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字堯夫,諡號康節,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後人稱百源先生。邵雍是北宋五大儒之一,創立獨特的先天學,「先天之學,心也;後天之學,跡也。」儒道易融為一體,有內聖外王之譽。其代表作是《皇極經世書》。在書中建立元會運世的歷史推步學,《易經》與歷史結合,經世合參,為易學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皇極經世書》的學術思想上承西漢楊雄的《太玄經》,下啟明代黃道周的易學觀。
邵雍學貫天人,對性命之學有獨特認識。在《伊川擊壤集》中可知其學問的境界。「耳目聰明男子身,洪鈞賦與不為貧,須探月窟方知物,未識天根不識人。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識天根,天根月窟閒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因其對性命之學的透徹研究,才有其對歷史的達觀和自信。有詩為證:「天地如蓋軫,覆載何高極。日月如磨蟻,往來無休息。上下之歲年,其數難窺測。且以一元言,其理尚可識。一十有二萬,九千餘六百。中間三千年,迄今之陳跡,治亂與興廢,著見於方策,吾能一貫之,皆如身所歷。」
《皇極經世書》雖然是宋朝的作品,但其思想博大精深,其卦運的推算不僅適用中國,也適用全球。以《皇極經世書》的推算2019年流年卦為「天雷無妄」卦,2019年年末人們已經感受到「無妄之災」。到2020年2月4日立春,正式步入2020年。流年卦也轉為「地火明夷」卦。坤卦為大地,離卦為日,明夷卦預示日在地下,黑夜之象。卦辭:明夷,利堅貞。意思是利於艱苦的堅持。按《皇極經世書》的原理,流年卦每六十年循環一次,邵雍的歷史觀如下:歷史是有周期的,歷史是循環的。可以查每個六十年的明夷卦的流年,讀史明智,以古驗今。1958年戊戌、1894年甲午、1827年丁亥、1782年壬寅、1720年庚子、1661年辛丑,這360年流年為明夷卦的年份。其中1958,1894年的歷史大家都熟悉,不詳述了。
1827年 國內:清朝發生喀什噶爾激戰,黃河大水;國外:1827年3,英國國王喬治四世授權創立了國王學院——多倫多大學的前身。
1782年 國內:清朝《四庫全書》編著完畢,國外:泰國吞武裡王朝滅亡。曼谷建城。拉瑪一世建立曼谷王朝。俄羅斯帝國入侵車臣;
1720年 國內:清政府第二次用兵西藏;國外:俄國海軍在格倫加姆島附近再次擊敗瑞典艦隊並登陸瑞典,進逼其首都斯德哥爾摩。英國南海泡沫事件的經濟危機。
1661年 國內:順治帝去世,明永曆帝被清軍所俘,鄭成功收復臺灣。黃宗羲1663年著《明夷待訪錄》,黃宗羲精通易學,不知此書的名字是否受到1661年流年明夷卦的啟發,因為此年明永曆帝被俘。國外:1661年查理二世復闢斯圖亞特王朝。
從上可知以往流年明夷卦的情況,不盡相同,因為主管的每六十年流年卦的運卦不同所致。對2020最有參考意義的是1720年,因為這兩年不僅流年卦相同,其運卦也相同,都是鼎卦。
1720年災異簡述如下:
1720庚子年,清朝:其年全國大旱,無禾,民大飢。但,福州大水,湖南、廣西、廣東大水。
旱。自本年秋至次年五月不雨,歲大飢,疾疫繼起,民死無數。乾隆《宜川縣誌》卷一災祥(陝西省 宜川縣)
旱,大飢,疾疫繼起,民死無數。乾隆《延長縣誌》卷一災祥(陝西省 延長縣)大有年,秋大疫。乾隆《連城縣誌》卷十災祥(福建省 連城縣)(注釋:大有年為豐收年之意)
國外:1720年,馬賽遭逢瘟疫侵襲,這是該市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災難,也是18世紀初歐洲最嚴重的瘟疫之一。1720年,法國馬賽突發瘟疫,影響了整座城市和周邊城市,造成10萬人死亡。
《周易》中晉卦和明夷卦象徵著晝和夜,光明與黑暗。明夷卦在《序卦傳》中對「夷」的解釋,「夷者,傷也。傷於外,必反其家。」《雜卦傳》中曰:「明夷,誅也。」雖然艱難,冬天來了,但春天就不遠了。
附:《焦氏易林》中有關明夷卦詩句
明夷:他山之錯,與璆為仇。來攻吾城,傷我肌膚。邦家騷憂。
鼎之明夷:申公患楚,危不自安。重耳出奔,側傷其魂
蠱之明夷:葛藟蒙棘,華不得實。饞佞亂政,使恩壅塞。
《地母經》有關庚子年詩句
庚子年
──詩曰:
太歲庚子年,人民多暴卒。
春夏水淹流,秋冬頻饑渴。
高田猶及半,晚稻無可割。
秦淮足流蕩,吳楚多劫奪。
桑葉須後賤,蠶娘情不悅。
見蠶不見絲,徒勞用心切。
卜曰:
鼠耗出頭年,高低多偏頗。
更看三冬裡,山頭起墓田。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