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七】製造盔甲的材料

2021-03-03 醜橘先生

中國有著數千年的盔甲製造使用史,在這段時間裡,出現了各種材料製成的盔甲。

這些材料包括如下種類:

一·銅及其合金

在冶鐵技術成熟之前,青銅是製作兵器的常見材料,國內出土過不少先秦時期(商代到戰國時期)的青銅盔甲。

▲殷墟王陵出土的商代青銅盔

戰國末期,鐵甲開始出現,此後銅甲便少見出土。銅的優點是較為美觀和不易鏽蝕,缺點則是較為昂貴,這些特性決定了銅適合用來製作高規格的儀仗盔甲。不少朝代都有關於銅甲的記載,如清代《皇朝禮器圖式》中記載的武狀元儀仗甲便是銅質甲片綴成的魚鱗甲。

▲西夏銅甲片,山西博物院展示

二·鋼鐵

和銅相比,鋼鐵顯得物美價廉。從漢代普及鐵器開始,到清代中期不再使用盔甲為止,鋼鐵一直是古代軍隊最主要的制甲材料之一。

▲西藏鐵札甲,大都會博物館藏

三·皮革

動物皮革是一種優良的制甲材料,可以用於製作盔甲的皮革有牛皮、豬皮、犀牛皮等,國內現存最早的皮甲實物是安陽侯家莊出土的商朝皮甲遺蹟。

▲現代人復原的商代武士,圖中的皮甲參考侯家莊出土遺蹟繪成

東周時期,皮甲是常用的制甲材料。東周典籍中常用關於皮甲的記載,如吳王夫差的軍隊「衣水犀甲者十有三萬人」,裡面所說的水犀甲,便是水牛皮或者犀牛皮製作的盔甲。

在先秦時期,皮甲的裝備量可能比青銅甲更加廣泛。《考工記》中系統的介紹了關於皮甲的製作工藝,國內也出土過不少東周時期的皮甲。相比較來說,全國各地雖然也出土過一些先秦時期製造的青銅頭盔或甲片,但數量卻遠小於其他青銅兵器(如戈,矛,箭鏃等)的出土數。此外,先秦典籍中也缺乏關於銅質盔甲的記錄。

▲曾侯乙墓出土皮甲復原,湖北博物館展示

鐵甲開始普及後,短期內並無法取代皮甲的位置。尹灣漢墓中出土的《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薄》中記載了成帝永始四年的武庫裝備數量,其中便有鐵甲六萬三千三百二十四套,皮甲十四萬兩千七百零一套。

從尹灣漢墓的記錄上看,當時鐵甲的數量還不夠多,這大約是鐵器剛開始普及,開採冶煉技術還不夠發達的緣故。

▲南越墓出土鐵甲復原

在宋代,皮甲的裝備量也很大。武經總要裡說,鎧甲的材料有鐵、皮、紙三種。而北宋的東、西作坊中,則有專門的「皮甲作」。可見當時皮甲應當也屬主流裝備之一。

▲元代皮甲,大都會博物館

到了明朝中期,皮甲的裝備量就明顯減少了。如嘉靖時期的奏摺中顯示,南京兵仗局存有「各種鐵盔三萬九千九百三十三頂、鐵葉甲五萬五千二十二領、皮盔四萬二千六百七十三頂、皮甲五千三百七十九領」,皮甲數量僅為鐵甲十分之一不到。

到了清朝時期,皮甲不再是政府軍的制式裝備。《皇朝禮器圖式》中記載了若干種盔甲,但都是鐵甲或者綿甲。不過在當時,部分軍隊如邊疆的少數民族軍隊,可能還零星的裝備一些皮甲。

▲清代皮甲,虎門博物館藏

四·布匹

多重布匹縫紉在一起,也可以起到良好的防護作用。如李自成與孫傳庭作戰時,麾下精銳騎兵「紉重布為甲,刃矢揮擊不得入」。同時期的朝鮮人也裝備這種布甲。不過整體來說,關於布甲的記錄並不多。

▲朝鮮布甲,大都會博物館藏

五·棉花

棉花(包括絲綿等類似材料)也可以作為制甲的材料。棉(綿)甲與厚棉衣相仿,但棉花在制甲時需要加水壓實,否則便過於臃腫,防護力也不足。

在宋代即有使用棉甲的記錄。南宋時期,宋軍和蒙古人在陽平關作戰,曹友聞麾下的西軍「素以綿裘代鐵甲」,結果遇到大雨,綿甲遇水沉重影響作戰,最終宋軍大敗。

▲元寇入侵圖中疑似身穿綿甲的蒙古士兵

明清時期,棉甲使用較多,如明末清初時期,後金軍隊便有專門的棉甲兵。滿文老檔中有不少關於棉甲的記錄,寧錦大戰時,後金試圖招降明軍,便說「我攻城軍士、雲梯、挨牌、綿甲已到,即行攻取之。乘我來攻之前,縋城來降之保其身命,與爾父母妻子完聚,豈不美哉」。

▲清代棉甲,故宮博物院藏

六·紙

紙也是一種制甲材料。和一般人的想像不同,紙甲有著良好的防禦性。最早的紙甲記錄源自北魏,《南史•齊本紀》記載:「(皇帝)乃聚兵為固守計,召王侯分置尚書都坐及殿省,尚書舊事,悉充紙鎧」。後世朝代如唐、宋、明都有關於紙甲的記錄。

七·其他材料

古代存在一些以特殊材料製成的盔甲。如國內的原始社會墓葬出土過骨質甲片和石質護甲,戰國墓葬中出土過以木胎和皮革合制的甲,明代兵書中分別記載有以牛角、葫蘆殼、穿山甲鱗甲、穿山甲膠等材料製作盔甲的例子。

▲望海屯遺址出土的骨質甲片,黑龍江省博物館藏

這些特殊材料大多存在性能或性價比的問題,因此並沒有普及開來。整體來說,中國古代軍隊常用的制甲材料還是前六種,其中又以鋼鐵和皮革的應用最為廣泛。

相關焦點

  • 「防彈衣」是由古代「盔甲」演變而來的?它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古往今來,有武器,自然就有防護器具,防彈衣其實就是由古代鎧甲演變而來,歷朝歷代都有其特色鎧甲,比如外形和材料的改變,但作用都是一致的,為了保護戰士的身體。古代沒有針對特殊用處而研發的化學製品,他們用的都是冷兵器,武器無非就是刀槍劍戟等,那麼將士所穿的盔甲又是什麼材料製作的呢?主要材質是皮革或鐵,這兩種材質的交叉點是在戰國時期。
  • 「防彈衣」居然是由古代「盔甲」演變而來的?那它是用什麼材料製作...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殺傷力巨大的槍也不再是致命物,因為有了防彈衣,防彈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彈層兩部分組成,防彈層是用金屬(特種鋼、鋁合金、鈦合金)、陶瓷片(剛玉、碳化硼、碳化矽、氧化鋁)、玻璃鋼、尼龍、凱夫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液體防護材料等材料,構成單一或複合型防護結構。
  • 古代的盔甲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唐律疏議》、《宋刑統》《大元通制》、《大明律》等法典,秉承著「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的原則,突顯出盔甲比進攻性武器更為可觀的價值。盔甲這麼重要,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當時的盔甲原材料選用犀牛皮。鐵甲的普及雖晚於皮甲,不過從兩漢開始就佔據在盔甲史上居於C位,倍受矚目。
  • 我的世界:幾個辦法讓生存變簡單,盔甲刀槍不入,熔爐可以這麼玩
    1.更多盔甲Mc我的世界中沒有什麼花裡胡哨的衣服,那麼就來看看盔甲方面的組件吧!當我們遇到各種怪物的時候,不僅需要拿上厲害的武器,更需要穿上堅硬的盔甲。原版世界中,盔甲的種類並不多,除了皮革甲以外,剩下的都是需要用礦石製成的。越是用珍貴的物品來製造盔甲,它們的耐久和防禦能力就越強。
  • 中國古代盔甲為什麼沒有面具防護?老祖宗難道沒有想到嗎?
    鎧甲製造在北宋時期達到一個新的頂峰,宋代以後,,雖然火器已經出現,但是鎧甲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防護裝備。到了明朝中期,火器的進一步發展,而舊式鎧甲已經在新的武器面前愈發顯得力不從心,出現了紡織品為原材料,如絲綢、棉、麻、織布等高強度的材料所製成的鎧甲。特別是在中國普及棉花種植,原材料的價格大量降低,所以新式戰甲得到迅速普及。
  • 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周亞夫私藏盔甲獲罪冤不冤
    在此能看出在秦代,並未管制盔甲,民間可自由製造收藏。鎧甲可作為罰款,與其製造材料有關,青銅鎧甲太重,只能用來做個頭盔,所以秦代的盔甲大多都是皮甲。當時的古人並未養殖動物做甲,主要就是靠打獵得來的動物皮,最流行的即為犀皮甲。秦人當然不可能大批養殖犀牛,所以他們靠打獵得來的犀牛皮做盔甲,這是很難禁絕的,而且禁止百姓打獵,就會引發社會矛盾,所以秦代並不禁甲。
  • 新型玻璃纖維複合材料 為軌道設備穿「盔甲」
    記者近日獲悉,由西南交通大學、貴州省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與相關應用企業聯合完成的「軌道交通高強阻燃型玻璃纖維複合材料和產品的研製及應用」日前在四川成都通過成果鑑定。通過給軌道電力、應急設施「穿上」高強阻燃型玻璃纖維的新材料「盔甲」,其強度、阻燃、耐腐蝕、絕緣、導熱、耐水等綜合性能指標均達到較高要求。「軌道設施常年處於露天的暴曬雨淋或隧道陰暗潮溼環境之中,綜合性能指標要求較高。」
  • 【盔甲·四】藝術品中的盔甲
    除了文字材料之外,研究古代盔甲的重要參考物便是古代留存下來的圖畫和雕塑。
  • 帶壓開孔機製造材料選擇原則
    這些零配件的製造過程中所選用的製造材料和製造方法並不相同。一般來說,為了使帶壓開孔機更加堅固和耐用,就要根據不同的部件選擇合適的材料,因此,帶壓開孔機製造的材料選擇是帶壓開孔機質量的基礎和保證。帶壓開孔 刀具生產帶壓開孔工程施工工具材料的選用不僅與帶壓開孔機製造材料本身的化學成分、組織及性能有關,而且也是與帶壓開孔機的設計、供應、製造、銷售等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帶壓開孔機製造材料的選擇是一個複雜的技術
  • 日本的盔甲
    日本的盔甲是由數以千計的塗漆薄鐵片或皮草緊繫在一起形成一行行橫帶而製作成,和西方在可以活動的範圍內,以少數幾塊大鋼片構成的甲冑殊異。關於圖中這套盔甲的設計有幾種不同的解釋。十六世紀左右,西方的盔甲的以近乎廢棄,然而東方的盔甲一直到十九世紀仍然在日本封建社會裡保有其重要地位。西方的甲冑往往追隨流行服飾的腳步,各種設計風格層出不窮。
  • 看960萬平方公裡和中國盔甲的秘密
    鐵兵器逐漸用於實戰,同時開始用鐵製造鎧甲,由於鐵製鎧甲的防護能力大大超過了青銅鎧甲,在戰國時期頻繁的戰爭中鐵鎧又得到了大發展,通常先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然後再經過穿組聯綴而成,此時還誕生了鑄鐵脫碳鋼技術,因為生鐵夾雜物少的優點,組織均勻,質地純淨,較多用於兵器製造。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國力空前強盛,冶煉技術也進一步提高。
  • 外國大佬手工製作道具,神還原怪物獵人盔甲,這才是真正的cos
    我們嘗試用各種材料創作和製造遊戲和ACG動漫裡的各種角色和道具,我們想和大家分享我們的COSPLAY心得和經驗!非常感謝各位的支持,希望大家喜歡我們的視頻!」我剛打開視頻的時候在想,現在心靈手巧的人越來越多,手作娘和道具娘也越來越多,純手工製作道具也不是什麼稀罕事情。但隨著對她們的了解越多,我也越「跪倒在地」,這才是真正的cosplay!
  • 「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為何私藏盔甲被歷代王朝處以重罪?
    那麼為什麼古代封建王朝對於民間持有弩這種進攻性武器的判罰標準,會低於私藏盔甲這種防禦為主的軍事裝備的呢?著甲部隊在作戰當中,對陣未披甲部隊優勢明顯在古代由於生產技術的限制,金屬冶煉是一個科技型的行業。一般的人不具備實力和技術,可以大批量製造鐵器。
  • 百副盔甲陪葬的周亞夫絕食而死冤不冤?
    但是唐代有府兵制度,府兵需要自備盔甲,所以士兵家裡有一副盔甲應該是不算私藏,這裡應該主要針對的是平民。而唐末五代十國時期,不僅僅是鐵甲了,就連牛皮牛角牛筋都進行管制。《宋元明經濟史稿》記載:「五代時以牛革筋角為製造衣甲軍器所需要,皆嚴禁出境。農民牛死,非經官驗視,不得解剝,其革筋角皆輸於官。」而宋代則沿用了唐律。所以網上「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指的是唐宋時期。
  • ...公司是行業內唯一一家從鋁合金材料研發製造、模具研發製造、工...
    (1)在功能中間合金新材料領域,公司的中間合金產品研發擁有得天獨厚的鑄造鋁合金、變形鋁合金結構材料和鋁合金車輪協同研發、實驗、應用平臺。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現有博士、專家、碩士等50多人組成的研發團隊,產品研發能力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公司先後成立院士工作站、中科院包頭稀土應用中心等7大研發平臺。
  • 我的世界:七種材質的盔甲,合金無疑是最強的,而它卻只有頭盔!
    玩家們平時在外出冒險的過程中,通常都會手持武器、身披盔甲,這樣才會更有安全感。提到盔甲,我的世界玩家們是否清楚它們的種類?按照材質來分的話,目前的盔甲共有七種,分別是海龜殼、皮革、金、鎖鏈、鐵、鑽石和下界合金!
  • 歐洲騎士全身盔甲全圖解
    歐洲騎士全身盔甲圖解:
  • 第二期:中國盔甲高速發展的同時,國外鎧甲發展又如何?
    兩晉時期的中國盔甲並沒有出現創新,直到公元420年至589年的南北朝時期,,人馬具裝的重騎兵開始流行,中國盔甲出現了很大的發展。南北朝時期的盔甲主要有筩袖鎧、兩襠鎧和明光鎧。《戰略》中這樣提到波斯人:「他們穿著全身盔甲和鎖子甲,而且在戰馬掛著弓和劍」。在奪橋之戰中,塔巴裡記述那些重騎兵:「身著鎖子衫,而且騎兵身著獨特的徽章」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到,當時的薩珊波斯的重騎兵,基本都是穿著鎖子甲的。和南北朝時期半身板甲的明光鎧甚至硬質札甲比起來防禦力都要低一些。
  • 蘇州市泡棉生產廠家解釋EVA材料怎樣生產製造
    蘇州市泡棉生產廠家解釋EVA材料怎樣生產製造一丶EVA生產製造成型方法EVA材料怎樣生產製造蘇州市EVA材料生產製造成型方法,一般情況下,苯甲酸丁二烯成分在5%以下的EVA,其重要產品是塑料膜、電線電纜
  • 你知道中國古代的盔甲都是什麼樣子的嗎?
    首先,作為一個古代軍事歷史發燒友,我得發一發牢騷:託我們很多才華橫溢的影視文藝工作者的福,中國古代盔甲以及軍事裝備在今日國人的眼裡已經變成了「不堪一擊」和「花裡胡哨」以及「網遊風」,甚至出現了「以倭代漢」的現象,而真實存在於歷史上的中國盔甲似乎就要淹沒於歷史的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