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學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單位科研成果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12-16 鳳凰網

2020年8月19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北京中聯浩科技成果評價中心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在北京召開了由西南科技大學、四川冠慕思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雷射聚變研究中心、青島科技大學和四川一諾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可循環芳雜環高性能聚合物製備技術創新及應用」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

此次評價會的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永舫、中國化工學會新材料委員會常委孫家躍教授、中國化工集團科技部主任鹿長榮、北京化學工業研究院總工程師錢志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胡平、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馮增國、北京化工大學副研究員劉勇七位專家組成。

專家組一致認為,針對傳統交聯高性能聚合物難以循環再利用等影響高分子發展並汙染環境的世界公認難題之一,項目方利用動態鍵作用研製了一類新型的可循環利用芳雜環高性能聚合物,動態鍵交聯方式不僅有效提高了材料的機械性能和熱穩定性,同時通過動態鍵的解除實現了對交聯高性能聚合物的回收再利用。主要創新點如下:

(1)在吲哚、吡啶類芳雜環聚合物材料體系中引入金屬配位、陽離子-π、氫鍵等非共價鍵交聯網絡,利用「點-點」和「點-面」作用形成非共價鍵交聯,實現該類聚合物綜合性能的提高。其中雷射慣性約束聚變靶用高性能薄膜材料的強度和韌性同時提高,超越國際同類產品水平。

(2)基於金屬配位作用、陽離子-π相互作用、氫鍵的可逆性,在外界「刺激」條件下實現非共價鍵交聯芳雜環聚合物中動態鍵的解除,使得聚合物回到最初材料形式,實現高性能交聯聚合物的循環再利用。

(3)開發了動態鍵作用機理的理論模擬技術、芳雜環聚合物的動態鍵交聯設計、構築和解除技術;製備的可循環高性能芳雜環聚合物材料形式多樣,可成為薄膜材料、型體材料和纖維材料。

該項目面向航天航空、電子電氣等行業需求,成果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性強,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相關技術已在四川冠慕思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一諾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成果轉化,相應產品銷售到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院所企業,產生了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建議進一步開發芳雜環聚合物系列產品,滿足相關領域的應用需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長安大學等單位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12月20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北京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長安大學、西安科技大學共同完成的「空間大地觀測正反演斷層三維運動特徵的向位錯模型研究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出爐!
    近日,在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的指導下,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共同編寫的《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在全國出版發行。  根據年度報告,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進展如下:  (一)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
  • 無錫中感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5月11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北京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無錫中感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感微電子有限公司、東南大學、南京西覺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蒙東協合開魯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等單位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12月12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蒙東協合開魯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和瀋陽盛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風電機組智能巡點檢系統
  •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12月3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昆明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牽頭完成的「家系連鎖分析在雲南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致病基因篩查的應用
  • 慶祝西南科技大學組建成立20周年暨建校68周年座談會舉行 劉超何穎...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黨委副書記何穎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李曉箭、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勇分別代表學校董事單位講話。西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陳永燦致辭,西南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董發勤主持並宣讀賀信賀詞。
  • 佳兆業聯合香港科技大學成立聯合研究院 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日前,佳兆業集團聯合香港科技大學,成立香港科技大學佳兆業聯合研究院,聚焦新材料、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及健康科技四大領域,專注科技產品研發,產學研深度融合,著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香港科技大學佳兆業聯合研究院將落地佳兆業坂田牛古嶺工改工項目,致力將坂田牛古嶺項目建設成強科技屬性的智能化園區,實現佳兆業產業升級。據悉,香港科技大學佳兆業聯合研究院重點聚焦的四大領域將通過佳兆業的科技孵化和產業賦能能力,每年催生8——10家新創科技公司,逐步形成以市場、科技前沿為導向,企業、科研機構為核心,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
  • 西南科技大學「雙一流」建設取得重要標誌性成果!
    西南科技大學據西南科技大學官網消息,近日,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Victor Resco de Dios牽頭申報的「基於新型可燃物溼度模式和遙感技術的山區森林火災預警研究」(U20A2079)和西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亞萍教授牽頭申報的「面向寧夏地區煤礦副產品二氧化碳電催化轉化應用的關鍵材料及機制研究」(U20A20125)兩項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項目獲批立項,項目總經費分別為255萬元和260萬元,研究周期四年。
  • 2020年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獎擬授獎成果公示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2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公示了2020年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獎擬授獎成果,共有15項科技成果獲2020年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7項。
  • 西南交通大學16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獎
    2018年度四川省人民政府共授予省科技傑出貢獻獎1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287項,其中:一等獎34項,二等獎81項,三等獎172項。西南交通大學16個項目榮獲2018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沈中偉教授團隊成果「現代軌道交通綜合體設計理論與關鍵技術」是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科領域首次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充分展示了西南交通大學在現代軌道交通綜合體建築設計與規劃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現代軌道交通綜合體是銜接高速鐵路等交通方式,實現多模式高效換乘,整合多元化功能需求,融合多維度設計因素的當代最複雜的一種建築類型。
  • 同濟大學發布「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全力推進優秀科研成果...
    作為同濟大學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又一實際行動,今年7月,同濟大學2020年度「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的科技成果」評選活動正式啟動,面向各學院、附屬醫院及學校控股所屬公司的科研團隊或人員開展。
  • 西南科技大學正式組建成立 林祥棣出任校長
    經教育部批准,西南科技大學今天(21)在四川省綿陽市正式組建成立。     這所新型的多科性大學,是將原來的西南工學院和綿陽經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進行實質性合併,並以此為基礎組建的。擁有18位院士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擁有2位院士的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參與共建。
  • 2019上海科技成果轉化白皮書Unit2:上海科技成果轉化實踐
    4月25日,配套政策《關於進一步擴大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等科研事業單位科研活動自主權的實施辦法(試行)》(滬科規〔2019〕2號)、《關於促進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發展的若干規定(試行)》(滬科規〔2019〕3號)相繼出臺。「科改25條」提出了六個方面25項重要改革任務和舉措。
  • 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12月15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廈門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的「大型寫字樓總承包BIM技術系統開發與應用(RD2020
  • 西南科技大學和西華大學,誰的實力更強
    西南科技大學辦學歷史:2000年8月23日,在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西部大開發和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的大背景下,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學院與綿陽經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學。師資力量:學校有教職工2600餘人,其中:正高級職稱人員293人,副高級職稱人員642人;有博士生、碩士生導師585人;從董事單位等聘任院士13人;有「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四川省教學名師等160餘人次。
  • 洛陽市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成果產業化觀摩活動成功舉行
    【每日科技網】   6月30日,洛陽市科協、市科研設計高校聯誼會在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組織開展了駐洛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成果產業化觀摩活動。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院長李紅霞,市科協主席、黨組書記盧忠實出席會議並講話,市科協副主席劉磊主持會議。
  • 「油桐抗枯萎病品系選育技術及應用」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中國林學會組織專家對中國林科院亞林所主持完成的「油桐抗枯萎病品系選育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進行評價。會議由中國林學會學術部主任曾祥謂主持。
  • 中材西安與西南科技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建設西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材西安)與西南科技大學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智慧礦山、綠色礦山,著眼服務地方建設,在資源共享、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深度合作,發揮各自優勢
  • 科技致新 華夏先葆中藥研究院科技創新成果閃耀中國科學家論壇
    2020年9月19日,「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千位各級領導、著名院士、科技專家、企業家濟濟一堂、共襄盛會,大會就科學技術理念與應用研究、科學推廣與普及等重點領域的熱點進行了探討與分享。
  • 科技金融研究期待新成果
    科技金融研究期待新成果 2020-12-14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