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肌肉猛男,我們的腦海中頓時就會閃現一些國外的健身健美大咖的畫面,什麼施瓦辛格、史泰龍、巨石強森等等,貌似提到肌肉猛男和我們國內的小夥子們就沒啥關係,不過我們國內其實也是有著很多熱愛健身健美並且練的很好的小夥子!並不比別人差在哪。
他叫朱建名,來自安徽合肥,身高195體重118kg,光是聽這個身高體重我們就能感受到一陣壓迫感撲面而來!小哥哥個高,肌肉還壯碩無比,如果各位小姐姐有幸能追到他,那將極具安全感!
沒有一塊肌肉不是付出了無數的汗水才得來的,小哥哥本是一名排球運動員,還是國家運動健將級別的排球運動員!14年的排球生涯給他打造出了堅實的運動基礎和理論知識!退役後的他並不想放棄訓練,就走進了健身房開始嘗試一個個的器械!
曾經的他高高瘦瘦,在健身房不斷嘗試,在這裡的訓練讓他找到了曾經運動員的快樂!在17年的時候他決定成為一名專業的健體運動員,繼續重回運動員生涯!於是他尋求到了更專業的教練,帶他進行全方位的規劃,這也讓他的身材在那一年突飛猛進!
6年的時間,他成功的把體重增到了118kg,卻並不臃腫,反而是肌肉感爆棚,荷爾蒙十足,讓他整個人看起來非常的帥氣!
小哥哥這麼厲害,我們健身的時候想要肌肉快速的生長,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一、漸進式超負荷原理
漸進式超負荷原則是根據加拿大內分泌學家Hans Seyle提出的刺激-恢復-適應模型而得出,表達的是身體需要規律性持續的受到外界的刺激,才會慢慢產生一定的適應性,從而變得強壯起來。
反映在訓練上則需要有足夠的訓練容量與強度,以引起超負荷,從而導致疲勞,肌纖維的良性損傷。這才能引發超量恢復,這是一個身體積極適應的過程。所以我們不管增肌還是減脂,其實都是對身體產生一種持續性的壓力,迫使身體去適應當下的狀態。從而改變自己的體型!
二、機械張力
機械張力,分為主動張力與被動張力。主動張力就是肌肉主動的向心收縮,使得肌肉儘可能的屈曲來施加張力。被動張力,也就是所謂的離心訓練。
機械張力整個過程更多的是處於兩者相結合的情況下,並且有一定的持續時間,在這個過程中,肌肉因為機械張力,產生內部的化學變化,引起了肌肉生長路徑的激活和細胞內生長因子的激活,此為肌肉生長的基本條件!
但是肌肉其實並沒有因此生長,只是擁有了生長的條件,隨後的營養補充與休息才是肌肉生長關鍵。
三、代謝壓力
代謝壓力,我們所說的泵感就是代謝壓力的一種表現形式。身體產生的代謝廢棄物,間接導致了肌肉細胞的腫脹,刺激肌肉細胞產生更多的合成信號刺激肌肉進行生長。
重點來了,代謝壓力是需要與漸進超負荷配合一起進行。也就是說必須在一定的訓練容量與訓練強度下產生的代謝壓力才有意義。所以單純的追求泵感,訓練容量與強度上不去,那麼肌肉也就無從生長。
接下來Chris就為大家推薦一套全身的訓練計劃,幫助我們更好的全方位增肌,如果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完成分化訓練,這個全身計劃是個不錯的選擇!
動作一、深蹲
將槓鈴置於斜方肌頂端,胸部挺起,頭部朝向正前方;
兩腳開立,與胯同寬,雙腳指向外側;
屈髖屈膝降低身體,向後推髖雙膝向前移動;
保持軀幹直立,當大腿與小腿相觸時,臀腿發力將槓鈴向上運動。
動作二、引體向上
兩臂懸垂在單槓上,寬握距,腹部收緊,腰背以下部位放鬆;
背闊肌充分伸長,兩小腿彎曲抬起;
集中背闊肌的收縮力,屈臂引體向上至頸前鎖骨處;
背闊肌的緊緊收縮控制,使身體慢慢下降還原。
動作三、槓鈴臥推
仰面平躺在平板臥推凳上,雙腿自然分開,雙腳平放在地板上;
全握槓鈴杆,雙手握距略比肩寬;
拿起槓鈴,雙臂伸直關節不鎖死,使槓鈴位於胸部上方;
沉肩,並且收緊肩胛骨。
慢速下放槓鈴,在胸部上方1-2cm處停留;
隨即向上、並且略向後推起槓鈴,反覆即可。
動作四、槓鈴硬拉
雙腿分開寬於肩,腳尖微微外旋;
俯身上半身挺直,雙手抓握槓鈴,腹部收緊;
雙腿膝蓋保持不動,臀部儘量向後;
臀部發力,將髖部伸展,頂峰收縮一秒。
每個動作選擇6-12次的重量,每個動作4組,每周都要練到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