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到美國參加兒子大學畢業典禮,與兒子交流頗多,發現他的見地和主意都大有長進,我和他媽媽都很欣慰。要知道,從幼兒直到初中,他的自信心都是比較缺乏的。
毅毅3-4歲的時候,特喜歡玩沙子,是他玩沙子的敏感期。
周末的下午,我和他媽媽牽著毅毅,帶著沙車、沙鏟等玩具工具,約了文文一家,一起到小區的沙丘區域玩沙子。
兩個小夥伴各自為戰,毅毅修城堡,文文挖水池,相安無事。
毅毅工程量大,他自己負責設計施工,拉著我和他媽媽打下手。打地基時,小傢伙一絲不苟,反覆用鏟子敲打沙子,直到確認壓緊無誤後,再開始一層一層砌城牆。這個工序有點複雜,他一會壓緊,一會調整城牆的造型,忙得汗流浹背,渾身是沙。
文文挖水池的工程簡單得多,不到一小時,他的工程快竣工了,這時毅毅的工程量還不到一半,文文看著毅毅的城堡,頓時對自己的水池失去了興趣,乘我們和他媽媽說話的功夫,一腳把毅毅的城堡踹了個稀巴爛,毅毅大哭起來。
他媽媽哄他說,「城堡踩壞了,我們還可以重修哇,剛才是文文踹壞的,罰他跟你一起重修一個更好的,好不好?」毅毅、文文都同意了。
於是,兩個小夥伴開始合作砌城堡,文文代替了我們原來的工作,負責運送沙子,兩人還時不時商量著,怎樣修得更好。
黃昏的時候,合作的城堡終於完成了,果然有點像模像樣。
毅毅這時真有點累了,我抱著他回家去,毅毅緊緊地抱著我說,「爸爸,沙子真好玩!長大了我要當建築師!」
毅毅打小就有點膽怯,特別在眾人面前信心不足。
幼兒園大班的時候,體育課是甩沙包,要求家長在家每天陪同練習10次以上。
毅毅甩的時候,只會用小小胳膊的力量,甩出3-4米。
他媽媽是業餘運動員,對體育頗有心得,於是教他專業的姿勢,用腰部轉身的力量來甩。剛開始,毅毅很不得要領,抓著沙包的手擱在肩膀上,一轉身沙包就掉下來了,再來一次,沙包摔到了側面,兒子有點洩氣。
「媽媽,這樣甩我不會」。
「毅毅,不要著急,身體放鬆,心裡想著前方,轉身的時候,用力甩出去。」媽媽耐心指導著。
練習一段時間後,毅毅轉身甩的動作終於有點協調,甩出了5-6米,比原來遠不少,兒子頓時信心大增。
慢慢地,甩出的距離穩定增長,6-7米,7-8米,甚至十幾米。
幾天後放學,我去接毅毅,他老遠看到我,高興地衝了過來,撲進我懷裡,迫不及待地說,
「爸爸,老師讓我當小老師了!」他滿臉興奮,流光溢彩,從未有過的信心爆棚!
原來,這天體育課時,毅毅甩出的距離,遠遠超出了其他小夥伴,姿勢也很標準,老師讓他給小夥伴做示範,小夥伴甩出的距離也有所增加。
毅毅愛上了甩沙包,有時我們忙起來忘記了,他會主動說,「媽媽,我們去甩沙包吧。」
從此以後,毅毅在人群中的自信心也大有增長。
毅毅從小學四年級輟學轉讀私塾,直到初二才轉回體制內,好幾年沒學英語,水平幾乎為零,他的壓力很大。
暑假裡,他媽媽給他報了李陽瘋狂英語一周培訓。那一個星期,他熱情高漲,每天早上5點鐘準時起床,下午放學後努力複習當天的課程。一個星期的課程結束之後,仍然堅持每天朗讀英語。
上學後,學校的英文課程要難很多,特別是看小說,一頁要查上30-40個單詞,漸漸的,他對英語失去了興趣。
這時,老師給予了及時的指導和鼓勵,毅毅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讀懂英文小說。於是,他硬著頭皮,重複著這些「無聊」的閱讀,每天堅持一小時看兩頁,每一句查4-5個單詞。
隨著詞彙量的日積月累,需要查的單詞越來越少,漸漸地,他可以讀懂英文小說,欣賞其中的感人故事了。但是,英語考試成績停留在80分左右。
初三時,他媽媽給報了頗受家長歡迎的冉老師英語補習班。冉老師的課,不僅有閱讀和語法,而且涉及東西方歷史文化,毅毅學習英語的眼界更加開闊了;
冉老師還教了一些學習方法,比如在洗澡的時候練口語等,毅毅學習的興趣重新大漲,他借來班上同學的筆記自己補習。
第一次模考,英語成績從80一下跳上了90+;中考時,英語拿到了A+的好成績。
孩子的自信心不會憑空而來,需要通過具體的實踐,反覆的練習逐步提升,中途會遭遇大量的挫折,這個過程需要伯樂家長用心呵護。
從心理學來看,兒童往往不知道他的行為對還是不對,需要外界對他反饋,或肯定、或鼓勵、或改進,以此形成良性循環。
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從上學後才開始訓練的,從幼兒的敏感期就可以開始了。
孩子成長的過程,是自信心不斷建立和強化的過程。
其實有點類似打遊戲:選任務→定目標→開打→遇困難→鼓勵與指導→反覆訓練→闖關成功。然後再選一個高級任務,如此反覆。
毅毅上大學後,說過自己的切身體會:「要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一定要有勇氣克服那個最艱難的過程,苦儘自然甘來。」
所謂「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會了」的說法,完全是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