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鬢邊不是海棠紅,分明梅花撲鼻香

2020-12-23 鴻信文案

《鬢邊不是海棠紅》一共四十九集,斷斷續續看了一個多月,才看到「劇終」二字。無論是開頭在城樓上唱虞姬,還是結尾婉拒了程鳳臺離開北平的車票,儘管四十九集裡商細蕊變了很多,但他從始至終,都是那個「要戲不要命」的商細蕊,也是那個實至名歸的「梨園魁首」商細蕊。

俗話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過自古以來狀元難得——不是難在聰明人少,而是難在肯做「笨事兒」的人少。便如《鬢邊不是海棠紅》中的職業戲曲演員們,要論聰明勁兒,單看比商細蕊為人處世強得多的,就能站滿一整個戲臺子,可是這麼多的「聰明人」,都沒能唱過商細蕊。原因無他,商細蕊肯做「笨事兒」。

小時候學戲被爹追著打,商細蕊堅持唱戲;和青梅竹馬長大的世界關係決裂,商細蕊堅持唱戲;被軍閥拿槍指著腦袋問要戲還是要命,商細蕊一字一頓擲地有聲,要戲。說要改新戲,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在房頂上「開悟」。戲班子過得拮据些沒什麼,戲衣上但凡有一丁點兒的線頭,也要重做。生死置之度外,不慕功名利祿,一心一意只求如何把戲唱得更進一步。這般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的態度,除了他,又有誰敢受「梨園魁首」而當之無愧呢?

反觀當下,我們正需要商細蕊對待戲的這個勁兒。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要腳踏實地認認真真,不求廢寢忘食鞠躬盡瘁,但也要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哪怕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只要今天還是和尚,那麼今天的鐘聲必定清亮悠揚,分秒無差。

不是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吃得下苦,方能品出來甜。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且學學唱戲時候的商細蕊,我想,離魁首便不遠了。

相關焦點

  • 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因為我們大眾熟悉的口頭版本是「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還有就是「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啊。難道說年齡大了記憶出現了錯誤?還是央視有誤?如果是那樣,可就鬧大烏龍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查了一下詩的出處。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 B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日拱一卒【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意思是不經歷寒冷的冬天,就不可能聞到梅花散發出香氣。
  •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關注中金在線: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 待到梅花撲鼻香
    《待到梅花撲鼻香》
  • 《鬢邊不是海棠紅》:走向「主流」的耽改劇
    今年除了於正製片的《鬢邊不是海棠紅》(以下簡稱《鬢邊》)以外,還有一部同樣改編自著名耽美小說的《成化十四年》也即將上映。根據晉江文學網站今年公布的數據,其站內耽美小說的影視版權的成交額比往年大幅度的增加,並且諸如priest、淮上、非天夜翔與巫哲等著名的耽美小說作家的作品更是動輒千萬元影視版權,從而讓耽改劇成為當下中國影視界中一股頗為引人注目的力量。
  •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冷眼 那一片白文/萬木青雪曾悄悄離去又悄悄飛來始終害羞帶遮天的雲彩還世界一個純潔的面目輕輕落下一片白冷眼那一片白蒼茫靜寞感慨冬是四季繁榮昌盛的未日晚霞也已舞不起飄帶雪偏在這個時候撲進冬的胸懷愛梅花盛開周六 |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作者 | 楊月/萬木青/金非錫比/一澗冷流/承影出鞘手寫 (美圖)| 零雨其蒙蒙編輯 |╭~謝謝你的閱讀,愛你們。比心╭~你的轉發留言收藏都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 鬢邊不是海棠紅杜七扮演者是誰 李澤鋒個人資料參演作品簡介
    鬢邊不是海棠紅杜七扮演者是誰 李澤鋒個人資料參演作品簡介  《鬢邊不是海棠紅》杜七的扮演者是李澤鋒。李澤鋒,1983年6月22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影視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李澤鋒在劇中飾演杜洛城,人稱杜七爺,才高八鬥,放蕩不羈,是一位中國古代風流才子式的人物。
  • 《上堂開示頌》詩偈,「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上堂開示頌》作者:黃櫱禪師(唐朝)黃櫱禪師是佛門禪宗一代高僧,他借這首小詩表達了一種人生大境界。特別是最後兩句,喻意深刻又被許多詩人之人引用或發揮。高僧是說擺脫塵世間勞心煩惱之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現實,能不能換一個思維去踐行應該更好?要去如拉緊繩子一樣、低頭俯下身子,去盡為堅持而不變做好自己。「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兩句太深刻有大智慧了,人生在世如果不經歷刺骨嚴寒冰霜,傲雪的梅花怎會有撲鼻的芳香。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出自唐代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 不是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若不是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四月桃花    無論你是誰
  • 唯有梅花撲鼻香
    寫的是梅花的嬌俏,清淺更喜北宋畫家詩人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風雪凜凜,天氣猶寒梅花獨自傲然開放俏不爭春,卻傳遞春天的消息愈發堅貞,愈發豔麗冬天會過去,萬紫千紅的春天,會到來安穩的世道,也會到來
  • 客串鬢邊?移動貓薄荷尹正的獨家起名配方!
    已經完結的由尹正主演的電視劇《 鬢邊不是海棠紅 》大家都看了嗎?那你們有沒有發現其實土貓馬也在《 鬢邊不是海棠紅 》中也是有客串噠!鬢邊不是海棠紅最後,祝大家萬事如意!
  • 通訊界「黃埔軍校」,堪比華為,經得幾番寒徹骨,終聞梅花撲鼻香
    唐代僧人黃檗禪師大師曾經寫過一篇絕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比喻只有在經歷過艱難痛楚後,才能奮起勇於探索,去實現自己的追求。而今天我要說的就是一個經歷了「一番寒徹骨」後,終於「聞得梅花撲鼻香」的通訊界的「黃浦軍校」,它就是正在崛起的中興通訊(ZTE)。
  •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虛雲老和尚)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虛雲老和尚上海玉佛寺1953年禪七開示古云:「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是黃檗禪師說的,前後四句,有二種意義。要使一向貪著色、聲、香、味、觸、法的賊不能侵犯,故曰如守禁城。後面的兩句,「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譬喻,即是我們三界眾生沉淪於生死海中,被五欲所纏,被塵勞所惑,不得解脫,故拿梅花來作譬喻。因為梅花是在雪天開放的,大凡世間萬物都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冬天的氣候寒冷,一切的昆蟲草木都已凍死或收藏。塵土在雪花中也冷靜清涼,不能起飛了。
  • 《鬢邊不是海棠紅》落下帷幕 黃曉明尹正匠心誠意鑄就精品
    日前,由戴瑩、於正任總製片人,惠楷棟執導,黃曉明、尹正、佘詩曼等領銜主演的民國傳奇劇《鬢邊不是海棠紅》(以下簡稱《鬢邊》)終於落下帷幕。《鬢邊》憑藉劇中令人驚豔的戲曲表現,動人的故事獲得多方認可,其足以媲美上星劇的高品質不僅讓無數觀眾好評不斷,更收穫多家海內外主流媒體積極點讚。
  • 不僅一番徹骨寒,哪來梅花撲鼻香,她也是這樣而走向成功的
    不僅一番徹骨寒,哪來梅花撲鼻香,她也是這樣而走向成功的。娛樂圈中大紅大紫的明星很多,像範冰冰、楊冪、楊穎、劉詩詩、迪麗熱巴等等這樣的女明星都非常的紅。而現在要提到的女明星,她僅僅出演一次女主角就走紅了,之後每一部電視劇都大紅大紫,包括她本人也紅遍大江南北。
  • 一首唐代禪詩直擊人心,只有經歷徹骨寒風,才懂得珍惜梅花撲鼻香
    今天我們一起細心品讀唐代高僧黃櫱(讀niè)的一首禪詩,在享受唐詩獨特唯美的詩篇時,最後兩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直擊人心,讓人感同身受,感慨萬千。《上堂開示頌》 唐代 黃櫱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首詩唐代高僧黃櫱禪師的作品,詩的大意是,要擺脫塵世間的繁瑣事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下力氣緊緊抓住凡塵俗事的由頭,大幹一場。就如梅花,如果不是經歷了一翻徹骨的寒冷,怎能綻放得如此香氣撲鼻呢。
  • 《鬢邊不是海棠紅》收官之後,跟導演聊與「戲」有關的三件事
    作者 / 喬苗兒 採訪《鬢邊不是海棠紅》總導演惠楷棟時,陳紉香提劍唱《紅樓二尤》,血灑戲臺的預告剛放出去,全劇從喜到悲的轉折到來,彈幕評論涕泗橫流,哀聲四起。導演顯然做足了心理建設「早就有觀眾說要寄刀片!」,似乎觀眾的反應早在預料之中。
  • 一番寒徹骨 梅花撲鼻香
    一番寒徹骨 梅花撲鼻香——記「漢語橋」義大利預選賽冠軍齊善欣光明日報駐羅馬記者 陳曉晨  編者按  隨著最新一屆「漢語橋」中文比賽在世界各地相繼舉行,學習漢語還讓她獲得了許多人生感悟,例如,一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讓她領悟到成功一定要付出很多努力,時刻做好準備的人才有更多的機會,只有把握住每次機會才能更接近成功。  齊善欣決心學習漢語的一大原因,是她深深地愛上了中國的茶文化,喜歡茶店裡幽靜雅致的氛圍。她常常去茶店,一邊品茶,一邊學習,經常在不知不覺中一整天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