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印象】之七星關區林口鎮印象

2021-02-17 畢節印象

林口鎮簡介

林口鎮為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下轄的一個鎮,距七星關城區約67公裡,與雲南和四川相界,素有「雞鳴三省」之稱。轄區面積86.7平方公裡,地勢屬中低山丘地貌,海拔在730米至1930米之間,地勢起伏較大。全鎮平均氣溫為12.8℃,年均降雨量是1370毫米,全年無霜期為230—260天,雨量充沛,氣候宜人,適合人居和農作物生長。

全鎮轄林前村、林光村、大塘村、白光村、青山村、高峰村、大寨村、新莊村、坪壩村、川山村、大地村、中壩村、年豐村、渭河村、雞鳴三省村、燈塔村等16個行政村,總人口31980人,其中少數民族佔全鎮總人口的24%。(其中主要是苗、彝、穿青人等)。近幾年推行全面的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村為主」管理,人口自然增長率已控制在12‰以內。近幾年推行全面的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村為主」管理,人口自然增長率已控制在12‰以內。全鎮共有耕地35000畝,其中退耕還林近10000畝,荒山造林3400餘畝,退耕還林工程已初步獲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為全鎮的畜牧業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

林口鎮苗族「踩花節」

林口鎮有苗族2千餘人。林口苗族並非本地土生土長的民族,而是幾百年前因戰爭災禍被迫從長江中遊兩湖流域逃難而來的。來的時間前後不一,方向也不一。經考證,有的是從四川方向繞道來的,有的是經湘西過來的。雖然他們都保持著苗族共有的文化特徵,由於都散居在人跡罕至、偏僻荒涼、邊遠閉塞的高山深谷之中。交通不便,互不往來,形成了語言與服飾的差異及民族風情。

每年正月初三是苗族傳統的「踩花節」,在林口鎮新莊村,林口鎮、大銀鎮苗族同胞都要趕來參加節慶,真是熱鬧非凡。這裡的踩花節適逢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春節,這又給花山增添了更加豐富的內容,使之更加熱鬧。「踩花節」、「跳花節」等活動不僅是苗家青年男女談情說愛,自由談婚的美好時機。每逢「踩花節」或「跳花節」,苗家的男女青年都要佩帶漂亮的首飾,穿上美麗的新裝,雲集花坡場唱情歌、跳蘆笙舞,在邊歌邊舞中各自挑選自己的意中人。苗家小夥抱著蘆笙來到相中的姑娘身邊,互相對歌表達愛慕之情。

對罷情歌,雙雙離開花場到花場附近的石橋上走三遍,叫「踩橋」,表明兩人的愛情如腳下的石橋一般牢固。直到夜幕降臨,兩人依依惜別。每當婚喪嫁娶,赴集踩花之時,各地苗族特別是婦女們都要把她們經過多年辛勞紡織、刺繡、縫製而成的盛裝穿去比美。若你能有機會在此時此刻親臨現場,就會目睹那各式各樣的服裝把整個山頭裝飾得繁花似錦。此種情景,足以使人留戀忘返、久不思歸。

林口鎮林前村的養豬業與釀酒業

2005年7月24日,七星關區林口鎮林前村成立了釀酒與養豬協會。釀酒與養豬協會的成立,標誌著林前村釀酒與養豬業的發展步入了正軌,也標誌著林口鎮「兩新」組織建設翻開了新的一頁。

林前村是林口鎮黨委、政府所在地,全村有11個村民組,釀酒業與養豬業是該村的兩個傳統產業。該鎮每年生產白酒2000噸,林前村就佔了1000噸以上。

林前村的生豬出欄更是以每年1500頭以上的數量獨佔鱉頭。林前村的釀酒與養豬業雖然發展勢頭較好,但也存在著無序狀態,尤其是在信息交流與技術交流上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在釀酒技術上,技術好的人釀酒產酒率就比差的多6%以上;在餵豬方面,餵養方法好的人一天能使肥豬增長1公斤,而差的只能使豬增長0.5公斤。在信息交流方面,生豬的銷路和價格往往使人們把握不住,從而易失商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為了使林前村的釀酒與養豬業發展更加壯大,使「兩新」組織建設更充分發揮其作用,林口鎮黨委、政府要求林前村「兩委」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地引導村民成立協會。

倡導一出,得到村民的廣泛響應。他們自發推選了會長,成立了協會的各分支機構。會員們在授牌儀式上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和信心,一致認為,協會的成立,將極大地促進他們在技術和信息上的交流,實現資源共享,互惠互利掙大錢,有利於把農戶聯為一體,提高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對此,村「兩委」表示,林前村將以成立協會為契機,大力開展相關知識技術的培訓,同時,適時派員到外地考察學習,收集信息,尋找最有利的銷售渠道,在市場好的地方設立生豬屠宰銷售點,讓林前村的養豬行業逐步普及到家家戶戶,讓林前村的致富門路越拓越寬。

林口鎮獺兔養殖

林口鎮獺兔養殖基地位於大地村,餵養著上千隻白色獺兔,白色獺兔全身被毛潔白,沒有任何汙點或雜色毛,是毛皮工業中最受歡迎、最有價值的毛色類型之一。

獺兔是一種原產法國的既可食用又能用於裝飾的皮用動物。獺兔肉質以細嫩、高蛋白、低膽固醇、低脲酸等特點而優於雞、牛、羊等肉,在國際上被譽為"美容長壽"肉;獺兔的皮張是最好的工業皮料,價值很高;獺兔分布很廣,幾乎世界各地都有,但飼養量很小;獺兔的餵養要求也很高,一般農村家庭養兔,以青粗料為主,適當補餵精飼料,並要注意清潔,防暑防寒。

獺兔體型勻稱,頰下有肉髯,耳長且直立,鬚眉細而捲曲,毛絨細密、豐厚、短而平整,外觀光潔奪目,手摸被毛有涼爽的絲綢感。到現在已有九十多種顏色,其中美國經選育確認的,有海狸色、白色(包括特白色)、紅色、蘭色、青紫蘭色等20多種色型。獺兔的頭小而偏長,顏面區約佔頭長的2/3左右,口大、嘴尖、口邊長、有較粗硬的觸鬚,眼球大而幾呈園形,位於頭部兩側,其單眼的視野角度超過180度。獺兔的眼珠有各種顏色,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同色型的重要特徵之一,如白色獺兔呈現粉紅色,黑色獺兔呈現黑褐色。耳長中等,且可自由轉動。頸粗而短,輪廓明顯可見。胸腔較小,腹部較大,背腰彎曲而略呈弓形,臀部寬園而發達,肌肉豐滿,發育勻稱。前腳五指,後腳四趾,爪有各種顏色。

林口鎮烤菸產業

烤菸是林口鎮經過多年精心培育起來的支柱產業,是農民增收、財政增長、企業增效的重要渠道,林口鎮歷來高度重視,成立了鎮烤菸生產領導小組,出臺了讓利於鄉鎮的激勵財政政策,並始終作為鄉鎮經濟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常抓不懈,堅持科教興煙,優化土地、優化布局、優化菸農、優化抓煙隊伍,努力實現種植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生產專業化,以提高烤菸生產整體水平,確保了烤菸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林口農家自製臘肉

臘肉是指肉經醃製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製成的加工品。臘肉從鮮肉加工、製作到存放,肉質不變,長期保持香味,還有久放不壞的特點。此肉因系柏枝燻制,故夏季蚊蠅不爬,經三伏而不變質,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並增添特有的風味。

林口包穀燒

包穀酒:顧名思義,即使用純正玉米釀造。純糧包穀酒,距今已有千百年歷史,純糧自釀包穀酒,酒香純正清冽,回味綿長。廣受消費者讚譽。是壺瓶山一大特色。壺瓶山包穀酒還是泡製藥酒,楊梅酒不可缺少的佳品。楊梅成熟季節,就更是供不應求。
生產流程為:
1、將玉米泡軟,然後經過煮、蒸熟。
2、將經過煮、蒸熟後的玉米粒晾涼後加入酒麴拌勻。冷至適當溫度,入箱進行初次發酵。
3、玉米粒發酵至有酒香且成熟後與配糟(配糟即是已經蒸餾後剩下的酒糟)混合均勻,冷至適當溫度,入窖進行二次發酵。
4、將進行了二次發酵的玉米進行蒸餾,就可產出蒸餾酒。

林口豆腐乾

林口豆腐乾繼承傳統的手工工藝,製作精細、用料考究、色香味別具一格。其製作過程一般要經過選豆、浸泡、磨漿、濾漿、煮漿、點漿,包幹一次、包幹二次、壓製成型一次、壓製成型二次、解幹、過滷、涼制、滅菌、成品等數十道工序。

其製作有三個主要的特點:一是不接油皮,以保留其精華;二是包幹兩次後壓製成型,質地細膩,更具韌性;三是用料講究,添加茴香、花椒、大料、乾薑、肉桂等調料。因此做出的豆腐乾既香又鮮,久吃不厭,有田園之肉的美稱。

林口豆腐乾傳承老工藝,做出的豆腐乾鮮香柔韌,口味細膩,風味獨特。

林口豆腐乾食用方法很多種:可以即開即食,口味可以根據個人意願自調;還可炒、拌、燉,做涼菜、熱菜都可以。

林口旅遊景點

天生橋

加嘎天生橋(也有叫穿洞的),沔魚河從洞中穿過,河水較大,流下去約150米入陰河,至今沒人敢順流而進。天生橋高約80-100米,深40-50米,洞內有原來用過水碾的遺蹟,沿修好的水泥小道步行約0.5公裡可直達洞中。河內可釣魚、摸蟹、遊泳,河邊可燒烤。四周山上到處是洞。

沔魚河

沔魚河得名是有淵源的,據說當年河裡的四腮魚相當出名,是要上供皇城的,但是這個魚非常嬌氣,只要換了水源就不能生存,所以拿了很多次,還沒有到京城就都死了,上面就下旨免了!四腮魚即是現在所說的沔魚(免魚)由此得名!而那條河之前的名字叫「不知河」即不知道名字的河,也因為沔魚而取名為沔魚河!

雞鳴三省 紅色勝地

林口鎮高山險峻、河谷幽深、風光秀麗,中央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曾經過此地,並在此召開了中共黨史上有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雞鳴三省」會議。

1934年,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黨和紅軍被迫進行戰略大轉移,開始了二萬五千裡長徵。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軍事路線在黨和紅軍中的統治,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開始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但是,博古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沒有徹底認識自己所犯的「左」傾關門主義政治路線、右傾單純防禦軍事路線和宗派主義組織路線等錯誤對中國革命事業的危害性,在敵情已經發生急劇變化的形勢下,仍堅持遵義會議以後下達的《渡江作戰計劃》,主張冒險渡江入川。在這黨和紅軍面臨又一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要挽救黨和紅軍,必須從組織上徹底糾正「左」的錯誤。於是,在1935年2月5日凌晨,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洛甫)、王稼祥等中央領導率領的中央紅軍經過遵義會議以後,四渡赤水,輾轉來到雲、貴、川三省交界的林口鎮「雞鳴三省』』村,在近靠三岔河邊的巖腳寨船閘房裡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會議,著重討論和解決了中央最高層組織問題,由張聞天(洛甫)接替博古(秦邦憲)在中央負總責,決定了中央紅軍的行動方向和堅持在敵人力量薄弱的川、滇、黔邊區及其鄰近蘇區開展遊擊戰爭的基本原則,從實質上糾正了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

「雞鳴三省」會議在黨和紅軍歷史上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一是成功地完成了「遵義會議」決定而又尚未完成的中央最高層組織調整任務,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黨中央的組織領導,為貫徹毛澤東同志正確的軍事路線提供了組織保證,進一步鞏固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二是使中央蘇區工作有了正確的路線和貫徹正確路線的組織保證,扭轉了中央和紅一方面軍主力離開後中央蘇區工作的混亂局面,從而開始了黨中央對中央蘇區的正確領導。三是進一步增進了黨內團結,齊心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和敵人無數次的圍追堵截,為贏得長徵的最後勝利提供了根本保證。

「雞鳴三省」會議的召開,事關黨和紅軍的前途命運,是遵義會議的繼續和補充,是黨和紅軍歷史上一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會議,是又一次挽救黨、挽救紅軍、挽救革命的會議,是中國革命發展史上的又一裡程碑。「雞鳴三省」會議發揚光大了遵義會議精神,是遵義會議確立的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獨立自主的光輝思想、民主集中制原則和毛澤東同志正確軍事路線戰勝「左傾」教條主義的又一次偉大勝利,成為紅軍長徵中的光輝片斷。如果遵義會議是曙光初露,「雞鳴三省」會議則是旭日東升。

題有「雞鳴三省」四個大字的紀念碑,是1996年2月中共畢節地委、畢節地區行署為紀念「雞鳴三省」會議而樹立的,當時請來肖克將軍題字紀念。2003年,在時任地、市領導的關心下,修建了從雞鳴三省村到林口街上的12公裡通村公路,各級領導、各界人士和遠道而來的客人紛紛前來參觀。同時,全鎮實施的9000多畝退耕還林工程,在雞鳴三省村就實施了2500畝,發展果園100多畝,使紀念碑周圍植被得到保護,青草遍地,綠樹成蔭。

今天,林口鎮為了大力弘揚長徵文化,傳承長徵精神,打造「雞鳴三省」紅色旅遊品牌,加快發展紅色旅遊業,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結合當地實際,明確了「一個目標、兩項建設、三個重點、四個發展」的工作思路。一個目標,即以農民增收、改善民生為目標。兩項建設,即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個重點,即人口計生、安全生產、社會和諧。四個發展,即以糧、煙生產為主導發展農業經濟,以煤、硫鐵礦資源開發為重點發展工業經濟,以集鎮開發建設為龍頭發展集鎮經濟,以打造紅色旅遊品牌為目標發展旅遊經濟。尤其在發展旅遊業方面,林口鎮具有特殊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生態自然資源優勢。首先,林口鎮距畢節城區67公裡,位於雲、貴、川三省交界處,已立項的廈蓉高速公路將從境內通過,這裡地理位置特殊、區位優勢逐步顯現。其次,林口鎮境內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有天生橋溶洞、地下河、土司三眼遺址和土司莊園遺址,特別是從渭河電站至三岔河有6公裡的大峽谷,落差達100餘米,兩岸巨壁擎天,氣勢恢宏,具有發展紅色旅遊、生態旅遊絕好優勢。三是「雞鳴三省」已納入《貴州省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給林口鎮發展紅色旅遊帶來了重大機遇。在逐步完善集溶洞開發、峽谷蹦極、懸崖攀援、幽谷探險、空中索道、沿河漫步、歷史文化瞻仰、度假休閒為一體的旅遊項目後。憑著在畢節紅色旅遊資源中以其「雞鳴三省、東方欲曉」的特殊歷史地位,「雞鳴三省」這顆黔西北顫動的紅色明珠,終將在烏蒙大地上綻放出絢爛奪目的光芒!

(來源:網絡綜合 感謝原作者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七星關區部分鄉鎮將開通到畢節高鐵站班車
    為切實做好通過高鐵進出七星關區旅客的道路客運保障工作,近日,筆者從七星關區公路運輸管理所了解到,畢節市結合畢節東、西客站和汽車北站客運班線運營情況和七星關轄區內客車運力現狀,調整客運班線到畢節梨樹高鐵客運樞紐始發或配客
  • 扶貧春風「吹」大地 ——七星關區林口鎮大地村產業結構調整見聞
    七星關區林口鎮大地村的村民既忙碌又興奮,規劃千畝的花椒基地落戶於此,起攏、掏溝、栽苗、施肥……大夥在田間地頭幹得熱火朝天。「我們栽種的是九葉青花椒苗,別看現在是光禿禿的幼苗,三年成熟期一到,花椒樹就成了我們大地村的『搖錢樹』。」
  • 【中國的脫貧智慧】貴州畢節七星關區:烏蒙山下奏響致富最強音
    三省交界,烏蒙腹地,漫漫群山遮住的不僅是視線,也擋住了畢節七星關區的致富路。巨變,發生在這5年。2015年,與全國同步,畢節七星關區吹響脫貧攻堅 " 衝鋒號 ",在這條脫貧攻堅 " 趕考 " 路上,七星關區近萬名幹部立下軍令狀,從聚焦 " 兩不愁三保障 " 到打贏 " 四場硬仗 ",從 " 五個一批 " 到 " 六個精準 ",從 " 五個五 " 到 " 四個一 ",真正做到對症下藥,讓搬出來的貧困戶穩得住,讓留下的村民能致富。
  • 「我的扶貧故事」一步一腳印 傾情促脫貧丨七星關區林口鎮新莊村駐...
    2018年1月8日,畢節市七星關區誓師大會吹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衝鋒號,千名黨員幹部冒著嚴寒,奔赴在脫貧攻堅一線的路上,我也一樣,告別了舒適的辦公室來到脫貧攻堅一線,近三年的駐村工作讓我感慨良多,如今,我的辦公桌上已寫滿整整三本《民情日記》。
  • 貴州七星關區:全面推行河長制 水清岸綠惠民生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治本之策。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將河長制工作作為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解決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域岸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河湖編織起一道道保護網。
  • 一場接地氣的鄉村之旅,到畢節看看美麗鄉村新圖景吧!
    「中國杜鵑花都」的黔西 大方的「奢香故裡」 被譽為「貴州長壽之鄉」的七星關 絕色美景令人嚮往
  • 畢節8區縣人口一覽:七星關區166萬,金沙縣70萬
    畢節市位於貴州省西北部,地處川、滇、黔三省結合部,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門戶,長江珠江之屏障,是我國西南地區區域性重要綜合交通樞紐,是珠三角連接西南地區、長三角連接東協地區的重要通道。
  • 畢節之最 | 畢節國家森林公園
    七星關區境內,有一個面積為4133公頃的森林公園,2005年12月23日,該公園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這裡有「天下巖溶第一殿」之稱的「雷音殿」,還有號稱貴州西北第一坑的「吞天井」等奇特景觀,是一塊充滿神秘色彩的旅遊勝地。園內有景點62個,包括57個自然景點、5個人文景點。其中特級景點1個,一級景點4個,二級景點7個,三級景點14個,四級景點36個。
  • 咬緊牙關再發力 堅決奪取最後勝利——七星關區堅決高質量打贏脫貧...
    今年79歲的趙連全是七星關區清水鋪鎮橙滿園社區最早一批種植橙子的農戶,如今他家種植的橙子遠銷浙江、上海、山東等地,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還修起了小洋樓。趙連全所在的橙滿園社區是七星關區最為偏遠的幾個鄉村之一,與四川接壤,轄區內山高坡陡、土地貧瘠。上個世紀還是望天吃飯、食不果腹的極貧鄉村。
  • 畢節發現三個「織金洞」
    ▲七星關區田壩橋的「織金洞」內奇觀▲七星關區田壩橋的「織金洞」內奇觀▲七星關區田壩橋的「織金洞」被敲碎的鐘乳石看到這裡,小編趕腳整個人都不好了。▲七星關區田壩橋的「織金洞」內奇觀雲上畢節新聞熱線:829 3604雲上畢節綜合動靜貴州、微七星關、多彩金海湖、畢節微博城事、網絡等整理報導編輯:鳴聲大造
  • 央視《海峽兩岸》報導「2017臺灣美食文化嘉年華-走進七星關區」活動
    4月11日20:30,中央電視臺4頻道《海峽兩岸》欄目播出了「2017臺灣美食文化嘉年華-走進七星關區」活動,時長2分28秒,報導了該活動開幕式和七星關區大南山苗族文化。    為加強對畢節市、七星關區的宣傳推介,經國臺辦九洲文化傳播中心、畢節市臺辦、七星關區委統戰部、七星關臺辦邀請,4月6日至8日,中央電視臺4頻道《海峽兩岸》欄目製片人高輝、攝像記者李軍、文字記者鄭宇燕一行3人赴畢節市採訪拍攝。
  • 七星關區:發展林下經濟 打造綠色銀行
    七星關區:發展林下經濟 打造綠色銀行 發布時間:2020-12-16 09:53:29      來源:畢節日報   近年來,七星關區林業局指導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
  • 把大醫院搬到家門口——七星關區「醫共體」建設工作小記
    在七星關區德溪街道衛生院,67歲的患者周雨衝正躺在床上接受針灸治療。 「醫共體」建設試點開始後,七星關區中醫院安排全科醫生下沉德溪街道衛生院,一方面提升該院的診療技術,一方面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區中醫院給我們派了6名醫生,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的團隊日益壯大變強。」
  • 線上線下發力 打通消費扶貧路 七星關區消費扶貧助力農特產「風行...
    「茂源人家」的雞蛋走俏粵港澳市場,是七星關區深化消費扶貧的生動實踐之一。為了助力本地農特產走出深山,七星關區充分利用廣州、深圳對口幫扶資源,搶抓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機遇,發揮廣州、重慶、長沙、北京、河口五大聯盟渠道優勢,全力拓展市外五大目標市場,助力貴州農產品「風行天下」。
  • 穿越8000年,探秘畢節七星關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蹟
    近日,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院長陳明華、工程師張國祥,貴州旅遊勘察設計院副院長魯明,貴州地質區調院專家雷毅民等一行,應畢節市七星關區鴨池鎮南箐片區之邀,前往該片區開展地學旅遊資源考察,在該片區的兩個巖洞裡,發現了鑽木取火石塊、石斧、石錛、石刀等大批石器,這是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文化遺址
  • 爭分奪秒 防疫教學兩不誤 七星關區各校護航學子「求學路」
    畢節四中學生正在學習思源學校學生回宿舍前排隊測量體溫疫情,擋不住求學者的腳步。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局勢不斷向好,3月16日,七星關區在上級相關部門指導下,96所學校的初三、高三年級全面開課,七星關區4萬餘名學子返回課堂,開啟新學期。
  • 畢節234人117個集體擬獲全市表彰!
    七星關區城市綜合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華 七星關區市西街道教育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畢節一小校長潘群(女) 七星關區碧陽街道流倉社區黨總支書記楊霞(女) 七星關區德溪街道政法委書記,後河社區黨支部書記劉紅(女) 七星關區觀音橋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孫雲 七星關區三板橋街道大坡坪社區黨總支書記
  • 張集智到七星關區和金海湖新區開展 服務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活動
    在貴州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調研11月18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集智到七星關區和金海湖新區開展服務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活動。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要求,強化技術創新,做精核心產品,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貢獻力量。
  • 七星關區:放假不放鬆 時刻繃緊地災防災安全弦
    時下正值「五一」小長假,記者來到七星關區自然資源局,發現這裡的工作節奏和往常並沒有什麼區別,裝有監控系統的電腦前,工作人員目不轉睛地盯著每一項數據的變化,值班電話也不時會響起,既有上級部門打來的地災防治指示,也有對各鄉鎮地災監測點的工作調度。七星關區有關部門測量裂縫變化情況「任何時段都是重點時段,我們的值班值守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不分上班期間和節假日期間。」
  • 畢節市七星關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 崔英魁葛傳彥等...
    會議現場6月9日,畢節市七星關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區行政辦公中心大禮堂開幕。崔英魁、胡敬斌、周延、葛傳彥、趙德文、敖祥、袁媛、張媛、胡家敬、肖世華、胡衛國、呂藝華、葉榮在主席臺前排就座。胡敬斌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七星關區人民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對畢節試驗區工作的重要指示,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七星關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