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成醫美平臺營銷利器 醫美直播強監管將至?

2020-12-15 新浪科技

來源:《財經》雜誌

市場上各種形式的醫美直播中,究竟哪些屬於廣告而會接受嚴格的審批監管,目前尚無明確的規定。

文 | 《財經》E法 張劍

原標題:醫美直播強監管將至?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醫療美容類App的大量出現,拉近了醫美與公眾的距離。近來,直播成為醫美平臺的營銷利器。

然而,醫美直播未來可能戴上緊箍咒。

2020年4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將醫美廣告界定為醫療廣告,需要審批後方可發布。

此後,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的《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 》(下稱《指導意見》)則明確,禁止在直播中發布醫療廣告。

那麼,當下市場上各種形式的醫美直播中,究竟哪些屬於醫療廣告而會接受嚴格的審批監管,在《指導意見》和現行的《醫療廣告管理辦法》中皆未有明確規定。

業內人士擔心,如果一刀切地醫美直播全部界定為醫療廣告,醫美直播或將面臨被全部叫停的境地。

有關專家和醫美行業人士對《財經》E法表示,由於關乎用戶生命健康,對醫美直播進行強監管並無爭議,但有必要在現有法律法規基礎之上,結合醫美行業特殊性,對各細分領域作出具體規定,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法律規制。

直播成營銷利器

「我還沒有時間做線雕,但是聽說過,做這個項目是要打麻藥,做的時候沒有痛感」,一位「網紅」主播在醫美App——新氧醫美做直播時這樣介紹線雕項目。在一些醫美機構對外推介時這樣描述線雕:直接採用植入膠原蛋白線的方式對肌膚進行提拉,這些線可以被吸收,植入到需要提升的部位,改善皺紋、鬆弛等現象。

「眼袋是下瞼皮膚、皮下組織、肌肉及眶膈鬆弛,眶後脂肪肥大,突出形成袋狀突起形成的」,沒有過線雕經歷的主播在介紹線雕的同時,另一位「知名整形專家」則在直播講解眼袋是怎麼形成的。她告訴觀直播觀眾,眼袋可以通過醫學美容消除,對於提升顏值有很大幫助。這位專家也沒有提及供職的醫美機構的任何信息。

上述兩種形式的醫美直播,在多個直播平臺上隨處可見。

作為醫美第一股,新氧醫美的App頁面下方,「醫美有風險,求美需謹慎」的提示十分醒目。但是對美的追求,通過新氧App內直播數據就可見一斑。《財經》E法連續十餘日觀看新氧醫美的直播後發現,其每天直播不少於10場,每場最低也有數千人在線。「雙十一」期間的數場直播,每場在線人數更以10萬計。作為頭部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新氧醫美的下載量已超過3000萬。

在今年「雙十一」期間,醫美領域另一頭部網際網路平臺——更美App發布的數據顯示,其在「雙十一」當天僅用時8小時16分,便超過2019年「雙十一」全天成交額,支付訂單數同比增長398%。其中直播累計拉新人數破萬,訂單量增長349%。

《財經》E法對新氧、更美、美麗神器、淘寶、美團、餓了麼等各類有醫美直播的平臺進行梳理發現,目前的醫美直播存在多種形式:網紅到醫美機構進行體驗式直播,介紹各類醫美項目,推銷一些美容產品;有整形經歷的網紅現身說法,結合自身經驗,對於各項醫美問題進行講解,與觀眾互動,推介各類美容產品;來自醫美機構的醫生、專家,以科普講解形式,介紹醫美知識,對一些醫美手術進行直播,已經打造出一些網紅醫生。

新氧醫美、更美等第三方醫美平臺最初的模式類似淘寶,主要吸引醫美機構入駐,用戶按照醫美項目搜索,可以找到對應的醫美機構信息。引入直播業務後,它們又成為醫美機構的直播首選平臺。隨著醫美需求量變大,美團、餓了麼等生活類平臺也引入醫美商家,除了向用戶推介醫美機構和產品,也開始提供醫美直播服務。

醫美類App選擇開啟直播,無疑源於醫療美容機構願意投入巨資用於推廣和營銷,藉以吸引和擴大客源。藝星整形在2018年6月公布的招股書顯示,2015年到2017年,該機構用於「推廣及營銷」支出分別為0.88億元、1.90億元和2.08億元,分別佔同期毛利潤的43%、48%和38%。

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趨勢研究報告 》顯示,醫美機構在傳統廣告渠道(電視、報紙、戶外、樓宇、搜尋引擎等)投入佔營銷費用的比例約為60%-90%,然而由於投資回報率表現不達預期,這一類廣告預算持續下降。其次為網際網路平臺導流,花費佔比為10-40%,這個比例在不斷提高,直播就屬於此類。

強監管悄然來臨

醫美直播火爆的同時,強監管措施卻已經落地。11月6日,《指導意見》正式實施,第5條規定,在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發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進行發布前審查的廣告,應嚴格遵守廣告審查有關規定。未經審查不得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農藥、獸藥、保健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進行發布前審查的廣告。

而醫美廣告屬於醫療廣告,先前已有明確定論。2020年4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要求,醫療美容廣告屬於醫療廣告,非醫療機構不得發布醫療廣告。醫療美容機構發布醫療美容廣告,應當依據《廣告法》和《醫療廣告管理辦法》規定,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審查後,按照審查核准的內容發布醫療廣告,不得篡改《醫療廣告審查證明》內容發布廣告,不得利用新聞形式、醫療資訊服務類專題節(欄)目發布或變相發布醫療廣告,不得進行虛假宣傳。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對《財經》E法表示,醫療美容是與消費者的健康權、財產權甚至生命權直接相關的特殊行業,對此類內容的傳播予以嚴格監管在業內已經達成共識。

朱巍同時認為,醫美直播有其特殊性,雖然有一些主播確實是專業醫生,且直播內容也是普及醫美知識,其中不涉及具體醫美機構,但是這種直播一方面可以為直播平臺帶來流量,另一方面其實也能帶來客源的轉化。他認為,對醫美直播進行強監管並無不妥。鑑於醫美直播細分領域多,有必要結合其具體領域,制定更具體政策,界定出哪些直播該被禁止,哪些可以開展。

有專家指出,不管是有整形經驗的主播現身說法介紹經驗,還是專業醫生科普醫美知識,如果不涉及醫療機構的名稱、地址和聯繫電話等信息,看起來並不是廣告,但「直播的目的是帶來流量和吸引客源,營銷的意圖很明顯」。

一些醫美行業人士向《財經》E法表示,雖然各類平臺紛紛引入醫美直播,但平臺對這類直播已經區別對待。例如,抖音上的一個醫美專欄,博主自認為沒有商業目的,只是對受眾做一些醫美科普和提醒,避免掉到一些「坑」裡。但這位博主收到過提示,直播內容因涉及醫美而被限流。

如何認定為廣告存在難度

那麼,哪些醫美直播應該被界定為醫療廣告,進而按照《指導意見》和《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的要求進行嚴格審批?

現實情況是,醫美機構可用的合規的營銷手段並不多,直播是其中一種效果較好的方式。

一些學者向《財經》E法表示,不管是醫美直播還是普通直播,都具有隨機性強、互動性強的特點。雖然直播的內容和形式五花八門,但其天然具有廣告色彩。而對於具體一場醫美直播,是否該認定為醫美廣告,現實中存在難度。

按照《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的規定, 醫療廣告可以出現的內容只有8項:醫療機構第一名稱、地址、所有制、類別、診療科目、床位數、接診時間和聯繫電話。

但在事實中,醫美直播存在大量的對醫療行為的介紹,包括醫美信息的發布,醫學專業人士的科普直播,醫美成功的案例介紹自己的整形經歷等等。

而有醫美行業人士告訴《財經》E法,他們也已經注意到《指導意見》的出臺,醫美直播這一特殊領域勢必面臨新的監管要求。但《指導意見》未對醫美直播提出具體的監管要求。因此,在行業人士看來,醫美行業的主管部門或行業組織,有必要再《指導意見》的基礎上,結合醫美行業具體業態,出臺專項規定。

醫美行業人士表示,未來的專門規定,應該在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平臺和主播身份的規定,另一個是直播內容的規定。關於平臺和主播的身份應該做出不同的約束。比如,不具備行醫資質的主播,不能涉及任何與醫美有關的內容,只能對非醫學整形類的美容內容進行直播,如推介一些非藥物類美白產品。而專業整形醫生直播,內容以科普為主,不允許網絡面診等。

相關焦點

  • 醫美直播平臺
    直播的盛行,各種直播平臺也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中,對於醫美行業來說適不適合直播,怎麼去選擇直播平臺都是機構老闆需要考慮的問題,今天我就針對這兩點表達一下我自己的觀點醫美行業適不適合直播毫無疑問,醫美行業是適合直播的
  • 醫美直播營銷
    醫美直播是近半年興起的,這也代表著醫美拓客進入另一個賽道,同時也標註著直播進入傳統行業的營銷氛圍。那麼醫美行業的直播效果怎麼樣?首先我們要明白直播的意義,直播營銷是一個營銷工具衍生出來的營銷模式。想要做好直播營銷就要分析直播的優缺點、行業本身是否適合直播以及怎麼切入直播營銷。下面青睞直播為你解答一下這些問題1.直播的優缺點直播的優點能夠快速的展示產品以及展示機構實力,能夠通過講師的視頻語音講解快速的塑造講師IP。
  • 醫美大風颳進直播間
    根據線上醫美服務諮詢平臺新氧科技發布的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新氧app平均月活躍用戶高達870萬,平臺總促成醫美服務交易總額超11億元。當然,受制於美容、整形在社會上的負面風評,起初這些項目推介都十分隱秘且小眾。但隨著社會觀念愈來愈開放、包容,醫療美容受到熱捧。不僅網絡上公開討論量倍增,不少消費者也開始接受走進醫院親身體驗。
  • 有關醫美直播的「復盤」?
    — 1 ——關於醫美直播的故事還記得剛剛疫情的那段時間,醫美直播的確火過一段。關於這部分的內容,我也寫過一篇文章,與各位探討過,有意向的朋友可以點擊或搜索一一下文章的標題《醫美營銷| 如何提高轉化率》直播PK醫美電商當我們找到與我們目標顧客畫像相匹配的外部IP合作的時候,這些外部IP的粉絲雖然很垂直,但是這位外部IP(網紅、博主)並不是醫美領域的
  • 「雙11」成醫美行業復甦催化劑:多家大平臺參戰「直播帶貨」成標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醫美洞察:多家大平臺參戰「直播帶貨」成標配 「雙十一」成行業復甦催化劑2020年「雙十一」顯得格外特殊,與往年相比,今年醫美消費節啟動得尤其早,而且戰線拉得非常長。多家大平臺參戰與往年相比,今年醫美消費節啟動得尤其早,從10月份就開始,並且天貓、京東等平臺紛紛拉長時間戰線,垂直類醫美平臺新氧、更美、美唄等也啟動了平臺「雙十一」購物節營銷。作為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的美團,也將醫美納入「雙十一」大促的重要主戰場。
  • 做醫美直播的技術公司
    理念的外在體現就是直播功能的設立,如花說好馬配好鞍,根據運營理念定製相應功能,才能充分把線下的營銷理念搬到線上來,這樣才能和醫美的線下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青睞直播,在運營了過萬家企業的直播之後,得出了很多心得。
  • 如何解決醫美直播的轉化率問題?
    很多時候,你以為的直播間人氣高、熱熱鬧鬧的氛圍背後,轉化率可能十分堪憂。那麼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又可以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昨天,有位同行的朋友與我探討說:「他們機構在某醫美電商平臺上做直播,觀看的人很多,但是沒有諮詢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直播濾鏡下的醫美,用戶會買單嗎?-天王殿
    企業、平臺蜂擁而至,直播業態下的行業盤算「其實前些年新氧就做過直播,但是中途擱置了,可能是出現了瓶頸,後來換了種形式,成了去年開始做的視頻面診。」就職於某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的Ashley如此表示。相關數據顯示,以視頻面診為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國各地醫美機構近乎顆粒無收,但線上新氧用戶共發起4萬次視頻面診,實際完成的諮詢次數相比一月增長134%。
  • 更美APP成醫美行業直播帶貨領頭者
    隨著電商直播的飛速發展,醫美的帶貨直播漸漸出現在大眾眼前。12月7日晚,更美APP的官方直播間,邀請了交個朋友羅永浩黃金搭檔朱蕭木首次亮相醫美直播,將幾十億GMV帶貨經驗複製到醫美領域,以優秀的成績打響醫美行業帶貨直播的第一戰!
  • 美唄CEO龔連勝:直播成醫美行業雙11標配
    對於醫美機構來說,過去往往通過傳統廣告渠道、線下口碑轉介紹等方式獲客,不僅效率低下,難以實現裂變,更讓一些優質醫美機構被「雪藏」,反而讓一大批不合規機構有了「生存」空間。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具備醫美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但非法經營的醫美機構數量超過8萬家,合法機構僅佔14%。
  • 新醫美短視頻與直播限流後自娛自樂
    醫美短視頻和直播在公域流量限流主流的公域流量短視頻平臺有:抖音短視頻,快手短視頻,騰訊微視,微博視頻等。私域流量短視頻平臺有:微信朋友圈視頻等。主流的公域流量免費直播平臺有:抖音直播,快手直播,微博一直播等。
  • 2020年終盤點:市場增速被腰斬,監管日趨嚴苛,醫美將走向何處?
    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不得以網絡直播形式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等廣告……受以上因素影響,今年不少醫美機構陷入困局甚至倒閉。
  • 醫美新媒體運營|直播與轉化之間的那點事
    導讀昨天,有位同行的朋友與我探討說:「他們機構在某醫美電商平臺上做直播,觀看的人很多,但是沒有諮詢的?」而我們在垂直於醫美類的電商媒體平臺上做直播的話,就好比我們在專門賣女性用品的商場裡面做促銷熱賣一樣,這時雖然圍觀過來的人相對精準許多,但是,她們由於與我們不熟,依然不會馬上買單。不熟就代表缺少信任感嘛。
  • 新氧醫美的「七宗罪」
    近期,有坊間傳言說在失去了胡冠中之後,「中概股泡沫代表」瑞幸咖啡前CMO楊飛同時也兼任醫美平臺新氧的營銷顧問角色,因此,瑞幸咖啡出事後的一段時間裡,新氧在分眾傳媒上的投放也減少了許多。
  • 醫美亂象屢見不鮮,美團醫美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於美麗與自信的需求日益凸顯,隨之而來的是國內醫美行業市場的快速發展與醫美平臺的高歌猛進。「雙十一」拆包裹的餘熱尚未過去,蹲直播、屯醫美的「小姐姐」們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預約醫美服務了。
  • 醫美行業告別「跟風」之後,如何漂亮營銷?
    現在很多醫美品牌都會在App或者移動商城上做推廣,這對於多年的醫美從業者是一個全新的考驗,從線下會銷到線上營銷,醫美的營銷方式發生了變化,如何讓醫美小白也能理解、學會新時代的營銷打法是當務之急。在這些低級營銷的充斥下,很多人早已產生牴觸心理和厭惡情緒,這個時候如果一個知名整形App再來宣傳這種價值觀導向,自然就成為眾矢之的,這就是吃了跟風營銷的虧。顯然,很多品牌方都擅長模仿借鑑,每天看大量的案例,從跟風自媒體,到跟風短視頻,疫情期間開始跟風直播帶貨,一直在效仿,而忽略了內部的細化,沒有結合自己的資源優勢,專家優勢,地域習慣來做自己的營銷。
  • 更美APP劉迪:醫美4.0時代,做好這三點搶佔紅利
    2020開年,因疫情原因,醫美行業進入了冷凍期。3月,全國近70%機構還未復工、虧損嚴重,整個行業正在經歷著巨大挑戰。近期有很多機構老闆表示疫情對營收影響很大,來諮詢線上獲客是不是必須要做,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在我看來,醫美線上紅利期真的來了,線上化趨勢已成必然。其實,醫美機構獲客方式早已從線下向從線上轉變。
  • 新氧之癢:嗜血營銷,醫美難產
    虛假營銷監管漏洞大據了解,去年8月份新氧在線下大量的投放了一則洗腦廣告:新氧醫美,整整整,女人美了,才完整。這句廣告詞因為價值觀的原因在微博上被罵了上萬條,最後該廣告文案已被悄然改為「女人美了才完美,做女人美好」。
  • 1美App:攝圖網推出醫美行業VIP,未來的醫美創業模式不止是開診所!
    對於醫美行業來說,如今的營銷推廣面臨著不小的挑戰。醫美人像圖稀缺、肖像權侵權糾紛頻發、醫院場景素材缺失、專業級人體結構與疾病素材匱乏等四大挑戰正困擾著眾多醫美營銷人員。
  • 網絡直播行業迎來政策嚴監管!
    網絡直播行業迎來政策嚴監管!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官網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加強合規性檢查。在此之前,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