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排超級聯賽22日產生八強。上海男排和北京男排兩支老牌勁旅不出意外地進入八強,但過程中上海男排遭遇河南隊衝擊、北京男排更是在首輪不敵浙江隊。其他晉級八強的隊伍是河南、浙江、山東、福建、江蘇、四川隊。沒有外援的排超聯賽,全華班競爭更激烈,冠軍的有力爭奪者已經不再是京滬兩家,山東、福建、浙江等隊留洋球員和年輕力量的崛起,成為中國男排發展的一個縮影。學習朱婷,中國男排也在走出去博採眾長。
近五個賽季,冠軍爭奪戰都是在上海和北京隊之間展開。「京滬爭霸」成為中國男排最高水平的代表,折射出國內球隊缺乏競爭力的尷尬,整個聯賽對抗強度低。前北京男排主教練劉旭東曾表示,「排超像京滬大戰這樣強度的比賽應該多些,不只北京和上海隊,應該有四五支,甚至五六支隊打出這種高水平的比賽,對中國男排才有好的促進。」
上海男排主攻戴卿堯
因為疫情防控關係,今年男排超級聯賽沒有外援,這反而給了本土球員成長的空間。尤其是留洋球員回國打球,也帶來了先進的排球理念,有助於提高聯賽的整體水平。說到留洋,國內很多球員都有出國打球的意願,但由於歐洲聯賽收入水平不高,導致老隊員出國打球意願不強。而在地方隊層面,有成績作為指揮棒,也讓一些核心球員留洋受阻。
2014賽季,北京男排主力接應王琛曾赴義大利打球,加盟升班馬蒙扎隊,成為中國男排第一個去歐洲聯賽打球的現役球員。儘管並非球隊主力,但留洋一個賽季後的王琛還是有不少收穫,打球變得更成熟,從以前的一味蠻幹,變得更講究攻擊技巧和節奏變化。
單從身體和技術能力來說,中國男排隊員跟世界水平差距並不大。有北京隊外援就曾評價,江川的身體條件和技術能力完全可以去歐洲高水平聯賽打球;另一名球員劉力賓的能力跟義大利同年齡年輕球員不相上下。外援不解,為什麼中國隊員都不去國外聯賽。
北京男排接應江川
2017-2018賽季,劉力賓從北汽男排轉會到法國圖爾寬俱樂部,成為中國男排赴歐洲頂級聯賽效力的第一人。在法國的徵戰中,劉力賓隨隊奪取了法國杯冠軍,跟隨圖爾寬隊打進季後賽。2018-2019賽季,劉力賓又轉會到日本JT雷霆俱樂部,徵戰日本男排職業聯賽,隨隊奪取了日本男排杯賽冠軍,他效力的雷霆隊經過常規賽、季後賽,最後挺進了總決賽,奪得聯賽亞軍。劉力賓則成為V聯賽最受歡迎的外援之一,多次成為單場比賽得分王。
北京男排主攻劉力賓
從單一的進攻強,到發球、串聯、防守、攔網等各方面均有提升,劉力賓通過日本聯賽磨鍊後技術更趨全面。這也跟郎平力薦朱婷去土其耳打聯賽有異曲同工之妙。雖說中國女排已經是世界強隊,但不走出去看看,始終是井底之蛙。郎平鼓勵朱婷去歐洲見世面,而匯聚了眾多世界頂尖選手的土耳其聯賽,讓朱婷吸收了世界先進的技術,成長為攻防兼備的「世界第一主攻」。
繼劉力賓之後,山東男排的主攻季道帥也在球隊的支持下,到日本聯賽「深造」。一周雙賽,在高強度的比賽中保持好體力;遇到難度高或不太容易發力的球會選擇巧打等等,季道帥邊比賽邊琢磨,這也是一名主攻變得全面與成熟的必經之路。與俄羅斯名將穆塞爾斯基是隊友,也讓季道帥有了近距離向世界高水平選手學習的機會。此前在中國男排前任外籍主帥洛薩諾執教時期,季道帥幾乎沒有進過首發名單。去年的國際邀請賽期間,季道帥被老帥沈富麟委以重任,表現出色,體現了留洋的成果。
山東男排主攻季道帥(左)
一直關起門在國內練兵,只會跟外面的世界脫節,中國男排的差距還是在打法理念的落後。世界男排的格局和發展早已不復當年,但體育項目仍有其規律可循。比如當今世界男子排壇,沒有攻擊性發球,就失去了對抗的能力和先機,而中國男排的發球是一大短板,攻擊性不足。
老帥沈富麟曾直言,「亞洲勁旅伊朗男排大多數球員都在歐洲高水平職業俱樂部打球,同時本國職業聯賽水平也很高。」可見,男排水平提高要分幾步走,先要鼓勵球員走出去,提高競技水平、開闊眼界,回來再反哺國內聯賽。像澳大利亞男排全部主力也都在歐洲職業聯賽中效力。
中國男排的振興還需要時間,這些走出去的隊員正在給年輕後輩們樹立榜樣。福建男排副攻饒書涵去年加盟日本捷太格特蜜蜂,今年3月隨隊獲得2019-2020日本男排V聯賽冠軍,創造中國男排隊員留洋新的歷史。中國男排有競爭力,才能硬氣起來。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秦東穎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秦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