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雙縫幹涉實驗——20世紀物理學的靈異事件

2020-12-17 清清浮生

雙縫幹涉實驗,著名的光學實驗。經典的楊氏雙縫實驗,就是從從兩個狹縫射出的波,因為振幅和相位在空間的分布不同,相位相同的區域,振動加強會形成明亮條紋,相位相差π的區域,振幅相減,會呈現暗條紋,因此屏幕上會出現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

雙縫幹涉實驗

那麼實驗的恐怖之處在哪呢?當實驗進行到不可改變的階段,觀測與不觀測的結果是不同的,這才是實驗的可怕之處,毀三觀。下面詳細解釋一下。這裡我們做3個思想實驗(注意是思想實驗,所以繼續使用光子,為了與經典比對,實際操作的話用電子表述更嚴謹)。

第一個實驗:我們用一個光源連續的發射光子,S1和S2狹縫都打開,那麼在屏幕上會有什麼結果?結論很明顯,會得到和楊氏雙縫實驗一樣的結果,屏幕上會形成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

第二個實驗:S1和S2狹縫還是同時打開,但光源每次只釋放一個光子,屏幕上會有什麼結果呢?這時很自然地就會想到每次只有一個光子,那個光子要麼從S1狹縫穿過,要麼從S2狹縫穿過,同一時刻兩個狹縫不可能都有光子,就不可能出現兩個狹縫的幹涉,屏幕不會出現幹涉條紋。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雖然每次只有一個光子,但經過時間的積累,屏幕上依然出現了幹涉條紋。

疊加形成幹涉條紋

那這個光子是在和誰進行幹涉的呢,難不成自己和自己進行幹涉。沒錯,就是這麼奇妙,我幹涉我自己。這就涉及到量子力學中的概念——疊加態。光子處於從S1狹縫和S2狹縫穿過的疊加態中,只要你不測量,你就不能確定光子是從哪個狹縫穿過的。那麼多包含多個路徑的處於疊加態的光子就會自我幹涉,你說恐怖不恐怖。

但更恐怖的還在後邊。

第三個實驗:光源還是每次只釋放一個光子,兩個狹縫都打開,但屏幕換成光電探測器,來看一下單個光子到底是通過了哪條狹縫,還是它會分身分別經過了兩條狹縫,那麼探測器上會出現什麼結果呢?俗話說得好,看一眼又不會怎麼樣。但結果仍然出人意料,幹涉條紋竟然消失了,變成了兩道簡單的光束。頭皮發麻啊,我看一眼,你就不是你了!這說明我們的觀測行為導致了光子的狀態發生了改變。這就涉及到量子力學的第二個概念——測量。測量會引發疊加態的坍塌。包含兩個路徑的疊加態一定會坍縮成只包含一個路徑的單態,那這時這種基於疊加態的幹涉就完全地被測量這一行為破壞掉了。

這就是著名的觀察者效應。舉個簡單的例子,足球運動員射球的一瞬間這個球進不進和足球當時所處的位置、運動員發力的大小和位置、風速等等這些物理因素有關,只要經過足夠精細的科學分析,我們就能判斷出這個球到底能不能進。但是唯獨沒有關係的就是你當時有沒有看這場比賽,你看與不看都不妨礙球是否能進。但是微觀世界的實驗告訴我們,球進與不進這個結果和你有沒有看球有關,恐怖!

這簡直令人發狂,不可思議。人類的意識可以改變宇宙的狀態,唯心主義差點復活。

總結一個,大家對於這個實驗感到「恐怖」是來源於其實驗現象的反直觀:

1、 光子一個個地從光源出發,也能出現幹涉;

2、看一眼,幹涉條紋就消失。

真實的解釋來自量子力學中兩個重要概念,分別是疊加態測量所導致的坍縮。

科學是戳穿謊言的利器,相信科學,珍愛生命!

相關焦點

  • 顛覆三觀的雙縫幹涉實驗,最靈異的科學實驗
    從20世紀講起,當時物理學家們開始糾結一個問題,光到底是波還是粒子?一部分人認為光是跟水波紋一樣的波?另一部分人認為光是粒子,由一粒粒光滑的小球組成。為了找到真相大家決定做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就是轟動一時的雙縫幹涉實驗。
  • 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什麼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典物理學vs量子力學 如果要評選科學史上匪夷所思的實驗,那麼這個桂冠大概率屬於雙縫幹涉實驗,它就像是物理學家們的夢魘一樣,一直困擾著物理學家。那雙縫幹涉實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實驗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經典物理學。
  • 為什麼當年雙縫幹涉延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雙縫幹涉實驗是個啥,為啥讓科學家麻頭皮雙縫幹涉實驗是為了證明光到底是由波組成的,還是由粒子組成的這一物理學史詩之爭。無論光到最後被證明是由波組成的,還是由粒子組成的,都能幫助科學家更深刻地了解宇宙本源。
  • 雙縫幹涉延遲實驗到底驗證了什麼?為什麼說它的結果很恐怖?
    雙縫幹涉實驗,應該算得上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科學實驗中遇到的「超自然現象」,正所謂「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普通人看這個詭異實驗大概只能用「玄乎」來形容,因為與實驗相關的每個字都認識,但又被繞的雲裡霧裡看不懂到底是怎麼回事。
  •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可怕,它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可怕,它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秘密?為什麼人們總是對細思極恐的「雙縫幹涉實驗」感到十分畏懼,這項物理實驗究竟蘊藏了什麼秘密令人如此不寒而慄?難道詭異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有著恐怖片一般的觀影感受?
  • 什麼是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有什麼意義?未來會如何發展?
    實操的雙縫幹涉實驗有沒有可能 因為有了測量(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得光子失去了波的特性?在宏觀世界(我的看法不一定準確)波其實是有載體的。比如水波的載體是水 空氣中聲波的載體是空氣 鋼管中聲音傳播載體是鋼管。光的波粒二象性,有沒有可能粒子是它波動特性的載體?
  • 雙縫幹涉實驗操作簡單,理科生都學過,結果卻讓科學家感到害怕
    1974年,一位科學家再次進行了雙縫幹涉實驗,這次他增加了兩個攝像頭,他想看清楚電子通過縫隙時是怎麼運動的,實驗結果卻讓他感到害怕。量子力學雙縫幹涉實驗的恐怖,不僅僅在於電子的狀態,要知道它是屬於量子力學的一個實驗。
  • 雙縫實驗證明未來可以預測?為何科學家很恐懼實驗結果
    光的雙縫幹涉實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如果在雙縫幹涉實驗量子糾纏中加入量子糾纏,實驗的結果就會讓人感覺到恐懼。因為,光子仿佛可以預測未來,並且光子像一盒程序一樣會判斷。雙縫幹涉實驗首先將光的雙縫幹涉實驗簡單的複習一下,準備有兩個縫隙的紙板,讓一束光通過這兩個縫隙,如果光和我們的聲音一樣是波,那麼紙板背後的牆上應該出現因為兩個縫隙幹涉明暗條紋。可是在光電效應中,光的特性應該是和電子一樣是粒子,紙板上應該出現兩個聚集的光子帶,而不應該發生幹涉,一個光子怎麼可能同時穿過兩個縫隙。
  • 雙縫實驗恐怖在哪
    我認為雙縫實驗沒找對方法。打個比方,假如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最小馬賽克是10微米,遠處站個人,離你正好是10微米,你似乎能能看到好像有個人,但是他在此時遠離你,你就看不到啦,但是這個人在向你走來你就會越來越確定遠處有個人。也就是說,他與你之間,有個可探測的極限距離。
  • 一個有趣的雙縫幹涉試驗,卻讓人們發現了無比神秘詭異的現象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雙縫幹涉試驗,這個實驗在高中的物理課上都做過,但是很多人都是只知道這個實驗如何做,但卻不知道這個實驗背後卻有一個至今都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這個實驗很簡單,高中的時候很多人都做過,準備一個蠟燭,在蠟燭後面放置一塊只有一條長縫隙的擋板,這個擋板的作用是讓蠟燭發出的光先衍射,變成一束穩定的相干光源,這樣可以排除幹擾,能更清晰地觀察到試驗結果。
  • 【地理觀察】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恐怖的量子力學顛覆人類世界觀
    譚師出品 雙縫實驗是量子力學中,最為神奇的實驗之一。該實驗由英國科學家託馬斯·楊在1807年提出的,證明了光波動性;到了20世紀初,量子力學的出現,給雙縫實驗增加了新的解釋。
  • 小馬物理講義:光學第三節《光的幹涉》
    直到19世紀通過光的幹涉,光的衍射實驗證實了光的波動性,這樣波動說就又佔到了上風。19世紀的末期,光電效應被科學家發現。愛因斯坦據此提出了光子說,解釋了光電效應的實驗,又證實了光具有粒子性。綜上光是一種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物質。第二部分:光的幹涉實驗。
  • 物理學的「四大神獸」,又兇又萌,還有超能力!
    但19世紀,建立在不可逆基礎上的熱力學大行其道,這讓以可逆性作為基石的拉普拉斯妖元氣大傷。20世紀,困擾人類長達百年的雙縫幹涉實驗成功證明因果律在微觀世界徹底失效,而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也說明再厲害的神獸也無法看清微觀世界的全部面貌。
  • 世界十大靈異事件,世界靈異事件真實案例大全
    世界上有很多用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就被列入了靈異事件。有些是真實案例,而有些則是有人在網上杜撰的故事。下面為大家介紹的世界十大靈異事件,每一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件,鬼怪殭屍以及無法破解的殺人案,其詭異的程度極為駭人。
  • 量子力學最關鍵的一個實驗,甚至有人用「毛骨悚然」形容也不為過
    雙縫產生幹涉條紋光的雙縫實驗是這樣,有沒有人想過用電子進行雙縫幹涉實驗呢?答案是有的,蒂賓根大學的克勞斯·約恩松就突發奇想,用電子進行了雙縫幹涉實驗,並且得到了與楊氏雙縫光幹涉結果類似的明暗條紋。這下捅了馬蜂窩一樣,開啟了人類對粒子的全新認知的大門,後來被評為歷史上最美的物理實驗!電子也會產生幹涉,那麼一個個電子通過雙縫會產生幹涉嗎?好奇總會讓人類走向一個個未知。
  • 遊戲中的靈異事件竟然恐怖如斯!
    大家好,相信各位在上學的時候都曾經聽說過校園十大恐怖傳說或者學校是蓋在墳場上的傳說,雖然現代社會大家都要相信科學,但是這些恐怖傳說也並非無稽之談,而是真確的有人遇到過才會傳播開來,只是在傳播的過程中事情可能越來越離譜,最後變成了恐怖傳說。
  • 瀨戶康史分享遇到靈異事件經歷 粉絲稱超級恐怖
    來源:新浪娛樂瀨戶康史資料圖瀨戶康史ins分享靈異事件新浪娛樂訊 據日本媒體Modelpress報導,瀨戶康史7月12日更新Instagram,分享在房間遭遇靈異現象,還透露從小就是能看到幽靈的體質,粉絲稱超級恐怖
  • 鬼娃《安娜貝爾》背後的真實靈異事件更恐怖……
    這幾年有一部很火的恐怖電影《安娜貝爾》,這部由恐怖片《招魂》的導演溫子仁製作。期中經典的鬼娃娃安娜貝爾深入人心,讓人看到不寒而慄。但這部成功的電影背後,是一個真實的事件。安娜貝爾不是杜撰出來嚇人的,而是真實存在的。
  • 這個簡單的高中實驗,卻顛覆了愛因斯坦的認知,至今無人能解釋
    在這個實驗中託馬斯·楊提出了幹涉這個名詞,楊氏雙縫實驗也被稱為光的幹涉現象。這個實驗在當時造成了極大的轟動,最終導致託馬斯·楊被學術界封殺,轉而研究歷史,因為在當時,牛頓的微粒說佔據了學術界主流,被科學家奉為聖經。什麼是微粒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