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勃定律:為什麼說男人不要對女人太好?

2020-12-15 阿誠日記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被兩性關係搞得焦頭爛額,經常動不動就吵架甚至離婚。那兩性之間該怎麼樣相處呢?心理學基礎理論之一---貝勃定律就能解決此類問題。

定義:說的是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再施予的刺激對他(她)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來說,第一次大刺激能衝淡第二次的小刺激。

比如你老婆突然打電話跟你說她丟了1萬塊錢,這時你是不是很生氣?覺得自己一個月都白幹了。但是如果你中了500萬彩票,欣喜若狂的時候,你老婆打電話和你說她今天不小心丟了1萬塊錢。這時你的內心是不是很平靜?感覺丟了1萬塊錢就沒那麼大不了的。

這就是貝勃定律在影響著你,中500萬的大刺激衝淡了丟1萬的小刺激。

貝勃定律還有個推論:我們的感覺很敏感,但也有惰性;它會矇騙我們的眼睛,也會加重我們的感受而迷失理性。

我引用網上的一個例子說明。

一個女孩和母親吵架而離家出走。一天後,肚子餓了,她來到一個賣面的小攤子,卻發現自己忘記帶錢。好心的老闆免費給了她一碗麵。女孩感激地說:「我們又不認識,你卻對我這麼好!可是我媽媽,竟然對我那麼絕情……」

麵攤的老闆說:「我才煮一碗麵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你媽幫你煮了十幾年飯,你不是應該更加感激她嗎?」 女孩一聽,整個人愣住了!是呀,媽媽辛苦地養育我,我非但沒有感激,反而為了小小的事,就和她大吵一架。然後女孩就鼓起勇氣,往家的方向走,快到家門時,她看到疲憊、焦急的母親正在四處張望。媽媽看到女孩時,連忙喊道:「飯都已經做好,快回去吃吧,菜都涼了!」此時女孩的眼淚奪眶而出……(此例子來源於網絡)

例子中麵攤的老闆免費的一碗麵就觸動了小女孩的感覺中敏感的那部分,他媽媽每天都對她好就是感覺的惰性,有一點不好就會將其不好的感覺放大化。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句話:「男人不要對女人太好」。這句話是有科學依據的,它可以用貝勃定律這個心理學理論解釋。

一位義大利心理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在情人節前兩個月的時候,他找了一對背景相差不多的情侶,他讓其中一對情侶中的男孩,每個周末都給自己心愛的女孩送一束紅玫瑰花;而讓另一對情侶中的男孩,只在情人節那一天向自己心愛的女孩送去一束紅玫瑰花。

但是到了情人節那天,那個在每個周末都能收到紅玫瑰花的女孩,看到男友送過來的玫瑰花,表現得很平靜甚至有點不滿。最後她忍不住說了一句:「我好羨慕別人送給他們女友的大把「藍色妖姬」,比這普通的紅玫瑰花漂亮多了」。

而那個平時沒有收到紅玫瑰的女孩,捧著男朋友送來的紅玫瑰花時,表現出了極度甜蜜的表情,非常高興地與男孩緊緊擁吻在一起。

雖然第一組的男孩表現得比第二組好特別多,但是因為貝勃定律。從而導致第一組的結果並不好。

所以,對女人太好的男人一般都沒好下場

比如你每天下班回來做飯洗衣服拖地,她們就潛意識地認為這是應該的,突然有一天你非常累,什麼都沒做,你的老婆就會不開心甚至吵架。如果一個男人只是偶爾做一下家務,突然有一天趁老婆不在家把飯做了、衣服洗了、地也拖了的話,那他的老婆回家後就會感到無比的甜蜜

大家仔細對比一下,第二種男人只是偶爾做了第一種男人天天都在做的事情,然而結果卻是大不相同的。所以那些動不動就離婚的人不妨仔細想一下,我的心理是不是陷入貝勃定律中了,把他那一點點的不好放大化了。

所以兩性關係中「若即若離」是關鍵,這樣才能讓人慾罷不能。

貝勃定律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狡猾定律」,在生活中也是屢試不爽。

小米手機的飢餓營銷大家都聽說過,才出新品的時候各種限量,後面就會全面放開。

我記得紅米1才出來的時候,我還是窮大學生一枚。那時候擁有一個智慧型手機是多麼奢侈的事情啊!那時為了搶紅米1,早早地就在網上站好了位置,那場面堪比過年搶火車票,可惜手速慢,沒搶到。搶了好幾天之後,終於搶到了。那高興地呀,恨不得在操場上打滾。

大家都知道紅米1當時只是試驗機種,有很多的毛病,比如發熱啊卡頓啊重啟啊等等。但是你經過了搶手機這個更加不好的感覺之後,你就覺得那些小毛病都是小問題了。所以紅米1的退貨率基本為零。

總結:貝勃定律指出我們的感覺很敏感,但也有惰性。這也解釋了為情傷心難過的女孩為什麼更容易追求,對女生特別好的男人更容易被當做備胎。

所以懂得珍惜自己的點滴所得,善待身邊的人,不要把好與不好的事情都看做是理所應當的,我們應該理性分析事情的本身,這樣才能更好的生活。

我是阿誠,心理學的愛好者,每天分享自己所學所感,喜歡關注點讚,謝謝。

相關焦點

  • 謹慎對待身邊的愛:貝勃定律
    女孩感激地說:「我們不認識,你就對我這麼好!可是我媽媽,竟然對我那麼絕情………麵攤老闆說:「我才煮—碗面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你媽幫你煮了十幾年飯,你不是更應感激嗎?」這便是「貝勃定律"。貝勃定律,其實很容易成為一種利用人心的手段。有沒有感覺女生剛經歷分手的時候,你主動出擊,成功概率很上升?又或者在別人心煩以亂,孤獨無力的時候幫助他一點點,他會非常感激你?
  • 為什麼說舔狗一無所有?看看貝勃定律,你就明白了
    其實是有的,別認為虎臣在開玩笑,其實就是貝勃定律,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那麼,什麼叫貝勃定律呢?指的就是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再施予的刺激對他(她)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來說,第一次大刺激能衝淡第二次的小刺激。虎臣給大家打個比方,你買手機,看到了一款一萬元的手機,你會驚訝,怎麼會這麼貴?
  • 解析《紅玫瑰和和白玫瑰》裡的「貝勃定律」,對現代婚姻的啟示
    這種不知足的心理背後,其實印證了一個心理學定律-貝勃定律。本文接下來要談的是《紅玫瑰與白玫瑰》裡關於感情裡的「貝勃定律」,以及該定律對現代愛情和婚姻的啟示。一貝勃定律: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 墨菲定律——貝勃定律:珍惜多少,才真正擁有多少
    貝勃定律是著名的心理學家貝博做過的一個實驗:一個人右手舉著300克的砝碼,這時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碼,他並不會覺得有多少差別,直到左手上的重量一直增加到了306克的時候才會覺得有一些重。如果右手舉著一個600克的砝碼,這時左手上的重量要達到612克才能感覺到比右手重。
  • 不管和誰在一起,想要過得幸福,就要遵循「貝勃定律」,值得思考
    通過該實驗在心理學中提出了"貝勃定律","貝勃定律"是一個社會心理學效應,說的是當人受到刺激後,之後同樣的刺激對他(她)來說就變得微不足道。通俗地來講其實就是一種關愛麻木,在感情中,頻繁的愛也會逐漸趨於平淡,即使愛如同往常一樣,但給對方的感受卻大不相同。
  • 想要孩子感恩,父母需懂「貝勃定律」
    其實,孩子會變成這樣的"白眼狼",都是"貝勃定律"在影響孩子,所以家長要讓孩子懂得感恩,就必須懂得"貝勃定律"是什麼。那麼,貝勃定律是什麼?心理學上有一個叫做貝勃定律的心理效應,這個定律說的是個體在高強度的刺激後,如果習慣了這種刺激,那麼等到他接受更低程度的刺激的時候會變得"不以為然",也就是俗話說的"一升米的恩情半鬥米的仇恨"。
  • 不懂「貝勃定律」的家長,容易養出「白眼狼」孩子
    實際上,這不是孩子不夠孝順,長大了反而不懂得感恩,而是「貝勃定律」在發揮作用。小天畢業後一直在家裡待業,幾個月過去了仍然沒有合適的工作。要麼就是嫌單位待遇不夠好,要麼就是工作的內容沒意思,自己不喜歡。親戚朋友推薦的職位沒有一個看得上,自己應聘的公司又都石沉大海。
  • 貝勃定律:要有條件地去愛他人
    慢慢地,萱子提垃圾或是打掃衛生的時候,室友也會說「我幫你吧」,萱子禮貌地回「謝謝」。後來,萱子扔垃圾的時候,室友說等一下我清理完抽屜你再去扔;萱子拖地的時候,室友挪開自己的位子,「還有這裡沒拖」;萱子清理洗漱臺可能時間有點久,室友催到「你還要用多久啊,我要刷牙了」。
  • 你是否生活在別人的算計之中,「貝勃定律」告訴你
    「貝 勃 規 律 」既是 一 個重 要 的 經濟 學概 念 ,又 是 一 個 社 會 心理 學 效 應 ,指 的是 第 一 次 的 刺 激 能 緩 解 第 二 次 的 刺 激 ,即 當 人 們 經 歷 過 強 烈 的 刺 激 之 後 ,對 以 後 給 予 的 刺 激 就 感 覺 微
  • 為什麼說男人不要對女人太好?這五點或許可以讓你找到答案
    很多人都說,女人這一輩子很少會為愛情去談戀愛,很多的女人都是因為感動而選擇,因為誰對她好,她就選擇誰。但是為什麼又說,男人不能對女人太好?因為少部分女人,在面對男人對她好的時候,不懂得珍惜,所以總結了這五點,別不當回事!看完你就明白了!
  • 為什麼說女人不能對男人太好?總結4個「惡果」,別不懂
    為什麼說女人不能對男人太好?總結4個「惡果」,別不懂。 1.對男人太好,男人會越來越不願意付出 我們常說「有付出才會有收穫」,但如果說我們不需要付出就可以有收穫,那你覺得還會有多少人願意去付出?
  • 提醒女人:不要等到男人不愛了,才明白「墨菲定律」
    而「墨菲定律」運用到愛情中,常常用來形容兩個人在一起,如果出現了兩個人緣盡的表現,那麼無論你多麼努力,最終你們都會分開。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都不懂得這個道理,往往都會等到男人不愛了,她們才會後知後覺。 張靜和李超的婚姻只持續了三年,兩人如今離婚已經快一年了。
  • 《貝勃定律》:有一種聰明,叫做懂得珍惜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並不是不存在,而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罷了,就像《貝勃定律》所倡導的只有懂得珍惜,才能真正擁有,這不僅是一種聰明,也是智慧。01 什麼是貝勃定律書中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從前有兩個姑娘分別有兩個男生都在追求,第一個姑娘每周都能收到男朋友送的花,而第二個姑娘只有在情人節會收到男朋友送的花。那麼哪一個男孩更容易得到姑娘的芳心呢?按道理說應該是第一個姑娘跟男朋友感情更好吧。
  • 女人斷聯後心理定律,斷聯後女人會想你嗎?
    那女人斷聯後心理定律是什麼樣的,女人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舉動來,往往都是對男人太失望了,或者是男人有再多的毛病了,不知道去改變,而且讓女人得不到安全,當分手以後,就不要再聯繫了,這樣拖泥帶水的不太好,要斷的話,就斷個乾乾淨淨,不要再有來往了,對以後沒有什麼好處的,畢竟兩個人以後,還會有現任,讓現任誤會了不太好,讓自己的心裡再也沒有別的想法了,也沒有對比了。
  • 男女關係中,懂這三個「經典定律」,感情才能長久
    也許有人會說,我只要真心付出就行。但人的本性告訴我們,不求回報這種事是不存在的,你嘴上說得再好,心裡依然希望能得到對方哪怕一點點回應。否則這種無聲的沉默,最終還是會傷害到你。如何在一段感情中避免受到傷害?男女關係中,這三個「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 女人說「不要」,傻男人回復「好吧」,聰明男人卻這麼回
    女人其實都是非常神奇的生物,並且每一個女人都特別喜歡幹一件事,那就是口是心非。有很多女人很有可能會因為好面子,或者因為太過於矜持,所以當男人對自己提出一些要求的時候,女人總是會下意識地去拒絕。如果你喜歡的那個女人總是在一些事情上拒絕你,但是你卻每一次都妥協她的話,那只能證明你真的是一個對感情一竅不通的人。有很多男人可能會感覺到奇怪,自己愛的那個人已經明確的拒絕自己了,自己在死纏爛打會不會顯得太過於卑微?但其實有的時候對方的拒絕只是裝裝樣子,只是希望你能夠再主動一點。女人說「不要」,傻男人回復「好吧」,聰明男人卻這麼回。
  • 女人說「不要」,聰明的男人不回復「好吧」,而是這樣回
    都說女人心海底針,女人有時候真的很難懂她們,因為她們經常口是心非。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女人心思細膩難以捉摸,含蓄委婉,心裡有什麼也是避災心裡,但是男人不是女人肚子裡的蛔蟲,自然難以猜測女人的小心思。女人不像男人那樣直白,有什麼就表露出來,她們更善於把小情緒深埋在內心,不積累到一定程度是不會爆發的。就像網上很火的一段話是這樣說的,有百分之九十的男人不知道女朋友為什麼生氣,根本不知錯在哪了,那剩下的百分之十連女朋友生氣了都不知道。所以女人說「不要」的時候,聰明的男人不要回復「好吧」,應該猜測女朋友真正的心意,說出她想要的回答。因為女人總是喜歡說反話。
  • 為什麼說男人不能對女人太好?總結了五點,別不當回事
    而現在人,尤其男孩子在追求喜歡的女孩時,都把姿態放的很低很低,各種討好與迎合,對其好的程度已經超過了正常的度,說直接一點就是「跪舔」。真心勸你一句:不要對一個女人太好,如果你真想留住她!下面就來總結下,為什麼不能對一個人太好,如果對一個女人太好,會導致什麼後果,出現哪些問題?
  • 女人嘴上說「不要」,真的想拒絕嗎?男人不懂女人的口是心非
    有人說:「女人嘴上說不要,心裡想的其實是要」。只不過她們喜歡口是心非,不輕易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總是把話反著說,好讓男人去猜。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女人說:「我不聽,我不聽。」其實這時候她的真實想法是想男人解釋;女人說:「我不要,我不要。」此時她的想法卻是想要,男人要反向理解她們的話。
  • 有些話,女人明白就好!永遠不要問男人,再好也不能輕易說出口!
    兩個人的感情再好,有些話也不要輕易說出口。愛是兩個人的事,一個人獨撐的愛情肯定不能長久。愛,不單單是語言上的「我愛你」!說愛你的人,並非真正愛你,愛,體現在語言中,肢體動作中,小細節中,行為表現上。暖人心的話,人人都愛聽,但是必要時刻,也得按事實說話,說出來的話,可能不中聽,但絕對對你有用。溫暖人的是言語,傷人心的也是言語。永遠不要去問男人「你究竟愛不愛我?」愛是不需要說出口的,情到深處,每一個小細節都體現著愛你,想裝都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