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8日隨著最後一聲巨響,號稱「史上最難掘進的隧道」全隧貫通,這就是正在建設中的大瑞鐵路大柱山隧道。大柱山隧道全長14.5公裡,2008年開工建設後,歷經12年終於成功打通,平均一年掘進一公裡多,都知道我國有著「基建狂魔」的稱號,超級工程數量不斷刷新記錄,那麼為何一條10多公裡的隧道花費10幾年時間才打通?
大瑞鐵路是穿越橫斷山脈的第一條鐵路,要知道橫斷山脈是世界上地形最複雜的山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勢險峻、橫斷東西間交通聯繫,因此被稱為橫斷山脈。在這裡修路幾乎不可能完成,但是為了打通地理阻隔、改變雲南西部的交通格局,我國決定投巨資打造大理至瑞麗全長330公裡的大瑞鐵路,整段鐵路橋隧比高達75%,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鐵路是在正常路段修建。
大柱山隧道是大瑞鐵路全線最高風險隧道,修建隧道最怕的就是地質太複雜,然而大柱山隧道就要穿越瀾滄江大裂谷和保山褶皺帶等6條斷裂帶,同時還伴隨著湧水、高溫、巖爆碎石等各類施工風險,有著「中國隧道施工地質博物館」之稱,建設之初全國就有500多名專家參與,由於「超級攔路虎」過多導致工期從最初的5年半調整為8年,最後又調整為13年,由此可見橫斷山脈地質有多複雜了。
在大柱山隧道進行施工的第二年就遇到了最為複雜的「燕子窩」斷層,該斷層巖石較脆,如同在「豆腐裡鑽洞」,由於低估了斷層的複雜度,工人在爆破施工時出現泥石流,湧出的水量多到能夠行船,僅半天不到整個洞口就完全被堵死,最後採用搭建止漿牆、往泥石流中澆灌水泥漿加固,邊掘進邊加固,這條156米的燕子窩斷層經過26個月的艱苦施工才徹底被徵服。
同時隧道內有高溫段,溫度常年維持在40度以上,為了能夠達到作業要求,建設者們每天需要消耗12噸冰塊進行降溫,即便是這樣施工人員也必須3個小時輪換一次。除了斷層碎石帶和高溫,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就是排水,據悉大柱山隧道單日最高湧水量可達22萬立方米,為了能夠將大量湧水排出,一共建了7座抽水站,包括56個抽水泵,一天抽出的水能夠填滿近90個標準遊泳池。
大柱山隧道的順利貫通創造了中國鐵路歷史,可謂是12年鑄一長隧,建成後僅需7分鐘便能夠穿越橫斷山脈,大瑞鐵路預計2021年全線通車,屆時運輸能力為每天12對客運列車,貨運為1200萬噸每年,由原公路運輸的6個小時縮短為2個多小時,這將會極大推動我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交流合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