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對兒子的教育,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2020-12-18 無名狂客

穆罕默德二世的出生被認為是一件不祥的事情。當時正在鬧瘟疫,他父親有兩個兄弟死於這場瘟疫。他的童年很不愉快。他是他父親的第三個兒子,但父親更偏愛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艾哈邁德和阿里。他也從未設想過自己會成為帝國的接班人。艾哈邁德和阿里二人的母親都來自地位顯赫的家族,而穆罕默德的母親只是一名女奴,而且很可能是一名基督徒。

因此,穆罕默德與其父和祖父截然不同的性格可能就來自他母親的血統。 穆罕默德是被保姆帶大的。在他2歲的時候,他和他的哥哥阿里就離開了阿德裡安堡,被送到了阿馬西亞(Amasya)。這是一個位於安納託利亞北部的多山省份,夾在中部高原和黑海海濱之間,他們14歲的長兄在這裡做總督。在這裡,居住著古老而具有影響力的奧斯曼人家族,穆拉德的父親就曾與這些家族中的一個聯姻。除此之外,這裡還是一個宗教中心,正統的伊斯蘭教派和從波斯而來的非正統的託缽僧教派在這裡都很活躍。穆拉德本人就出生在這裡。他開啟了一個慣例,把他的兒子們紛紛送到遠離首都的亞洲省份,在值得信賴的官員的看護下長大成人。

這樣一來,他就可以讓他的兒子們遠離人群和首都附近可能發生的叛亂。穆拉德的這種做法也得到後世一些蘇丹的效法。這種防範叛亂的做法要比其祖父巴耶濟德開創的兄弟相殘的做法文明得多,但他的兒子穆罕默德後來把後一種做法變成了金科玉律。 不過,穆罕默德的兄長們都早早去世了。艾哈邁德在十幾歲的時候突然死在了阿馬西亞。穆罕默德接替他成為該省的總督,而他的另一個哥哥阿里則被送到馬格尼西亞去做總督。又過了兩年,穆拉德命令兩個兒子互換位置。

幾年之後,身在阿馬西亞的阿里不明不白地被扼死在自己的床上。這讓他的父親十分悲痛,因為據說他是穆拉德最疼愛的兒子。 此時,11歲的穆罕默德成了帝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他的父親將他從馬格尼西亞召到了阿德裡安堡。穆拉德很快就震驚地發現這個兒子缺乏教育。穆罕默德的老師們發現,這個孩子是個很難辦的學生,他不愛學習,特別是對宗教教育反應冷淡。於是,他的父親挑選了一位名叫艾哈邁德·古拉尼(Ahmed Kourani)的著名毛拉[5]來指導他學習《古蘭經》和宗教知識。古拉尼是庫德人[6],曾在開羅學習伊斯蘭教法和伊斯蘭教神學,此時則在布爾薩一處著名的神學院裡授課。

據記載,蘇丹給了古拉尼一根棍子,準許他在必要的時候對皇子施以體罰。這位毛拉手裡拿著棍子去面見皇子,並對他說:「您的父皇派我來教導您,但如果您不聽話,我也要處罰您。」穆罕默德聞言大笑。於是,毛拉用棍子將他痛打了一頓。從此以後,穆罕默德就對他的老師畢恭畢敬,很快就跟隨他掌握了《古蘭經》的知識。在多位著名學者和顧問的教導下,穆罕默德成了一個學識淵博的人。

相關焦點

  •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梅西也不例外!這就是足球的魅力。
    但是在世界國際賽場,相對對待處罰公平公正,梅西任然是受人愛戴的梅西,但也不能觸碰底線,天子犯法庶民同罪!2019年的美洲杯紅牌罰下,並禁賽3個月就是最好的例子!
  • 奧斯曼人來了!
    在這種壓迫下,不少人甚至認為奧斯曼再壞,也不會比奧地利更壞,沒準可能還會更好。因此,帝國東部的不穩定因素導致邊防格外的脆弱。1682年夏末,存放在科斯坦丁尼耶的託普卡珀宮珍藏室裡的圖格被蘇丹穆罕默德四世搬出,插在宮前,這意味著——他要整軍備戰,戰爭的目標就是東方的宿敵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歐洲腹地。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歷任蘇丹之二:帝國的奠基者奧爾汗一世
    奧爾汗一世(1326-1362)是奧斯曼帝國的第二任統治者,在位39年,基本與明太祖朱元璋的前半生同時代。雖然是二王子,但奧爾汗很早就被父親奧斯曼一世定為世子了。也許是深懷感激,他在即位之初就突發奇想,打算和他的哥哥阿拉丁·帕夏王子平分國家。
  • 藝術如何描述區塊鏈生活:科技犯法 是否與人同罪?
    比特組媒體小組的一個藝術項目,就讓大眾引起思考:科技犯法,是否與人同罪?!比特組媒體小組創作了一個自動化線上購物機器人《暗網隨機購物者 - 機器之選》,每周機器人會自主用價值100美金的比特幣,去在暗網隨機選擇購買一件物品,並直接寄到展廳。這個過程中,人在其中並沒有任何幹預。
  • 奧斯曼土耳其,跌下驍勇善戰神壇之戰,從此只服德意志
    1682年3月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四世,在伊斯坦堡的託卡皮宮前舉起他的旗幟——奧斯曼家族的七匹古代馬尾,併集結了一支龐大的軍隊: 強大的近衛軍、埃及騎兵、波士尼亞步兵、克裡米亞韃靼人,還有一支由炮兵、挖掘地道的工兵、搭帳篷的工匠、製作麵包的麵點師組成的輔助部隊。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締造者給子孫後代的臨終遺言:願他媲美奧斯曼
    希臘人試圖阻止奧斯曼軍隊進入尼科米底亞城下豐饒的山谷地帶,結果卻被奧斯曼人迅猛的騎兵衝鋒輕而易舉地擊潰。帝國軍隊居然被一個默默無聞的土庫曼酋長擊敗,這讓拜佔庭帝國感到十分憂慮,並且開始認真審視奧斯曼這個對手。這場勝利也讓奧斯曼名揚四鄰,聖戰士們從安納託利亞的各個地方湧來投入他的麾下,以能夠成為奧斯曼人為榮。奧斯曼的公國如今真正成了為人景仰的國度。
  • 一部基於奧斯曼史料的帝國史
    奧斯曼家族能夠在強敵如林的諸公國中脫穎而出,短短兩百年中就從一個小公國成長壯大為兩大帝國的繼承者,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是邊疆民族不穩定的天性驅使奧斯曼公國不斷開疆闢土?是不是因為奧斯曼公國地處拜佔庭帝國防禦薄弱的邊境地帶、在地理上具有戰略優勢,繼而徵服與之競爭的王朝?再或者奧斯曼公國的擴張是勵精圖治的蘇丹、敏銳精準的政治謀略與福星高照的必然結果?
  • 高官違規,與庶民同罪?
    他表示,由於他的妻子感染了新冠病毒,他本人被感染的機率也很大,因此他前往達勒姆,完全是為了確保小兒子有人照顧。他本人表示,抵達達勒姆後,他的確感染了新冠病毒。按照英國政府的防疫規定,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可以出門遠行。但是,無論是反對黨,還是詹森所在的保守黨,都不滿足於卡明斯的解釋。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最後一搏
    接下來,我們將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末期的地緣局勢說起,解析這場戰役的來龍去脈和深遠意義。「西亞病夫」:奧斯曼帝國的分崩離析1453年5月29日,曾經作為東羅馬帝國輝煌象徵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人的重重圍攻下最終陷落,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則騎著高頭大馬帶領軍隊成為這裡的新主人。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44-1、2 奧斯曼在耶路潵冷的統治
    1908-09年,土耳其青年黨發動革命,廢黜了蘇丹阿卜杜拉.哈米德,另立傀儡蘇丹穆罕默德五世,土耳其青年黨實質掌權,但他們的統治比起蘇丹來也沒好多少。而且他們的「大土耳其主義」政策使國內民族矛盾(尤其是與阿拉伯人)更加激化,阿拉伯民族主義者開始密謀尋求自治(甚至獨立建國)。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歐洲的徵伐,斯拉夫人的團結總是短暫的
    穆拉德的兒子巴耶濟德(Bayezid)在布爾薩迎娶了蓋爾米揚(Germiyan)公國埃米爾[7]的女兒。穆拉德不僅因此收穫了面積不小的作為嫁妝的一片土地,還藉此確保這個鄰國的大部分國土和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城市屈塔希亞(Kutahya)從此都處於他的掌控之下。由於奧斯曼人漸漸開始採用拜佔庭宮廷的一些禮俗,這場婚禮十分奢華,與穆拉德先輩的樸素作風大相逕庭。
  • 奧斯曼蘇丹穆拉德,在得知自己兒子造反後將其打敗並殺死
    他那個讓人痛恨的兒子均圖茲(Cuntuz),非常可恥地與拜佔庭皇帝約翰·巴列奧略的長子安德洛尼卡結成了同盟。安德洛尼卡曾遭到弟弟曼努埃爾的羞辱,現在又被他取代了自己共治皇帝的位置。於是,均圖茲和安德洛尼卡一起在色雷斯作亂,反對各自的父親。在德莫迪卡遭到圍困之後,他們很快被迫投降,接受穆拉德的殘酷報復。叛軍中的希臘人被綁在一起從城牆上扔了下去,落到馬裡查河裡淹死。
  • 楊晨評《奧斯曼帝國》|一部基於奧斯曼史料的帝國史
    奧斯曼家族能夠在強敵如林的諸公國中脫穎而出,短短兩百年中就從一個小公國成長壯大為兩大帝國的繼承者,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是邊疆民族不穩定的天性驅使奧斯曼公國不斷開疆闢土?是不是因為奧斯曼公國地處拜佔庭帝國防禦薄弱的邊境地帶、在地理上具有戰略優勢,繼而徵服與之競爭的王朝?再或者奧斯曼公國的擴張是勵精圖治的蘇丹、敏銳精準的政治謀略與福星高照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