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與資本,才是一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三大動力。GDp的增長動力,包括這三大動力,加上推動GDP增長的投資,還有拉動GDP增長的消費,其中出口屬於境外銷費。嚴格意義來說,投資就是生產資本,而科技、管理與資本,都為生產,最終都為人類的消費服務。在金錢社會,所有經濟活動都由人的賺錢貪慾來牽引,資本無論為生產,還是為消費,都是資本所有者為了賺錢。
天下皆為利往,利盡而散!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 ...親朋道義因財失,父子情懷為利休。
一旦涉及經濟中的人性本質,小農都未免些許傷悲,天下蒼生,為一張張鈔票而活,有點傷情懷啊。
中國經濟增長動力,離不開資本、科技與管理,中國GDP增長也離不開投資與消費。
GDP是什麼呢?
GDp實質是錢衡量的價值,一國的GDP其實就是你創造了多少錢,為了考慮資產膨脹了多少倍問題,國際上以美元計,事實上美元也在貶值中。如今各國的紙幣,哪裡還有什麼錨呢?都在瘋狂印鈔中。GDP這玩意,也不講是富人的GDP多少,窮人的GDP多少。
你可以這樣子理解GDP,GDP等於你印了多少沒貶值的錢,就這麼簡單!表面上核算的是生產多少價值,消費多少價值,實質等於GDP增長又吸收了多少錢,又發行了多少錢,你看哪國的GDP不與M2高度一致呢?不發債印錢,哪國GDP還能增長!
美國人發明的GDP,本身就是用美元衡量各國經濟產出,推銷美元。GDP的最初誕生,本就不是用于衡量福利或者幸福的,GDP裡沒有公平正義,沒有收入分配是否合理,GDP增長不講人性,也不講社會合理。GDP核算必然會繼續改善,社會應當更加重視福利的測算和供給,應當關注貧富差距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正義!
在沒有出現GDP測算之前,各國的經濟增長或衰退,國民收入情況,經濟生產與消費狀況,各國無法用統一數據比較,政府和商人也不好掌握這些數據信息。
改革開放伊始,中國的國民經濟核算還是源於前蘇聯的MPS(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僅將物質資料的生產(即農業、工業等)納入核算範疇,而無法以實物生產方式衡量服務業,建國前三十年中國沒有GDP核算觀念和數據體系。1992年8月,國務院發出《關於實施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方案的通知》,正式開始在我國實行SNA體系,GDP也隨之成了最為重要的經濟指標。此後,國家統計局徹底擯棄MPS核算體系並轉向SNA,從而增強了中國經濟與市場經濟國家經濟的可比性。
研究GDP要綜合考慮物價上漲CPl、投資增長率、M2等,因為GDP主要內生動力之一是資本,資本由錢轉化,資本擴張GDP量,而科技是增加GDP的質,科技能反映商品物價,高科技產品賣的貴或降了成本,這些利潤增加就是增加了GDP,可以看GDP的幾大核算公式。m2直接產出資本,資本產出GDP,M2也促使資產價格上漲,中國CpI沒有資產通脹考慮,房價不在CPⅠ裡。我上面講過,投資也是資本增加,直接投資與M2就是產出資本,中國GDP由主要有資本推動,未來要由科技推動,因資本已經過剩,這是GDP降速的內因,也是各國經濟發展的規律,科技擴大社會分工,又能吸收資本,擴大就業,科技與資本相互促進,陰陽互生關係。
中國GDP與世界GDp增長曲線一致,世界市場影響著中國出口,所有的生產投資最終要滿足消費,你國內消費不足,出口來滿足產能。
參照上面數據圖可知,中國GDP不斷降速,一是與世界經濟同步,二是投資率下降,因為資本過剩,投資產業會加速過剩,只能負債投固定資產,如基建和房地產,M2再產出資本,GDP也不能有效提速,貨幣政策效用邊際遞減,因為資本過剩。三是中國科技創新不足。
請注意,此研究是GDP增速問題,不是GDP總量增加問題,GDP總量一直在增加,但增速在遞減。美國GDP也如此。
世界各國經濟遇到共同難題,科技創新不足以促進資本成長,靠M2發債印錢直接產出資本,在過剩情況下,只會增加資產泡沬,房地產CPl狂漲,資源性產品價格瘋漲!
為什麼過剩呢?因為富人的錢生錢更富,擁有資本的富人生產的商品,靠勞力維持收入的中下層窮人不能消費,這種以資本為主的收入分配,造成了資本過剩。過剩資本為賺錢,只能轉向股市、債市、房地產去投機。各國經濟基礎如此,管理體制對此資本主導收入分配是維持而非改變,全世界都是資本過剩,跨國資本在越南用低人工成本擠佔世界存量消費市場,越南在外資推動下才一技獨秀,並非越南消費市場很繁榮,當然就業增加和工資收入促進了本土市場消費,但其產出主要滿足其他國家低價消費,這也是過去中國GDP增長動力之一,即出口,用境外市場擴張本土產能,而本土產能三分之二又來自於境外資本與技術,這一模式,也受到了印度的青睞。
生產最終要消費,窮國生產富國消費,富人組織窮人勞動生產大家消費,富人憑什麼組織生產?憑錢,憑權,難道憑長的帥長的美!
美國是產業資本過剩後轉向金融資本,用美元消費窮國勞力生產的商品,現在是印美元給國內窮人花,美國人用美元享用窮國家的勞力產出。美國富人財富靠賭博,到資本市場和期貨市場賭博賺錢,並操縱世界資源價格,包括糧食、石油和礦石等資源,從價格波動中賺錢,2020年都搞出石油期貨負數的奇觀。美歐相繼進入貨幣資本主義時代,發債印錢借錢給國內富人和窮人,用美元、歐元地位剝削窮國的資源,包括窮國的勞力。
中國不能用人民幣剝削外部財富的情況下,事實上還是被剝削者,只能靠提升資本效率和科技創新增加產出,調整收入分配,增加社會保障與福利,讓中下層增加消費能力,擴大消費市場。未來,要努力讓人民幣走出去。
深化公共資本投資體制改革,讓資本中的公共資本投資體系增加效率。
中國GDP增長依賴投資和對外出口,投資一是本土民間資本和公共資本,二是引進外來境外資本。因居民消費不足,投資造成的產能只能對外輸出,也就是產品出口。如今投資和出口二者對GDP增長效用在不斷遞減,未來必須靠消費。
中國最大的投資公司是地方政府,中國是以政府投資主導的經濟體。債務擴張的投資傳導到地方政府,為還債而賣地,最終傳導到房產這一資產價格的長期上漲。這是因為,中國投資中基建和房地產是大頭,基建和房地產都由政府控制和主導,規劃和供地權利在地方政府手裡。
不斷擴張債務和M2流入投資,優其政府主導的低效益投資,造成資產價格泡沬,土地與房產價格泡沬,不斷擠壓社會投資和居民消費,這是因投資效益和投資量下降致經濟減速。
地方政府投資形式很多樣,各種基金,城投公司,還有投資公司和金控平臺,等等。這些機構享受著國家商業銀行的大量貸款,如以效益論,有些確實不高,民企很難獲得銀行的貸款,這些政府系公司獲得商業銀行貸款,有時再轉手貸給民企,吃利差。
此外,地方政府還大量舉債搞基建投資,還債要靠賣地,地方財政的重要收入來源即賣地,壟斷城市土地,住宅用地平均不到20%,抬高地價,加上拆遷浪費,造成房價高漲,房地產真正受益人,並非地產商。
中國這種財政投資方式,既低效,又產生大量權錢交易,甚爾政府上下級也會爭奪財源。大財政粗放投資模式,產生了很多問題,包括政企不分,官員本來服務社會管理,卻成了投資經理人,本該是服務型政府卻成了投資公司。
基建是中國經濟的一大抓手,讓地方政府負債搞,還是由開發性金融負債搞,誰會更有效率?是官員還是職業經理呢?
所以筆者建議,剝離有收益有回報的財政投資職能給開發性金融,比如保障房由住宅開發銀行和住宅基金負責,基建由國家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地方基建基金負責,國企由國家產業投資銀行進行股權投資,所有地方金融與金控平臺,及投資平臺和各類基金,由統一的獨立於財政部門的地方金融委員會負責。
非收益的投入才由財政部門負責。
中國城鎮化是超前,還是滯後呢?
我國真實城鎮化率最新統計數據為44.38%,而達到人均1萬美元GDP的其他大規模經濟體,城市化率平均超過65%。
影響城鎮化並非戶籍問題,戶口是「毛」,而住房和教育政策是「皮」。
研究城鎮化問題,要抓住「人」這一根本問題!要誰進城呢?當然是在城市工業區打工的至少2億農民工,還有上千萬畢業的大學生。為什麼這些人不能在城市安居而成候鳥呢?因為房子貴,受教育權與戶口本綁定,戶口本與房子綁定,三鐵角阻礙他們留在城裡!政府為賣地控制供地,為賣地讓買房與入學掛鈎,將來還要收房產稅,房子也要與教育掛鈎,戶口本關聯房產證,房產證關聯你孩子在哪兒上學。
房子蓋的多,但不在上述近3億在城裡生活的這些人手裡!
為什麼同一發展水平的國家,城鎮化率高於我國呢?
為什麼不大建低價公租房讓上述3億人安居安家呢?因為供地!掌控住宅供地少於20%,為獲得高價土地收入,因為土地財政!土地財政為還地方政府投資債,還政府主導的一大堆低效投資,歷史證明,會有大量壞帳,會有償債風險,需要賣地還債!這是個死結!
解決這個死結,需要地方政府主導的大財政投資體系,讓投資職能脫鉤財政,交由開發性金融供給,由獨立的金融投資委員會負責,獨立核算,獨立計劃投資,而非由計劃經濟一套分配資源。市場化改革最後保壘,政府財政主導的公共投資的資本體系,需要第三方獨立!讓政府成為服務型政府,而非投資型政府!
一旦獨立的產業和金融公共資本投資體系成立,不受行政直接幹預,人民銀行就可以購買金融性開發銀行債券注入信用,並向國際市場出售大量開發性金融機構債券,與國債一起,吸收境外人民幣,有了需求,人民幣自然走出去!中國企業用人民幣對外投資,由這些人民幣債卷回收境外人民幣,構成人民幣外循環體系重要一環!
人民幣外循環體系的基礎是內循環,人民銀行一手賣國債給境外,回流人民幣,一手買商業銀行和開發性金融的債券,不斷放出人民幣,金融機構向境內外貸出人民幣,企業不斷對外輸出資本和技術投出去人民幣,開發性金融和商業銀行不斷借錢和直接投資給企業,而不能如今以負債形式砸在地方政府手裡,巨額負債就是人民幣循環遇到梗阻而至,小循環造成貨幣池子,而沒能形成河網眾布,內外流循環一體,水流不暢才聚而成池,再聚而成湖。
境外持有人民幣的國家不用擔心,可以購買中國商品和技術服務,也可以買中國債券保值,也可以到中國資本市場投資,到此人民幣才有國際信用,才能不斷走出去。
關注農民農子孟,關注草根經濟學,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