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春林
南粵庚子年初冬時分,走進坐落在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的葉挺將軍紀念園,一座葉挺將軍橫刀策馬、馳騁疆場、奮勇殺敵、鐵骨錚錚的銅雕像映入眼帘,令人駐足良久拜謁敬仰;毛主席"領導抗敵 卓著勳勞"的親筆題詞,正是葉挺將軍偉大悲壯、戎馬一生的寫照。
葉挺將軍紀念園由葉挺紀念館新館、葉挺銅像廣場、牌坊式門樓等和葉挺故居、騰雲學堂、練武房、育英樓等歷史建築組成。其中給筆者印象最深的當屬葉挺紀念館新館。
在葉挺紀念館新館展出的葉挺童年時穿過的紗線背心及棉襖,讓人穿越時空領略到將軍小時候的貧窮生活,令人唏噓不已。
葉挺原名葉為詢,生於1896年9月,"人要上行,葉要上挺",葉挺的老師陳敬如為勉勵葉挺立志向上,救國救民,為他取名"挺",激勵葉挺"人要上行,葉要上挺;挺身而出,拯救中華。",讓我們知曉了葉挺軍如雷貫耳大名的由來。上幅雕塑描繪的就是少年葉挺與陳敬如老師在讀書亭交談時的場景。
葉挺將軍在北伐戰爭中,率領前驅,所向披靡,席捲湘鄂,屢立戰功,被譽為"北伐名將",為第四軍贏得"鐵軍"稱號。就是這樣一位叱吒風雲、威震邇遐的鐵將軍,紀念館記載著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1925年9月葉挺從蘇聯回國到肇慶籌建獨立團,經李章達介紹與他相識的李秀文,在西江政治研究會協助他工作。兩人情投意合,互相信賴,互相支持,於1926年農曆2月間結婚。婚禮在獨立團團部所在地肇慶督辦署內舉行,儀式簡單儉樸。葉挺堅決不肯挪用公款,不張燈結彩。據當時參加婚禮的葉挺侄兒葉春城回憶:"在當時官場中來說,簡單到還比不上其他軍隊的一名連長結婚的排場。"他結婚時的新房,"房裡床一張,普通辦公桌一張, 桌面鋪紅布,一 盞常用的火水燈及筆墨,有兩張價值8角錢的藤椅,一個 三腳式衣架,一個 痰盂。"。
筆者撫今追昔,聯想到當今反腐鬥爭中揭發出來的那些大小"老虎"們,面對葉挺將軍不知是何等汗顏,無地自容!紀念館還記敘著感人的故事:戰場上,葉挺威震敵膽;平日裡,卻是俠骨柔腸,對部下烈屬和駐地人民如同親人一般。新四軍軍部遷來皖南涇縣雲嶺後,葉挺經常幫助當地農民修橋築路;派軍醫和官兵為百姓看病、幹農活,解決農民困難;還經常去看望軍屬、烈屬,關心他們的生活。大家稱讚葉挺是人民的軍長。
葉挺將軍的一生充滿革命傳奇。葉挺獨立團作為人民解放軍中歷史最長的英雄部隊,將星如雲。僅1955~1965年間授銜的將領中,就有5位元帥、169名將軍出自該團, 包括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陳毅、羅榮桓,大將粟裕、譚政、羅瑞卿,上將肖克、楊成武、耿飆、楊得志等。毛主席曾在該部隊從事政治思想工作。
葉挺將軍首任軍長的新四軍是革命的熔爐和建國治國功臣的搖籃。葉挺和他的將士們用生命鑄就了鐵軍軍魂。在中央軍委確定的36位軍事家中,有9位在新四軍戰鬥生活過。1955~1988年授銜的將帥有400多位曾經在新四軍工作過,包括元帥陳毅、大將粟裕、徐海東、黃克誠、張雲逸;上將韋國清、葉飛、劉震、宋時輪、張愛萍、陳士榘、洪學智、鍾期光、賀炳炎、唐亮、傅秋濤、賴傳珠。
1941年1月,在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為保存力量,葉挺命令部隊分散突圍後奉命下山談判,被國民黨頑固派非法扣押,身陷囹圄。先後被囚於上饒、桂林、重慶等地。被囚5年多,葉挺不懼國民黨威逼利誘,寫信表示"個人之操守至死不可變";在重慶歌樂山紅爐廠囚室曾作《因歌》以明志:"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著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著,那一天——地下的烈火衝騰,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充分表現了葉挺將軍的浩然正氣與崇高氣節。
1946年4月8日,葉挺乘飛機返延安參加整軍會議,因飛機失事在山西興縣黑茶山不幸遇難。同機遇難的還有王若飛、博古、鄧發以及葉挺夫人李秀文、女兒葉揚眉、兒子阿九等人。噩耗傳出,舉國悲痛。毛主席為葉挺將軍等"四八"烈士題詞:"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
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人民軍隊的締造者之一,葉挺將軍其豐功偉績和崇高品格世所同欽。壯哉!偉哉!葉挺將軍紀念園展現了一代名將葉挺將軍的歷史功勳和人民心中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
(文中圖片均為作者所拍攝)
20.12.5於深圳龍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