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2020年即將結束,「拿完年終獎要不要跳槽」已提上職場人待辦日程。某招聘平臺21日發布的《2020職場人跳槽觀察》(下稱報告)指出,過去5年裡,中國35歲以下白領的平均跳槽周期從23個月逐漸降低到20個月,跳槽變得越來越頻繁。
如今,對於中國年輕職場人來說,「鐵飯碗」的概念正變得陌生,跳槽成為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報告顯示,在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幾大城市群的從業者平均跳槽周期在16到18個月之間。其中,23%的科技行業年輕從業者上一份工作維持時間不到半年。
很大一部分中國職場「白領」跳槽是為了「漲工資」。研究發現,通過跳槽漲工資的黃金節點,是一份工作持續了3年至4年的時候,平均漲幅能夠達到30%以上。
事實上,能夠在一份工作上堅持3到4年的人並不算多。報告顯示,2010年到2016年之間畢業且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白領」職場人,有至少一份工作堅持4年以上的比例僅8.4%。
雖然「跳槽」對於個人發展有更多可能性,但不可忽視的是,「頻繁跳槽」對於工資的增長和晉升存在負面影響。
報告指出,頻繁跳槽帶來的「收入懲罰」現象在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群中尤為明顯:上一份工作堅持不到半年就跳槽的求職者中,70%的人薪資低於同齡人的平均水平;當工作經驗少於5年時,頻繁跳槽對職業發展的負面影響更加顯著。
(記者 王慶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