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勃定律:要有條件地去愛他人

2020-12-11 樹洞語言

萱子是一個勤快、愛乾淨的姑娘。所以從住進宿舍的第一天起,她就會主動套垃圾,換上乾淨的袋子,看到室友桌上的垃圾,也會收拾了扔掉;隔兩三天就拖地、清理洗漱臺。

剛開始,室友們都有些不好意思,在萱子提垃圾的時候,都會爭搶著一起提,打掃的時候也會主動加入。

慢慢地,萱子提垃圾或是打掃衛生的時候,室友也會說「我幫你吧」,萱子禮貌地回「謝謝」。

後來,萱子扔垃圾的時候,室友說等一下我清理完抽屜你再去扔;萱子拖地的時候,室友挪開自己的位子,「還有這裡沒拖」;萱子清理洗漱臺可能時間有點久,室友催到「你還要用多久啊,我要刷牙了」。

有一天,萱子出門走得急,忘記扔垃圾。晚上回到宿舍後,室友抱怨道:你今天怎麼沒扔垃圾啊?萱子只能自己委屈。

萱子再也不想一個人包攬這些事了。於是她安排了宿舍值日表。

她發現室友都不怎麼跟她講話,並且,沒有人看見那張貼在鏡子上的值日表。

宿舍髒亂不堪,萱子由提起垃圾,換上新的垃圾袋……

莉莉和安琪兩個是好朋友。她們每周末都會越好在商場門口的噴泉邊會合,然後一起吃飯、逛街、看電影。

莉莉每次和安琪見面,都會拖拖拉拉,每一次都會遲到好久。安琪每次都在約定好的時間之前就到達商場門口。雖然安琪每次都會等很久,但她每次都會說她也沒到多久。並且,她從來也沒有真正地嫌棄過莉莉的不準時,在她眼裡,莉莉就是這麼一個愛拖延的女孩。

可是後來,安琪得知,在別人眼裡,莉莉都特別守時,約定好時間從來不遲到。安琪想到自己每一次在商場門口等,有時候打電話莉莉居然說她還沒出門。以前她從沒覺得有過什麼,可是現在她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樣一來,安琪不想再去那麼早了。

這個周末,她們又約定好時間。這天,安琪故意晚出門了幾分鐘,她想著反正莉莉也去得晚,如果莉莉先到了,正好讓她嘗嘗等人的滋味。就在她快到的時候,莉莉就打了電話來催「你怎麼還沒到啊,我在這快曬死了」。然後她快步跑去,見面的時候,莉莉埋怨道:你今天為什麼會這麼久?

這時,安琪回憶起莉莉第一次遲到的時候,安琪等了三十多分鐘,但是她說,沒事,我也剛到……

一個假想。

如果我每天都會給你一顆糖,突然有一天,我沒有糖給你了,你會抱怨。然後我就欠了你一顆糖。

如果我每天給你一記耳光,有一天例外,沒有打你。這時,你反而會感激我。

貝勃定律。

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再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就會變得微不足道。

你毫無保留的善良,在對方眼裡都是理所應當。

如果善良最終不能開出花,那不如讓它長出刺。

要有條件地愛他人,無保留地愛自己。

相關焦點

  • 謹慎對待身邊的愛:貝勃定律
    貝勃定律?聽起來感覺奇奇怪怪的,但是舉個例子,你一定就明白了。在很多小學作文裡,有這樣一個片段:一個女孩和母親吵架賭氣離家。這便是「貝勃定律"。貝勃定律,其實很容易成為一種利用人心的手段。有沒有感覺女生剛經歷分手的時候,你主動出擊,成功概率很上升?又或者在別人心煩以亂,孤獨無力的時候幫助他一點點,他會非常感激你?
  • 不管和誰在一起,想要過得幸福,就要遵循「貝勃定律」,值得思考
    通過該實驗在心理學中提出了"貝勃定律","貝勃定律"是一個社會心理學效應,說的是當人受到刺激後,之後同樣的刺激對他(她)來說就變得微不足道。通俗地來講其實就是一種關愛麻木,在感情中,頻繁的愛也會逐漸趨於平淡,即使愛如同往常一樣,但給對方的感受卻大不相同。
  • 墨菲定律——貝勃定律:珍惜多少,才真正擁有多少
    貝勃定律是著名的心理學家貝博做過的一個實驗:一個人右手舉著300克的砝碼,這時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碼,他並不會覺得有多少差別,直到左手上的重量一直增加到了306克的時候才會覺得有一些重。如果右手舉著一個600克的砝碼,這時左手上的重量要達到612克才能感覺到比右手重。
  • 解析《紅玫瑰和和白玫瑰》裡的「貝勃定律」,對現代婚姻的啟示
    這種不知足的心理背後,其實印證了一個心理學定律-貝勃定律。本文接下來要談的是《紅玫瑰與白玫瑰》裡關於感情裡的「貝勃定律」,以及該定律對現代愛情和婚姻的啟示。一貝勃定律: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 不懂「貝勃定律」的家長,容易養出「白眼狼」孩子
    實際上,這不是孩子不夠孝順,長大了反而不懂得感恩,而是「貝勃定律」在發揮作用。小天畢業後一直在家裡待業,幾個月過去了仍然沒有合適的工作。要麼就是嫌單位待遇不夠好,要麼就是工作的內容沒意思,自己不喜歡。親戚朋友推薦的職位沒有一個看得上,自己應聘的公司又都石沉大海。
  • 貝勃定律:為什麼說男人不要對女人太好?
    心理學基礎理論之一---貝勃定律就能解決此類問題。定義:說的是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再施予的刺激對他(她)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來說,第一次大刺激能衝淡第二次的小刺激。比如你老婆突然打電話跟你說她丟了1萬塊錢,這時你是不是很生氣?覺得自己一個月都白幹了。
  • 看看貝勃定律,你就明白了
    其實是有的,別認為虎臣在開玩笑,其實就是貝勃定律,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那麼,什麼叫貝勃定律呢?指的就是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再施予的刺激對他(她)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來說,第一次大刺激能衝淡第二次的小刺激。虎臣給大家打個比方,你買手機,看到了一款一萬元的手機,你會驚訝,怎麼會這麼貴?
  • 想要孩子感恩,父母需懂「貝勃定律」
    其實,孩子會變成這樣的"白眼狼",都是"貝勃定律"在影響孩子,所以家長要讓孩子懂得感恩,就必須懂得"貝勃定律"是什麼。那麼,貝勃定律是什麼?心理學上有一個叫做貝勃定律的心理效應,這個定律說的是個體在高強度的刺激後,如果習慣了這種刺激,那麼等到他接受更低程度的刺激的時候會變得"不以為然",也就是俗話說的"一升米的恩情半鬥米的仇恨"。
  • 你是否生活在別人的算計之中,「貝勃定律」告訴你
    「貝 勃 規 律 」既是 一 個重 要 的 經濟 學概 念 ,又 是 一 個 社 會 心理 學 效 應 ,指 的是 第 一 次 的 刺 激 能 緩 解 第 二 次 的 刺 激 ,即 當 人 們 經 歷 過 強 烈 的 刺 激 之 後 ,對 以 後 給 予 的 刺 激 就 感 覺 微
  • 《貝勃定律》:有一種聰明,叫做懂得珍惜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並不是不存在,而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罷了,就像《貝勃定律》所倡導的只有懂得珍惜,才能真正擁有,這不僅是一種聰明,也是智慧。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每周都能收到花的姑娘對男朋友的這種行為已經習以為常,只有收到比花更特別的東西才能感受到驚喜,而只在情人節收到男朋友花的姑娘,對於她來說已是足夠的驚喜,這種現象就叫「貝勃定律」。
  • 男女關係中,懂這三個「經典定律」,感情才能長久
    男女關係中,這三個「定律」,越早知道越好。吊橋效應何為「吊橋效應」?如果你提心弔膽地走吊橋,這時對面走來一個人,你會不由自主把這種心跳加速理解為你遇到了愛情,是這個人讓你臉紅心跳。貝勃定律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人們經歷強烈的刺激後,再施予的刺激對ta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這就是貝勃定律。用在男女關係裡,可以理解為在一段感情裡,有時候你對對方越好,對方越不知道珍惜。
  • 生活中常見但你可能不知道名字的幾大定律
    2、貝勃定律貝勃定律外面可能不知道是什麼,但很多人應該聽過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和媽媽吵架後,賭氣離家出走,她在外面漫無目的的逛了一天,因為肚子餓,於是走進了一家麵館,卻發現自己忘了帶錢。這其實就是貝勃定律的含義,同時也在告訴我們應該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我們才會越來越幸福。3、幸福遞減定律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不是你擁有多少錢,也不是你住多大的房子、開多貴的車子,而是你要懂得知足常樂。懂得知足的人,才能過得快樂幸福。不懂得知足,哪怕擁有再多也不會覺得快樂。
  • 戀愛關係中,只有了解這些經典定律,才能更幸福
    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就不要總是感情用事,而要明白愛情也是有技巧的,只要你是真的有心維繫你們之間的感情,那就一定是可以的。 戀愛關係中,只有了解這些經典定律,才能更幸福。
  • 生活中你不得不知道的心理學定律和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在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霍桑效應指當人們在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關注或觀察的時候,會刻意去改變一些行為或者是言語表達的效應。
  • 《墨菲定律》到底講什麼?幫你快速get!
    抖音、火山小視頻中無論5本、10本還是15本的人生必讀書海量推薦《墨菲定律》,表示讀完能改變思維甚至人生,你還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嗎?但是,整天忙得跟狗似的,為節省上洗手間那點時間你恐怕連水都不敢喝,半夜回到家估計也常累得攤成一團泥,看書,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
  • 想讓男人愛你更用心,不妨給他加一個「暱稱」
    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我見過很多情侶,一開始愛的熱戀,最後都會歸於平淡,並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兩個人之間相處的時間很長,彼此都習慣了對方在自己心裡最真實的樣子,因此,也就不會像剛開始的時候那般甜蜜。
  • 真香定律,聚光燈效應……這本書剖析行動裡日常微妙的心理學秘密
    這樣的網絡語,質樸又深刻地表達了「選擇這樣的不是更好嗎」的觀點。看似無意間引爆的「真香定律」,它的背後其實掩映著我們尋常被忽視的心理活動。無論是未經探實前內心的低估,還是無從選擇時內心的妥協,都是發出「真香」2個字的底層邏輯。
  • 《與愛同居》又名《真愛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到底是什麼?
    泰國BL劇《與愛同居》(《真愛墨菲定律》)從播出後就引起一陣熱潮,粉絲紛紛感嘆太上頭。繆糕CP更是讓劇粉們磕得停不下來。那麼,為什麼《與愛同居》又叫《真愛墨菲定律》呢?「墨菲定律」到底是怎樣一個定律?「墨菲定律」在我們的是生活到處可見,如果放到愛情中闡釋,最簡單地講就是「你越怕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
  • 比風水厲害100倍的定律
    在本文中,趙老從佛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倫理方面,用因果定律、吸引定律、深信定律、放鬆定律、當下定律、80/20定律、應得定律、間接定律、布施定律和不圖報原則、愛自己原則、寬恕原則以及負責原則,給人民大眾深入透徹地講解了人生實踐的方法和結果。趙老的這篇文章,真可謂苦口婆心、諄諄教誨,是眾生從迷返悟、離苦得樂的醒世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