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康節,本名邵雍,北宋時易學大家,諡號為康節,後人尊稱邵康節。邵康節精通易經,尤其是數上的成就最大。眾所周知的《梅花易數》就是他的作品,他的另外一本《皇極經世》同樣聞名。這裡不宣揚迷信,主要帶您看看這本《皇極經世》說了什麼?
這本書從世界是什麼出發,論述了世界是如何變化的。首先,邵康節藉助陰陽學說詳細論述了太極與八卦的關係,「太極既分,兩儀立矣。陽下交於陰,陰上交於陽,四象生矣。陽交於陰,陰交於陽,而生天之四象。剛交於柔,柔交於剛,而聖地之四象。於是八卦成矣」。其次,邵康節認為:「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六十四」,在此基礎上他從理論上區分了伏羲之先天八卦和文王之後天八卦。最後,邵康節先生還解釋了現實社會中人與聖人的區別。他認為人為萬事萬物中的「至靈者」,聖人為人中至善者。「人也者,物之至者也;聖也者,人之至者也」。
邵康節認為聖人可以:「一心觀萬心,一身觀萬身,一物觀萬物,一世觀萬世」,能夠做到如此,因為聖人看世界:「非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也。非觀之以心,而觀之以理也。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以謂之理者,窮之而後可知也。所以謂之性者,盡之而後可知也。所以謂之命者,至之而後可知也。此三知者,天下之真知也,雖聖人無以為過也。」
邵康節認為凡是具體事物,其生長發展,必然依據易經六十四卦所組成的圓圖公式。所以這本書大半部都在按照這個公式為具體世界製作年譜。該年譜用元會運世計算時間。邵康節說:『日經天之元;月經天之會;星經天之運;辰經天之世』。原書計算世界年表極為複雜,您若有興趣找這書看看。
《皇極經世》,人們認為它屬於迷信的地方就在於它的世界年表,它對世界變化的推算。在科學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在批判的同時,不妨看看其中哪些東西有益於今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