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脹或是胃癌 微創技術為18歲女孩治療胃癌

2020-12-27 騰訊網

貴州省的小楊今年18歲,2個月前,小楊出現胃脹,以為是胃病,自己找了些胃藥治療了,就沒再關注。這個時候的小楊沒想到,自己和癌症的距離這麼近。

11月,小楊吃了胃藥發現沒什麼效果,甚至胃脹還逐漸「升級」為腹脹,到醫院檢查胃鏡:胃竇潰瘍(活動期,已病檢)。在醫生的要求下,小楊還做了腹部B超和彩超,最後結合病理報告,確定為胃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細胞癌,卵巢囊實性佔位擬囊腺瘤與囊腺癌鑑別,大量腹水。

確診胃癌後,小楊犯愁:胃癌可以治療嗎?治療胃癌要「開膛破肚」嗎?胃癌要放化療嗎?放化療會不會很難受?

醫院建議小楊進行化療治療,被小楊及家屬拒絕了——化療的副作用實在太大了。最後,小楊找到了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一科的彭齊榮教授。

彭齊榮教授

入院後,劉躍軍教授予以對症支持治療,先為小楊進行腹水引流,同時為其補充人血蛋白糾正低蛋白血症。劉教授查房時指示,小楊無明顯介入禁忌症,可以行動脈介入手術治療。

動脈

介入術

在DSA手術室裡,劉教授為患者進行了胃十二指腸動脈和腸繫膜上動脈的造影術+灌注術+栓塞術。

通過導管將藥物直接灌注至腫瘤內部,使藥物能以高濃度殺滅腫瘤細胞,避開靜脈化療減少藥性的缺點,同時有微創手術傷口小,副作用小,見效快等優點。利用栓塞劑堵塞腫瘤周圍血供,抑制腫瘤生長,從而達到減瘤效果,改善患者症狀,縮小腫瘤大小。

術後,醫生密切觀察小楊的病情變化,予以心電監護、護胃、止嘔等處理。

經過血管介入術後,小楊的腹脹腹痛得到治療,明顯好轉,腸梗阻的症狀有所緩解,病情終於得到了控制。

在醫生的建議下,小楊接受了熱療抗腫瘤治療,通過電磁波產生熱能,使腫瘤內部升溫,抑制腫瘤癌細胞的合成,輔助動脈灌注化療後治療惡性腫瘤,起增敏增效的作用。

胃癌

胃癌的發病率在惡性腫瘤中居五,根據胃癌病理學類型及臨床分期,採用以(微創)手術治療為主,聯合熱療、生物靶向治療等手段進行綜合治理,以達到延長患者生存期限,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相關焦點

  • 早期胃癌治療的「新六脈神劍」
    早期胃癌的ESD治療(內鏡下黏膜剝離術)近年來,成為早期胃癌等胃黏膜病變內鏡下微創治療的標準方法。我院消化科內鏡中心團隊在伍建業主任的帶領下,率先開展這項技術,通過對患者的胃鏡精查,發現並診斷多例早癌,成功為多名患者施行了ESD(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
  • 胃癌免疫治療大有可為
    推進層級化胃癌篩查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胃癌治療的三大原則,也是提高治療效果和降低病死率的關鍵。實現胃癌早診早治的前提在於重視早期篩查。目前,胃鏡是確診胃癌的首選方式。趙林指出,在胃癌早篩早診方面,日本和韓國已有成功經驗,通常50歲就開始進行常規胃鏡檢查。
  • 臺灣醫師:常喝啤酒配炸雞易患胃癌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韓劇使得啤酒配炸雞成為時尚吃法,然而臺灣地區一家醫院發現一名有這個飲食習慣的患者,目前他的病情已發展成胃癌。    主治醫師指出,胃癌是日本、韓國的國病,也是世界第二大癌症,除了體質的可能因素之外,恐怕跟燒烤油炸食物、加工肉類、醃漬醬菜、酒精等飲食習慣有關,常常吃這些食物,簡直是在吃致癌特餐。
  • 打嗝反酸是胃癌?這些症狀注意了...
    胃癌這個詞兒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了中國每年死於胃癌的約有22.7萬人而且有資料顯示,青年人患胃癌的比例在增加15%患者為40歲以下年輕人當然,大家也不要看到這些數字就被嚇到黃華說早期胃癌預後良好,5年生存率達90%以上
  • 泡麵真能引起胃痛、胃脹、胃癌?今天必須把真相說清楚
    甚至身邊有朋友說是,有胃病的人,千萬不能吃泡麵,但凡吃一口、胃就會馬上反抗,胃痛、胃脹就會立馬來找你。甚至有人還說,經常吃泡麵,會引起胃癌,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吃「泡麵」會不會對胃造成傷害、經常吃會不會引發胃癌。 一、吃泡麵會引起胃痛嗎?
  • 泡麵真能引起胃痛、胃脹、胃癌?今天必須把真相說清楚!
    甚至身邊有朋友說是,有胃病的人,千萬不能吃泡麵,但凡吃一口、胃就會馬上反抗,胃痛、胃脹就會立馬來找你。甚至有人還說,經常吃泡麵,會引起胃癌,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吃「泡麵」會不會對胃造成傷害、經常吃會不會引發胃癌。一、吃泡麵會引起胃痛嗎?
  • 33歲IT男確診胃癌中期!醫生說,他的情況很典型
    就像陸瑾,她自己也想不通,明明才29歲,平時也沒有症狀,怎麼胃癌偏偏就找上了門?浙大邵逸夫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嚴加費提到,隨著現代人飲食、作息、工作等各方面生活習慣的改變,近些年,胃癌患者的發病年齡逐漸表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接診的胃癌患者中,40歲以下患者所佔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而其中的不少人,並沒有明顯症狀。
  • 33歲男子確診胃癌中期!醫生說,他的情況很典型
    就像陸瑾,她自己也想不通,明明才29歲,平時也沒有症狀,怎麼胃癌偏偏就找上了門?浙大邵逸夫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嚴加費提到,隨著現代人飲食、作息、工作等各方面生活習慣的改變,近些年,胃癌患者的發病年齡逐漸表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接診的胃癌患者中,40歲以下患者所佔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而其中的不少人,並沒有明顯症狀。
  • 噯氣、反酸……也可能是胃癌!
    以前胃癌高發期在40歲以後,現在看20歲以下的胃癌也經常見到。在40歲以下年輕的胃癌,發生率在最近十年是呈現增長趨勢,說明確實有年輕化趨勢。 胃癌易被當胃病 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誤認為是普通胃病來治療,要發現需要做胃鏡檢查。另外,預防胃癌的主要方式是注重飲食衛生,不要食用黴變食物和飲用不符合飲用標準的水。
  • 別讓美食變成「致命誘惑」,梁寒教授告訴你胃癌防治要點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激起了人們對食物的狂熱,也為我們展現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當面對美食的誘惑大快朵頤時,我們的胃或許正承受著煎熬。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2018年全球有100萬例新發胃癌,同時超過78萬人將會因胃癌而死亡。其中,我國胃癌發病例數和死亡例數分別佔全球胃癌發病和死亡的42.6%和45%。胃癌為何如此「偏愛」中國人?
  • 3D腹腔鏡治療粵東首例「鏡面人」胃癌
    12月上旬,來自湖北襄陽的陳伯因反覆出現上腹不適兩個月在當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胃癌。為了得到更好的救治,陳伯的兒子慕名找到汕頭市中心醫院普外一科主任、內鏡中心主任王小忠為其父親進一步診治。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陳伯竟是罕見的「鏡面人」。
  • 27歲女孩常常不按時吃飯 一年內反覆腹痛患胃癌
    她才27歲……」  「胃癌發現得太晚,多處轉移、情況很差,目前沒有有效的方案可以延緩生命,我們能做的就是減輕她的痛苦……」  問話的是小張的媽媽,談話間氣氛一度接近冰點。  聽到問題的時候,浙大四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虞衛華心中一顫,但是這個事實必須由她親口說出。
  • 20歲女孩確診胃癌,從腹痛到死亡僅1年!印戒細胞癌有多可怕?
    20歲女孩確診胃印戒細胞癌 大概五年前,有個小姑娘,才20歲,我們就叫她小林吧,意外查出胃印戒細胞癌晚期。因為家裡條件不好,所以很小的時候就輟學出來打工了。因為發現自己老是肚子脹脹的很難受,便去醫院就醫,醫生說是卵巢腫瘤,後經過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胃印戒細胞癌轉移到卵巢所致。
  • 人大「常青樹」申紀蘭罹患胃癌逝世:我國胃癌每年死亡人數50萬,是...
    申紀蘭如今已經是91歲的老人,從統計數字上看,年齡越大,胃癌的風險越高[4]。根據中國2012年的統計數字,在40歲以下的人群中,胃癌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不到10人,但到80歲人群中,每10萬人中就有205個胃癌發病人數。
  • 上海胃癌醫院前十名-北京胃癌診治醫院
    在各類癌症中,胃癌是較為常見的癌症之一。對於胃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都是最重要的原則,也是提高胃癌療效的重要所在。  胃癌是種什麼病?  胃癌的發病常與慢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飲食和遺傳有關,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年齡以40一60歲為多見,男多於女,比例約為3:1。其早期症狀不明顯,開始時感上腹飽脹不適,伴不規則隱痛、噯氣、反酸,類似於胃潰瘍症狀,繼而出現食慾溉退、消瘦、貧血,癌腫侵及神經時引起劇烈劇烈疼痛。胃竇部癌可使幽門部逐漸狹窄,繼而阻塞,從而出現嘔吐。
  • 胃癌也「盯上」年輕人了!早期會有4個「信號」,請你不要無視
    在胃癌發展過程中,患者的胃部功能下降,受其影響許多症狀會找上門來。留意到胃癌的信號應該第一時間採取治療措施,通過合理的控制降低胃癌帶來的風險,否則胃癌病情嚴重,身體持續受影響有可能會導致壽命縮短。另外,現在有不少年輕人也患有胃癌,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預防胃癌,從自律吃喝開始 出現這些症狀,警惕胃癌早期
    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胃癌年新發病例超過40萬,位列第二位,而死亡人數約為29萬,位居第三位。南京鼓樓醫院消化道疾病專家鄒曉平教授提示大眾:「胃癌防治從早做起,發現危險因素,早診斷、早治療,讓胃癌不再是影響人類健康的病魔。」
  • 胃鏡查出腸化生,就註定要得胃癌嗎?如何防止腸化生的癌變
    事實上,胃鏡查出腸化生的患者很多,大部分患者並不會發展為胃癌。從以上關於腸化生的定義、分類和癌變風險來看,只有較少一部分胃病患者的腸化生才存在發展為胃癌的可能。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還有很多胃癌的發生,根本就沒有經歷腸化生的階段。所以說,發現了腸化生,不一定就會得胃癌;沒有發現腸化生,也不代表一定不會得胃癌。腸化生只是胃病進展的一個階段,而且是可能被跳過的一個階段。
  • 胃癌術後康復治療需注意哪些問題
    胃癌術後康復治療需注意哪些問題 時間:2020-12-22 13:53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胃癌術後康復治療需注意哪些問題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胃癌是比較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我國是胃癌高發。
  • 人大代表申紀蘭罹患胃癌逝世 預警:國內胃癌每年死亡人數50萬
    ,享年91歲。新聞中沒有表明申紀蘭是否在接受何種治療,是否在去年就已查出胃癌,都沒有得到官方證實。但是從電視播出的視頻中可以看出,90歲的申紀蘭行走、說話都沒有大礙,握手時也能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力量。申紀蘭如今已經是91歲的老人,從統計數字上看,年齡越大,胃癌的風險越高[4]。根據中國2012年的統計數字,在40歲以下的人群中,胃癌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不到10人,但到80歲人群中,每10萬人中就有205個胃癌發病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