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與情人節

2021-02-20 SWUFEwithoutNews

 

王四娃子的手機屏幕上全是綠色。

只有美股是紅色。

遮天蔽日的4G信號在崇山峻岭間緩緩流動,猶如星辰大海般肅穆,滿格。

每經過一個站,鄉土的顏色就淡去了一點,遠方的光芒就奪目了一分。

於是動車從成都東站到成都南站,短短八塊錢的旅程,足夠王四娃子蛻變成Schwarz Wong。

東三環到南三環,見證著一個男孩重新變回男人,這是這座千年古城悠悠歲月裡無數次重複的故事。

走出南站,Schwarz的皮鞋依舊一塵不染,早晨細細打理過的背頭日月可鑑,站在出站口的高臺上,俯瞰地鐵站螻蟻般魚貫的人群,感受著高聳的IKEA、Suning和Kaide Life的環繞,從除夕到初六所有的燒白臘肉兔頭黃喉湯圓豆花醪糟冒菜鍋邊饃葉兒耙水煮魚毛血旺罈子肉樟茶鴨冷串串羊肉湯粉蒸排骨牛油火鍋夫妻肺片老媽蹄花燈影牛肉萬春老滷金沙玉米開水白菜幻化出的洪荒之力蕩漾開來,仿佛宇宙的奇點。

啊,猴年上班的第一天,供給側開始改革的第一天。

莫千帆是一名老司機,也是陌生人的順風車,只要你能在INU-006、ABS-049、DV-1321、BBI-094、IPTD-909、WANZ-105、SNIS-449、MIDE-109、IPZ-543、TEK-072、STAR-625、EBOD-488、GTAL-029、RBD-717、SOE-992這樣胡亂的代碼中,依然聆聽出充滿本原力量和生命吶喊的震撼,他就願意載著你去所有你想去的地方,即便穿過擁擠的城南奔向更擁擠的城西也在所不惜。

於是茫茫人海中,這是Schwarz和莫千帆的第二次相遇。

那個時候八百人廳還是一片樹林,樹林的深處散落著學長們用過的安全套、潤滑油。

以及不乾膠。

所以柳林的雨後,總有奇怪的氣味。

藍衣襯衣的王四娃子和紅色T恤的莫千帆在通博樓前擦身而過,自行車的後座上分別放著一本數學分析和莫千帆室友的屁股。

錯身而過的瞬間,就過了很多很多年。

藍天很藍,白雲很慢,對面的成都師範學院還叫四川教育學院。

很多年後通博樓前被汽車壓壞的石板路不復存在,莫千帆室友的屁股卻還在等待。

如今Schwarz坐在莫千帆汽車後座,一排排向後倒去的都是鋼筋水泥,而不是黃葛與銀杏。

噢,城市。Schwarz用看不見的動作搖了搖頭,又用看不見的意念給自己倒了一杯酥油茶風味的cappuccino。

兩隻看不見的小手端著看不見的杯子默默攪拌。

要不要怡寶,免費的。堵車中的莫千帆回頭問。

馬路上魚貫的車龍冒著熱氣,偶爾加塞,好像三味堂打菜的長隊。

收音機還在說著LIGO證實發現引力波的消息,莫千帆突然歸心似箭,好想回去再看一集李狗嗨。

可是,引力波概念股究竟是603598還是600130?

節後症候群的第一天,大街上死氣沉沉慢慢吞吞,到處都是還沒有調整好的生物鐘,有的兩點,有的八點,有的十三點。

於是剛剛出現在生活中的引力波突然就造成了扭曲,節後的胖子們已經堆砌了足夠的質量,接受一切從內分泌開始到時空結束的紊亂。

輕一點的胖子開始繞著重一些的胖子旋轉,眼中都是圓滿和渾厚的柔情。他們旋轉到停不下來,即便吐了也不曾停歇。

汽車開始幻化成經世樓前的自行車陣,賓利保時捷瑪莎拉蒂的車胎上掛的都是200塊一把的捷安特鎖。

金融中心的蓮花大樓次第開放,變成柳湖的模樣,噴薄而出的柳絮飄遍大街小巷,人們開始變得敏感,此起彼伏的噴嚏中,從鼻腔到大腦再到胸腔,每一個腺體都在發癢。

許多人拉著手走在被陽光照射的草坪上,草坪從學超一直鋪到圖書館,露珠從噴泉的頂端滑落,打在路過的人的心弦上,奏出《Waiting on the rainy street》的聲音。

戀愛的腐臭味蔓延在一粟堂的泡菜上,東門的老酸奶裡,華新老乾媽的豆豉間,寢室長網線的另一頭,漫長夏日鏡頭自帶LOMO飄起的長裙邊,寫好又刪去的簡訊中。

悶熱頤德樓喧鬧走廊裡獨一無二的腳步,H和I座連廊上遠望的背影,舞臺角落泯沒在燈光裡的面容,畢業那天體育館前的最後一張合影。

140億年前的第一抹漣漪在宇宙中穿梭,賦予每一次相遇以意義與形象,所有的迴響連接起上一秒和這一秒,融合、噴射然後分離,孤獨是一種交叉過的行進。

胖子們停止了旋轉,溫江回到了26公裡以外,一束光走了0.0000953993312266714秒。

下跌的股價和上漲的房費相互抵消,過年時下象棋的爸爸讓了你一對象,你卻對擺出的四個炮發呆。

其實一個人,也可以開一間房呀。

Schwarz Wong的手機屏幕上全是綠色。

只有美股是紅色。

是玫瑰的顏色。

叔叔,你給叔叔買束花吧,路邊的小女孩敲著車窗,一臉期待地說。

相關焦點

  • 引力波是什麼?(視頻)
    據國外媒體報導,周四一個科學家團隊宣布第一次發現了引力波,他們使用位於美國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發現通過地球附近的引力波。引力波首先由愛因斯坦在100年前預測,我們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才趕上他提出的理論,並確認其存在。
  • 隋延林:「90後」愛上引力波---中國科學院
    很快,他完成了人生一次重要抉擇:加入光機所空間一部空間引力波探測團隊。  2017年,由中國科學院發起的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正式啟動。2019年8月31日,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成功發射,長春光機所空間一部空間引力波探測團隊負責其中兩個關鍵有效載荷的攻關任務。如今,項目已進入「太極計劃」三步走的第二步。
  • 引力波探測,一種證明量子理論的方式
    但隨著LIGO對引力波的直接探測,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些引力波的存在是證明——第一次證明——引力確實是一種本質上的量子力的關鍵。下面是我們的方法:任何在引力場存在下加速的物質都會產生引力波,引力波是以光速在空間中傳播的一種能量形式。
  • 還記得原初引力波嗎?此引力波非彼引力波
    近日,又有傳言稱,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站(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很有可能已經發現了引力波,不過目前還沒有見到任何官方聲明。再過一段時間,我們應該可以知道對於LIGO是否真的探測到了引力波。而即便最終確認,它也與BICEP2研究的引力波屬於不同的類型,會為人類理解宇宙帶來不一樣的線索。
  • 第二次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關於原理和探測方法再次不贅述,只簡要介紹本次發現的主要內容。一個是14.2倍太陽質量,一個是7.5倍太陽質量,他們併合的過程更長,持續了約1秒,但最後的併合非常迅速,幾乎就是瞬間,並且形成了一個20.8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釋放出相當於1個太陽質量的能量。
  • 引力波又來啦!和第一次有什麼不同?
    這次引力波說事件編號GW151226,也就是發生於2015年12月26日UTC(協調世界時)03:38:53,即美國東部時間12月25日22:38:53,當時大多數人還都沉浸在聖誕的節日氣氛中,路易斯安那州(Livingston, Louisiana)和華盛頓州漢福德(Hanford, Washington)的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臺(LIGO)相隔1.1毫秒先後探測到引力波信號
  • 掃把立起來和引力波有啥關係?
    引力與引力波引力與引力波之間的關係可以這樣來比喻:引力就是有質量的物體引起的時空彎曲的表現,就像一個蹦蹦床,中間放入一個有質量的啞鈴,蹦床會塌陷,就像時空被扭曲,蹦床上的其他物體會在重力作用下像塌陷的中心靠攏,就像受到了「引力」,在啞鈴放入蹦床的時候,會使蹦床表面產生波動,大致比喻為「引力波」,質量產生了引力,引力又產生了引力波,並靠引力波像更遠的方向作用,也就是傳遞。
  • 引力波僅是有弦天籟
    引力波僅是有弦天籟文/一玹氏       談引力波就得談愛因斯坦,從那說起呢?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15日報導,計劃中的ET是地基引力波探測器,它將能夠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並和事件,從而測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使引力波天文學變得更加精準。   除ET外,美國的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正在升級;日本和印度的引力波探測器的建造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
  • 揭秘引力波背後:如何理解它 怎樣具體探測?
    這裡說下本文預想的框架:第一節:什麼是引力波。第二節:引力波的意義。第三節:為什麼探測引力波這麼困難。第四節:引力波科學發展歷史。第五節:未完待續。1 什麼是引力波?1915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出之後,這個描述「時空和物質」理論在很多地方受到實驗檢驗。人們在確鑿的實驗證據下,一次又一次的被這個偉大理論的深刻與正確而震驚。
  • 引力波的研究結果顯示,時空是四維的,並沒有其它維度
    因此,物理學家設計了多種實驗,試圖證明引力和其它維度的關係,其中引力波就是重要的證據。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之一。它極其微弱,只有宇宙中大質量天體的碰撞才能被我們探測到。自從2015年LIGO天文臺首次探測到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之後,它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
  • 發射引力波爆高能監視衛星,有什麼用途?
    長11發射成功了引力波暴和太空高能監視衛星。其實這顆衛星的全稱是「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按照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的理解,這顆衛星可能對引力波的爆發和太空中的其他高能射線的爆發都有全天候的監視作用。
  • 從探測引力波到探測引力餘波,時空中的背景漣漪
    從探測引力波到探測引力餘波,時空中的背景漣漪 2021-01-16 1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黃浦江邊的「引力波」
    2019年9月,在歷時1個月預製、10天現場搭建後,一件名為「引力波」的建築裝置作品在黃浦江邊呈現。作品是「引力場」系列活動的第四屆,由goa大象設計聯合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設計團隊共同構思概念,goa大象設計深化建造而成。
  • 追逐引力波之光 「極目」科學衛星發射成功
    顧名思義,它的使命就是全天候監測引力波伽馬暴,尋找引力波之光。 所謂引力波,其實是物質和能量的劇烈運動和變化所產生的一種物質波。如果以水面來比喻時空,那麼引力波就可以看作是時空的漣漪。愛因斯坦一個世紀前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 挖掘引力波的化石,能找到被埋藏在黑暗中的宇宙真相嗎?
    近年來黑洞、引力波當屬前沿熱點研究。可是人們很容易發現,目前探測到的引力波信號總是來源於雙黑洞合併或中子星合併這類極端的天體事件,並未探測到更為常見的雙星運動所輻射出的引力波;而更吸引科學家的,甚至可以解釋宇宙起源問題的原初引力波也不見蹤影,主要原因就在於觀測能力的限制。但這沒有阻礙科學家的腳步,上天入地,多個引力波探測項目已經起航。
  • 「極目」雙星練就「火眼金睛」:全天候監測宇宙引力波之光
    中科院GECAM項目團隊 供圖  探尋宇宙神秘的波動之光  顧名思義,引力波就是引力引起的時空波動,實際上引力波通常指引力波暴,它是指兩顆緻密星體(兩顆黑洞、兩顆中子星或一顆黑洞和一顆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引力波,頻率一般從幾十到一千赫茲,也是目前為止人類唯一探測到的引力波。
  • 科學家藉助新引力波模型,有望進一步了解神秘的中子星
    伯明罕大學的引力波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模型,有望對中子星的結構和組成產生新的見解。該模型顯示,恆星內部的振動,或稱震蕩,可以僅通過引力波信號直接測量出來。這是因為中子星會在潮汐力的作用下變形,導致它們以特徵頻率振蕩,這些特徵頻率編碼了引力波信號中關於恆星的獨特信息。
  • 問日本「大物理學」實驗之二:引力波探測器
    第二部:KAGRA 世界最先進的引力波探測器 以下是視頻文字記錄: 「有40瓦:這個雷射功率挺大的。」 KAGRA(神岡引力波探測器)於2012年開建,它的目標只有一個:探測引力波。 引力波就像時空的漣漪。帶質量物體移動時會產生引力波,但通常都很小很小。我們嘗試捕捉這些時空漣漪,並為此建造了探測器。
  • 從引力波到伽馬暴探測——記在GECAM衛星發射之時
    引力波是近幾年才發現的「新信使」,它的信號極其微弱,所以很難被探測到。直到人類在探測技術上有了突破才讓我們能有機會一睹引力波的芳容,2015年9月14日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探測到第一個引力波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