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邊的「引力波」

2020-12-27 騰訊網

2019年9月,在歷時1個月預製、10天現場搭建後,一件名為「引力波」的建築裝置作品在黃浦江邊呈現。作品是「引力場」系列活動的第四屆,由goa大象設計聯合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設計團隊共同構思概念,goa大象設計深化建造而成。試圖以一次真實、完整的空間實驗,探索融合藝術性、結構創新性並具備快速建造可能性的臨時性公共空間,對「城市微更新」話題提供有效線索。整件作品被考慮為一個城市公共生活的發生器,在短暫的存在周期內作為世博濱江區域的開放舞臺存在,容納手工藝課堂、先鋒展覽、即興戲劇等活動。

佔地約100㎡的鋼結構基座上,雙曲面殼體如同一片翩然起舞的波浪、或是一頂從天而落的帳篷,以三個輕盈的支點接觸地面。開敞、富有動態的形象展示出向公共開放的姿態,回應著濱江步道的場地特徵。從頂部延伸至地面的「木殼」被細密的木條交織覆蓋,給人以自然材料的親切感。在非活動時段,裝置為來此休閒的人們提供駐足之地,曲面狀覆蓋框剪出對岸的美景,是一個欣賞江景的絕佳場所。

結構思考對於作品的設計過程起到關鍵作用。得益於雙曲面自身形式所獨有的結構堅固度,,作品的木製雙曲薄殼實現了極薄的結構厚度——表面積達140㎡的雙曲面僅有6釐米厚。最終的殼體由54個直紋雙曲面基本模塊構成,模塊預製後現場拼裝組合成連續的光滑曲面。相比於單曲面,拋物雙曲面上下的兩組曲線均可承重,更高的承重效率使得「極薄」的表面成為可能,成功實現了平均淨高4m的連續頂蓋。預製拼裝的做法使得現場建造被控制在10天以內,實現了「快速建造」的靈活性。

模塊製作

名稱:引力場4.0——引力波

名稱:Gravitational Field 4.0——Hypar Wave

地點:浦東新區世博大道1750號

設計/竣工時間:2019.5-2019.9

設計單位:goa大象設計

總建築師:王彥,goa大象設計

概念設計團隊:

曹婷,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D'Acunto Pierluigi,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Tellini Alessandro,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結構顧問:

胡凌華,goa大象設計

何亮,goa大象設計

學生助理:

詹強,同濟大學

Araceli Maria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Brandigi Simon,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Lengerer Sina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王帥中,阿爾託大學

END

相關焦點

  • 引力波是什麼?(視頻)
    據國外媒體報導,周四一個科學家團隊宣布第一次發現了引力波,他們使用位於美國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發現通過地球附近的引力波。引力波首先由愛因斯坦在100年前預測,我們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才趕上他提出的理論,並確認其存在。
  • 上海黃浦江邊驚現巨大的「帽子」!外地遊客都大呼很奇怪
    這不,就有一位美國來的遊客到上海旅遊了,遊玩一天後來到黃浦江邊時!直言:你們上海人管這個叫做「帽子」?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我們一起來看個究竟吧!原來這位美國遊客在來到上海後,遊玩一天下來,來到了黃浦江上看到了一個著名的建築!外形十分像一頂巨大的帽子,這就是中國上海舉辦世博會時的「中國館」!美國人看見了就很疑惑:你們上海人管這個叫做「帽子」?
  • 引力波與情人節
    走出南站,Schwarz的皮鞋依舊一塵不染,早晨細細打理過的背頭日月可鑑,站在出站口的高臺上,俯瞰地鐵站螻蟻般魚貫的人群,感受著高聳的IKEA、Suning和Kaide Life的環繞,從除夕到初六所有的燒白臘肉兔頭黃喉湯圓豆花醪糟冒菜鍋邊饃葉兒耙水煮魚毛血旺罈子肉樟茶鴨冷串串羊肉湯粉蒸排骨牛油火鍋夫妻肺片老媽蹄花燈影牛肉萬春老滷金沙玉米開水白菜幻化出的洪荒之力蕩漾開來,仿佛宇宙的奇點
  • 林瑞陽買黃浦江邊整棟樓!高達數十層,妻子張庭為懷孕打1000多針
    更重要的是,從視頻中我們得知,林瑞陽買下了這棟位於黃浦江邊的大樓,整棟樓外形現代化,高達數十層。上海黃浦江邊的房子,整棟買,不得不說林瑞陽的財富已經遠超普通人想像了!而且林瑞陽特別鍾愛黃浦江,早在2015年的時候,網上就曝光了他在黃浦江邊的超級豪宅。
  • 70億年前發生的故事,被科學家成功破解,這個引力波不簡單!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去年五月份的時候,科學家們探測到宇宙中一個強烈的引力波信號。在短短的一百毫秒內,這起引力波釋放出來的能量足以在地球上掀起萬丈海浪。這也是人類探測引力波以來,第一次探測到如此強烈的引力波。前段時間,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經過一年時間的研究,終於將這個引力波神秘的面紗揭開了一點。究竟這個引力波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對我們人類社會又有什麼影響呢?簡單來說,當一個天體的質量足夠大,對引力範圍內質量較小的天體產生引力時,就會使得這個天體的運動軌跡產生影響。
  • 萬曉利、小河、陸晨、羅威、孫大肆、錄夢白……國慶齊聚黃浦江邊
    9月30日至10月5日,萬曉利、小河、陸晨、羅威、孫大肆、錄夢白等來自北京和上海的音樂人,將在黃浦江邊的1862時尚藝術中心「開房間」。上海音樂人羅威,打開「客堂間」。羅威的《鋼琴隨筆》在網上連載數年,總播放量突破4億,無數聽眾被他的音樂治癒。
  • 上海電影中的黃浦江和蘇州河敘事
    而黃浦江對上海城市空間形成與發展的決定性影響則主要在於近現代,並且逐漸成為上海現代主流文化和現代化進程的代表,在上海城市文化結構中扮演了「父親」的角色。上海電影當中的江河敘事,主要是從蘇州河、黃浦江這兩個角度來進行電影的空間呈現以及和講故事之間的關係。
  • 隋延林:「90後」愛上引力波---中國科學院
    很快,他完成了人生一次重要抉擇:加入光機所空間一部空間引力波探測團隊。  2017年,由中國科學院發起的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正式啟動。2019年8月31日,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成功發射,長春光機所空間一部空間引力波探測團隊負責其中兩個關鍵有效載荷的攻關任務。如今,項目已進入「太極計劃」三步走的第二步。
  • 引力波探測,一種證明量子理論的方式
    但隨著LIGO對引力波的直接探測,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些引力波的存在是證明——第一次證明——引力確實是一種本質上的量子力的關鍵。下面是我們的方法:任何在引力場存在下加速的物質都會產生引力波,引力波是以光速在空間中傳播的一種能量形式。
  • 還記得原初引力波嗎?此引力波非彼引力波
    近日,又有傳言稱,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站(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很有可能已經發現了引力波,不過目前還沒有見到任何官方聲明。再過一段時間,我們應該可以知道對於LIGO是否真的探測到了引力波。而即便最終確認,它也與BICEP2研究的引力波屬於不同的類型,會為人類理解宇宙帶來不一樣的線索。
  • 第二次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關於原理和探測方法再次不贅述,只簡要介紹本次發現的主要內容。一個是14.2倍太陽質量,一個是7.5倍太陽質量,他們併合的過程更長,持續了約1秒,但最後的併合非常迅速,幾乎就是瞬間,並且形成了一個20.8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釋放出相當於1個太陽質量的能量。
  • 引力波又來啦!和第一次有什麼不同?
    這次引力波說事件編號GW151226,也就是發生於2015年12月26日UTC(協調世界時)03:38:53,即美國東部時間12月25日22:38:53,當時大多數人還都沉浸在聖誕的節日氣氛中,路易斯安那州(Livingston, Louisiana)和華盛頓州漢福德(Hanford, Washington)的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臺(LIGO)相隔1.1毫秒先後探測到引力波信號
  • 掃把立起來和引力波有啥關係?
    引力與引力波引力與引力波之間的關係可以這樣來比喻:引力就是有質量的物體引起的時空彎曲的表現,就像一個蹦蹦床,中間放入一個有質量的啞鈴,蹦床會塌陷,就像時空被扭曲,蹦床上的其他物體會在重力作用下像塌陷的中心靠攏,就像受到了「引力」,在啞鈴放入蹦床的時候,會使蹦床表面產生波動,大致比喻為「引力波」,質量產生了引力,引力又產生了引力波,並靠引力波像更遠的方向作用,也就是傳遞。
  • 引力波僅是有弦天籟
    引力波僅是有弦天籟文/一玹氏       談引力波就得談愛因斯坦,從那說起呢?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15日報導,計劃中的ET是地基引力波探測器,它將能夠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並和事件,從而測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使引力波天文學變得更加精準。   除ET外,美國的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正在升級;日本和印度的引力波探測器的建造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
  • 揭秘引力波背後:如何理解它 怎樣具體探測?
    這裡說下本文預想的框架:第一節:什麼是引力波。第二節:引力波的意義。第三節:為什麼探測引力波這麼困難。第四節:引力波科學發展歷史。第五節:未完待續。1 什麼是引力波?1915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出之後,這個描述「時空和物質」理論在很多地方受到實驗檢驗。人們在確鑿的實驗證據下,一次又一次的被這個偉大理論的深刻與正確而震驚。
  • 引力波的研究結果顯示,時空是四維的,並沒有其它維度
    因此,物理學家設計了多種實驗,試圖證明引力和其它維度的關係,其中引力波就是重要的證據。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之一。它極其微弱,只有宇宙中大質量天體的碰撞才能被我們探測到。自從2015年LIGO天文臺首次探測到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之後,它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
  • 男子在上海黃浦江垂釣發現太平洋蠵龜,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男子在上海黃浦江垂釣發現太平洋蠵龜,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鞏漢語 2020-10-11 15:24 來源
  • 發射引力波爆高能監視衛星,有什麼用途?
    長11發射成功了引力波暴和太空高能監視衛星。其實這顆衛星的全稱是「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按照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的理解,這顆衛星可能對引力波的爆發和太空中的其他高能射線的爆發都有全天候的監視作用。
  • 從探測引力波到探測引力餘波,時空中的背景漣漪
    從探測引力波到探測引力餘波,時空中的背景漣漪 2021-01-16 1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