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真正的善良又如何去定義?

2020-12-22 趙趙的期待

稻盛和夫: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真正的善良又如何去定義?

稻盛和夫,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一個日本人,他是一個日本的商人,在日本,他一直有一個稱號:經營之神。

稻盛和夫在27歲的時候,就創辦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在52歲的時候,又創辦了第二電信,這兩個公司的成長速度十分的快,成功的進入了世界五百強。

馬雲還登門拜訪過稻盛和夫,三次邀請他來杭州的阿里巴巴總部演講,公司怎麼才能做好管理。

就是這樣一個厲害的日本商人,在1997年的時候,查出了胃癌,但是他並沒有自暴自棄,他接受了治療,最後辭掉了所有公司的職務,出家了,寫了一本《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中,稻盛和夫有提到過一句話: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

那什麼又是小善,什麼又是大善。

有一年日本發生了一場很大的地震,都在積極地捐款,但是稻盛和夫表現的不是那麼積極,他說了一句話:小善如大惡。

為什麼稻盛和夫會說出小善如大惡這句話?

稻盛和夫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位住在湖畔的老人,每次冬天的時候,野鵝南飛避寒,會在湖中短暫的停留。

有一年,冬天來了,有兩隻野鵝就被困在了湖中,沒有辦法覓食,這位老人就每天去餵食,第二年,這兩隻野鵝又回來了,還帶了很多其他的野鵝回來,老人一起都餵食了。

就這樣,野鵝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都靠著老人餵養,有一年,老人去世了,就是這一年,數百隻的野鵝都被活活的餓死了。

稻盛和夫的故事,告訴我們的是,因為老人的一個善良的舉動,最後搭進去了數百條野鵝的性命。

一個人的善良的行為是跟這個人的能力成反比的一個狀態,每一個人都是心存善意的,這是人們的天性。

能力越弱的人,越願意去幫助別人,自己的心靈上是得到了滿足,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不盡人意的,就像那個養野鵝的老人。

那個養野鵝的老人,因為小善,造就了大惡,那什麼是真正的善良呢,又怎麼去定義善良呢?

稻盛和夫一直強調的是:利他之心、溫良之心、體諒之心、純粹之心和美好之心。

我之前看過一個視頻:王健林和一個負責人談話:說到了扶貧的項目,因為資金的問題說了這麼一句話:如果要搞利潤,還不如每年固定給你五個億,你自己去分得了,五個億很簡單,節約點成本就出來了。

意思就是如果你要建廠、要搞投資、要做項目,那麼就通過項目帶來的成就一起去奮鬥和努力,這樣行為的善良才能成為高層次的善良。

當自己的能力不足的時候,不要因為自己的憐憫之情,去對別人施捨恩惠,這樣的善良叫做大惡。

前面有提到過,稻盛和夫最後辭掉了公司的一切職務,出家了,他在出家的時候,有一次去化緣,在街邊上遇到了一個保潔的大姐。

保潔的大姐穿衣很破舊,皮膚也被曬得黝黑,一看就知道是社會的底層人,保潔大姐看到了一身僧人打扮的稻盛和夫,就從懷裡拿出了100日元,給了稻盛和夫。

對稻盛和夫說:師傅,您現在一定很累了,回去的路上買點吃的吧。

稻盛和夫的心中感慨萬千,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出來化緣,就碰到了只能解決自己溫飽的保潔,幫助了自己。

在稻盛和夫說的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這位保潔的善舉,卻是感動了稻盛和夫的,清潔工的毫不猶豫的幫助,讓稻盛和夫的心靈上有很大的安慰。

保潔的善舉跟前面那個老人的善舉的意義是不一樣的,老人最後因為去世,賠上了數百條的野鵝的性命。

保潔只能解決自己的溫飽,但還是給了稻盛和夫100日元,這樣的善舉,卻是感化了別人的心靈。

人生短短幾十年,什麼是善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去幫助他們,不要去逞強,《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是稻盛和夫送給年輕人的禮物。

他告訴了年輕人怎麼在困境中從容的度過,怎麼成就自己有價值的人生,在善良面前,我們怎麼去辨別。

書中還包括了稻盛和夫對人生,對工作,對人性中所謂善良的定義,更多的也是給自己的一個成長的機會。

如果有正在創業的年輕人,可以多看看這本書,可以幫助到你們。

相關焦點

  • 鬼谷子: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真正的善良分為這3個層次
    鬼谷子: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真正的善良分為這3個層次中國自古以來便注重德行高尚,慢慢的注重自身所謂的品德而言外,對於每個人的成長我們是從小開始教育出來的,我們所謂的善言善行,是我們從小開始學習出來的,從他人身上汲取教益,以此來提高自身的修養。
  • 古訓:小善如大惡,大善最無情
    曾國藩說過:「善之當為,不善之宜去。」一件事,只要發心是善意的,那就值得去做;如果不是出於善意,那就應當捨去。小善如大惡所謂的「小善」,就是盲目的善。一念仁慈,順手為之,全然不顧後果。為人處世,我們要始終秉持一顆善心。
  • 王陽明:「長善如大惡」,人世間最好的善良,應該是點到為止
    但在《知行合一》中王陽明提出了一個觀點:「長善如大惡,大善最無情。」「長善」是什麼?「長善」就是沒有原則的善良,以為一直持續付出、寬容的善良能夠幫助一個人,殊不知當善良變得沒有限制的時候就是「大惡」。「大善」則是天地之間的善,在天地間所有人有可能會被老天眷顧,但也會被老天棄之不顧,因為天地的善是最無情的善,一個人的好壞全憑自己的造化。王陽明:「人世間最好的善良,應該是點到為止。」
  • 稻盛和夫的靈魂修煉:真正左右人生的,是人的心靈與精神
    馬雲在2008年阿里巴巴香港上市之前,親自遠赴日本去向稻盛和夫取經。直至今日,稻盛和夫仍是馬雲心中的經營標杆。稻盛和夫在27歲時創辦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又創辦了第二電信,這兩家公司都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
  • 稻盛和夫:人生的意義在於磨鍊靈魂
    我會毫不含糊地回答:「是為了在人生謝幕之時的靈魂,比人生開幕之初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以下,Enjoy: 06小善乃大惡,大善似無情 在工作中要為小小的成功而歡喜,要常抱感動之心。 把從感動中湧現出的能量,作為拼命工作的動力。這是在漫長的人生中堅強生活的最佳方法。
  • 稻盛和夫:調動人積極性的原動力,這6個,少一個,都調動不起來
    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稻盛和夫,是一位偉大的企業家,也是一位學問精深的哲學家,在獨特的經營哲學的指導下,他一手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日本第二電訊電話公司。著名學者季羨林曾評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
  • 稻盛和夫:利他就是利己
    下節預告:關於KDDI如何成為世界五百強以及其中所涉及的阿米巴模式,在之後的稻盛專欄中將為您一一呈現,敬請期待。 稻盛和夫的恩師對他說,公司最後能成功的恐怕只有萬分之一,公司這個東西雖然成立起來很簡單,但絕大部分都會倒閉。
  • 任正非:你不了解真正的稻盛和夫,我們趕不上他
    任正非:你不了解稻盛和夫!2014年,與華為總裁任正非先生的一次談話,管理專家王育琨對於稻盛哲學滔滔不絕的講起來,任正非立刻打斷他的話:「王老師,你不了解稻盛和夫!」如今稻盛和夫已經88歲的高齡,一生可以說都是傳奇。
  • 稻盛和夫的五句經典語錄,很受用
    我們看稻盛和夫本人的照片,一個看起來和藹可親、低調善良的長者,不難想像他的心靈是清澈而單純的,所以他總是給員工帶來正能量。有一天夜裡,稻盛和夫來到生產車間,看到坐在角落裡的員工正在唉聲嘆氣,他沒有轉身離開,而是靠近他們,安慰大家說:「要知道,不可能所有的工作都能夠被順利地完成。」
  • 稻盛和夫(心)(成法)
    稻盛和夫(心)(成法)這是我看的稻盛和夫的第三本和第四本書由於這兩本書具體思想主旨都一樣我就一起我描述學習的體會心得。稻盛和夫的價值觀:也是哲學本質(作為人何為正確)以及極致的利他思維最初創辦企業是為了自己到後來學習反思,從利己到利他造福員工實現全體員工的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到造福社會來經營企業,所以稻盛和夫能成為經營之神自己創建了兩個世界500強以及挽救後來的日航三個,稻盛和夫自己說就是用作為人何為正確,致良知, 敬天愛人,利他之心以及哲學來經營企業和來改變人生。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學渣長嘆:知道的太晚
    季羨林: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能夠得到國學大師如此高的評價的人大家一定會很好奇,到底是何方神聖?他就是世界公認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
  • 稻盛和夫:製造劃破手的產品
    稻盛和夫父母常說的一句話:製造劃破手的產品。稻盛和夫的父親從事印刷業,具備匠人氣質;母親是一個樂觀開朗,且思想大膽的人。當他們遇上一件完美、出眾東西的時候,時常會用「如同會劃破手般」來形容那種既敬且愛的感覺。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遺憾我們知道得太晚
    生活中不缺乏那種喜歡吹牛的人,這樣的角色往往不堪一擊,因為真正厲害的人,都在低調沉默的做事,這樣的人平時悶不吭聲,關鍵時刻則能爆發出大力量。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曾說:「把工作是當成一種修行,你就贏了。」「修行」二字,蘊含著很深的內涵,稻盛和夫踐行著這兩個字,最終做出2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由此悟出了人生圓滿的真諦。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別等50歲以後才知道
    那麼,稻盛和夫的身上,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獨特智慧呢?他曾這樣說過:「我的成功歸功於我的哲學思想」。其中讓人最影響深刻的就是: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早知道早受益。稻盛和夫建議我們:自省。稻盛和夫每天早上有個習慣,他會先列出前一天發生的,讓自己後悔的事情,然後再對自己說:「對不起,我為昨天所做的事情道歉。」之後,他就不會再為其所困。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別等50歲後才後悔不已
    稻盛和夫是日本唯一在世的經營之聖,他的人生無疑是成功的。27歲時赤手空拳開始創業,直到58歲,他所創辦的2家企業均跨入了世界500強的門檻——日本京瓷公司、日本第二電信公司。稻盛和夫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2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經營者。
  • 稻盛和夫:在職場這六種人是體制工作下混不開的人,只能拼命工作
    稻盛和夫是誰?,在這本書中,稻盛和夫總結出了體制內最混不開的6種人的工作,以下就結合這本書的內容,將稻盛和夫對這六種人的詮釋,分享給大家。所以,職場中當有員工跟領導公開叫板的時候,有的領導會對叫板的行為裝得跟沒事兒人似的,這是他要把這種情緒給壓下來,把影響在公開場合降到最低,然後私下裡再對公開叫板者進行快刀斬亂麻式的果斷處理。
  • 日本經營天才稻盛和夫,創立了2家世界500強,他是如何做到的?
    日本的稻盛和夫,就是一個標準意義上的成功者,在日本,稻盛和夫被稱為「經營之聖」,在27歲的時候,創立了京瓷,10年之後京瓷成為了世界500強的公司,在52歲的時候,創辦了第二二電KDDI,在2007年的時候,第二二電也成功的進入了世界500強。
  • 稻盛和夫:升維思考,才能降維打擊。
    ——稻盛和夫 古時有這樣一個笑話:冬天,三個老漢一起蹲在牆角,一邊曬太陽,一邊大談理想。拾糞的老漢說:「如果我當了皇帝,我就下令這條街東面的糞全部歸我,誰去拾就派公差去抓他。」人生·事業=思維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熱情)×能力這是稻盛和夫的經營思維。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之所以激勵人,正是因為他將經營理念擴展到為人的哲學。經營者追求的不只是事業的成功,還有人生的幸福。思維方式與能力、努力,任何一項為0,人生事業都會原地踏步。
  • 稻盛和夫的新書《心》:成功和幸福,離不開「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說:「當我們擁有幫助一切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前進的願望,擁有幫助他人獲得幸福的美好心靈時,就與『』宇宙之心』產生了協調和共鳴,就能自然而然的將事物導向更好的方向。」利他之心,是稻盛和夫80多年人生哲學和經營理念的核心所在。
  • 稻盛和夫:當你負債纍纍,朋友都遠離時,請記住一定要善良和原諒
    稻盛和夫在《心》中寫道:在我的鹿兒島的家鄉,兩個叔叔和一個姑姑死於肺結核,整個家庭陷入了恐慌和陰影。稻盛和夫身體不好,生活受挫。他的家人不僅負債纍纍,而且他的朋友們也相距遙遠。更令人沮喪的是他遭受了一系列打擊。他的學習不僅失敗了,而且他所做的也很不幸。當時,稻盛和夫感到非常沮喪和困惑,不知道他的生活軌跡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