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西部扶貧協作為苦甲之地「披綠」又「生金」

2020-12-27 新民網

  新華社蘭州10月5日電(記者張文靜、文靜)一場秋雨過後,中川村張家灣社的幾座山頭像被清洗了一番。樟子松、雲杉等樹木挺拔站立,隨風輕擺,儼然一幅清新純淨的風景畫。很難想像,幾年前,這裡還是荒山禿嶺。

  中川村張家灣社位於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這裡乾旱苦焦,植被稀疏,生態環境脆弱。20世紀中葉,當地盛傳一首順口溜:「山是和尚頭,溝裡沒水流,耕種山梁峁,颳風浮土跑。」

  沒有綠色,就看不到希望。人們想方設法植樹造林,但缺資金、少技術,綠意滿山的盼望只能停留在腦海裡。

  改變,始於2017年。在中國東西部扶貧協作政策支持下,福建省福州市與甘肅省定西市建立結對幫扶關係。福州市臺江區重點幫扶定西市安定區,為安定區送去人才、資金和技術。

  安定區的貧困根源在於生態問題。因此,植樹造林就是「植富致富」。臺江區藉助福州·定西東西部扶貧協作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生態林)項目,改善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

  面對荒山,起初,臺江區的對口支援幹部們有點懵。在中國南方,種根樹苗就能活;但這裡,情況大不一樣。土壤缺乏營養,降水量少,歷年植樹造林效果不佳。

  臺江區扶貧幹部與福州市林業、水利等部門的精兵強將聯合攻關,選擇耐旱樹種,採用挖大渠、種大苗、澆大水與精細化種植相結合的辦法,做到一次栽植、一次成林、一次成景。

  他們像對待孩子一般精心養育樹苗。僅一年時間,綠色便在張家灣社的山頭蕩漾開來。這裡也因此多了一個名字,「福州林」。看到成片的綠色,在安定區掛職的臺江區副區長沈力感到振奮,扶貧「戰鬥力」倍增。

  沈力表示,生態環境的好轉改善了局部氣候環境,更為當地貧困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福州林」為安定區鳳翔鎮李家岔村建檔立卡戶李鋒打開了通往新生活的大門。生態護林員的身份能為他帶來一年8000元的收入。

  在福建多個政府部門努力下,「福州林」項目共選聘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為生態護林員,惠及退耕還林118戶,戶均增收11633元;帶動9戶貧困戶育苗21畝,每畝年增收1655元;吸納390戶貧困戶參與造林務工,戶均年收入3280元。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為實踐者,臺江區既要為這片苦甲之地「披綠」,也要助力其「生金」,徹底改變貧困面貌。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原本要去外地務工的安定區務工群體受到影響。安定區巉口鎮陽山村建檔立卡戶李偉軍和愛人的勞務收入是全家人的主要生活來源。走不出去,他們心急如焚。

  勞務輸轉就業是東西部扶貧協作最直接、最現實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基礎上,臺江區組織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開展「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的一站式勞務輸送,增加貧困勞動力工資性收入。

  2月28日,李偉軍和愛人乘坐「福定勞務協作返崗專列」直達福州。李偉軍說,有了工作,日子就有了奔頭。

  記者從安定區勞務工作辦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安定區分批次向臺江區組織輸轉勞動力146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167人。

  沈力認為,脫貧攻堅,不止生態扶貧和勞務就業扶貧。扶貧幹部正在不斷創新包括消費扶貧等在內的新舉措,探索適合西部的扶貧路徑。

  這是定西市安定區種植的發往東部地區的優質蔬菜。受訪者供圖

  安定區的蔬菜產業是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的支柱產業。來自臺江區的扶貧幹部努力為優質蔬菜拓展更多銷路。截至今年9月,他們動員9位福建籍客商採購安定區優質蔬菜。約2萬噸西芹、毛芹等高原夏菜進入東部地區。

  在消費扶貧上,臺江區助力安定區共實現了1億餘元的銷售額,累計帶貧1萬餘人。

  消費扶貧鼓起了老百姓的「錢袋子」,也打響了西部農特產品品牌。

  眼下,中國東部的扶貧幹部仍繼續奮戰在西部脫貧攻堅一線,千方百計讓西部的山更綠、天更藍、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鼓。

我要爆料 聯繫電話:021-22899999 新民網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東西部扶貧協作氣象新(東西部扶貧協作一線探訪)
    涵江村小樣本,折射東西部扶貧協作大戰略。  在東部地區支援西部地區20周年的重要節點上,2016年7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時強調,西部地區特別是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程度深、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是脫貧攻堅的短板,進一步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必須採取系統的政策和措施。
  • 山海情共譜「東西部扶貧協作曲」——貴州東西部扶貧協作結碩果
    貴州與對口幫扶城市持續專班化、項目化深化協作,聚焦精準、完善結對、深化幫扶,強基礎、扶產業、促旅遊、支教育、助醫療、育人才、接勞務,以東部之優補貴州之短,以先發優勢促後發效應,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新格局。
  • 廣州 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新範式
    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廣州正爭分奪秒,攻克最後堡壘,全力助推受援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堅決完成黨中央和省委賦予的政治任務,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做出廣州貢獻。政府牽線引導,市場配置資源,產業優勢互補,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空間正不斷拓展,一幅融合發展的畫卷徐徐展開。 「咯咯咯,咯咯咯……」走進納雍縣張家灣鎮普灑社區(青年雞)養殖場,雞鳴聲不絕入耳,貧困戶張進忙配制飼料,妻子李琴忙給雞餵食。未在養殖場務工前,張進夫妻務農為生,生活拮据。2019年9月,廣州天河區援建的養殖場開業後,夫妻倆就成了固定的「上班族」。
  • 四川青川:東西部扶貧協作氣象新
    ,青川縣石壩鄉中心村貧困戶王立學已在這裡的一家國企子公司就業剛好滿兩年,已成長為公司的技術能人;…… 這一組組激人奮進的鏡頭,正是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成效的真實寫照。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跨越千裡,與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幹部群眾並肩戰貧,成為奮戰脫貧奔康路上攜手共進的「一家人」。隨著東西部扶貧協作縱深推進,四川廣元青川與浙江湖州吳興交往越來越密切、情誼越來越深厚、成果越來越豐碩。
  • 新聞發布會丨甘肅省東西部扶貧協作和消費扶貧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把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為打贏打好甘肅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力量,攜手東部四市和社會力量高位推動、雙向發力,東西部扶貧協作和消費扶貧工作進入全面深化拓展、全面提質增效的新階段,為我省加快脫貧進程、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發揮了特殊重要作用。
  • 青島即墨·甘肅文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共圓小康夢
    中國發展網 朱雷、江華華、記者殷曉旭報導 青島市即墨區地處東海之濱,素有「領軍半島的藍色矽谷」「快速崛起的汽車之城」「享譽古今的商貿之都」「八方通衢的國際陸港」之美譽,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之一。甘肅省隴南市文縣位於秦巴山地,被譽為「中國白馬人民俗文化之鄉」「大熊貓的故鄉」,但因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被確定為甘肅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 科技助力東西部扶貧協作結碩果
    天水市科技局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辦、國辦《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及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聚焦天水地區脫貧產業發展,通過主動對接交流、積極引進天津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引進新技術
  • 西崗區代表團到鐘山區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11月10日,大連市西崗區委書記王標率代表團到鐘山區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並召開西崗區·鐘山區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2020年第4次聯席會議。西崗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於麗豔,西崗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王喜賓參加活動;鐘山區委書記王贇,區委副書記、區長李仕強,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承勇,區委副書記楊兆垠,區委常委、副區長曲楠一同調研或參加聯席會議。
  • 小康夢圓——歷城·保靖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紀實
    聚焦小康目標,突出項目導向2017年2月24日,歷城區和保靖縣籤訂了《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兩地按照中央要求,堅持「民生為本、教育為先、產業為重、人才為要」的工作方針,以精準脫貧為主攻目標,整合優勢資源合力脫貧攻堅。
  • 友誼之花越開越盛 發展碩果越結越多 武義—嘉陵東西部扶貧協作...
    友誼之花越開越盛 發展碩果越結越多 武義—嘉陵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召開 2020-08-05 2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六盤水市2019年東西部扶貧協作暨旅遊推介和特色產品展銷會在大連...
    10月17日上午,六盤水市組織旅遊和商品企業參加大連市2019年東西部扶貧協作暨旅遊推介和特色產品展銷會。通過開展旅遊推介和消費扶貧特色產品展銷助力消費扶貧主題日活動,促進遼客入黔、黔貨入遼,從而助推消費扶貧。
  • 浙江常山、四川古藺紮實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浙川扶貧協作古藺產業園。作為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之一,常山縣出資300萬元用於園區生產設施、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物資採購等。如今,在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的支持下,景區步遊道,景觀隧道,葡萄酒加工、儲藏及體驗展示車間,綜合休閒接待中心等設施一應俱全。  「去年試掛果,今年首次投產。」基地葡萄還未成熟時,張晉渝就接到了來自重慶、貴州等地的訂購電話,「今年預計產值在80萬元左右。」
  • 趙延慶赴貴州六盤水市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考察調研
    (程景亮)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在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遼寧省委、省政府部署,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與貴州省的優勢互補,深化東西部產業合作,激發企業到西部地區投資的積極性,7月29—30日,遼寧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趙延慶帶隊
  • ...系列日記之八:「蘇」途「銅」歸小康路 看東西部扶貧協作如何...
    中國東西部結對牽手、協作扶貧,最具中國特色的「扶貧故事」,成為世界減貧大業裡最矚目的「中國篇章」。  2016年,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一聲號令,跨越1500公裡,江南水鄉蘇州牽手黔東山城銅仁,在深度互動中攻堅「精準扶貧」,演繹了一曲盪氣迴腸的扶貧協奏曲。
  • 濱江區·建始縣東西部扶貧協作消費扶貧產品展在杭舉辦
    湖北日報訊(融媒體記者 黃未)為進一步拓寬建始扶貧產品銷售渠道,推進「硒品入杭」,鞏固脫貧攻堅成效,11月13日,濱江區—建始縣東西部扶貧協作消費扶貧產品展活動在杭州市濱江區舉行。展會上,田真明代表建始縣脫貧攻堅指揮部授予明康匯生態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為「建始縣消費扶貧定點企業」稱號。「建始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位於鄂西南邊陲,毗鄰重慶巫山、奉節兩縣,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條件宜人,是理想的居住地和休閒度假聖地。」
  • 「東西部扶貧協作」教育扶貧「鋪軌」 助推脫貧「加速」
    2018年,濱江區從資金、人才、技術、項目等方面全方位支援建始,有力地推動了建始脫貧攻堅進程。同年的12月21日,由杭州市濱江區對口援建、總投資450萬元的建始縣長梁鎮下壩中心小學綜合樓竣工。它見證了濱江-建始友好協作的力度、溫度,也是濱江對口幫扶建始的一個縮影。
  • 王志忠:紮實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紮實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江蘇省對口幫扶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協調小組成員 王志忠「十三五」期間,江蘇省堅持省內脫貧攻堅和省際對口幫扶兩手抓,東西部扶貧協作取得重大成果。堅持以園區共建為突破口,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推動產業轉移融合,實現互利共贏。全省累計在對口地區產業合作投資超3000億元,到位資金超1500億元,累計為當地創造稅收超500億元。二是積極推進「蘇才西用」。實施「666」人才支援計劃,每年向對口幫扶地區的每個貧困縣至少選派6名教師、6名醫務人員、6名農技人才。
  • 同心築夢 共奔小康——廣州市白雲區·黔南州平塘縣東西部扶貧協作...
    廣州白雲·貴州平塘兩地跨越近千裡,因脫貧攻堅而緊密聯繫在一起,按照「中央要求、平塘所需、白雲所能、兩地所有」的原則,雙方圍繞組織領導、項目扶貧、產業合作、人才交流、勞務協作及攜手奔小康等方面,探索出一條契合平塘實際的「223」東西部扶貧協作路徑。艱苦卓絕攻堅克難,廣州市白雲區與中國天眼之城平塘攜手奏響了脫貧攻堅的最美讚歌。
  • 金華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三舉措」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助力脫貧攻堅
    金華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三舉措」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助力脫貧攻堅
  • 寧波與黔西南州、延邊州東西部扶貧協作綜述:共繪"小康夢"
    圖為由寧波援建的東西部協作扶貧工廠——延邊州敦化市長有食品有限公司內,工人們正在製作用於航空餐的敦化煎餅。寧波與兩州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出累累碩果。&nbsp&nbsp&nbsp&nbsp2019年是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最關鍵的一年。寧波堅定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政治站位再拔高、幫扶力度再加碼、前方後方再聯動,創新性推進產業幫扶、人才幫扶、全域幫扶,為兩州奪取脫貧攻堅戰決定性勝利貢獻「寧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