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前196年),昌邑(今山東金鄉縣西北)人,別號彭仲,西漢開國將領,拜魏相國、建成侯,楚漢戰爭結束後又被封為梁王。與韓信、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後因被告發謀反,被劉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誅殺三族,梟首示眾。
1、彭越是哪裡人
彭越出生在水鄉,那有個巨大的湖泊叫巨野澤,所以彭越水性很好。靠山吃山,傍水吃水,青年時期的彭越不僅長的很壯士,而且很有做老大的氣質,當地的一群小弟跟著彭越在巨野澤做水盜,號稱地天行道,劫富濟貧(好眼熟的情節),打劫過往的商船,日子過的也是逍遙快活。如果放任彭越這樣下去,說不定施耐庵的水滸傳需要提早個1-2千年,但是有一件事的發生,改變了彭越的人生軌道,那就是陳勝、吳廣起義。
2、巨野澤起義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了反抗暴秦起義,從而攪亂了看似平靜的實則暗流湧動的池水。自秦始皇滅掉六國,建立家天下以來,亂世再次來臨。從此,英雄、豪傑、地痞、流氓、智謀之士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手段、計謀,紛紛登上舞臺。時勢造英雄,這些人都是希望用自己的頭顱賭一把富貴,正所謂成王敗寇。
面對這樣的亂世,彭越也沒有急著起義,按照他的說法:兩龍方鬥,且待之。但另一個原因是,起義是需要擔風險的,在講劉邦的時候,我們講到蕭何、曹參比劉邦的職位高,卻讓劉邦做了老大,除了劉邦本身的人格魅力之外,還有一條就是起義,只殺領頭的,而且是滅三族。彭越估計也是想到了這個原因,才需要好好考慮,順便看看形式。
這一等就是一年,公元前208年,彭越終於決定,幹了!然後號召跟隨自己的親信手下100多人準備起義,為了立威,彭越仿效孫武斬愛妃的橋段,當場殺了一個不聽號令的小弟。然後率領大家攻取縣衙,收集諸侯逃散的士兵,總共有一千多人,起義軍的雛形基本形成。
3、彭越如何管理軍隊的
統領一支隊伍,最重要的就是紀律,治軍嚴謹、賞罰分明。關於紀律性,彭越的做法是:約期相聚、違時而斬,讓你集合就集合,訓練就訓練,集合遲到就殺頭,使這支軍隊有了強於其他起義軍的那種紀律嚴明。同時,彭越設壇祭祀,增強部屬們對於部隊生活及對軍令的神聖感,增加對主帥的絕對服從。
《孫子.行軍篇》關於治軍是這麼說的: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就是說管理軍隊要用「文」的手段即用政治教育的方式教化士兵,用「武」的方法即用軍紀來統一步調,這樣的軍隊才有極強的戰鬥力。
軍隊戰鬥力這個東西,是需要時間去慢慢訓練的,他需要大量的財力和耐心,戰國時期的魏國通過3代國王的努力,憑當時富甲天下的國力,才訓練出一支所向無敵的軍隊:魏武卒。彭越把起義軍的隊伍組建起來之後,沒有直接拉出去參與什麼滅秦大戰,而是不斷的訓練,並通過打劫周圍的幾個郡縣,補充糧食和兵力。
這段時間,彭越只打過一場規模較大的戰役,就是劉邦奉楚懷王之命率部對西進入關的時候,一起攻打過昌邑。然而昌邑還沒攻克,劉邦就繞道慄縣(現在的河南夏邑縣),繼續西進了。之後彭越沒有跟隨劉邦,而是回到了大本營巨野澤,繼續訓練軍隊,並不斷收集魏國被打散的部隊,通過幾年的努力,當初的只有100個手下的烏合之眾,已經發展成擁有一萬名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的軍隊。
4、彭越與項羽的結怨
項羽分封天下之後,齊國田榮對項羽分封不滿,就準備反抗霸王的統治,同時收編了盤踞在巨野澤的彭越軍隊,彭越從一個打漁為生的農民,終於擺脫戶籍,被授予了將軍印。彭越部隊自被田榮收編後,才真正開始了有目標的軍事行動,他們以楚國侵佔的梁地為進攻對象。公元前206年,田榮命彭越進軍濟陰,攻擊楚軍,彭越第一次率部開出巨野澤。他的這支隊伍勇猛善戰,大敗楚將蕭公角的先鋒部隊,成為楚國北部邊境的大患。
5、彭越為什麼會投靠劉邦
漢王二年(公元前205年),西楚霸王項羽親自率領軍隊攻破齊地,殺死了田榮。而此時,彭越的隊伍已擴大到三萬多人,攻下了魏國東部十餘座城池。同年,漢王劉邦和魏王豹聯合各路路諸侯向東攻打楚國,彭越率領他的部隊在外黃歸附漢王。漢王劉邦就任命彭越做魏國國相,獨攬兵權,平定梁地。
此後彭越又為劉邦所封的魏相之職利誘,始終服務於劉邦的天下戰略,幾無動搖。在其後的兩三年中,彭越常常作為劉邦的遊擊部隊,在梁地襲擊楚軍,截斷楚軍的供應糧草。當項羽西向擊漢時,彭越則在後方開闢戰場,攻城略地,給項羽造成嚴重的後顧之憂,使其不得全力攻漢;當項羽回軍打擊彭越時,劉邦則在東線乘虛進軍。彭越的梁地騷擾活動實際上成了劉邦攻楚的第二戰場。
劉邦在彭城敗退後,彭越「常往來為漢遊兵擊楚,絕其糧於梁地」。彭城之戰後,項羽對劉邦發動了第一次強大攻勢,包圍滎陽,攻克成皋,劉邦差一點就被俘虜。在劉邦無計可施的關鍵時刻,彭越於漢高祖五年五月,大舉南下,千裡奔襲,越過睢水,繞道彭城東南的下邳,打敗楚將項聲,斬殺楚將薛公,造成威逼都城彭城的架勢。項羽被迫放棄已有的戰果,千裡回師解救自己的老家。
劉邦藉機解了滎陽之圍,奪回了重鎮成皋。如果沒有彭越這一次千裡奔襲下邳的軍事行動,劉邦的命運實在是很難預料。而彭越更為聰明的是當知道項羽回師的時候,並不與其硬拼,在達到了既定軍事目標後,迅速地北上逃之夭夭。
很快項羽又對劉邦發動了更為猛烈的攻勢,攻克滎陽、成皋。劉邦雖然奪去韓信的部隊駐守修武,但仍然處於劣勢。又是彭越的遊擊戰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力進攻梁地,連克外黃等17城。迫使項羽再次回師花半月時間去進攻彭越,收復失地,決心一勞永逸的解決這一心腹大患。而彭越依然不計一城一地的得失,稍作抵抗,實現了把項羽拖在梁地十幾天的戰略意圖後,又迅速北上轉移到齊地的谷城(今山東平陰西南),另項羽徒勞往返,無可奈何。
彭越的軍事行動,為劉邦爭取了足夠的寶貴時間。使劉邦可以殲滅曹咎部隊、奪回成皋,進軍廣武、佔領敖倉,從而極大的改變了劉項二軍在戰場上的態勢,劉邦開始逐漸由守轉攻,戰局越來越對楚軍不利。
公元前203年,彭越先後採取兩大軍事行動。一是彭越攻下昌邑周圍二十餘城,將十多萬斛(十鬥為一斛)軍糧送到劉邦的中央軍中,這無疑是雪中送炭。二是略定梁地,組織起強大的軍事力量,切斷了項羽大軍從滎陽返回彭城之路。從而使得項羽在整個戰局中的態勢急轉直下,被迫議和。和議達成以後,由於彭越佔據整個梁地,項羽不得不曲線東歸,繞道陽夏。
彭越自此牢牢控制梁地,成為垓下決戰的一支重要戰略力量。
6、彭越為什麼同意出兵項羽
公元前202年,漢王聽從張良的建議,首先違背和議的約定,率軍追擊項羽的楚軍。並派人去聯合彭越,讓他與自己合力攻打楚軍,但是這一次,漢初的兩大統帥彭越和韓信都沒有同意,結果劉邦再次被項羽打的打敗。
張良分析戰局後,對劉邦建議:分封彭越為梁王、韓信為齊王,並與他們約定:假如戰勝楚國,睢陽以北到各城的土地,都分封給彭相國為王;從陳以東的沿海地區,分封給齊王韓信。
劉邦這次許諾彭越的土地,大體包含今河南省東北部和山東省西部一帶地區,彭越的家鄉昌邑亦在其中,且是彭越長期活動的地區。這一許諾對彭越產生了極大的誘惑力。這一次他拿出了多年來一直不肯拼耗的老本。不久他即率全軍與劉邦、韓信會師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境)圍殲楚軍,逼死了項羽。
項羽死後,彭越正式被封為梁王,建都定陶。
7、彭越是怎麼死的
公元前197年秋天,陳豨在代地造反,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部隊前去平定叛亂,到達邯鄲,向彭越徵兵。常年的徵戰是彭越也落下了一生的毛病,接到劉邦的徵兵命令後,彭越並沒有親自前往,而是派遣了副將統帥士兵追隨劉邦討伐陳豨。
劉邦知道彭越沒有親自來,非常生氣,平叛結束後,擔驚受怕的彭越準備進京向劉邦請罪,但是被手下部將阻止,認為梁王這次去請罪,恐怕就回不來了,富貴險中求,還不如趁此機會造反。對於打了一輩子仗的朋友來說,現在這個時間造反顯然沒有勝算,漢高祖劉邦已經將秦末四分五裂的勢力再度統一,所以彭越沒有接受造反的建議。
任何時代,做老闆都是最難的,因為老闆不僅要考慮公司的現在,更要為整個公司的未來考慮,上了這個船就再也下不來了。而作為領導的手下就完全沒有這樣的擔憂,作為打工仔,一個老闆不行,換個老闆就是。眼看梁王彭越就要在劉邦的懲罰下倒臺,彭越的太僕類似管家之類的人物,就跑到京城,向劉邦告密,說彭越要造反,英雄一世的彭越就這樣被劉邦囚禁在了洛陽,後又被貶為平民,流放到蜀地青衣縣。
在半路遇到由長安趕往洛陽的呂后,呂雉呂后我們在前面講過,是一個行事果敢的女強人,彭越這樣的人,如果放虎歸山就有可能東山再起,對新建立的漢國帶來危險。所以呂后表面答應彭越向劉邦求情,將彭越接回洛陽,到達洛陽後,呂后對劉邦說道: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此自遣患,不如遂誅之,妾謹與俱來。翻譯過來就是:彭王是豪壯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這是給自己留下禍患,不如殺掉他。
於是,呂后就讓彭越的門客告他再次陰謀造反。公元前196年,梁王彭越及其家族因謀反被殺,封國梁地被廢除。
更多歷史人物,請繼續關注中國歷史名人微信號:lishi_cui
蘭亭閣歷史網彭越相關歷史人物推薦:
1、回覆:英布,查看與韓信、彭越齊名的項羽大將黥面英布
2、回覆:呂后,查看劉邦死後撐起西漢王朝權利真空的劉邦髮妻呂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