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廈門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的「大型寫字樓總承包BIM技術系統開發與應用(RD2020-019)」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此次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由廈門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教授石建光,華僑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冉茂宇,廈門合立道工程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陳躍輝,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高級工程師杜佐龍,廈門特房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莊遠松等專家組成。
經過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採用「Python+C#」語言,在REVIT軟體中對BIM模型的構件升降、梁底、管道底等標高自動識別,並賦予標準顏色形成色階圖、自動識別管線穿牆預留洞口,生成不規則預製塊,用於排磚並導出預製塊加工圖;對大型寫字樓項目施工階段的幕牆進行抗颱風分析模擬,輔助施工現場提前對幕牆預埋連牆件及開啟窗的五金件進行加固;從設計採購、預製拼裝、施工運維的一體化工作流程出發,解決了機電管線碰撞、淨高分析、永臨結合、有限空間內的機電管線設備安裝等,極大縮短了機電工程的成本和進度;在大型寫字樓項目施工階段信號較弱的地下室實現手機定位導航、安全逃生、巡檢,項目使用階段的泊車、設備檢修導航等功能,並實時跟蹤查看所在位置的所有相關構件數據信息;在大型寫字樓項目中,通過BIM模型自動生成場地圍擋和用於洞口防護的安全欄杆,自動導出工程量及施工平面布置圖;同時利用EXCEL關聯數據,可對現場臨時設施進行統計管理。項目主要創新點如下:實現了BIM程序的高效二次開發;實現了幕牆施工中的防颱風安全實時管理;研發形成了基於BIM機電系統管線預製裝配技術;建立了BIM地下室定位導航系統及BIM臨時設施統計管理系統。項目成果已成功應用於「廈門西海灣郵輪城1#、2#地塊主體工程」、「中國寶武(福建)區域商務研發中心工程」、「福州海西高新技術產業園創新園三期D、E樓工程」等十多個大型寫字樓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項目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軟體著作權3項;取得受理髮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共發表論文9篇,形成企業標準2項;獲得省部級QC成果2項,獲得國家級BIM大賽等獎勵7項。該成果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廣和應用價值。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致同意,「大型寫字樓總承包BIM技術系統開發與應用(RD2020-019)」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