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在《紅玫瑰和和白玫瑰》裡說過一段經典的理論:也許每個男子心裡都住著兩個女人,一個紅玫瑰,一個白玫瑰。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粒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硃砂痣。
張愛玲對人性的刻畫入木三分,她一語中的點出:眼前得到的,永遠不如夠不著的,朝夕相處的愛人永遠比不上「遠走的愛人」。就像陳奕迅那首歌唱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這種不知足的心理背後,其實印證了一個心理學定律-貝勃定律。本文接下來要談的是《紅玫瑰與白玫瑰》裡關於感情裡的「貝勃定律」,以及該定律對現代愛情和婚姻的啟示。
一貝勃定律: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心理學家貝勃曾做過一個實驗:一個人左手舉著300克的砝碼,這時右手放305克的砝碼,他並不會感到差別,直到左手砝碼重量加到306克時才有點重。
如果左手舉著600克砝碼,此時右手重量要加到612克才能感覺到比左手重。即原來的砝碼越重,後來的就必須更大的量才能感到差別。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貝勃定律:
人們一開始受的刺激越強,對以後的刺激就越遲鈍,或者說,第一次的大刺激稀釋了第一次的小刺激。
貝勃定律無處不在,比如,感情中,經常收到男友玫瑰花的女孩,和只有情人節這天才收到男友花的女孩,兩者的感受截然不同,經常收到花的女孩習以為常,只有收到比玫瑰花更特別的禮物才會驚喜;而那個只有在節日收到花的女孩,會因為玫瑰花帶來的「儀式感」而驚喜。
這就是感情中的「貝勃定律」的表現,它往往演繹了兩種感情極端- 一種是越得不到手的感情越渴望,另一種是越容易得到的感情越忽視。
二我們為什麼「求而不得」,又為什麼「得而不惜」
01 求而不得:還未開始就結束的感情,讓人念念不忘
《紅玫瑰與白玫瑰》裡,振寶在英國留學時,遇到一個叫玫瑰的女人,她很美也很熱情,是振寶的初戀,兩人彼此有意,但振寶不敢接受玫瑰的愛,回國後兩人的感情便自然夭折了。
此後,振寶遇到跟玫瑰相似的女人-嬌蕊,嬌蕊的出現讓振寶為之一振,她就像初戀一樣彌補了他心中的缺憾,哪怕她已是有夫之婦。
心理學上的貝勃定律:當人第一次經歷強烈的刺激之後,以後經歷的刺激對他來說變得微不足道。
因為這種心理效應,振寶對初戀玫瑰的感覺才顯得更美好而難忘,因為「初戀情結」的感情刺激,讓他把這種感情投射到嬌蕊身上。
02 得而不惜:讓人放心的感情,容易視而不見
如果說嬌蕊是美麗嫵媚、熱情奔放的紅玫瑰,振寶的妻子煙鸝就是嫻熟靜雅、純潔高貴的白玫瑰。如果說嬌蕊是讓人魂牽夢繞的情人,煙鸝就是讓人心生憐惜的妻子。
嬌蕊對振寶動了情,為他不惜與老公離婚,而振寶怎麼會娶一個離婚的女人,在他心裡,也許從一開始,嬌蕊只是初戀的替代品,而非明媒正娶的人選。於是他放棄了嬌蕊,娶了清清白白的煙鸝。
可惜好景不長,在振寶心中,煙鸝從心中的「白月光」,變成「飯粒子」,原先被那個娶不得的嬌蕊,反而成了心口的「硃砂痣」。
貝勃定律的毒:
貝勃定律對感情有迷幻作用,有時候我們的感覺非常敏銳,但它是有一定惰性的。它會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時候蒙蔽我們的雙眼,讓我們對當初的感情越來越談。
就像經濟學上的「邊際遞減『效應一樣,朝夕相處的時間越久,愛情效應的刺激越小,振寶的感知越遲鈍,越遲鈍越不懂得珍惜。以前的嬌蕊是,現在的煙鸝也是。
在愛情中,當「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時,我們感嘆求而不得 ,當 「曾經滄海難為水」時,我們卻不懂得珍惜。人性如此,越得不到手的越渴望。越容易得到的越忽視。
王爾德說:「人生有兩個悲劇,第一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是想得到的得到了。
在感情中,有的人是求而不得,有的人是得而不惜,認知天平的傾斜,造成感情的盲目和遺憾,最終陷入貝爾定律的漩渦中難以自拔,那麼我們該如何自處呢?
三「貝勃定律」對現代婚姻的啟示
1能珍惜多少,就能擁有多少
很多事情不是不存在,而是我們沒有意識到。在愛情中,當身邊人變成熟悉,當對方的存在成為習慣,對方的好就像自動隱身了一樣,讓人一葉障目。
電影《夏洛特的煩惱》其實就是貝勃定律產生的錯覺,男主夏洛一直嫌棄妻子馬冬梅,不夠女人、不懂浪漫、身材不好,別人買花她就煮茴香面,難聞又難吃,直到穿越回去,他出人頭地,娶了高中暗戀的女神秋雅,直到落魄時,他看到馬冬梅嫁給別人時,才想起妻子的好,那晚茴香面讓他魂牽夢繞。
有時候我們一直以為美好的婚姻在它處,直到失去才明白,失去的那位才是美好。愛你的人往往不計回報,日復一日的付出,當我們習以為常,不以為意,婚姻中請停下來,保持敏感的心,珍惜身邊的人,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2經營感情,需要保持探索欲和新鮮感
古代諺語說:「潛水喧鬧,深潭無波。」真正掌握情感的人,不僅不會缺少激情和活力,而且能使感情深刻而成熟。
演員蔡少芬在《我最愛的女人們》中說:「自己最討厭老夫老妻這四個字,我們才在一起不到十年,今後還有20、30甚至40年,若現在就老夫老妻了,今後該如何走下去。
蔡少芬算是娛樂圈少有的「炫夫狂魔」,老公張晉名氣不如她,但蔡少芬從來不避諱在任何場合對張晉的讚美,並不停的發掘伴侶的優點,武功好誇,會做飯誇,暖心奶爸也誇。
婚姻中最怕的是習慣,習慣對方的付出,不懂感恩,習慣了平淡生活缺少激情,想要保持愛情的活力,需要有生活中的小驚喜。
燒開的水不會一直處於沸點,再好的感情也會趨於平淡,而生活的激情需要保持新鮮感,經營感情,就是保持對伴侶的探索欲,不停發現對方新的優點,嘗試新的事情,感情之樹才能長青。
3保持合適的感情邊界
弗洛伊德在對於「界限」的思考中,提到「刺蝟的兩難」,並做出分析:
幾乎每一種親密的雙人情感關係(婚姻、友誼、親子關係),只要持續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反感和敵意,只是被壓抑而毫無察覺。
奶茶劉若英在《我敢在你的懷裡孤獨》書中寫到:戀人最好的狀態就是窩在對方懷裡孤獨。她跟丈夫的相處模式是:
一起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看完後,兩人再一起回家,兩人書房、臥室都是獨立的,只有廚房和餐廳是共用的。
有人說婚姻最好的生活狀態就是:一個人時,安靜而豐盛,兩個人時溫暖而踏實。劉若英和老公,大概就是這樣的狀態。
親密的感情,並不是說天天在一起,形影不離或依賴對方,而是保持合適的邊界感,就像刺蝟一樣,找到舒服的距離取暖,才不會刺痛對方。
4管理自己膨脹的欲望
達文西說:「雖不能控制邪欲,誰就把自己把在畜生行列。」
劉安說:「患生於多欲,害生於不備」
欲望需要把握個度,我們常常說隨緣,不是說不比較,佛系生活,而是不強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隨緣是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管理自己欲望的增長速度。
佛家說:戒貪嗔痴。 曾國藩曾經給出箴言:「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物極則反,害將及矣。意思是看起來遍地是黃金的地方,不要去撿,大家都一窩蜂去爭搶利益的地方就不要跟風了,凡事過了頭,物極必反,必然就會危及自身。
婚姻也是一樣道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漫無節制的感情,不會比自我約束的感情更深刻。當產生膨脹的欲望時,懂得分析欲望,審視自身,才能規避感情中的風險,延長婚姻中的福運。
小結:愛情中的貝勃定律告訴我們,愛人七分留自己三分,付出愛也需要懂得付出的分寸感,保持合適的感情邊界;在婚姻中我們要懂得珍惜身邊的愛,善待身邊的人,經營感情,需要保持對伴侶的探索欲和新鮮感,與伴侶一同成長,才能成為對方心目中的理想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