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火了20多年的紅牛年銷200億,卻因泰國紅牛恐遭強制清算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華商韜略

文 | 華商韜略 Noora

華商韜略7月10日訊。7月9日,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國紅牛)對外披露稱,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駁回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紅牛)對11460102號「紅牛REDBULL」立體商標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確認了泰國紅牛享有紅牛金罐包裝的合法權益。

隨後中國紅牛方面針對上述予以反擊稱,這只是一起關於紅牛金罐立體商標的爭議,而且,並不是最終結果,紅牛已經起訴到智慧財產權法院,該裁定並未最終生效。

看來二牛的商標之爭遠未到畫上句號的時候。

【20年前兄弟齊心紅牛入華】

1995年,72歲的「紅牛」 創始人許書標與41歲的嚴彬相識,並成為生意上的好夥伴。兩人也非常看好紅牛在中國發展的前景,商量共同投資,進入中國市場。

嚴彬

1995年3月,兩人在泰國正式成立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下稱「泰國紅牛」),許氏家族和嚴彬的持股比例分別是68%和32%。同年12月,兩人在深圳註冊成立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400萬美元,許氏家族和嚴彬的持股比例分別是54.24%和45.76%。

為了獲得中國飲料市場的準入資格,1998年9月,紅牛中國正式成立,總部位於北京,註冊資金超過5000萬美金。「紅牛REDBULL」商標也擁有在中國的經營權。據公開信息顯示,雙方的商標授權日期截至2016年底。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中國紅牛,已經由外商獨資企業變成了中外合資。其中,泰國紅牛控股88%,懷柔區鄉鎮企業總公司以土地廠房出資,佔股1%,許氏家族公司佔股7%,嚴彬旗下公司佔股4%。

隨著國資的注入,紅牛中國終於獲得國內市場準入資格,並在中國大展拳腳。

2018年4月,華彬集團首次披露了20年來紅牛的銷售數據。報告顯示,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紅牛累計產量超800萬噸,累計銷售額1453億元,上交稅金總額210億元。2018年和2019年,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全年銷售都超過了200億。

中國紅牛的品牌價值也水漲船高,從1996年人民幣5.5億元,2018年增長到近500億元,翻了將近100倍!

這本來是兄弟齊心,打下江山的勵志故事,但自從2012年許書標去世後,中國和泰國紅牛之間就發生了股權和品牌授權的矛盾。

【20年後中泰紅牛兵戎相見】

雙方合作之初,許書標和嚴彬分工明確。許氏家族為紅牛中國提供品牌授權、技術和專家支持,嚴彬負責生產和銷售。

在此期間,嚴彬繞過紅牛中國進行布局,相繼成立了3家與紅牛相關的公司,包括生產、銷售業務,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公司由華彬投資(中國)有限公司100%全資持股,規模甚至超過了合資公司。

隨著紅牛中國的逐漸做大,嚴彬的話語權超過了許氏家族,雙方在市場、渠道等方面的分歧也越來越大。

之後,許氏家族提出要求,讓嚴彬轉讓旗下華彬投資控股的湖北、廣東和江蘇三家紅牛生產基地及紅牛銷售公司。由於嚴彬對許氏家族接班人的不信任,以及紅牛中國存在的問題,嚴彬最終還是以估值太低的理由拒絕。

然而,到2016年底商標授權到期之時,中國紅牛依然在生產紅牛飲料。於是,泰國紅牛以侵害註冊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為由,將其告上法庭。

直到2018年4月,嚴彬才公開回應,「授權期並非20年而是50年」。 雙方開始無限期撕逼大戰,公開信息顯示,從2016年起,雙方相關專利和商標訴訟多達幾十起。

兩個紅牛除了在商標上爭奪,在市場上也進行商業角力。

在訴訟期間,華彬方面已經推出了自己的功能飲料品牌「戰馬」,泰國天絲方面也推出了紅牛安奈吉以及原裝進口紅牛產品,在今年5月,宣布未來三年在中國市場投資10.6億元,並將在北京市懷柔區建立新的生產工廠,增加在中國市場與前者競爭的砝碼。

但功能飲料市場的快速發展,也吸引了不少飲料巨頭入局,如統一推出了「夠燃」、伊利推出了「煥醒源」、農夫山泉推出了「尖叫」和「能量帝」,還有東鵬特飲、樂虎等品牌紛紛發力,欲分食這塊大蛋糕。

如今的紅牛之爭,讓人不由得想到纏鬥9年的王老吉加多寶,結果錯失了涼茶市場的發展機會,中泰紅牛都應該引以為鑑。

相關焦點

  • 泰國紅牛強制清算中國紅牛被駁回,天絲醫藥:被清算是必然結局
    紅牛商標一案再起波瀾。1月5日,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紅牛)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駁回(泰國紅牛和英特生物)申請對中國紅牛清算一案的訴請。據披露,終審法院認為:「具有股東資格是公司股東申請法院指定清算組對公司進行強制清算的身份前提……紅牛泰國公司、英特公司的股東資格尚處於爭議狀態,一審法院未受理其以股東身份提出的強制清算申請正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司強制清算相關司法解釋的精神。紅牛泰國公司、英特公司的上訴理由不成立,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裁定結果為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 泰方清算行動遭終審駁回,紅牛世紀之爭背後的博弈
    2018年9月29日,中國紅牛的工商登記營業期限到期,泰國天絲卻拒絕為中國紅牛續辦註冊手續,還在10月中旬向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程序,並要求其停止一切與清算無關的經營行為。這成為中國紅牛及實際控制人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多年摩擦的一個轉折點:戰火就此點燃,雙方關係徹底破裂。
  • 泰國紅牛上訴申請對中國紅牛強制清算,北京高院終審駁回
    中新網1月6日消息,中國紅牛2020年1月5日晚發布公告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9)京清終4號《民事裁定書》駁回泰方(泰國紅牛和英特生物)申請對中國紅牛清算一案的訴請,維持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9)京01清申3號不予受理的民事裁定。本裁定為終審裁定,即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 泰國紅牛強制清算中國紅牛被駁回,後者披露2020年計劃
    紅牛公告中引用的終審法院說法稱:「 具有股東資格是公司股東申請法院指定清算組對公司進行強制清算的身份前提……泰國紅牛公司、英特公司的股東資格尚處於爭議狀態。」華彬方面曾公開表示,泰國紅牛僅為中國紅牛的名義股東,而泰國華彬(華彬集團在泰國設立的公司)正在通過訴訟來主張自己才是中國紅牛的實際股東和出資人。
  • 北京高院駁回泰國紅牛清算訴請 紅牛維他命存續
    北京商報訊(記者 李振興)2020年1月5日晚,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牛維他命」)發布公告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高院」)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國紅牛」)和英特生物製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特生物」)申請對紅牛維他命清算一案的訴請,維持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民事裁定。紅牛維他命將繼續合法存續。
  • 泰國天絲清算中國紅牛被駁回,兩「牛」相爭再掀波瀾
    2018年9月底,天絲醫藥以泰國紅牛的名義發表聲明稱,紅牛維他命經營期限業已屆滿,根據法律規定,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應當立即清算,並停止與清算無關的一切經營行為。此後,其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中國紅牛的法律程序,一時間,雙方對峙達到了白熱化。
  • 中國紅牛:北京高院終審裁定駁回泰國紅牛上訴
    中國紅牛2020年1月5日晚發布公告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9)京清終4號《民事裁定書》駁回泰方(泰國紅牛和英特生物)申請對中國紅牛清算一案的訴請,維持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9)京01清申3號不予受理的民事裁定。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 「紅牛之父」要退休?陷紅牛爭奪戰被起訴,今強制清算遭駁回
    紅牛進入中國的時間是在1995年,而引進人正是嚴彬。但在這之前,嚴彬與紅牛可謂是風馬牛不相及。其實單就紅牛而言,嚴彬就算是失去了它也不會對其自身產生太大的影響。許書標通過向紅牛中國銷售原材料、提供工藝配方,嚴彬負責生產銷售,確保50年內中國紅牛是大陸獨家。
  • 中國紅牛贏關鍵一局:泰方清算合資公司訴請終審被駁
    這也意味著,泰國天絲方面申請強制清算中國紅牛的願望落空。「中國紅牛免於被清算是其一次非常關鍵的勝利,對於合資公司後續的正常經營提供了法律層面的支撐,中國紅牛可繼續生產、經營。」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新浪財經評論稱,同時,對於天絲來說,急於清算中國紅牛的行為或許將損害它的社會形象,對它此後在中國的整體運營產生影響。
  • 媒體評紅牛商標歸屬泰國天絲:餵別人的紅牛 不如養自己的戰馬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餵別人的紅牛,不如養自己的戰馬作者:佘穎只有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東西,才能成為核心競爭力。與商標相比,中國紅牛20多年積累的生產能力與渠道關係才是真本事。這些遍及中國大江南北的渠道能賣紅牛,也能賣中國「戰馬」。
  • 終審裁定中國紅牛真的贏了?泰國天絲放出狠話!
    近日,中國紅牛官方微信突然推送出去年與泰國紅牛和英特生物製藥控股有限公司的糾紛一案的結果,且為終審裁定。終審法院認為:「具有股東資格是公司股東申請法院指定清算組對公司進行強制清算的身份前提。紅牛泰國公司、英特公司的股東資格尚處於爭議狀態,一審法院未受理其以股東身份提出的強制清算申請正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司強制清算相關司法解釋的精神。紅牛泰國公司、英特公司的上訴理由不成立,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裁定結果為「駁回(紅牛泰國公司、英特公司)上訴,維持原裁定。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 紅牛紛爭仍未平息 :中國紅牛稱泰國紅牛斷章取義
    對此,泰國紅牛所屬的泰國天絲方面今日發布聲明稱,泰國紅牛並未將商標權作為中國紅牛的出資。「95年合資合同」明確表明,泰國紅牛對中國紅牛是商標許可使用而非商標轉讓,泰國紅牛作為紅牛技術配方和商標提供者,應保有對其所涉及的紅牛配方、技術工藝以及商標的控制權。泰國天絲方面還強調,在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長達二十年之久的商標許可使用關係中,中國紅牛並未對商標權利歸屬提出異議。
  • 紅牛之爭再起波瀾:兩位泰國富豪的中國較量
    整個官司也不會那麼簡單,兩年之內可能都不一定有最終的裁決結果」,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此次判決只是紅牛中國與泰國天絲雙方之間大量訴訟案件之一,不會對目前的功能飲料市場產生即時影響。紅牛中國與泰國天絲的商標所有權官司已經打了三年。這次判決,是2018年泰國天絲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後,雙方對簿公堂的後續。
  • 800億財富帝國交班女兒?「中國紅牛養父」拿得起,卻放不下
    從結果看泰國天絲可以說大獲全勝,畢竟雙方爭論的焦點正是商標權的歸屬。緊接著2020年剛開年不久,中國紅牛似乎就扳回一城。針對2018年10月15日泰國天絲提起強制清算中國紅牛的法律程序,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將其駁回。此前因股東資格尚處於爭議狀態,一審法院未受理該清算申請。
  • 紅牛正在用紅牛搞垮紅牛
    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節目,到了第九年,已經徹底肝不動了。 陪著它一起涼的,還有當年的冠名商加多寶。 好聲音頭4年,加多寶冠名費砸了8個億。
  • 泰國富二代背信棄義?在中國賣了1453億的紅牛,內部打得不可開交……
    一邊是親力親為幫紅牛打開中國市場的嚴彬,一邊是坐享其成二十多年、如今更是胃口大開的泰國富二代許馨雄,官司打了好幾年、戰線也拉得好長,頗有一種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慘烈味道。2003年,紅牛在中國的年銷售額第一次衝破10億大關,之後更是連續上臺階:2012年突破了100億元、2014年突破200億,2015年達到最高銷售額230.7億元,品牌價值已經超過500億元。2018年4月,華彬集團首次披露了20年來紅牛的銷售數據。
  • 紅牛中國嚴彬二審敗訴 其董事長法人代表身份在泰國不再合法
    9月25日,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泰國法院最新的一次宣判結果顯示,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牛中國)董事長嚴彬在泰國再次敗訴,他在紅牛中國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身份在泰國不再合法。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董事會的公告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董事會的一份公告稱,對於嚴彬作為原告試圖推翻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董事會2016年關於包括罷免其此前擔任的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務、以及更換包括其在內的多名董事會成員決議的案件,泰國曼谷上訴法院2019年8月20日做出二審判決,駁回了嚴彬的上訴,並維持曼谷南部民事法院2018
  • 泰國天絲:北京高院並未認定紅牛維他命不滿足清算條件
    北京商報訊(記者李振興)1月6日,針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高院」)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國紅牛」)和英特生物製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特生物」)申請對紅牛維他命清算一案的訴請,維持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民事裁定。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泰國天絲」)發布公告稱,《民事裁定書》並未認定紅牛維他命不滿足清算的法定條件。
  • 三種「紅牛」傻傻分不清?中泰兩「牛」因商標糾紛,再次抵角相鬥
    早在1993年,他就試圖將紅牛引入中國,期間無功而返。直到1995年,許書標與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相結識,雙方一起在深圳設立紅牛中國。許書標的泰國天絲集團為中國紅牛提供品牌授權、技術和專家支持;嚴彬的華彬集團負責生產和銷售。天絲與華彬合作發展了20年,轉折出現在2012年許書標病逝,其子許馨雄接班後。
  • 泰國天絲、中國紅牛各執一詞,金罐包裝糾紛再起
    聲明指出,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駁回中國紅牛享有金罐包裝《裁定書》的日期為2020年5月14日,彼時泰國天絲並未將此結果公開,而當2020年7月2日中國紅牛向北京市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且目前該訴訟案件尚未開庭,未做出判決時,泰國天絲無視該《裁定書》仍在司法審查階段且尚未生效的事實,公然宣稱「判決結果進一步證明……」,將國家知識產權局《裁定書》歪曲為「判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