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記得
豆花的「南甜北鹹」之爭
讓兩派網友「吵」得不亦樂乎
冬至節到了
羊肉vs餃子
到底該吃什麼
又成了大家爭論的焦點
今天
我們走訪了德陽的羊肉店和餃子館
來看看他們都怎麼說吧!
古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辭官回鄉後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因天氣寒冷,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驅寒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看來不管是吃羊肉還是吃餃子
主要目的都是為了「驅寒」
四川作為美食之都
就算是吃羊肉湯
也要吃出花樣
泡饃、豌豆尖、蘿蔔、陳皮
一大家人熱熱鬧鬧圍坐在一起
給這個冬日帶來了暖意!
記 者 | 劉俊宏 周玉琴 周梅 編 輯 | 塗 策
責 編 | 汪 巧 值班編委 | 姜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