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彈衣」居然是由古代「盔甲」演變而來的?那它是用什麼材料製作...

2020-12-18 騰訊網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殺傷力巨大的槍也不再是致命物,因為有了防彈衣,防彈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彈層兩部分組成,防彈層是用金屬(特種鋼、鋁合金、鈦合金)、陶瓷片(剛玉、碳化硼、碳化矽、氧化鋁)、玻璃鋼、尼龍、凱夫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液體防護材料等材料,構成單一或複合型防護結構。光看這些名詞,也似乎充滿了安全感,它們能夠消逝子彈的衝擊動能,但並不能說絕對安全,這是人類目前能夠做出的防護裝備。

古往今來,有武器,自然就有防護器具,防彈衣其實就是由古代鎧甲演變而來,歷朝歷代都有其特色鎧甲,比如外形和材料的改變,但作用都是一致的,為了保護戰士的身體。古代沒有針對特殊用處而研發的化學製品,他們用的都是冷兵器,武器無非就是刀槍劍戟等,那麼將士所穿的盔甲又是什麼材料製作的呢?主要材質是皮革或鐵,這兩種材質的交叉點是在戰國時期。

中國先秦時,主要用皮革製造,稱甲、介、函等;戰國後期,出現用鐵製造的鎧,皮質的仍稱甲,皮甲是戰爭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盔甲,從殷商使用到清朝。皮甲是從原始社會的動物皮上所得,大多是犀牛皮和象皮,一直到元朝時期,兩種動物數量變得稀少,這才開始採用牛皮,但這樣的材料其實很難保存下來,所以現在我們能夠看到完整保存下來的盔甲是很少的,出土的大部分也只是零碎甲片。

或許大家認為鐵甲比皮甲易於保存,但鐵製品其實也難以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完整保存,不過就防護性來說,鐵甲確實作用更大些。隨著冶金煉銅術的發展,甚至還有了金甲和銅甲,但軍隊更多的還是裝備鐵甲,鐵甲片由塊煉鐵鍛成甲片後,再退火脫炭,具有韌性,能夠滿足上身、髀部、脛部等形狀的盔甲。當然防護的部位越多,那麼盔甲也就越重,畢竟鐵本身也足夠重了,全身盔甲能夠到達二三十公斤。

盔甲的材料大概便是這兩種,但盔甲的形狀可就多種多樣了,西漢時期的鐵鎧經歷由粗至精的發展過程,先是用較大的長條形的甲片(又稱甲札)編成用於軀幹部分的「上旅」和用於足部的「下旅」,這被稱為「札甲」,後來便逐漸發展為用較小的甲片編的魚鱗甲,顧名思義,這種盔甲的外表就像是一層一層的魚鱗,排列規律,甚至每個鱗片還有一定的弧形,這樣便能夠與身體更好的貼合。

等到宋朝後,這會兒的盔甲又多了一種新的材料,棉花,因為棉花在宋朝傳入了中國,以鐵抵鐵自然可以,不過以棉抵鐵也未嘗不可,厚厚的棉花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緩衝冷武器的衝勁,甚至還能夠抵擋早期的火藥彈丸。一般棉花都被縫到鐵甲的內部,作為內膽,雙重保障,不過也有全棉花做出的盔甲,在軍事作戰中自有其妙用。棉花作為看盔甲,這我們尚且能夠理解,那麼紙做成的盔甲呢?

歷史上還真的有關於「紙甲」的記載,紙甲第一次出現在《新唐書》中,唐懿宗在位期間,河中節度使徐商「置備徵軍,凡千人,襞紙為鎧,勁矢不能洞。」後來五代末時,淮南農民起義軍也曾使用過,到了宋朝,更是普遍。這裡的紙甲使用的紙可不一般,以楮樹皮或麻類為原料的粗纖維紙,與絹布間隔相疊,累至三寸,用釘釘實。這樣的紙甲其實對於水軍有大用,防水防火,有較大的靈活變化,比鐵甲有時候好用得多。

另外,秦始皇陵中還挖出了石甲,古代工匠竟然能夠將隨處可見的石頭做成了甲片,也難怪能創造世界奇蹟——秦始皇陵,而且專家還認為石甲還有一定的實戰價值。這批石甲採用青石材質,通過選材、切割、鑽孔、修整和編綴等工藝製作而成,當時流行的魚鱗甲和札甲也都有。對於沒有現代工藝的古人來說,一切天然之物都可以被拿來利用,比如青銅、藤、木、竹、骨、角,這些都能夠被製成盔甲,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

相關焦點

  • 「防彈衣」是由古代「盔甲」演變而來的?它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殺傷力巨大的槍也不再是致命物,因為有了防彈衣,防彈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彈層兩部分組成,防彈層是用金屬(特種鋼、鋁合金、鈦合金)、陶瓷片(剛玉、碳化硼、碳化矽、氧化鋁)、玻璃鋼、尼龍、凱夫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液體防護材料等材料,構成單一或複合型防護結構。
  • 古代的盔甲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在古代典籍中,常用「帶甲十萬」形容國家的強盛。《唐律疏議》、《宋刑統》《大元通制》、《大明律》等法典,秉承著「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的原則,突顯出盔甲比進攻性武器更為可觀的價值。盔甲這麼重要,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
  • 美國防彈衣之爭 「龍鱗甲」決戰「攔截者」
    但他很快就爬了起來——子彈打在防彈衣前插板,奇蹟般地彈開。在現代戰爭中,由於防彈衣的廣泛使用,士兵由子彈擊中傷亡的比例大大減少。在美國防彈衣界,「龍鱗甲」和「攔截者」一直在較勁。  文字:趙海建  「龍鱗甲」  可擋穿甲彈  「龍鱗甲」是美國「尖峰裝甲」公司推出的防彈衣,由小塊陶瓷防彈瓦和新型防彈纖維編織成魚鱗狀防護甲。
  • 巴雷特被稱「大炮」,那它威力到底有多大?防彈板如同紙糊一樣
    這款槍可謂是威力十足,射程精度很高,它的最大射程能夠達到6000米,這已經是非常遠的程度了,射程內打擊破壞力極大。並且,在電視劇、電影、電子遊戲、動畫、輕小說中都有它的身影。可見它有多受歡迎,那麼它真實的威力有多大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美國成功研製太陽能防彈衣
    美國成功研製太陽能防彈衣 2010-06-02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本報訊  近日,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一種新科技太陽能防彈衣
  • 在防彈衣誕生之前,軍人是怎樣防彈的?穿上鎧甲就是「鋼鐵俠」了
    在使用前裝火槍的時代,為了防禦火槍的射擊,一些製造盔甲的匠人會在板甲的關鍵位置作加強處理,甚至在部分部位附加一層甲片。事實上,一直到現在捷克地區流傳下來的制甲人使用的驗收方法和質檢戳記就是用火槍射擊它們的鎧甲,通過基本完整的凹槽證明盔甲的防禦能力。
  • 戰時蘇軍穿上防彈胸甲變身鋼鐵俠?實戰效果差到離譜
    在古代戰爭中一套製作糧良的盔甲就能救下士兵的性命。可是當科技越來越發達了之後盔甲就似乎失去了作用。雖然盔甲確實可以在防彈上起到很大的作用,法國的胸甲騎兵一直用到了一戰,其防禦能力能夠抵擋火槍射擊,但代價就是犧牲了靈活性,在一戰爆發後沒多久就淘汰了。不過人類在研製盔甲的道路上從未停止。
  • 看960萬平方公裡和中國盔甲的秘密
    於是乾隆年間,對盔甲進行改革,軍隊的制式盔甲基本被統一為棉甲。棉甲的製作工藝也經過持續改良,首先將棉絮放入模具,浸水之後反覆模壓製成棉片,然後以成型棉片數張裁剪疊加,就跟納千層鞋底一樣,最後再往中間加牛皮、紙等材料提升防禦力,要害部位還可以加鐵片,可以稱得上是複合甲,既便宜,又輕便保暖。
  • 熱水袋裡裝點非牛頓流體,沒準能當防彈衣用
    文/七隻小狼提起防彈衣,軍迷們一般都會搬出「凱夫拉縴維」這一國際硬通貨。因為它出色的防彈能力,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剛開始進口杜邦的產品的時候,美國政府甚至不允許杜邦公司把旗下凱夫拉品牌產品出口到中國,以防中國將這種優質的材料運用到裝甲防護領域。
  • 弓箭能否射穿防彈衣?親測結果出爐,答案很有趣!
    弓箭能否穿透防彈衣?這是一個長期困擾軍事愛好者的問題。相比於彈頭體積較小的步槍子彈,長長的箭矢看起來似乎有穿透防彈衣的可能性。然而事實是否真的像猜想一樣?為了解決這個疑惑,小編買來了弓箭和防彈衣做了以下測試。伴隨著科技的發展,防彈衣使用過多種不同的防彈材料。
  • 防彈衣能擋AK47子彈很厲害?中國防彈衣水平曝光,難以置信的強大
    《歐亞時報》在22日報導稱,目前國際上大多數防彈衣都是二級類別,而且很重,只能防禦手槍或衝鋒鎗發射的9毫米子彈。「巴巴卡瓦奇」防護水平已經達到了美國司法研究所的三級標準,因此很強大,事實真是如此嗎?「巴巴卡瓦奇」是由高密度、高強度的聚乙烯製造的,其防護力主要來自一塊厚而硬的裝甲防彈板,屬於硬甲防彈衣。
  • 史上最厲害的防彈衣,中29槍都沒被打破,重量高達8公斤
    古代為了抵擋地方的弓箭,所以發明了盔甲。現代盔甲無法擋住子彈了,所以人們又發明了防彈衣。很多人認為其實防彈衣並沒有那麼大的用處,不然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人被子彈打死?那是因為一件防彈衣的價格也不便宜,很多國家不能夠實現全員裝備,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 中國再次攻克一項世界難題,破碎的防彈衣遇水就好
    為了保護警察們的生命安全,查案緝拿罪犯時,警察往往都會穿上防彈衣作為保護自己的防線。防彈衣(又名避彈衣),主要是用來吸收、耗散子彈頭、碎片的動能,阻止它們因穿透而對人體的重要部位造成損害。防彈衣一般對小口徑近距離的手槍和遠距離衝鋒鎗有很大的防護作用,對於中口徑的炮火所能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這也就為什麼我們經常會看警察穿防彈衣但看不到軍人穿防彈衣的原因。
  • 闢謠丨防彈衣能抵擋槍彈直射嗎?有了防彈衣仗還怎麼打?
    今天就用幾個問答的形式,為大家解答關於防彈衣的常識性問題,首先是:防彈衣靠什麼防彈?防彈衣之所以能防彈,主要是靠特殊的防彈材料,根據防彈材料的抗彈原理大致可分為軟材料和硬材料兩大類。,沒有擊穿防彈衣,這就是軟制防彈材料的抗彈原理。
  • 9毫米穿甲彈能穿透防彈衣嗎,怎麼樣?
    防彈衣就是人體的護甲,而穿甲彈又是針對護甲出現的彈種,目的就是擊穿護甲,可以說護甲和穿甲本身就是一對矛盾。至於說9毫米穿甲彈能不能穿透防彈衣,這個真不一定。1.先說說穿甲彈。一般槍械用的都是被帽穿甲彈,大口徑步槍也有用脫殼穿甲彈的。2.再說說防彈衣。防彈衣又叫避彈衣,避彈背心,防彈背心,避彈服等,有軟體、硬體和軟硬複合體三種。軟體主要是用凱夫拉等高強度纖維製作而成,優點是穿戴輕便,缺點是防護性能不太好。硬體主要是用金屬等材料製作,優點是防護性能較好,缺點是穿著笨拙,特別是加防護鋼板時,重量更大。
  • 防彈衣可以防得住子彈為啥防不住刀槍?
    當士兵們遂行作戰任務的時候,為了延長自己的戰場上的生存能力,他們總是會穿著防彈衣,但是我們也從一些影視劇或者紀錄片中發現,防彈衣並不是什麼都能防的,正常能防住殺傷力不是很大的小口徑子彈與小塊彈片,但要說一些口徑較大的子彈,或者是一些炮彈爆炸後產生的大型彈片,還有匕首等刺刃武器。
  • 世界上質量最好的防彈衣,被擊中後可自動恢復,產自我們中國!
    於是,為了能夠保護好這些士兵的安全,這才有了後來防彈衣的出現,也算是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士兵們的安全。但是,雖說這也起到了一些保護作用,但其實目前大多數國家所研製出來的防彈衣,並不能夠完全達到抵擋子彈的效果。要是被短距離射擊的話,子彈還是可以穿過防彈衣的。
  • 美國士兵基本都穿防彈衣,為什麼解放軍卻很少用?原因很簡單
    導語:美國士兵基本都穿防彈衣,為什麼解放軍卻很少用?原因很簡單大家都知道,作戰部隊裝備的防彈衣是一種防護用品。能緩衝子彈射擊和阻止子彈穿透的衣服,有效保護人體受到傷害,藉此來保護軍人,增加戰場的存活率。
  • 【盔甲·七】製造盔甲的材料
    這些材料包括如下種類:一·銅及其合金在冶鐵技術成熟之前,青銅是製作兵器的常見材料,國內出土過不少先秦時期(商代到戰國時期)的青銅盔甲。▲殷墟王陵出土的商代青銅盔戰國末期,鐵甲開始出現,此後銅甲便少見出土。
  • 印度公司競標18萬套防彈衣,曾謊稱歐美原材料,結果是中國製造
    當然最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那就是抵抗失敗,因為他們離不開中國製造。在去年的時間,有一家印度公司為了向印度士兵提供防彈衣,就謊稱是自己生產的,用的是歐美的原材料,沒有用中國的。原本讓大家很激動,結果後來發現,所謂的歐美原材料其實就是中國製造,這臉打得啪啪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