議平臺舉行科研討論會。電機系韓英鐸院士,系主任、四川院院長、北京院院長康重慶,系黨委書記於歆傑,電力系統國重實驗室主任曾嶸,系學術委員會主席孫宏斌,系學位委員會主席沈沉,四川院常務副院長高文勝,北京院副院長高峰及一系兩院教職員工近100人參加了會議。副系主任魯宗相主持會議。
  • ...三菱電機、賽米控、陽光電源、臥龍電氣將出席電力電子儲能高峰...
    嘉賓簡介:李睿,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副教授。畢業於浙江大學電力電子技術專業,工學博士。電力電子儲能用功率半導體及其應用嘉賓簡介:宋高升,畢業於同濟大學,獲電力電子專業碩士學位。1997年加入三菱電機半導體大中國區,現任應用技術中心總監,在變頻家電、工業傳動、電動汽車、軌道牽引、電力系統以及新能源發電等諸多功率變換領域擁有豐富的工程應用經驗。
  • 清華大學聯合英國工程技術學會舉辦第十六屆交直流輸電國際會議
    本屆會議由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聯合清華大學共同舉辦,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承辦,電力系統及發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電網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電力設備總廠有限公司、西安西電電力系統有限公司共同協辦。
  •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直流輸電與電力電子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學術年會在...
    11月6日—9日,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直流輸電與電力電子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九屆學術年會在陝西西安召開,本次年會開展了在線同步直播。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承辦本次會議。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路書軍,專委會主任委員李立浧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趙昌昌,來自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電力運行、設計及規劃企業、電力裝備製造企業等單位的300餘名代表參加會議。
  • 快來看看,8月的清華取得了哪些科研進展?
    200攝氏度高效介電儲能薄膜地學系地球系統模式研發再上新臺階微納電子系等聯合發表存算一體晶片研究綜述化學系曹化強教授課題組在黑磷烯納米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清華大學化工系陸奇團隊另一方面,隨著電子器件和電力、能源設備功率不斷增大以及對小型化和緊湊型功率模塊的持續追求,電子材料的工作溫度要求快速提高,薄膜電容器介電材料已成為高溫電子器件和設備的技術瓶頸。
  •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教授於歆傑:連通課程思政的...
    原標題: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教授於歆傑:連通課程思政的「最後一公裡」連通課程思政的「最後一公裡」——「電路原理」課程建設的三點體會「電路原理」是一門典型的理工科「硬課」,量大面廣,課程的教學內容比較穩定,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係嚴密
  • 第九屆國際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會議成功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主辦,IEEE電力電子學會、日本電氣學會工業應用分會、韓國電力電子學會等協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承辦。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德國、美國、丹麥、瑞士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餘名代表參加會議。
  • 電機系在津主辦2020年能源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
    清華新聞網9月15日電 9月11日,2020年能源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網際網路專委會學術年會在天津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聚力能源網際網路,賦能數字新基建」,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網際網路專委會、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會議採取現場會議和視頻直播相結合的方式召開。
  • 著名水利工程專家張憲宏逝世 系清華水利系原主任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92歲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清華水利系原系主任張憲宏逝世澎湃新聞記者從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水利工程教育家,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原系主任張憲宏教授
  • 清華電機系電博13班榮獲北京高校「十佳示範班集體」稱號
    清華電機系電博13班榮獲北京高校「十佳示範班集體」稱號清華新聞網12月23日電 12月20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辦的2016年北京高校「我的班級我的家」優秀班集體創建評選活動在北京工業大學舉行,清華大學電機系電博13班在首都26所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參評班集體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獲得北京高校「十佳示範班集體」榮譽稱號,同時也是獲得該榮譽的唯一研究生班集體
  • 電機系應邀在IEEE旗艦期刊上發表多能源網絡研究長文
    清華新聞網8月14日電 近日,IEEE旗艦期刊《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報》(Proceedings of the IEEE)刊出了由清華大學電機系智慧能源實驗室撰寫的26頁研究長文「多能源網絡分析:標準化建模、優化及碳排放流計算」(「Multienergy Networks Analytics: Standardized Modeling
  • 推動高壓直流輸電與電力電子技術持續升級 - 中國電力新聞網
    國際電工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通過視頻致開幕詞,國際大電網委員會韓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具滋允,國際大電網委員會直流系統與電力電子(B4)專委會主席胡菁萱分別做視頻致辭。開幕式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路書軍主持。  舒印彪在會議開幕致辭中介紹了中國高壓直流技術發展和工程建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 電機系首次研製成功200攝氏度高效介電儲能薄膜
    清華新聞網8月10日電 8月6日,電機系李琦副教授、何金良教授等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發表了題為「基於聚合物-分子半導體全有機複合材料的高溫電容薄膜」(Polymer/molecular semiconductor all-organic composites for high-temp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