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一項調查顯示,90.9%的受訪應屆畢業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從單位性質看,受訪應屆生最青睞事業單位(36.7%),然後是大型私企(35.3%)和國企(34.2%),接下來依次是國家機關(31.0%)、外企(28.4%)、小型私企(24.7%)等。
從求職排序可以看出這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求穩」的傾向。受疫情影響,畢業生「求穩」心態加重,「穩」成眾多高校畢業生找工作優先選項。有的人認為,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過於追求安穩,不免顯得暮氣沉沉;也有人認為,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現在就業形勢難,大學生想找個穩定工作,無可厚非。
其實,應屆生就業「求穩」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客觀原因。除了外部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我國就業市場供求關係依然存在結構性矛盾。隨著就業競爭加劇,大學生面臨就業難問題。並且,年輕人這一群體,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抗風險能力都相對較弱。受多重因素影響,「求穩」心態在畢業生中一直都有市場,只不過今年因特殊的外部刺激,使之更為突出。
穩定的工作帶來穩定的收入,固然不錯;但有時候,選擇「穩定」也可能意味著放棄了一些自我「升值」的可能。特別是,有的人為了一時求穩而高才低配,又因「屈就」、才華無法施展而鬱郁不得志,實在令人唏噓。
對個人而言,追求可預期的穩定生活,並沒有錯。但年輕人正處於人生砥礪奮進之時,如果過於求穩而自縛手足,不敢闖出一番天地,人生的履歷未免有些平淡。這個世界上,「只有變化才是永遠不變的」。一味追求安逸穩定,從長遠看,其實也未必穩當。隨著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職業市場千變萬化、職業需求多種多樣。即便拿到了所謂的「金飯碗」「鐵飯碗」,也不意味著「一勞永逸」,也需要跳出「舒適區」。只有不斷提升工作能力,才能適應新需求、新變化。因此,一味追求安穩,試圖規避有風險的行業,不如把精力花在自我提升上。唯有成為「硬核型」的職場人,才有能力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和挑戰,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有底氣、更加從容。能力,要通過歷練獲得,在安逸穩定的環境中,難以輕鬆得到提升。 (張冬梅)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