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斷山脈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2021-02-17 我們來補課

文章來源:地球知識局(ID:diqiuzhishiju)

作者:汗青   製圖:孫綠

在中國版圖上,四川、雲南、西藏三省(區)接壤的大片區域存在著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脈組成的山脈群。它們緊湊而密集,作為中國地勢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分界線的一部分,仿若從青藏高原這個大盆中傾倒而出的水流,兇猛地砸向中南半島。

由於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且山嶺與溝谷相間排列,嶺谷之間地勢落差平均1000-2000米,在山區中部更是有瀾滄江,怒江與金沙江與山脈並行南驅,橫斷了東西方向的交通,故被稱為橫斷山脈(群)。

橫斷山脈的存在,對中國西南來說意義至關重要。正是這一系列山川讓中國西南擁有了多彩的民族文化,也正是這一系列山脈讓這些地區的經濟始終停滯。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來看看橫斷山脈究竟橫斷了什麼。

不同於青藏高原上東西橫貫的喜馬拉雅山脈以及唐古拉山脈,橫斷山脈作為兩者的東段部分並沒有繼續向東水平方向擴張,而是幾乎呈直角的向南急轉。這也是橫斷山脈在世界地形中的奇特之處。這般的山河巨變,來自遠古地球的巨大能量。

大約在2億多年前,青藏高原以及橫斷山區所在的大陸,還被大片海洋所掩蓋。這片大洋吞沒了今天歐亞大陸的南部,與東南亞海域、歐洲南部、非洲西北的海域相通,被稱為「古地中海」,也叫「特提斯海」。

後來,隨著板塊的劇烈的碰撞擠壓,海浪逐漸退去,陸地板塊上升露出,形成了高原地勢的雛形。橫斷山脈就是在這一上升的過程中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褶皺山系。

當時孤懸海外的印度板塊由南向北衝進亞歐板塊的懷中時,受到了北面華北地塊以及塔裡木地塊的阻擋,開始向上隆起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由於南北方向擠壓力巨大,板塊物質便沿東西方向被擠出。

東部的流出物質受到了揚子地塊的抵抗,只能向有縫隙的南方進發。東西向的擠壓導致地殼緊縮,形成了褶皺一般的變形,險峻而又緊湊的橫斷山脈就此誕生。

關於橫斷山區究竟有多少條山脈,各家說法並不統一。廣義上認為東起岷山西至伯舒拉嶺-高黎貢山,北部邊界昌都、甘孜至馬爾康一線,南部直抵中緬邊界山區,都可以算作橫斷山脈,總面積36.4萬平方公裡。

橫斷山在東西向轉向南北走向的同時,各山脈間的空間也被東西向的壓力急劇壓縮。山區內不到60公裡的寬度,容納下了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條近乎南北平行而不交匯的河流,形成了著名的三江併流的奇觀。

其實在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以西

還緊鄰一條流向緬甸的獨龍河

亦有人稱其為「四江併流」

(可橫屏觀看)

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山脈走向,使得橫斷山區東西部分別受到來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季風影響。

在西部西南季風的影響下,山脈西側一帶多地形雨,東側背風坡則較為乾旱,溼度由西向東遞減。

挨著印度洋-孟加拉灣這個風暴之源

是不會缺雨的

(孟加拉人民大吐苦水中)

同時,南北走向的溝谷使得西南季風得以將此作為北上的通道,讓地表植被從南到北依氣候和地勢分別呈現出了熱帶季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針闊葉林—溫寒帶高山森林草甸的鮮明而複雜的生態格局,滋養了無數生物。

在氣候與地形環境的雙重影響下,橫斷山區北部氣候相對惡劣,多為廣袤草原,適合遊牧生活。極為有限的資源使得歷史上各族群部落間的徵伐相互不斷,戰敗者不得不放棄草原上的資源,南下避難。南部山區地形崎嶇複雜,掩護了大量被擊敗的民族。

因此,古代西南邊陲地區小國與部落林立,從事封閉的農耕以及放牧活動。每個國家部落之間都有難以克服的交通阻礙,資源佔有量又殊為有限,某個族群統一其他族群勢力的情況是十分鮮見的。

雖然雲貴在公元前就有很多所謂的「古國」

但其規模與組織能力可想而知

而完全是山區的橫斷地區

則只能靠你的想像了

一方面,這種封閉的環境,險峻的山勢,不便的交通直接阻礙了民族的兼併與融合,使得各部落自己的風俗語言獨立發展,互不相通。即便是原本同為一祖的不同村落,經過長久的因地域不連通而缺少來往,久而久之也會逐漸分化為不同的民族。

另一方面,由於狹窄縱長的山脈河谷形態的生活空間造就出的多樣自然生態條件,使得不同地域單元的居民分別從事農耕,放牧,漁業,狩獵以及採集等經濟生產活動。不同的生活方式又對生活習慣與風俗的差異進一步造成影響。

因地理阻隔而帶來的兩大影響因素直接導致了橫斷山脈裡的民族阻隔。僅雲南一省,就有著23個民族聚居,成為了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一個省。各民族在長期演化過程中服飾、語言、習慣等歷史傳統文化也都更為完整的被傳承了下來。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遠徵西南興師動眾,事倍功半。比起親自教化他們,招撫貿易和設郡置縣來管理才是更好的選擇。

據《史記》記載,漢武帝時期為了打通巴蜀至印度(今天所說的「南方絲綢之路」)以及巴蜀經夜郎國(貴州西,雲南東北部)至越南的貿易通道,派兵招撫了附近的部族國並設郡。只是後來西漢成帝年間,夜郎國脅迫周邊22邑反叛漢朝才被發兵滅掉。

雖然漢帝國在西南開疆設郡眾多

但倚重於當地「代理」,控制較弱

且在當時技術條件下

相比通向印度和越南

真正重要的乃是通向嶺南

唐宋時期,這一地區雖然出現了被諸如南詔,大理國短暫統一的局面,但對於強大的中原王朝,少數民族政權們還是保持著相對友好並服從的態度。

到明清時期,彝族以及納西族等世居西南的勢力也仍然臣服於中原王朝。但由於政治體制的自治屬性很高,西南各地仍然保留著自己的政治體系以及風俗文化。

雖然中央政府對雲南的管理越來越嚴密

但當時一個北方人去雲南旅遊

會不會被當地土司捉走仍然不好說

崎嶇險峻的地理環境在戰時保住了一方的和平與穩定,在和平年代卻給人員物資的流動交往以及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小的阻力。相當一段時間內,溜索這種方式是當地居民過江的主要方式。

「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放在今天的橫斷山脈地區顯得尤為重要。

毗鄰印度洋,又有古代南部絲綢之路的光環影響,雲南是最適合依靠同東協國家進行邊境貿易致富,以及通過緬甸獲取進入印度洋的出海口。

與雲南接壤的眾多周邊國家中

只有越南是通鐵路的

而通過緬甸通向印度洋的計劃

橫斷山脈是必須跨過去的

但是橫斷山脈的阻隔,使得東西向的陸上交通不便,來自東部的貨物和人員無法快速入滇。險峻的山勢又讓橫斷山脈裡的河流流速極快,不適宜內河航運。這大大制約了中國選擇出海口的戰略機動性和雲南山區的開發潛力。

所以在如今的全國鐵路網絡建設中,橫斷山區的鐵路交通問題是無論如何都需要被攻克的。被譽為「天路」的五條進藏鐵路之一的滇藏鐵路按照規劃從東南向西北斜穿橫斷山脈,是最能體會到橫斷山脈地質條件複雜多變,險象環生的一項工程。

然而,即便是成功建設了青藏天路,被譽為「基建狂魔」的中國也在橫斷山脈裡遇到了難啃的骨頭。

作為重建南方絲綢之路的一環,橫斷山區內從大理到瑞麗的大瑞鐵路也是泛亞鐵路西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鐵路建成後將成為中緬鐵路的重要幹線,作為面向東南亞以及南亞的橋頭堡推動區域的經濟往來與戰略合作。

但出人意料的是,該段鐵路線上的大柱山隧道從2008年開工至今快10年仍未貫通。遷延日久的建設時間刷新了鐵路建設的歷史,被譽為中國前所未有最難挖掘的一條隧道。

斷層,泥石流,高溫,高壓噴水,瓦斯洩漏等險情處理與問題研究佔據了施工時間的90%。從2009年到2011年,一個156米長的燕子窩斷層足足挖了26個月。原本預期2014年前後通車的鐵路建設,硬是被生生拖到了今天,並計劃2021年左右完工。

為此,2018年2月4日央視新聞聯播的新春走基層特意進行了題為「大柱山隧道的堅守」的報導。事實上,14.5公裡的隧道通車後,火車通過大柱山僅僅需要7分鐘。然而這7分鐘的背後,卻是國家實力、尖端科技和無數一線人員的奉獻與自然條件的艱苦鬥爭。

隨著交通技術的進步和中國國力的逐漸提升,在農業時代圍困了居民千年的橫斷山脈,也終於會加入世界的經濟分工當中。隔斷民族和國家溝通的險惡自然條件,終將會不再成為東西交通的阻礙。

推薦閱讀

點擊大圖 丨 十賭九輸的科學證明!就算是勝負五五開,賭徒也必定傾家蕩產

相關焦點

  • 中國西南最雄偉的山脈,橫斷山脈究竟有多神奇?
    世界上沒有一處山脈,比橫斷山脈更讓人感到詫異。
  • 橫斷山脈 | 濃縮了中國極致風光的神秘地帶
    它是中國最長、最寬也是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區。這個區域有個霸氣的名字—橫斷山脈。318國道、317國道、214國道縱穿橫斷山區之中,也因此一躍成為中國最知名的景觀大道。它們在橫斷山的任意一處途經點,都有可能讓東部一個5A景區自愧不如。橫斷山為何會聚集如此眾多的美景?
  • 一本書帶你走遍橫斷山脈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一本書帶你走遍橫斷山脈作者:貓斯圖 / 編輯:魚木頭不是三山夾兩盆的新疆,也不是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而是青藏高原向東的延伸——橫斷山脈。西方人對橫斷山脈的興趣並非沒有道理。
  • 地理知識|橫斷山脈
    橫斷山脈,世界年輕山系之一。中國最長、最寬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區。
  • 橫斷山脈:這裡曾決定唐朝的命運
    ,唯有一次決定中原王朝命運的戰爭,就是發生在僻處西陲的橫斷山脈上,唐朝與曾經崛起過的強大的吐蕃帝國之惡戰。在中國歷史上,決定王朝命運的戰爭,多數發生於長城沿線或中原腹地。鮮有一次例外是,地處西藏和四川接壤處的橫斷山脈,成為決定中原王朝命運的主要戰場。人們不禁奇怪,橫斷山脈僻處西陲,那裡崇山峻岭、大雪封山、環境惡劣,向來人跡罕至,怎麼會有大規模軍隊跑到那裡決戰呢?這就要說到吐蕃帝國和唐帝國的一段恩怨故事了。
  • 獨龍族:橫斷山脈深處的傳奇
    獨龍江鄉是什麼地方?本期的中經新語將由一位曾經深入獨龍江鄉採訪調研的記者為您講述獨龍江、獨龍族的故事。獨龍江在哪裡:深山深深深幾許獨龍江在哪裡?獨龍江是流淌在橫斷山脈深處的一條河流。橫斷山脈是什麼?您只要展開一下我國的鐵路線路圖,或者展開一下我國的衛星夜景圖,就會發現西南方向有一處線段般的界限,沒錯這裡就是大致橫斷山脈的邊緣。嚴格地說,橫斷山脈不是山脈,而是山脈群。而且,是中國最長、最寬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群體,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區。此山脈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通常為四川、雲南兩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東部南北向山脈的總稱。
  • 打穿橫斷山脈!中國建造世界最難隧道,耗時12年終於迎來全線貫通
    大柱山隧道貫通大瑞鐵路是穿越橫斷山脈的第一條鐵路,要知道橫斷山脈是世界上地形最複雜的山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勢險峻、橫斷東西間交通聯繫,因此被稱為橫斷山脈。橫斷山脈大柱山隧道是大瑞鐵路全線最高風險隧道,修建隧道最怕的就是地質太複雜,然而大柱山隧道就要穿越瀾滄江大裂谷和保山褶皺帶等6條斷裂帶,同時還伴隨著湧水、
  • 聖潔甘孜丨大橫斷山脈造就的夢幻天堂丨稻城·亞丁
    遠眺稻城亞丁神山甘孜州位於四川省西部,地處中國最高一級階梯向第二級階梯雲貴高原和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屬橫斷山系北段川西高山高原區,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橫斷山脈橫斷山脈的廣義概念包括了川滇藏部分區域以及青甘貴小部分地方,雖然只佔國土面積的七分之一,但卻集中了中國精華的景觀。
  • 盡一己之力託舉橫斷山脈之血
    盡一己之力託舉橫斷山脈之血 ——讀李貴平《穿越橫斷山的南絲之路》   □蔣藍  西南絲路是中國最早的對外陸路通道之一,比張騫出使西北絲路還要早。公元前4世紀在印度人著的《治國安邦術》中就有了「產自中國成捆的絲」的記載。
  • 中國再現超級工程,橫斷山脈萬米隧道打通,德國:不愧是基建狂魔
    近年來,我國建造了許多世界級的工程,在基礎設施方面正在發展,正式這樣,世界各國還給了我們「基礎設施的狂魔」的稱號,基礎設施的發展也反映了我們的綜合實力,這次在中國再現的超級項目,橫穿了山和萬米的隧道,德國:不愧是基建狂魔。
  • 中國最難挖的隧道貫通,歷時12年,穿越西南橫斷山脈
    在中國,有一條鐵路隧道,全長14.484公裡,但是卻修了12年才貫通,1500多名建設者們奮戰四千多個日夜,施工難度非常罕見,因此被譽為中國最難修的隧道。
  • 神級小眾旅遊地,穿越橫斷山脈之心,格聶神山
    中國著名的景觀大道-318川藏線,在路過「世界第一高城」理塘時,大家都會忽視一個風景絕美的景點,那就是格聶神山。而八大聖地在中國只有兩處,除了格聶神山,另一個就是珠穆朗瑪峰了。格聶神山的藏語名為呷瑪日巴,從格聶山區心臟處呈放射狀延展出來。如果你從衛星地圖上看,周圍群山四面攢聚成「心」形,似一朵巨型的「心蕊雪蓮」,將格聶神山緊緊的包裹在中間。
  • 中國的主要山脈,你知道幾個?
    許多高大綿長的山脈縱橫交錯呈網絡狀構成了中國宏觀地貌格局的股價,分布著形態各異大小不等的高原和盆地共同組成了個具特色的地貌區域,中國的地勢我們可以給它概括為是三級階梯,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高山高原都分布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以西為了更好地看啊就是了解我們國家的地貌地形
  • 好一幅江南水墨山水圖,這其實是青藏高原橫斷山脈腹心的常態美景
    這幾張照片(後面還有)如果按照前段時間引發一片質疑的中國美術展「國畫」入選作品風格來看,來幾個「大師」署個名,又可參加各類美術展了。但這確實只是照片,在青藏高原路邊用卡片機隨拍的照片而已,不是水墨中國畫。
  • 中國地理第3期:中國主要山脈走向
    這三列東西走向的山脈各距約8個緯度,具有明顯的等距性,並都成為中國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線(以後會專門講中國地理分界線)。二、 南北向山脈位於中國大陸的中部,自北而南有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等。橫斷山脈由一系列平行的嶺谷相間的高山和深谷所組成。這一南北縱列的山脈,把全國分成東、西兩大部分。
  • 丹巴縣梭坡鄉共布村:世外桃源、美的鄉村在橫斷山脈
    很多人對公埠村並不熟悉,或者從未聽說過,說到「女兒國」「東女王之國」,首先想到的是西遊記中的女兒國,是的,考慮到東位於貢布村後面的大山,據說這兩年來有很多專家學者來到這裡,不久的將來,東方女孩王國的面紗將向世人揭開,你可以感受到沉澱在人類歷史的橫斷山脈高原中。這裡的儲藏室很有特色,每家每戶都住在「獨棟」,就像一座別墅。
  • 雄渾霸氣的橫斷山脈最兇險地段——從業拉山到天路72道拐
    這個神奇的石洞進入業拉山,我們就進入了雄渾霸氣的橫斷山脈!橫斷山脈橫跨川滇藏,由幾條南北走向的山脈組成,對周邊氣候、交通、人文、景觀影響巨大。所以從業拉山到怒江峽谷的確是橫斷山脈最兇險地段!難怪前人感慨曰:「山有千盤之險,路無百步之平。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不可名狀。」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這裡非常兇險!非常兇險!非常兇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路面也不是很好,看上去挺好的柏油路,其實「炮彈坑」經常有。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雲南、橫斷山脈、河流流向、地震帶)
    (3)當地建設水電站,有什麼利弊?答案:(1)地勢北高南低,山脈縱列分布。(2)森林火災(病蟲害)。①雲南西北部地區為橫斷山區,河流發育在河谷中,從河流的分布情況(縱列分布),可以判斷該地的山脈為縱列分布;②該地區的河流都由北向南流動,注入海洋,因此該地的地勢北高南低。(2)分析該地的自然災害。①氣候乾旱,林木比較乾燥,容易發生森林火災;②同時,乾旱的氣候有利於害蟲的繁殖、生長發育和存活,因此容易導致病蟲害的發生。
  • 近幾年橫斷山脈重裝的倔強
    連續幾年帶媳婦走橫斷山脈線路走下來,想到啥寫點啥,挺長時間沒來這裡寫帖子了。先紀念一下我的重裝靴,現在正式退役,已經頑強服役了11年。今年清明走千八時候半路大底脫膠了,端午走蓮花湖伍須海前一個星期用膠水粘好了大底,終於還是在最後一天張嘴了,想想已經服役了11年了,不折騰,壽終正寢並珍藏。
  • 薦書|蔣藍:盡一己之力,託舉橫斷山脈之血——讀李貴平《穿越橫斷山...
    文/蔣藍西南絲路是中國最早的對外陸路通道之一,比張騫出使西北絲路還要早。公元前4世紀在印度人著的《治國安邦術》中就有了「產自中國成捆的絲」的記載。公元前2世紀,張騫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曾見到中國的邛竹杖和蜀布,他詢問大夏人,才知道這些四川物產是從印度販運過去的。這些記載與1986年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公元前11-12世紀古蜀國祭祀坑中成堆來自印度和緬甸的齒貝相印證,這條處於中國西南部的貿易通路開拓十分久遠。因此,段渝教授認為其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14-15世紀。西南絲路從成都起分為水、陸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