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你是吃羊肉還是吃餃子?德陽人從一碗羊肉粉開始……

2021-12-23 德陽日報

小編記得

豆花的「南甜北鹹」之爭

讓兩派網友「吵」得不亦樂乎

冬至節到了

羊肉vs餃子

到底該吃什麼

又成了大家爭論的焦點

今天

我們走訪了德陽的羊肉店和餃子館

來看看他們都怎麼說吧!

古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辭官回鄉後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因天氣寒冷,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驅寒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看來不管是吃羊肉還是吃餃子

主要目的都是為了「驅寒」

四川作為美食之都

就算是吃羊肉湯

也要吃出花樣

泡饃、豌豆尖、蘿蔔、陳皮

 一大家人熱熱鬧鬧圍坐在一起

給這個冬日帶來了暖意!

記 者 | 劉俊宏 周玉琴 周梅 編 輯 | 塗 策  

責 編 | 汪 巧 值班編委  | 姜 穎  

相關焦點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羊肉,這是個問題!
    這裡是否有你家鄉的味道? 吃餃子:北方有「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回到南陽時,正值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見南陽鄉親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吃餃子這種習俗。
  • 這一年的冬至,想吃羊肉餃子
    時至冬至,則標誌著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在南北地域有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比如南方,有祭祖、宴飲的習俗,而北方則有吃餃子的習俗。
  • 今日冬至:你家是吃湯圓還是吃餃子
    ,冬至夜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桂圓燒蛋,自個兒心裡就感覺整個冬天都不冷了。」羊肉湯——在四川卻是冬至吃羊肉湯,羊肉是冬日可謂冬日滋補之首,專家指出,吃羊肉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後。捏凍耳朵——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俗呢?
  • 冬至你家吃的啥?餃子、湯圓還是羊肉?
    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用它釀的酒可久藏不壞,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後勁頗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為了這一天,客家主婦常挑個吉祥的日子,專門到集市添置釀酒的器具,把陳年的酒罈搬到溪流中,用黃黃的細沙洗去汙物,再讓清涼的泉水反覆衝洗,最後置放在陰涼處風乾。廈門人對鴨可以說是情有獨鍾,一年四季都在吃鴨,鹽鴨、醬鴨、烤鴨、四物燉鴨,冬至吃薑母鴨。一條街只要有一攤賣薑母鴨的店,就整街飄香。
  • 號外 冬至,你家吃餃子還是湯圓?南北美食進補大戰開始!
    對於有著好吃不如餃子習俗的其他北方人來說,也普遍有冬至吃餃子和餛飩的風俗。不同地方的人們對餛飩的稱呼還不一樣,比如廣東人把餛飩稱為雲吞,湖北人則稱之為包面,江西人稱其清湯,四川人稱抄手。河南人在冬至這天,要吃「捏凍耳朵」。原來,吃「捏凍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餃子的俗稱,據說是吃了餃子後,可以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裡,不會被凍掉耳朵。
  • 冬至,做粉湯餃子,牢記「3放2不放」,放對了,羊肉鮮香不腥羶
    導語:冬至,做粉湯餃子,牢記「3放2不放」,放對了,羊肉鮮香不腥羶。「黃鐘應律好逢催,陰伏羊升淑氣回」,又到了一年之中的「冬至節」,俗話說:「冬至似大年」,每到冬至節時,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吃餃子的習俗。尤其是到了冬至節這一天,不管身處何地,還是百忙之中,傳遞我國飲食文化的「餃子」,在忙也不會忘記吃。
  • 【微食療】餃子又是餃子?咱冬至吃的是羊肉!
    轉眼到了數九寒天,要說冬至吃啥好,萬能的餃子總會伴隨著所有傳統節日一起出現!
  • 冬至·羊肉餃子
    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素有「亞歲」之稱,更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可見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何等重要。古代以冬至為一年之始,正是全年最寒冷時節。古人認為,冬至表面看來是數九寒天,其實是萬物開始萌動的日子,也總結出了豐富的適合冬至的食材,而且距離年關將近, 冬至和春節可都是要吃餃子的哦。
  • 冬至大戰,羊肉VS餃子激烈開撕,贏家是機智的網友……
    周六雨夾雪,周日烘花兒太陽,調皮的成都已經在摩拳擦掌等著冬至女王駕臨。然而奇怪的是,往年早已全城飄香的羊肉湯似乎有點冷冷清清的?各個羊肉湯館子貌似生意都有點秋,莫非大家都去吃餃子了?莫非關於「冬至應該吃羊肉還是餃子?」的鬥爭是餃子戰隊取得了壓倒性勝利?
  • 冬至吃餃子,羊肉餡怎樣調?牢記「1不3竅門」,餃子鮮嫩不腥羶
    眼看著就到了冬至節氣,在北方,冬至這天吃餃子是少不了的。家家戶戶不管是素餡還是葷餡,結合家人的口味和喜好,端上這麼滿滿一碗餃子,這節氣味道就足了。冬至節也叫「冬節」、「交冬」,在古代不管是朝廷還是民間,對於冬至這一天都是非常重視的,所以老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我國各地在冬至也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一般北方多數會有吃餃子、喝羊湯的習俗,南方則有吃甜食的習俗。雖然吃的食物不一樣,但是總歸都寄託著人們對於生活的美好願望,另外也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 為防止「凍掉耳朵」 冬至吃餃子 尤其是羊肉餡的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氣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祛寒嬌耳湯當初其實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裡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麵皮煮熟  麵皮包好後,樣子象耳朵,又因為功效是是為了防止耳朵凍爛,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2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
  • 冬至餃子,最愛吃的還是媽媽包的羊肉蘿蔔餡
    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冬至);還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冬至這一天要吃餃子,不然耳朵是要動掉的,而發明者是我們南陽的「醫聖」張仲景:張仲景一次返鄉,看到很多百姓饑寒交迫,凍爛耳朵,便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 冬至應該吃餃子、湯圓還是羊肉啊?
    這篇日記流水帳地講了一下2016年的冬至之夜吃了什麼。那時候比較年輕,20多年過去了,沒啥力氣折騰,晚上就煮一鍋羊蠍子好啦。先發一大桌子:做這頓飯不算開始的泡肉這樣的準備時間,一共用了三個多小時。主要是我這人做麵食不大行,花了很長時間包餃子(揉面擀皮好麻煩啊,但是比買的皮好吃,忍了),如果比我厲害的人或者兩個人做應該會快很多吧!
  • 幸福古村——冬至羊肉節,一起來村裡包餃子、吃羊肉!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個冬至你打算怎麼過呢?——吃頓羊肉!
  • 興義人 早餐從一碗羊肉粉開始
    2009年,第一次從北方來到興義這個地方,宿醉了一晚之後的清晨,我的早餐竟然是從一碗羊肉粉開始的...而更加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吃,便是8年...我勒個天吶,這些天天天帶我去吃附近的你說好吃的不行的羊肉粉店倒閉了是麼?要跑大老遠去吃個早餐?!而且換湯不換料還是羊肉粉!!你們不知道,彼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沒錯兒!你猜對了!就是政務中心環邊的那家黑山羊!老闆娘一看見丫頭熱情的跟親人來了一樣,把我這早瞌睡都看醒了!
  •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該吃什麼餡?你最需要的冬至餃子寶典在這裡!
    冬至,是一個我們中國非常有特色的傳統節日,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可以說人們對冬至是極其重視的,所以到了冬至這一天,很多人會選擇吃餃子。因為在民間也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那麼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是從何而來?冬至這天吃餃子的好吃又是什麼呢?那麼就由小編詳細地和大家說一說吧。
  • 水餃、餈粑、羊肉、燒臘、米酒,我國南北方,冬至都吃些什麼?
    冬至日,家庭主婦紛紛用糯米粉和水揉粉團,再搓成大大小小的丸子,叫「冬至丸」。「冬至丸」象徵著歲暮之際全家人圓圓滿滿。有的「冬至丸」還加以豆沙、瓜糖、五仁、橘紅等作餡料。「故意搓得大小不一,取「公孫丸」的好兆頭。潮汕地區有「冬至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湯圓與甜丸類似,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一帶尤為盛行。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 北方人冬至吃餃子,那南方人吃啥?
    今天一大早,「冬至吃啥」的話題就登上了熱搜不用說,餃子在北方佔據絕對霸主地位,從東北到中原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羊肉湯的最大粉絲群在西南地區,南方冬至飲食則是五花八門……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
  • 冬至吃啥?冬至吃啥這些各地習俗你了解多少
    冬至吃啥?冬至吃啥這些各地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21 13:43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吃啥?冬至吃啥這些各地習俗你了解多少 冬至吃啥?冬至吃什麼,各地風俗不同吃什麼,就有所不同的,那麼大家是不是想知道冬至其他地區吃什麼,想知道大家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吃啥 1、北京人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餃子餛飩這類象徵團圓   原標題:冬至吃啥?冬至吃啥這些各地習俗你了解多少    冬至吃啥?
  • 冬至習俗 | 冬至究竟吃什麼?
    以前每到冬至這天媽媽都會給我端來一碗熱騰騰的湯圓上了大學後我才發現有些北方的童鞋冬至並不吃湯圓甚至有些南方的童鞋也是原來冬至吃湯圓不是全國統一的想知道各地的人冬至吃什麼嗎那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各地的冬至習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