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種植什麼能畝收入過萬

2020-12-14 十八畝三農
胭脂紅蜜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都有賺錢的,也有賠錢的。我們種地也是一樣的,也要有文化、有知識,科學種植、養殖,才能種出萬元來。但是,種糧食作物,你種的再怎麼好,畝產過萬是不太可能的。

一年的桃樹苗

想要畝產過萬的收入,就要種植苗木,花木,和中藥材等等。種植苗木,一畝地最少8000至10000棵,就是2到3元每棵,每畝收益輕鬆過萬。我們這裡大多數的農戶都種植苗木,有桃樹苗、蘋果樹苗、石榴樹苗、山楂樹苗、無花果、梨樹、等等,應有盡有。

準備賣出的桃樹苗

桃樹苗的種植還是比較簡單的,可以買當年的小毛桃種子(桃核)種植,把桃核敲碎、溫水浸泡催芽,一般兩天左右就可以發芽,然後種到整好地裡深度5釐米左右株距15釐米,種植完以後,用水澆一遍,一周後就長出嫩芽。也可以買已經嫁接好的小苗種植,當年就可以賣。自己種植的,需要嫁接,要兩年才能收益。

嫁接好的桃樹苗

如果有想學習種植苗木的,可以留言或者關注我,我會詳細地給你們解答!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50歲農民建主杆型桃園,樹齡4年達到高產,180畝今年能收入200萬
    走進桃園,迎面走過來一位大哥,大哥今年50多歲,他就是這片桃園的主人,我們是頭一次看到這樣種植的桃園,就和大哥在地頭聊了起來。大哥說這片桃園面積有180多畝,是三個人合夥建起來的園子,這片園子建起來今年嚴格一點說是第四個年頭,土地都是一畝700元從當地村民手上流轉過來的,去年開始掛果,180畝賣了有60萬。
  • 和靜縣:18萬畝紅色辣椒種植全面鋪開
    >和靜縣18萬畝紅色辣椒種植工作已全面鋪開!↑↑↑點擊觀看視頻(來源:和靜縣融媒體中心)近日,記者在和靜縣哈爾莫敦鎮哈爾莫敦村村民裴鵬軍的辣椒地裡看到,他們一家人正在搶抓農時種植紅色辣椒。裴鵬軍今年利用承包的90畝地,加上自己原有的20畝地,一共打算種植110畝地紅色辣椒。目前,他家紅色辣椒種植工作已完成一半。
  • 想靠種植致富,選擇藥材種植項目,一畝能賺十幾萬
    據了解,種植中藥材是最賺錢的項目,讓不少農民都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近年來中國藥材市場的需求量一直在逐年上升增加,各種常見的藥材以及名貴的中藥價格一直在升高,雖然投入成本比種糧種菜要高,但利潤還挺豐厚的。那麼選擇什麼藥材項目呢?下面為大家推兩個,一起看看吧。
  • 三年種植萬畝中藥材 千年古鎮村民有了增收新路徑
    中新網晉中10月18日電 題:三年種植萬畝中藥材 千年古鎮村民有了增收新路徑  作者 陸祁國  「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中藥材種植,鎮政府前幾年號召,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種了5畝柴胡。現在看來,種植中藥材的經濟收益確實不錯,平均每年增收一萬塊錢左右不成問題。」10月9日,山西省介休市綿山鎮河村村民李廣勝說。
  • 每畝收入10萬以上,藏紅花種植前景及種植技術要點.
    藏紅花又名西紅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市場潛力非常大,而且筆者也經常有朋友諮詢藏紅花如何種植及前景如何?種植藏紅花一畝多少錢?藏紅花幾月份種植最好?它的生長期是多久呢?藏紅花主產地在哪裡? 種植藏紅花前景如何?
  • 農村有9畝地,種植什麼可以有較高的收益
    一網友問:「自家在農村有9畝地,種什麼可以年收入8萬以上?」我推薦種植生薑。生薑用途廣泛,鮮姜可用於佐料,賓館、飯店、小餐館有需求,日常家庭炒菜也離不開它,深加工還能製成薑糖、醋等,銷路是不愁的。要是量大圖簡單,直接拉到蔬菜批發市場,也有人專門批量收購,像我所在的村,去年種了20畝生薑,就是直接拉到蔬菜批發市場賣的。生薑對氣候和土壤的要求不高,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可種植。一畝生薑的種植成本,包括種子、肥料、人工等需要7000元左右。
  • 原平市10萬畝旱地穀子推廣標準化種植
    該村穀子種植合作社技術人員申計明系統地講授了旱地穀子的標準化栽培技術。這一培訓會的舉行標誌著原平市10 萬畝旱地穀子標準化種植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據了解,多年來,原平市的農民就有利用旱地種植穀子的習慣。但是由於方法傳統陳舊、種植體力勞動複雜,特別是媷谷時的辛勞使得不但面積不敢推廣,而且產量也得不到提升,只能維持自種自食的局面。
  • 紅爪姜在玉山臺地首種,磐安生薑種植有望突破萬畝!
    紅爪姜是我縣傳統農特產品,在我縣已有幾百年的種植歷史,主要種植在新渥、冷水等地。今年,縣蔬菜技術推廣站將紅爪姜引入玉山區域種植,我縣生薑種植有望突破萬畝。在尚湖鎮的富良家庭農場內,工人們正在紅爪姜種植密度試驗田裡採收生薑,這是紅爪姜首次在我縣玉山區域進行種植,由我縣蔬菜技術推廣站給予技術支持。本次紅爪姜試種面積一畝,根據八個不同的密度進行種植,重點考察紅爪姜的產量以及外觀品質,探索其在磐東北臺地適宜的種植密度,為今後在玉山臺地區域推廣種植提供科學依據。
  • 織金人武部助力櫻桃種植 萬畝櫻桃園喜迎春風育富果
    2月20日,記者來到馬場鎮凹河萬畝櫻桃基地,成片的瑪瑙紅櫻桃樹沿著兩岸山坡迎著春風挺立,有的正含苞待放,有的綻開了粉白色的笑臉。據悉,2020年,織金縣人民武裝部掛牌督戰馬場鎮,為結合全縣當前脫貧攻堅形勢,得知凹河萬畝櫻桃種植基地將要擴建擴種1000畝,為協助基地有序開展春耕播種,人武部組織民兵76人參與到擴建擴種隊伍中來。
  • 今年藍山種植早稻12.17萬畝 預計產量4.98萬噸
    今年藍山種植早稻12.17萬畝 預計產量4.98萬噸 2020-08-03 09:52
  • 鎮寧扁擔山鎮:打造萬畝黃柏種植基地 促進脫貧攻堅成效
    「這邊是一年生苗,那邊是3至5年生苗,第八年開始產生效益,別看前期時間長,種一株可以管30年,收益源源不斷……」2月24日,走進鎮寧自治縣扁擔山鎮中藥材黃柏種植示範基地裡,兩邊平整的土地已經被挖掘機挖出了一個個間隔標準的坑。復工的第二天,種植項目快速推進。
  • 農民種植一種野草,一年採摘6次,6畝收入60000元,秘訣在哪裡
    農民種植一種野草,一年採摘6次,6畝收入60000元,秘訣在哪裡?「可別小看了我種植的這些薄荷,全部當作蔬菜賣出去。一年採摘6次,6畝地收入60000元以上,村民們都羨慕俺。」薄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嫩葉可以涼拌吃,又能煲湯食用,清涼爽口味道,讓人記憶猶新。「以前,許多農民種植薄荷主要是為了熬製成薄荷油出售,平均每畝經濟效益僅在千元左右,許多農民放棄種植它。」趙老闆介紹,前年,他到外地城市打工,有一次與朋友吃飯的時候,偶然間吃到清脆爽口的涼拌薄荷。
  • 靠「萬畝桃園」收入翻六七倍,河南這個村子交了「桃花運」
    【變化】高中輟學在家照顧父母,靠種桃樹實現收入翻六七倍初冬的黃河灘區,萬木凋零,大片大片的桃樹林,有的枝葉落盡,只留下遒勁的枝幹;有的晚熟品種還掛著稀稀拉拉的葉子——冷風吹過,桃林無言,卻暗暗積攢養分,只待來年春季,厚積薄發。
  • 今年大姜市場價5元一斤,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呢
    一株大姜產三斤左右大姜的用處多作用大那麼種植一畝大姜能賺多少錢呢,下面為您分析一下生薑的種植詳情。姜種大姜的種植成本一畝地的大姜需要多少成本,現在有人工種植也有機械種植。1:承包土地費用在當地一畝{需要1500元2:大姜種子每畝地需要500斤,因為是高密度種值,行距在二十公分,間距是八十公分左右,畝需要成本2000元。
  • 兩個月多收入3萬多,黃瓜種植戶分享致富秘訣
    張家軍種的黃瓜不僅成為了當地瓜農的「教科書」,與同村的種植戶相比,每斤都能多賣兩三毛,更是徵服了當地以高標準著稱的收購商王天運,3畝黃瓜早早被全部預訂。往年為了黃瓜能有更好的長勢,張家軍和同村的農戶都是要種兩茬的,辛苦不說,換茬期間從種到收的一個月自然沒有收入。而用了親土1號之後,張家軍說不僅比別人瓜多質好,收穫時間長,今年都不用換茬了!僅僅60天的時間裡,張家軍3畝地的收入已經超過了七萬元。
  • 2021年我縣計劃種植馬鈴薯19萬畝
    本網訊(記者徐可、通訊員田紅傑)1月12日,記者從鹹豐縣馬鈴薯高質量暨馬鈴薯+玉米+X綠色高效種植模式培訓會上了解到,2021年我縣計劃發展馬鈴薯19萬畝。在曲江鎮土落坪村舉行的培訓會吸引了來自全縣各鄉鎮(區)農業服務中心的負責人、馬鈴薯生產經營主體共計50餘人參加。
  • 三個前景好的種植項目,一畝利潤收入比打一年工還高
    下文就給大家分享三個不錯的農民致富種植項目,成本低,收益高,種植一年比打一年工收入還高,目前種植也不晚,早種早賺錢,一起看看吧。一、種植遠志藥材遠志是一種稀缺藥材,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了解它,甚至很少人知道。其實遠志是一種多年生蔡奔植物,主要的入藥部位是它的根莖。
  • 文山市德厚鎮5個「萬畝」產業促增收
    文山市德厚鎮立足土地資源優勢,培育出山藥、辣椒、萬壽菊、烤菸、馬鈴薯5個種植規模萬畝的扶貧產業,助力當地群眾增收脫貧。日前,記者來到德厚鎮萬畝山藥種植基地,剛剛抽藤的山藥長勢喜人。「我家栽了10畝,按1畝5000元的收入算就有5萬元了。」
  • 進賢油茶種植面積13.9萬畝
    下埠集鄉全鄉有油茶林2萬多畝,其中下埠村就有5000餘畝。進賢縣有種植油茶的傳統,近年來,該縣多措並舉,逐步把油茶打造成全縣的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經過多年培育,江西省高正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展成為該縣的油茶生產龍頭企業,去年該公司茶油產量達850噸,實現產值9000萬元。
  • 芳華鎮6萬畝秋馬鈴薯陸續上市
    「我家今年種了60畝秋馬鈴薯,有馬鈴薯收割機,一天可節約50個工,既省力、又節省成本,預計收入15萬元。」正在田裡收秋馬鈴薯的種植戶楊寶枝高興地說。時下,正是秋馬鈴薯成熟採挖的季節,走進陸良縣芳華鎮萬畝馬鈴薯綠色優質高效示範種植基地,空氣中瀰漫著馬鈴薯特有的氣息,種植戶有的拔枯苗,有的用收割機來回收穫馬鈴薯、有的挖馬鈴薯、有的分類裝袋、有的搬運……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豐收忙碌的景象。該鎮農業技術人員引導種植戶科學種植,從馬鈴薯品種、栽培、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加大技術培訓指導,使群眾種植積極性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