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餐有補貼!廣州從化第三家「幸福食堂」正式運營!

2021-02-11 廣州從化發布

1月28日,在區民政局的指導下,良口鎮碧水新邨「幸福食堂」正式揭牌運營,這是我區繼江埔街鳳二村、鰲頭鎮帝田村後的第三家幸福食堂,將實施政府引導、老人自助互助服務的新型養老模式。

當天早上,在簡單的揭牌儀式後,良口鎮碧水新邨「幸福食堂」正式運營。據悉,幸福食堂位於良口鎮社工服務站內,可容納30多人同時就餐。

就餐區裡除了設置了座椅外,還有一個熱水器供老人使用,旁邊設置了一個負責保留飯菜樣品的冰箱等,牆體上還貼有居民膳食指南、食品安全五大要點、幸福食堂申請流程圖等日常知識,提醒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少鹽少油、控糖限酒等。午餐期間,老人們在社工站社工的幫助下,拿出社保卡進行刷卡,隨後便拿著就餐小票和打包盒前往食堂窗口遞給廚師或幫廚,待飯菜裝好後,再帶回家中享用。

如今,由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需求,幸福食堂不提供堂食服務,老人們需將飯菜打包回家吃。而對於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我們也會對接好,讓志願者幫忙送上門。」良口鎮社工服務站有關負責人介紹道,為了保障食堂的安全運營,幸福食堂選購的食材均在從化某一大型超市統一選購送貨,其次,食堂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在上崗前都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正規培訓。最後,食堂在菜式做好前,都會進行留樣,保存2、3天。幸福食堂的運營給周邊的老人帶來了很多便利,老人們在接過裝滿飯菜的飯盒後,一起結伴笑著回家。「黨和政府對我們越來越好,不僅能吃到香噴噴的住家飯,還可通過食堂結識一大群鄉裡,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前來取餐的梁姨說。

「良口鎮社工服務站是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搭建的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平臺,以助人自助為理念,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手法,為良口鎮村居民個人、家庭、群體、社區提供補救性、支持性、預防性、發展性專業社工服務,主要服務板塊分別是黨建引領服務、重點服務、長者服務、家庭服務、青少年服務、特色服務。此外,社工站還積極連結『如願行動』平臺,為轄區範圍內的困境老人、兒童完成小願望。」該有關負責人介紹道。針對長者,服務站一方面為困境長者及其家庭,提供心理關懷、緊急援助、危機幹預、心理情緒支持、居家安全支持、支持網絡建立等必要服務;另一方面以轄區內一般性長者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依託和整合轄區多方資源提供多樣服務,提升長者生活品質,使長者在熟悉的環境中舒適地度過晚年。一直以來,我區不斷創新推出農村養老模式,探索鄉村社會服務新模式,解決鄉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有效提升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而碧水新邨幸福食堂的揭牌運營,正是我區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以「幸福食堂」為核心,構建符合鄉村實際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解決農村留守、空巢老人,特別是特困、低保、低收、重度殘疾等老人就餐難題,打通服務基層「最後一米」的舉措之一。碧水新邨是一個大型回遷住宅區,有5個行政村村民回遷於此,既是典型的「農民新村」,也是以農民為主的大型居住社區。「幸福食堂」的建成,能更好地為五個行政村的村民提供助餐配餐服務。據良口鎮負責人介紹,接下來,該鎮將進一步以「幸福食堂」為核心,以配餐助餐為抓手,逐步豐富「幸福食堂」內涵,形成「幸福食堂+」模式,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助力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同時,堅持在黨建引領下,以幸福食堂為陣地,促進鄉村不同群體之間的互動融合,實現村民從滿足溫飽到精神富足。

據介紹,2020年,區民政局在碧水新邨以「社區花園」為切入點和載體,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動社區志願力量,帶動社區居民共同參與,一同建設真正的「社區」花園,打破傳統自上而下的公共空間營造方式,實現自下而上的建設思維轉變,引導居民深度參與到社區公共空間中,重新建立居民與社區、與自然、與他人的美麗紐帶,推動居民從社區公共空間的旁觀者、消費者、過往者,轉變為主動設計創造者以及維護管理者,打造從化慈善新地標及生態新景點,促進城鄉互動,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鄉村治理格局。未來,「幸福食堂」與社區花園將融合一體,為鄉村治理、村民互助服務提供重要載體,激勵村民從旁觀者變建設者,為農村養老服務發展探路。

若小夥伴們家中有長者符合以上標準

並希望在碧水新邨幸福食堂就餐,

可前往廣州市良口鎮社工服務站諮詢~

周一至周五(午餐時間:11:00——12:30  晚餐時間:17:00——18:30)

文圖:李燁威

編輯:黃麗敏

(本文由「廣州從化發布」原創發布,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公眾號不得轉載改編,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團餐領讀:智慧食堂「信息化」的實踐
    餐飲行業是一個剛需高頻迭代快速的市場,而團餐領域卻相對封閉,通過技術創新倒逼行業發展,實現團餐行業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動化迫在眉睫。智慧食堂要打破傳統模式,應該既能滿足群體共性需求,又能滿足個體差異化需求,不僅讓人能吃飽吃好,還應該吃的健康、衛生、有營養。
  • 常青花園首家幸福食堂開張,一葷兩素只賣七八元
    記者王興華 攝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2日訊七八元一份的菜餚,有葷有素,還有贈送飲品消暑解乏。8月1日中午,武漢市常青花園的首家幸福食堂開業,兩百餘名老人前來嘗鮮。據了解,該幸福食堂暫未採取政府補貼的運營模式,後期將通過業務拓展等方式謀求自我「造血」。
  • 團餐升至萬科戰略,房企開「食堂」的陽謀
    今年開始,團餐市場格外火熱,除了資本密集入局供應鏈賽道,快遞巨頭順豐發力團餐外賣平臺,連房地產巨頭也來了。近日一則招聘信息顯示,萬科在3月正式成立食品事業部,業務開展初期,主要布局生豬養殖、蔬菜種植、企業餐飲三大領域。其中所謂的企業餐飲,在餐飲業內人士看來,就是團餐業務。
  • 幸福食堂飄出幸福味
    臨近11時30分,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內,香氣撲鼻,十幾名餐廚工作人員忙碌著自己的工作。當天食堂菜單是:紅燒鴨子、素炒蘑菇、豆腐肉末、洋蔥炒肉、素炒菜心、素炒蘿蔔絲六個菜。中央廚房負責人吳春娟介紹,公園巷社區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隸屬燒鵝仔餐飲有限公司,總共有三個高標準的中央廚房,負責10個社區的愛老幸福食堂,每天就餐的老人有好幾百人。
  • 社餐企業跨界團餐水土不服 滿客寶智慧食堂解析如何做好萬億市場
    2014年,致力於團餐信息化升級的高新技術企業正奇晟業,正式推出滿客寶智慧食堂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和信息化管理系統搭載不同智能硬體,打造便捷的食堂訂餐及就餐模式,實現檔口、食品安全、進銷存等多板塊管理,同時收集多維度數據分析助力後勤經營管理優化。可以說,滿客寶是中國最早探索團餐垂直領域信息化管理的管理系統,它的誕生,標誌著中國團餐行業信息化時代的到來。
  • 做大做好這碗飯——聚焦西寧愛老幸福食堂系列報導之八
    從今年6月我市首批愛老幸福食堂投入運營以來,這項民生工程可以說是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最初承接的2家社會組織發展到28家,11.9萬名老年人享受到了愛老幸福食堂助餐服務……時隔半年,我市又致力「從有到好」,徹底破解「一飯難做」「一飯難求」的困境,讓愛老幸福食堂實現配套完善、持續發展、群眾滿意,真正把愛老「這碗飯」做大、做好、做走心。
  • 餐補,這樣發才能發揮大作用!
    出於對員工的關懷和激勵,公司一般都會制定許多福利待遇:用餐補貼、住房補貼、通訊補貼、交通補貼、下午茶、年終獎等等。今天,小編便和大家聊聊眾多福利當中的「餐補」福利。這個方式確實能夠更好地激勵員工,但同時也提高了食堂的運營成本,需要更多的場地和人力,對公司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務支出。
  • 「長者素食健康餐公益基金2」正式啟動了!
    2020年12月1日廣州市慈善會與廣州市素食慈善協會聯合發起的廣州市慈善會「長者素食健康餐公益基金2」對外公開募捐正式啟動。本次募捐基金除了用於廣州區域60周歲以上長者到指定素食餐館以優惠價格食用「素食健康餐」進行補貼和送素食愛心早餐入養老院等原有服務外,還將為長者籌集「一碗慈善暖心素湯」、「購買失能長者護理用品」等服務長者的相關活動,希望可以幫助和惠及更多有需求的長者,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幸福安度晚年。
  • 便民| 松江擬新建社區食堂11個!
    周歲以上老年人給予2元/餐/天的就餐補貼。經初步統計,至2022年底,松江區各街鎮擬新建社區長者食堂11個,預計總數將達到25個。同時豐富供給形式,鼓勵單位食堂、公共餐飲企業開展助餐服務,可在有資質、有信譽、有愛心的公共餐飲單位服務場所設置「老年餐桌」;探索發展「移動型」助餐服務。
  • 老年食堂開放了!讓老人不用費心就能吃到熱乎的營養餐
    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的時節,也是春天悄然生發的時節,今年冬至,前進街道居家養老中心老年食堂正式啟用不少老人相約來此嘗鮮,在綿長冬日,感受歲月安暖。 開灶當天,前進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年食堂提供了醬香大排、香菇雞肉、炒青菜等菜品,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葷素搭配。其中6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前來就餐將給予補貼,80周歲及以上老人享受8元每餐的優惠價。
  • 團餐行業1.0時代腰斬,運營變革真的來了?
    導語在團餐1.0時代,團餐企業的業務多集中於前端和中端。前端以市場、食堂、檔口和產品為主,中端則以設備、採購、人員和財務等模塊的運營管理為重點,大部分團餐企業很少涉獵後端的團餐供應鏈業務。2.0時代的團餐企業產業鏈1、團餐2.0時代運營模式的變革有哪些規模化輕資產、具有優秀運營能力的平臺型團餐企業是團餐2.0時代重要的運營模式。
  • 2019年中國團餐十強好來客新增全國各地食堂承包項目一覽
    自2009年成立以來,好來客陸續榮獲2015年度中國團餐優秀品牌、2016中國團餐集團10強、2017中國團餐集團10強、2016-2018年度中國團餐百強企業等稱號。十年榮光,厚積薄發。2018年,好來客開始布局全國市場,全面邁開走向其他省市團餐市場的步伐,藉助知名的品牌形象、成熟的技術支持、強大的團隊力量及先進的管理理念,順利進駐江西省、河南省等地區多個城市的團餐市場,並獲得了合作夥伴的認可和好評。
  • 開學在即,集體供餐車間和學校食堂加急演練,發現了什麼?
    記者4月22日跟隨閔行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學校食堂託管企業和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進行了事前監管和指導。測溫消毒拍照上傳龍神食品集團是一家複合型的學校集中供餐企業,除了託管學校食堂這一主營業務外,還承擔部分學校的學生集體用餐配送。
  • 【滿客寶智慧食堂】最懂高校的團餐管理系統,沒有之一
    滿客寶智慧食堂是一款全面、先進的團餐管理系統,能夠為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高校、醫院、美食廣場及大型團餐服務集團提供全新的「移動互聯」數位化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摒棄傳統餐飲管理弊端,挖掘「移動互聯」管理精髓,直達運營管理核心,由內而外打造理念超前、技術先進的網際網路團餐解決方案。
  • 四菜一湯僅七八元 淄博「長者食堂」讓老年人食有所依
    在淄博市張店區體育場街道興喬社區,有這樣一家食堂,每天中午,它都會出售一套「老人餐」,凡是體育場街道60歲以上的居民,只需要花費七、八塊錢,就能在這裡買到一份四菜一湯的豐盛午餐——這就是位於張店區人民東路上的興喬社區長者食堂。10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興喬社區長者食堂,從一餐可口飯菜來看淄博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 智慧食堂管理方案全新升級 重磅投放智能結算臺自選餐模式
    在智慧食堂管理專家品牌的信息化升級案例中,智能自助稱重打餐機、智能結算臺、智能觸控螢幕飯卡充值終端等硬體設備,在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軟體串聯和後端管控下,打造出了便捷的訂餐及就餐模式,實現全流程無人值守,極大優化了政企單位食堂後勤管理流程。智慧食堂管理方案中自選餐場景的搭建,對人工要求更多在於後廚備餐和運營管理層面。
  • 2019-2020中國團餐產業細分市場運營及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約半數食堂餐受訪用戶認為食堂距離近且出餐快,價格優勢明顯,但品相、口味和擺盤等需要改進;而企業用戶中,有過員工團餐、企業自助餐、活動餐等團餐經歷的受訪者超過25%。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團餐作為某種形式的員工福利,未來的市場需求會逐漸擴大,團餐市場將持續發展壯大。
  • 無接觸點餐把食堂搬到了線上 「建鄴企業安心用餐」專區正式上線
    周邊餐館、企業食堂關閉,隨便叫個外賣又不踏實。如何保障不斷增加的集體用餐需求?怎麼樣才能讓員工吃得放心?南京市建鄴區上線了「建鄴企業安心用餐」專區,緩解了轄區內復工企業員工午餐問題,創新無接觸點餐服務模式。
  • 天津大學食堂上線健身餐 食堂負責人:均價14元 希望鼓勵學生健康飲食
    近日,天津大學食堂推出健身餐的消息引發了不少關注,均價14元提供三種形式的套餐,受到不少同學的歡迎,網友對此熱議,「又是別人家的食堂」。12月11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天津大學後勤保障部食堂負責人王先生處了解到,少油少鹽是食堂一直在陸續推廣的飲食方式,希望藉此鼓勵學生健康飲食,多參與健身活動。
  • 湛江這裡有個「長者食堂」!老人每天5元,餐餐三菜一湯
    據介紹,陳鐵村「長者食堂」服務對象為:戶籍為陳鐵村(含陳鐵上村、陳鐵村、官營村)年屆70歲及以上的長者;服務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1:30起午餐,下午5:30起晚餐(註:如以上時間與國家法定節假日重合,則當天則不開餐,讓長者們與家人過節);飯菜標配為每餐含海鮮、肉食、雞蛋、新鮮蔬菜「三菜一湯」和米飯,餐後配水果。