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院士做客清華電機系「景德講壇」首講

2021-01-09 清華大學新聞網
「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院士做客清華電機系「景德講壇」首講

清華新聞網4月1日電 3月28日上午,清華大學電機系「景德講壇」第一講在西主樓217報告廳舉行。電機系校友、「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院士受邀作了題為「搶抓電磁能時代發展先機」的專題報告。 

講壇現場

電機系主任康重慶代表電機系介紹開辦「景德講壇」的宗旨和主題,並感謝馬偉明學長對電機系發展工作的支持、對學生培養的關心,歡迎他常回母系與師生交流。盧強院士和韓英鐸院士分別為馬偉明院士頒發紀念牌和紀念證書。

馬偉明院士為全系師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講,他提及,科技創新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的必然要求。他細緻介紹了我國在電磁發射和艦船綜合電力技術領域取得的創新突破以及潛在的拓展應用,也對傳統電氣工程學科的發展、與信息、材料、機械等多個學科的交叉融合等提出了多方面的思考和建議。 

馬偉明院士首講「景德講壇」

報告後,馬偉明院士與在場師生進行充分的交流互動。面對師生的踴躍提問,他耐心細緻地進行了解答,講壇的報告和互動環節共持續三個小時,他寄語電機系同學們未來在能源領域的長遠發展,勉勵電機系學子未來在科學研究上,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執著的態度,把科研作為終身的目標,堅持到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崛起建功立業。 

現場師生認真聆聽

電機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盧強,中國工程院院士韓英鐸,校人事處處長曾嶸、電機系主任康重慶、電機系黨委書記於歆傑出席,電機系及其他院系的200餘名師生參加了「景德講壇」第一講。

「景德講壇」簡介:

講壇宗旨是弘揚電機系優良傳統,紀念以高景德校長為代表的一大批電機系傑出前輩,傳承他們嚴謹治學、勇於創新的精神。邀請嘉賓主要是國內外在電氣、能源、高等教育等相關領域有影響力的高層次專家學者。報告講座主題為前沿科技進展、重大戰略規劃、人才培養模式、教育理念創新等。

高景德先生是著名的電力工程專家、傑出的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清華大學原校長、電力系統及大型發電設備安全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人、IEEE會士。

講壇嘉賓簡介:

馬偉明,1960年生,江蘇揚中人,清華大學電機專業博士畢業。電氣工程與船舶動力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專業技術少將,專業技術一級。海軍工程大學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

馬偉明院士長期致力於電氣領域研究,帶領科研創新團隊在「艦船能源與動力」「電磁發射技術」和「新能源接入技術」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應用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和重大裝備研製,取得了一批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原創性成果,引領了艦船綜合電力和電磁發射兩大顛覆性技術的發展。 馬偉明院士2017年獲得軍隊最高榮譽——「八一勳章」,曾獲首屆「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等獎勵和稱號。

供稿:電機系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周襄楠

相關焦點

  • 西方專家強詞奪理,馬偉明院士一聲厲喝,讓中國人深感揚眉吐氣
    當時,馬偉明院士代表中國和賣家談判期間,發現對方的電機系統存在著固有震蕩的毛病就希望對方能予以改進,可誰知賣家根本不將馬偉明院士的話放在心上還強詞奪理說中國不懂。面對海外對華如此輕蔑的態度,馬偉明院士心中的怒火被徹底點燃。
  •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維和做客中石大第117期陽光講壇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維和做客中石大第117期陽光講壇 2020-12-23 2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宇寧做客清華大學「唯真講壇」第二講
    清華新聞網2月27日電(記者 悸寔 郭瑋翰) 在萬眾一心、共防疫情之際,為通過網絡平臺有效組織開展全校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清華大學黨委統一部署,於2月26日起正式開辦「唯真講壇」系列在線理論宣講活動,支持全體黨員及廣大師生「理論學習不斷線」,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理論武裝並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 鍾南山成為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名單
    共和國勳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勳章)共和國勳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榮譽勳章。《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草案,於2015年8月24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十六次會議審議:草案規定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為國家最高榮譽,由國家主席向獲得者授予。2016年1月1日正式設立。
  • 「八一勳章」獲得者韋昌進英雄事跡報告會在棗莊高新區舉行
    齊魯網棗莊8月22日訊(記者 李泳君 通訊員 徐曉寒)8月22日下午,全國「八一勳章」獲得者韋昌進英雄事跡報告會,在棗莊國家高新區智能製造小鎮科技中心報告廳隆重舉行。李建勳指出:今天我們隆重舉行全國「八一勳章」獲得者韋昌進英雄事跡報告會,這場報告會是英雄主義報告會,是革命主義教育報告會,是愛國主義教育報告會,是民族精神報告會,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報告會,主要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教育全區黨員幹部群眾
  • 美國工程院院士 Pedro J. J. Alvarez 教授做客第149期大師講壇
    1月3日,美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水協(IWA)會士、2012年歐文克拉克獎獲得者Pedro J. J. Alvarez教授在陳瑞球樓報告廳做客第149期大師講壇,為我校師生帶來題為「納米水處理技術:實現分散式水處理和應對水-能源關聯挑戰的願景」的精彩報告。
  • 唯一官方認可「大國工匠」:23位「兩彈一星」獲得者,清華第一
    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當年的西南聯大機械系其實就是清華大學機械系。孫家棟(1929.4.8-)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8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學習俄語,後轉入汽車系。新中國開始組建空軍後,孫家棟作為急需的俄語翻譯人才被選送入伍。
  • 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都有誰?附全名單及個人簡介先進事跡
    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名單  (按姓氏筆劃排序)  于敏  于敏,男,漢族,中共黨員,1926年8月生,2019年1月去世,天津寧河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 ——記寧波市「醫師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馬偉明
    記者 陳敏 通訊員 陳瑩        在餘姚,馬偉明素有「馬一帖」之美譽。這是當地百姓對他「病症辨得清、開方少而精」的一種肯定。    從醫40餘年,馬偉明先後獲評浙江省基層名中醫、浙江省名中醫、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最近,他又被授予寧波市「醫師終身成就獎」。
  •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為什麼可以不是兩院院士?
    於是有論者說,屠呦呦落選兩院院士評委給出的理由很奇葩,而第三條尤其讓人大跌眼鏡,屠呦呦入選「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似乎又打了讓屠呦落選兩院院士的評委們的臉。 而且據說,屠呦呦此次落選兩院院士,她自己並沒有申報。屠呦呦作為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和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還會稀罕那個兩院院士的頭銜麼?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天野浩線上做客清華「巔峰對話」
    活動邀請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天野浩(Hiroshi Amano)教授作為特別嘉賓、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羅毅教授作為對話嘉賓,與清華學子開展了以「藍光LED點亮21世紀」(Blue LED—Illuminating the 21st Century)為主題的對話交流。現場130餘名清華師生參與了本次活動。
  • 電機系舉行線上科研討論會
    清華新聞網6月24日電 6月23日下午,清華大學電機系及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以下簡稱「四川院」)、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院」)在騰訊會議平臺舉行科研討論會。電機系韓英鐸院士,系主任、四川院院長、北京院院長康重慶,系黨委書記於歆傑,電力系統國重實驗室主任曾嶸,系學術委員會主席孫宏斌,系學位委員會主席沈沉,四川院常務副院長高文勝,北京院副院長高峰及一系兩院教職員工近100人參加了會議。副系主任魯宗相主持會議。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和他的籃球情愫
    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鍾南山院士獲得「共和國勳章」。鍾院士獲共和國勳章鍾南山院士為抗擊肺炎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年逾八旬還無怨無悔其實,除了在銀幕上展現的為祖國醫療事業奉獻自我的形象之外,在生活中鍾院士也是個「不折不扣」的籃球迷。他和籃球有著不解之緣。一、鍾南山和夫人李少芬在CBA現場觀賽鍾院士是多年的籃球迷,對於CBA的賽事新聞和球員都了如指掌。
  • 清華電機系電博13班榮獲北京高校「十佳示範班集體」稱號
    清華電機系電博13班榮獲北京高校「十佳示範班集體」稱號清華新聞網12月23日電 12月20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辦的2016年北京高校「我的班級我的家」優秀班集體創建評選活動在北京工業大學舉行,清華大學電機系電博13班在首都26所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參評班集體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獲得北京高校「十佳示範班集體」榮譽稱號,同時也是獲得該榮譽的唯一研究生班集體
  • 蔣敏強教授做客航空學院青年學術論壇183講暨衝擊動力學講壇20講
    西工大新聞網11月4日電(鄭耿華)11月2日,應航空學院索濤教授的邀請,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蔣敏強教授做客航空學院青年學術論壇183講暨衝擊動力學講壇20講,在航空樓A706會議室作了題為《非晶合金的納秒脈衝雷射燒蝕》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索濤教授主持,四十餘名師生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 人民英雄張伯禮院士做客北航大講堂:「國有疫情,醫生即戰士!」
    今天,北航校園迎來了一位「人民英雄」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院士他做客本學期首場「北航大講堂」為北航師生帶來主題報告小萱帶你去看現場——9月15日,「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為我校師生講述題為《弘揚抗疫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的主題報告。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李延年為自治區人防邊海防辦黨員幹部上黨課
    「八一」前夕,自治區人防邊海防辦黨組書記、主任蔡中平看望慰問「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李延年老英雄。廣西新聞網記者 何凇熒 攝7月29日,自治區人防邊海防辦在邕舉行「崇尚英雄、爭當先鋒」慶「八一」主題黨日活動。
  • 「人文清華」講壇:探索文化創新之路
    6月6日至7月5日,「人文清華」講壇特別節目《穿越時間的距離,跟隨梁思成林徽因探尋中國古建築》,先後帶領近千萬(人次)的網友雲遊太原晉祠、大同雲岡石窟、應縣木塔和五臺山佛光寺等四處千年古建築。由清華大學與山西省文物局聯合主辦的「人文清華」講壇邀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史學者賈珺、劉暢、王南三位老師來到古建築現場,為觀眾詳細解讀古建築的奧秘,並與主持人、「人文清華」講壇製片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張小琴展開深入交流。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前排右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前排左二)、張定宇(前排右一)、陳薇(前排左一)頒授勳章獎章。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 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美媒:錢學森抵5個師,他至少抵10個師
    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就是被譽為我國電磁彈射之父的馬偉明院士。他讓中國掌握了航母的艦載電磁彈射技術,縮小與美國幾十年的技術差距,他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技術為祖國每天節省百億元。而美國多次出重金想挖走他,而他卻說:我的心裡只有中國,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