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真實過程,看這裡

2020-12-14 一般明月

626年六月三日,李世民跟黃帝爸爸打小報告:

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把爸爸妃子睡了,而且睡了不少人。外面傳的紛紛揚揚了,爸爸你跟天下戴綠帽子的男人一樣,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皇帝李淵當然知道,二兒子李世民這小報告一點也沒技術含量。但是,這些年,大兒子也是太子李建成與二兒子李世民,為了爭奪我屁股底下的椅子,已經到了隨時擦槍走火的地步。說實話,兩個兒子都太優秀了,皇帝椅子只有一把,按照自古以來的傳統,只能給長子。為了安撫世民,我已經給他封了許多職務了,甚至給了他超標的辦公室。可手背手心都是肉,為父眼見弟兄骨肉相殘,心在滴血啊。

李淵對李世民說,明天,朕與幾個心腹大臣,把你大哥與四弟一起叫過來,你也來朕辦公室,大家一起來一場綠帽子辯論大會。

六月四日,一大早。李世民與十個鐵粉,包括大舅哥長孫無忌,尉遲恭,程咬金等,埋伏在了皇宮北門—玄武門。

李世民此前已經買通了玄武門軍事主管常何。玄武門是太子與四弟必經之地,而且,絕對不許帶武裝衛隊進入玄武門。要是違反法律,這是死罪。

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一入玄武門。抬頭看了一眼斜著照過來的陽光,感到四周有殺氣。可一轉身,後路已被李世民與十個迷弟包抄了。

李建成還沒做好戰鬥準備,李世民已經一箭把他射殺了。接下來,是李世民與四弟李元吉單挑。據說,李世民很快落了下風,差點被李元吉用弓弦勒死。尉遲恭眼見不妙,過來助陣,殺了李元吉。

太子東宮的衛隊與齊王李元吉的嫡系部隊,知道了玄武門混戰,立馬組隊去找李世民秦王府報仇。危急時分,又是尉遲恭,割下了太子與齊王的首級,在東宮衛隊與齊王嫡系陣前亮了亮。兩支部隊一看大勢已去,鬥志頓失。

皇帝李淵與宰相還在湖上的船裡吹風。突然,還是尉遲恭,手帶兵器,一身鮮血,蹬蹬跑了過來。在皇帝面前,亮兵器,這是死罪。

李淵心底一驚,喝問尉遲恭何事如此魯莽。

尉遲恭說了個李淵一聽就懂的理由:「太子、齊王合謀作亂,已被我們斬殺。秦王怕驚動皇上,特派我來保護皇上。現在,東宮,齊王府,秦王府已經亂成一團,希望皇上發布命令,所有軍隊聽從秦王號令。」

你要是李淵,也該知道,此時已經由不得你做主了。

8月8日,李淵頒布了一道詔書,把皇帝位置讓給李世民。李世民堅決拒絕,李淵更加堅決讓位。李世民迫不得已,做了大唐第二任皇帝。

這次流血事件叫做玄武門之變。跟著李世民的史官,打算對這事件稀裡糊塗的記錄一下,李世民堅決不同意。史官就把李淵寫成昏庸不堪,太子李建成心狠手辣,幾次三番打算除掉李世民不成,齊王李元吉是花花太歲與混世魔王合體。顯然,歷史被動了手腳。

李淵又活了九年。

有人統計過,中國歷史上一共有過559個帝王,死於非命的有183個,絕對高危職業排行榜前三名。

相關焦點

  • 真實的玄武門之變
    1、太祖李淵接受太子李建成的建議,反常規的以李元吉而不是李世民為帥徵討突厥,並成功被李建成釜底抽薪,徵召秦王府武將班底為李元吉徵討突厥所用。李淵的這種態度已經使李世民清楚的明白了他自己所處的環境,這也逼迫他下定最後決心發動軍事政變。
  • 玄武門之變背後真實的歷史
    公元626年7月2日這天,秦王李世民在首都長安城大內皇宮的北宮門——玄武門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李世民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事變發生不久後,唐高祖李淵禪位,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
  • 李世民帶領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後下場如何?
    武德三年,李世民率軍攻打劉武周,劉武周兵敗逃跑,但是尉遲敬德卻死死堅守介休縣,李世民派李道宗等人遊說其歸降唐朝,尉遲敬德識時務,從此追隨李世民。 尉遲敬德也是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核心人物,他因射殺李元吉有功,被封為吳國公。貞觀17年,尉遲敬德請求告老還鄉,不在過問朝中之事。
  •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奪位?
    唐朝建立之後,李淵封李建成為太子,而作為功勞最大的李世民只是封為秦王而已。這讓李世民和李世民的手下很不樂意了,李世民自認為才能要遠勝於兄長李建成,因此不可能甘心於秦王,因此選擇了發動政變奪得了皇位。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逼迫著李世民只能發動政變?政變的結果是怎麼樣的?
  •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要霸佔李元吉的妻子?原因很簡單
    可是,據史料記載,這位有為的君主在繼位之初就搶了自己親兄弟的妻子,將其收入後宮,這是怎麼回事兒呢?難道真實的李世民是一個不知廉恥的好色之徒?還是說李世民此舉別有用心?李世民自幼就很上進,有膽識、有謀略,年少時就入軍,跟隨父親為隋朝效力。後來,隋朝被推翻了,李淵在亂世的角逐中勝出,奪得了皇位,建立了榮耀的大唐王朝,而李世民因為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在歷次戰爭中表現出色,所以被晉封為秦王。
  • 李世民帶領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後都是什麼下場?
    在中國封建王朝中,要說對功臣最好的,唐太宗李世民絕對排的上前三,跟隨他在玄武門之變中出死力的十大功臣,大多得以善終。公元626年7月4日,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最玩命死磕的時刻,在這場決定了唐朝乃至中國千年歷史走向的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依靠殺戮和鐵血,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玄武門之變到底是誰挑起的?李淵為何很快就讓位李世民了呢?
    玄武門之變過程。其實,李建成對於唐王朝功績並不弱於李世民。自李淵617年起事開始,李建成一直在中央政權從事後勤與行政工作。李世民因長於軍事所以出徵在外。事實上,李建成擁有的力量並不遜色於李世民,否則,玄武門之變就不是李世民率先發動伏擊了。
  • 甘肅出土一碑文,揭開李世民真面目:玄武門之變其實蓄謀已久
    這個事件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公元626年,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為首的功臣集團為尋求自保,在首都長安城玄武門發動政變。李世民在此設下伏兵,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成功重創太子黨勢力;李淵改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禪讓皇位。
  • 李淵給李世民獨創一個官職,這註定他必定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
    李淵給李世民獨創一個官職,這註定他必定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 很多人的眼裡,唐朝極其強盛,是中國封建時代的高峰,不論從社會、經濟還是文化,都取得了十分高的成就,現今流傳千古的詩詞,唐詩佔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 玄武門之變為何李世民勝出?並非偶然,看看雙方的班底就知道了
    前言:玄武門之變,看上去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三兄弟之間的爭鬥,實際上不單純是三兄弟的爭鬥,而是兩個集團之間的鬥爭,即李世民一方的秦王集團和李建成李元吉一方的東宮集團之間的鬥爭。(玄武門之變相關劇照)1、李世民的班底不妨先看一下李世民的班底。文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高士廉,武有尉遲恭、程咬金、秦叔寶、段志玄、張亮、侯君集、柴紹、長孫順德、張公瑾。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何保命,李世民如何善後?
    唐朝建立以後也避免不了這個問題,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之爭愈演愈烈,尤其是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之間,他們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雙方都在做手腳,最後性格果敢的李世民先下了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前夜召集手下文官武將密謀政變一事,可惜的是史書並沒有記載密謀的內容,在我看來有兩點必不可少。
  • 揭秘玄武門之變:為什麼李世民會殺害自己的手足?
    為什麼李世民會殺害自己的手足?說到李世民人們都會想到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也是在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爭奪權位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其實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並且也開創了貞觀盛世,同時他也造福了很多百姓,並且發展了唐朝的文化與經濟。所以在這種值得稱讚的事件下,也掩蓋了玄武門之戰這件事情。
  • 「玄武門之變」完全是李世民的責任嗎?皇帝李淵又有哪些過失呢?
    身為皇子的李世民,通過發動「玄武門」軍事政變,斬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並命令手下大將尉遲敬德帶領秦王府的人馬,衝進皇宮,解除了皇帝身邊的禁軍,將皇帝李淵劫持,將皇帝李淵趕下皇位,淪為有名無權的「太上皇」。從表面上來看,是李世民不守人臣之道,犯上作亂。
  • 甘肅發現一碑文,揭開玄武門之變的真相,學者:李世民心機太重
    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兵變,並親手射死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接著讓父親李淵「禪位」於他,就此,李世民登上帝位,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又做了三件不齒之事,直接暴露其本性
    說到唐太宗李世民,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我國古代非常有才能的一位皇帝,可謂戎馬一生文武雙全,並且在位期間做了很多實事。只不過這樣一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的皇帝,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做了三件為人不齒之事,直接暴露其身為帝王的本性。
  • 李世民率十名心腹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後的結局如何?
    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等10十員心腹發動事變,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誅殺,並且威逼唐高祖李淵,最後李淵只好立李世民為太子,不久後李世民登基稱帝,李淵為太上皇,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上位過程。「月四日,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
  • 李世民登基後,令人直書「玄武門之變」,話中卻另有玄妙,你細品
    說唐王李世民,言必提及玄武門之變,這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很多人說歷史是勝利者書寫,歷史一直告訴我們,是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直排擠李世民,李世民及其手下的功臣集團,為求自保,忍無可忍。才在玄武門發動了政變。然而這樣的歷史其實是有失偏頗的。
  • 深度揭露玄武門之變真相
    一些學者認為唐國史對政變真相做了三大方面的修改: 一是誇大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及統一中的功績, 貶低李淵及李建成的作用,以此說明唐朝是實際是李世民締造的:二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是因為功高被忌,受到迫害,被迫起而自衛;三是李建成是庸碌之輩,理應被李世民取代,也符合李淵的本意。通過這三方面的修改,李世民取得皇位繼承權是天經地義的。這就使得依據唐國史所修的新舊唐書關於玄武門之變記載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 長安道 | 自強路,玄武門之變發生在這裡
    公元626年7月2日,大唐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騎著馬準備從玄武門上朝。此時的玄武門守將常何已經開始幫助李世民,常何在此埋伏下了兵馬。他倆察覺到了變化,立即掉轉馬頭,李世民從後面呼叫二人停步,李元吉回頭張弓連射三箭,但慌亂之下三箭都沒射中。李世民一箭射出,當場射死太子,李元吉也被劇遲敬德射傷落馬。
  • 李世民帶領十人發動了玄武門政變,這十人最終結局又是如何呢?
    玄武門之變主要就是長孫無忌與房玄齡、杜如晦幫助李世民參與謀劃,起初李世民不肯發動政變弒兄殺弟,當然,也可能是李世民想看看天策府眾部屬的決心故意表示不肯發動政變,當時房玄齡和杜如晦雖是謀臣,但畢竟是外人,不能和李世民說狠話,這時候正是長孫無忌痛罵了李世民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