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2021年春節,我們先看看2021年春節的日期?
上表可以查到春節日期是2月12日,2月3日是立春日,在我們國家意味著春天便開始了,春節在立春之後,會不會有倒春寒呢?筆者認為概率不高,不太可能有倒春寒!
什麼是倒春寒?
一般是指初春氣溫回升快,而在春季後期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現象。從時間上來看,到了3月份春分之後,在個別年份氣溫急劇升高,突然有冷空氣南下,或者有冷高壓控制下的晴朗夜晚地面強烈輻射降溫導致氣溫偏低的現象。
倒春寒是農業氣象上使用的概念,因為到了後春4~5月份時,黃河流域小麥正處於返青期,氣溫降低會導致農作物受到冷害,如果這個階段(一般指4月至5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偏低2度以上,則認為是嚴重的倒春寒天氣。例如,今年春季清明節後的河南北部、山西南部遭遇了一場雪。下圖是4月9號河南網友拍到的雪景,這種「前春暖,後春寒」的天氣稱為倒春寒。
今年春節就在立春附近,從時間上來看,倒春寒一般發生在3月底以後,而春節在2月,相差一個多月,時間上不吻合,所以春節倒春寒也就難說了。
當然滿足春節倒春寒的條件,就要在立春前有氣溫強烈回升,之後到了2月12號春節時,有一股冷空氣南下,導致春節非常寒冷,這樣的天氣過程有可能實現嗎?還是不太可能。雖然近幾年天氣反常的厲害,容易出現極端天氣,但這種概率要建立在大氣候背景下才有討論的意義。
今年大氣候背景是什麼樣的呢?就是拉尼娜爆發。上圖
立冬節氣時中國氣象局舉辦了新聞發布會,今年8月開始,中東太平洋的海溫進入拉尼娜狀態。目前,這種狀態仍在持續。根據預測,拉尼娜狀態會在今年冬季達到峰值,之後開始衰減,今年冬季可能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在多數拉尼娜年峰值的冬季,影響中國的冷空氣比較頻繁,中東部和大部地區的冬季氣溫偏低的概率比較高。」,今年冬季影響中國的冷空氣總體比較頻繁,冷空氣勢力總體偏強,除了東北地區和東部沿海以及高原地區偏暖一點以外,其餘大部地區的氣溫正常到偏低。
既然受拉尼娜影響,冷空氣南下頻繁,而受倒春寒影響最深的黃河流域,冬季的氣溫偏低。從時間上來看,冷空氣應該來得早,去得遲,意味著今冬時間偏長,有可能往後拖,導致立春節氣的氣溫有可能較往年偏低,天氣寒冷,這個概率是很高的。
春節一直圍繞在立春前後,近些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冬季氣溫一直偏高,出現暖冬的冬季越來越多,但地球這麼大的一個系統,對氣溫還是有一定的調節能力的,氣溫不會是急劇上升,它應該是漸漸地變化,而我們的春節大多出現冬季(12、1、2月)的天氣裡,所以春節出現倒春寒的概率幾乎為零。
由此可以看出,2021年春節不太可能出現倒春寒,較往年天氣偏冷的概率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