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玄武門之變為何李世民勝出?並非偶然,看看雙方的班底就知道了
文/土老帽
圖片聲明/本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玄武門之變,看上去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三兄弟之間的爭鬥,實際上不單純是三兄弟的爭鬥,而是兩個集團之間的鬥爭,即李世民一方的秦王集團和李建成李元吉一方的東宮集團之間的鬥爭。鬥爭的結果當然是秦王集團獲得了勝利,但是你知道為何秦王集團會勝出嗎,仔細研究一下兩個集團的班底,就不難得出結論。
(玄武門之變相關劇照)
1、李世民的班底
不妨先看一下李世民的班底。文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高士廉,武有尉遲恭、程咬金、秦叔寶、段志玄、張亮、侯君集、柴紹、長孫順德、張公瑾。這些人物可以說個個功勳卓著、青史留名,他們都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李世民劇照)
四位文臣,都做過唐朝的宰相,而且都是名相,房玄齡和杜如晦不僅是唐朝的名相,而且名列中國歷史十大名相。歷史上一直有房謀杜斷的說法,說的就是房玄齡善謀,杜如晦善斷,這兩位頂尖級的人物組合在一起,會產生怎樣的智慧,也就可想而知了。
(房玄齡、杜如晦畫像)
秦王府的幾位武將,更是了得。他們追隨李世民南徵北戰,個個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將,個個都立有大功。尉遲恭不僅勇冠三軍,而且頗有謀略。程咬金每逢徵戰,總是舉旗先登,並屢立戰功。
秦瓊百萬軍中能取敵上將首級。侯君集平突厥、滅高昌,立不世之功……李世民的這些武將可以說是幫助唐朝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能力可見一斑。
(尉遲恭劇照)
2、李建成的班底
李建成的班底也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名單:李綱、薛萬徹、竇軌、裴矩、馮立、鄭善果、王珪、魏徵、歐陽詢、徐師謨、袁郎、唐臨、唐憲、韋挺、武士逸、榮九思、裴宣儼。
但是這些人大多沒有什麼名氣,有人可能會說,因為李世民是勝利一方,所以李建成的的人當然不為後世所知,應該說有這個因素。但是李世民奪取政權以後,對東宮集團的人一概不予問罪,其中的人不少還受到重用,比如魏徵和王珪後來都做了宰相。
(李建成劇照)
東宮集團的重要謀士說起來也就是王珪、魏徵和李剛,王珪和魏徵都名列唐朝四大名相,智謀當然不一般。李剛是唐朝的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是李淵為李建成專門挑選教導太子的重臣,可惜這個直言敢諫的直臣多次給李建成進言,李建成都當做耳旁風,氣得李剛向李淵提出辭職。
(魏徵劇照)
東宮集團的武將就要比秦王府的武將差遠了。這主要是李建成沒有參與重要的戰爭。李建成手下能拿得出手的有薛萬徹和馮立。薛萬徹是東宮集團的重要武將,他是將門之後,他本人也以驍勇著稱。
馮立是東宮翊衛車騎將軍,他的主要戰功是投靠李世民以後所立。總的來說,東宮的武將跟秦王府的武將不在一個數量級。
(薛萬徹劇照)
當然東宮集團還有一個齊王李元吉,但是這個李元吉打仗不行,德行不高,屢犯過失,吃啥啥不剩,幹啥啥不行,連李淵都不待見他。
他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主,是東宮集團的豬隊友。他多次謀害李世民,激化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把雙方逼到玄武門之變這樣一種你死我活的地步。如果沒有李元吉,李建成很可能會跟李世民和平相處。
(李元吉劇照)
3、東宮集團有哪些作為
李世民功蓋天下,這給李建成造成很大的壓力。於是李建成就走嬪妃路線,跟李淵的一些年輕的嬪妃打得火熱,讓嬪妃們給李建成說好話,並詆毀李世民,李建成甚至跟李淵的嬪妃勾搭成奸,淫亂不堪。
王珪和魏徵還給李建成出了個主意,當時有個反王劉黑闥,只有不到一萬兵力,並且糧草匱乏,王魏二人建議李建成向李淵主動請纓,去平定劉黑闥,這樣可以讓李建成建立軍功,縮小跟李世民的差距。
李建成聽從二位謀士的建議,向李淵請求領兵徵討劉黑闥,得到準許。李建成果然大獲成功。
李元吉多次建議李建成殺死李世民,起初李建成不忍,後來李建成終於對李世民下手,李建成弄到一匹烈馬讓李世民騎,企圖借烈馬摔死李世民,誰知李世民武藝高強,烈馬怎麼也摔不死他。李建成又請李世民飲酒,在酒裡下毒,差點毒死李世民。兩個集團的矛盾終於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李建成劇照)
4、秦王府有哪些作為
在東宮步步緊逼的過程中,李世民一直採取隱忍的態度,到最後東宮要殺害他的時候,他仍然不忍心對兩個兄弟下手。
在整個謀划過程中,李世民的幾個重臣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當時李建成已經通過告黑狀的方式讓李淵把房玄齡和杜如晦逐出秦王府,李世民身邊尚有長孫無忌、高士廉、侯君集和尉遲恭。這四人反覆勸說李世民對李建成採取行動,張公瑾也從外地趕來,極力勸說李世民。李世民終於下決心發動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劇照)
李世民讓尉遲恭和長孫無忌召來房玄齡和杜如晦。於是一個嚴密的計劃制定出來。李世民首先狀告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亂後宮。
李淵當然很生氣,就下令要對李建成和李元吉進行審問,並讓李世民明早入朝參見。
第二天,秦王府的人馬在玄武門設下伏兵,著名的玄武門之變爆發了。
這邊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尉遲恭馬上以保護皇上的名義控制了李淵,並讓李淵手書敕令,讓所有參戰人員聽候李世民的命令。秦王府大獲全勝。
(玄武門)
綜觀兩個集團的爭鬥過程,東宮集團屢屢對李世民發難,但李世民每次都逢兇化吉。秦王府只對東宮發難一次,就取得了完勝。秦王府的勝利決非偶然,因為秦王府的文臣武將太強大了,強大到東宮根本不是對手。
李世民的手下即使放到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大背景下來看,都可以說是最強班底,他們把大唐帝國推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李建成拿什麼跟他鬥?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內容請參見:
無情未必真豪傑,用在李世民身上再恰當不過
扶蘇不死秦朝絕對不止傳二世?這麼想真是太天真!
蒙古鐵路舊事:前世崎嶇坎坷,今生路在何方?
韓安國:生錯年代的「全能戰士」
東漢走向沒落的標誌:漢和帝繼位,宦官把持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